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分析该措施完成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图片解读?

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纪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A、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和昆明等内地城市。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B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C。
(3)请写出表格A、B、C处正确的内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材料四:

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棉纺物
(忆米)
38.350.532
谷物(万吨)163921950519
表1: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2: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
(4)根据材料四中表1,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中表2数据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信息?指出这一变化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
2022-08-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年表(部分)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年代—1895年洋务运动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戊戌变法
1911年武昌起义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根据材料,以世纪、时期的表述方式,简述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2-06-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中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人心是决定历史走势的最强大政治力量,人心向背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君民关系如舟水】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与魏征等大臣商讨治国方略。魏征在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历代兴亡的原因,特别是隋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后,向唐太宗提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的这个说法很有效,唐太宗不仅采纳了他的意见,而且以后还经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臣下体恤民情。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等人商讨的“治国方略”,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结合“隋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的相关史实,对这一“治国方略”加以说明。

【众人拾柴火焰高】

材料二

   

(2)在法国大革命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共同反映出法国人民的政治诉求是什么?除材料二以外,人民在推动革命的进程中还取得了哪些成果?(列举两例即可)

【众志成城事竟成】

材料三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游行示威,高喊“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
5月7日起各地学生及社团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举行游行、罢课、演讲等活动
6月5日上海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6月6日起斗争陆续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的学生、工人参加了运动
6月7日北洋政府释放北京被捕学生
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1840-1949)》等整理

(3)目前,多数学者以6月初为界,把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者们划分的依据。最终,为什么“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国之大者在为民】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三次重大工作重心转移

——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等整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任意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原因。“三次重大工作重心转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心向背”重要性的认识。
2024-04-26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诊断考试题
4 . 材料题
(一)中共的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回顾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   



(1)请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党的重大会议名称。
【党的探索前所未有】

材料二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92.9%7.1%
工业总产值100%
商品零售额95.8%4.2%


(2)分析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图表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党的政策温暖你我】

材料三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如今,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


(3)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哪次大会做出的抉择?

材料四   2017年12月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乡愁》是他漂泊异乡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怀,更体现了诗人期望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4)党和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来解决台湾同胞的“乡愁”问题?

材料五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5)新中国成立以后,哪个事件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为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实行什么制度?
【党的奋进砥砺前行】
(6)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该如何继续?
(二)中外对比

材料六:下面是小刚同学复习中外近代史时整理的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75年—1783年A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B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C
1861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8年D
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1898年戊戌变法
1911年E


(7)读上表完成A        B        C        D        ;E        ;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潮流。
2019-05-0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世、代寺学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综合题:李明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百年辉煌,党史宣传”的展板,向全校师生及社区群众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的辉煌的足迹。这是李明老师计划展示的部分内容: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1972年①,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底②召开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7年香港回归
2021年神舟十二号飞船升空,航天员在“天问”空间站留驻三个月

(1)上表中①②分别指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假如你是李明老师的学生,请你从上表中提取一件或两件大事(中共八大除外),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作为展板内容(要求:观点正确,史实恰当,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提示:可以从事件的背景、时间、经过或历程、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字数120字左右)。
示例:标题:中共八大的召开。
正文: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由于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八大的决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致使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2021-07-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百年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19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古田会议
1935遵义会议
194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根据材料,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选择的事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6-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年古田会议
1935年遵义会议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指出标志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事件。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事件:南昌起义;古田会议。
论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结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型人民军队,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8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历史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探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辉煌的中国】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史实(部分)
西汉A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B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
宋朝设立市舶机构;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使臣、商人到访中亚;马可·波罗来华

材料三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些发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辘轴和滑轮,埃及的握杆和曲柄等)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曲折的中国】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复兴的中国】

材料五   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2)请写出上表中A、B所代表的历史人物。
(3)根据材料三,在印刷术、火药和磁铁三大发明中任选两项,概括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列举两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尝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请写出“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所指的历史事件?
(5)材料五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感悟。
2024-05-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9 . 学习历史要理清事件的顺序,运用时间标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标尺基本可以列为以下几个阶段,请看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请写出①、②、③、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2)在第①历史时期,国家制定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其中“一化”指逐步实现国家的什么化?
(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什么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4)第③历史时期发生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什么集团的覆灭?
(5)1978年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2-07-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学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呈现不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重炮和商品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2014年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2017年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或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