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读材料, 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阶段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仍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第二阶段,原先的进步思想发生分化,马克思主义逐步在先进知识分子中成为主流。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便是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它们都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奋斗目标。维新派和革命派积极提倡西学,参照了西方的经验,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相结合,把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作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材料三 识读历史年代尺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解决民族问题、建立平等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主线,为保卫边疆、巩固边疆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等

材料五 他们的传奇隐秘而神圣。他们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托举起中国航天奇迹。

航天人事迹名言
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孙家栋七年学飞机,九年造导弹, 五十年放卫星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沈忠芳隐姓埋名六十载,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最大的幸福是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思想发生怎样变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各阶层在探索中呈现的共同特点。
(3)从材料三中“救国”阶段的上海、遵义、延安、北京四地中任选一个“重要地点”,参考示例论述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在该地点发生的相关实践活动。(示例除外)
示例:选择上海,1921年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4)指出材料三中①处时期名称以及在此处时期内(端点时间除外)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名称(两个即可)。并为材料三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5)依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并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6)从“凝聚价值追求”角度,分析中国航天人事迹对于“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意义所在?我们青少年应以哪些实际行动践行报国心?
2024-05-20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新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历史有多种呈现方式,包括口述史料、文献资料、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等。
【口述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一:小明的姥爷记录道:1950年12月,我与大哥在分得的三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取得丰收。记得那时,很多同村的青年都积极报名参军,跨过鸭绿江,参与反侵略的正义之战。王雷的爷爷则这样记录道:那天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庆典的人虽然没有整齐的着装,但是听到54门礼炮齐鸣28响,那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材料二:至今,76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第二章土地的没收和征收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史料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摘自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材料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15革命文艺
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
620革命文艺
800体育节目
815革命文艺
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对工人广播
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
1600红小兵节目
1620红卫兵节目
【文学作品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六:作家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大河》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部分)如下:

雷东宝:小雷家村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村民签订土地承包书。20世纪八十年代他带领乡亲们创办砖窑厂、电缆厂等。1986年小雷家村进行改造,村民纷纷搬进新居。


【歌曲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七: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两位老人的讲述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历史大事?为什么王雷的爷爷有“当家做主的喜悦”?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在土地改革的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口述史料研究历史问题?
(3)根据材料,使新中国工业化“从无到有”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请归纳当时进行工业化所具备的有利因素
(4)依据材料五,判断它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节目表?并说明判断依据。
(5)材料六反映的是哪历史事实?产生了什么作用?
(6)材料七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是谁?“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做了什么?
(7)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2023-06-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以1949年为节点……60年间,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


要求:
(1)自拟题目。
(2)文中须包含以上四个转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及其时间、意义 ,从这些彪炳史册的“北京时间”中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3)表述成文,史实准确,200字左右。
2021-06-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部分图片资料。

观察以上五幅图片,以《复兴之路》为题,按时间顺序写出图片所反映的五个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每个事件的影响答出即可)。同时谈谈这些历史事件对你的启示。史实准确,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2019-05-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扬帆起航,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要求:
(1)以《伟大历程》为题,结合所学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文中需包含:上述党成立后六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及其重要意义(每件事意义即可)请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并谈谈你从回顾党的伟大历程中获得了哪些感悟?表述成文,史实准确,字数300字左右。
(2)党在新时期的伟大征程中正奋发有为走向未来。结合所学指出,为实现中国梦,到2049年党要完成的奋斗目标有哪些?
2019-04-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毕业班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不懈追求的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二

32-2表中国现代化历程大事件(部分)

时间

大事件

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1954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6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1958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1965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66“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07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2中共十八大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中共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202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衰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任选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现代化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5-10更新 | 4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一百年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节选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2)结合5例相关史实对此观点加以论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2023-06-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人们用文字、摄影和博物馆记录、呈现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人民解放军分路自西康、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出发进驻拉萨。在此过程中,藏族群众将自家牲畜用来抢运军需到拉萨,有人说“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藏族人民用牦牛驮出来的”。下图为1951年9月,西藏地方政府在拉萨河畔搭起巨大的白色帐篷,设立十里长亭,热烈欢迎解放军入城。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第一家工人纪念馆,1971年7月1日正式建成开放。纪念馆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人惊人的毅力和拼劲,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屡建奇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   作家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为中国西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十年间发生的变化和乡村发展进程,作一番全景式的讲述。为何要选择从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时间呢?路遥解释说,这是中国的大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平凡的世界〉让苦难成为前进的精神动力》


(1)根据材料一回答,揭开西藏历史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博物馆主要纪念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
(3)开启材料三“大转型”的会议是什么?由此开启的伟大征程是什么?
2023-10-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一中学、乾安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会议引领航向,开启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有很多里程碑式的会议,请以《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对以下六次会议展开论述。文中需涉及各次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一项)、相关影响(一点)。要求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字数350字左右。
2022-08-2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辟新纪元】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包括年月日)。哪次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巩固新政权】

材料二、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探索新道路】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3)上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这一时期中国历中上出现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踏上新征程】

材料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4)图中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材料中,“农村改革”实行的政策是什么?“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指的是什么?
【统一新篇章】

材料五   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多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随着1999年12月20日的到来,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

——选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6)材料五反映的史实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7)解决台湾同胞的“乡愁”问题,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焕发新气象】

材料七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8)哪次会议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9)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如何才能实现?
2021-07-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