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材料一图A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什么问题的重要性?图B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图C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简述这场会议的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
(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综合上述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对第一个百年目标得以实现的认识。
2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道路”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索道路】

材料一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张继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研究》


【开辟道路】

材料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主要内容
19278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19279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192710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
19284井冈山会师
192912古田会议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特色道路】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建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一大批惠民举措的实施,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简史》


【坚持道路】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凝练了党取得伟大成就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绩、坚持自我革命。……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指出,在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等更具有总体性,能统领其他历史经验。

——摘编自何成刚《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与中学历史教学》


(1)根据材料一,观察简图,写出图中①、②处运动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综合所学,概括近代探索过程呈现了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百年目标是什么?综合以上探究,结合材料四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不断推向前进的原因。
2023-10-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雁塔校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动力基础和核心内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近代萌芽】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订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频再进一步……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换句话说,中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一但是他们不彻底,这就不能救国救民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指出该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名称,并结合史实说明“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不彻底,就不能救国救民族”这一观点,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
【工业起步】

材料二   1953年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三项伟大任务: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争取更大胜利;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在现行条件下,大规模建设是否可能呢?答复是肯定的。在过去两年中,我国财政收支已经完全平衡,这为国家的大规模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过去两年中财政收支已经完全平衡”同哪一事件有关?图示反映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意义。
【思想引领】

材料三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3)依据材料三,列出图中所示会议的一条内容并列举该会议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谈谈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发展新路】

材料四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占总产值比重重工业占总产值比重
1978423743.1056.90
1980515447.1552.85
19902392449.3850.62
201069859128.6471.31
2019106739718.2581.75
中国工业总产值及轻重工业比例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习近平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示成就得益于哪些因素?,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了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024-03-14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翱翔中学(原西工大附中)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4 .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中国政治近代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移植西方】

材料一

图A   公车上书(1895)

政治事件带来一时的政治变革,文明事件则引发长久的文明动荡,直接改变人心……作为政治事件的戊戌变法,是近代民主政治运动的一个环节(开端)。但是作为文明事件的戊戌变法,却是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们,立根于传统吸纳西方思想。

——摘编自陈壁生《文明史上的戊戌变法》

图 B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事件的历史背景和主导者的阶级派别。依据图B内容,指出戊戌变法对近代政治与文明的影响。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文献是哪场革命运动的成果,并说明为什么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質的文件?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移植西方政治失败的因素?
【自主创新】

材料三

时间会议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中国初期建设中的创造性发展;是立足于国情、独立探索的开始。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①、②处内容,并依据材料三中内容,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特点?
【时代脉搏】

材料四

(4)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坚持中国道路”指什么?综上所述并结合你的回答,说明为什么坚持中国道路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
2024-05-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阶段探索道路相关史实
第一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了       ①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
第二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成立军队,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三阶段武装割据燃星火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②          ”的局面

抗战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制度,既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为大部分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所能接受。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指出材料一中①②两处的内容。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产生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978~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年表

1978年

国内生产总值为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

2000年

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2020年

经济总量达到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979~2020年

从1979年到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20年,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由2019年的163%上升到17%左右。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2020年这一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023-03-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脸。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结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A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中国共产党面对一九二七年“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采取了什么措施?说明“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指出图B所示会议召开的时间及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2022-06-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时务披》是19世纪末近代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报刊主要宣传的观点及其影响。为什么说图B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民主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毛泽东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走出黑暗的。谈谈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3)习总书记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不断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0-09-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第八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8 . 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奋斗,从积累到勃发,从量变到质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伟大篇章。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各地已有不少以共产党或共产主义小组名义出现的,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共产主义团体。在这些团体联合组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过程中,革命成功之后正在广泛寻求盟友的苏俄给予了大力支持。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图A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材料二

图B开国大典

照片解读: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计划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有1万多个……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产生巨变,也使原有的工业布局发生明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状况。
——摘编自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图C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材料三

图D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图E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所以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已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图A中“红船精神”的?
(2)写出材料二图B场景发生的时间。(要求:精确到月、日)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图C中的“报喜”场面与三大改造有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变革完成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图D会议在思想上作出了什么决策?图E体现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为“搞活企业”采取的措施。
(4)请为材料四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和奋斗历程的感悟。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五校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探索】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A、C会议的意义。指出图B所示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工业建设】

材料二: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人民日报》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中序号①公路名称和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后来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目标。
【外交风云】

材料三:

图A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图B 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国家元首赛义尼(1984.5.12)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图C: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图A公告发布后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是哪一国家?图B体现中国长期以来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指出图C体现的外交理念,并列举与之对应的史实。
【初心为民】

材料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把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写在党的旗帜上,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守正创新的使命担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摘编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时间。谈谈我们如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05-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对该表格数据解读最全面的是(     
时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78.718872.9100280.1413030.3827121.7
A.表明改革由农村转向了城市B.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D.得益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4-06-04更新 | 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