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的称号。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亚历山大二世能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的称号?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措施。

材料三: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1921年3月,粮食税实行以后,1923年度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普=16.38千克),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

——摘自陈之骅主编《苏联兴亡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宁调整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摘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4)据根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氧气面罩”是指什么?为了给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
(5)材料四中“中国改革”在农村采取的土地政策是什么?材料中的“发动机”是指什么?
2024-05-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4)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5)“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6)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材料反映的事件对于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019-07-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