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837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某同学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B.用心形黑纸片将叶片的两面夹紧,置于光下
C.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以后滴加碘酒
D.此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
昨日更新 | 3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学考生物真题
2 . 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促进农民增收,番茄又称西红柿,生长周期短,其秧苗培育简便,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图甲是番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番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丙是番茄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CO2表示二氧化碳)。

(1)图甲中,能进行物质运输的结构是【   ___(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写名称)。
(2)图乙中,番茄叶肉中含有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是进行___的主要场所(填生命活动名称)。
(3)图丙中,在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图丙中,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昨日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连云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如图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图、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写名称)。

(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放置玻片标本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眼睛从侧面看的显微镜结构是【   ___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B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___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角度看,酵母菌和草履虫既属于___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4)在“探究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实验中,你发现草履虫是如何运动的?___(结合模式图中结构回答问题)。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连云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加强劳动教育,树立劳动观念,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是对“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途径的坚守和发展,是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总体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小刚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于今年清明节期间,将一些菜豆种子播种在学校的劳动园地。下面是菜豆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问答问题:

(1)选在清明节期间而不是冬天进行播种,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______。除此条件外,小刚和同学们在播种时还应注意种子萌发的其他外部条件。
(2)菜豆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图甲中的[⑤]______散失,进入大气。
(3)一段时间后,菜豆植株上开出朵朵小花。经历______和受精后,有豆荚展露枝头。小心剥开一个豆荚,同学们发现里面有一些颗粒状的结构(如图乙②),这些颗粒状结构都是由图丙中的[③]______发育而成的。
(4)花全部凋谢后,看着稀疏的豆荚,小刚感觉有些遗憾。来年小刚还想种菜豆,请你给小刚提供一项可以增加菜豆产量的具体措施(浇水施肥除外)_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徐州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5 .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请回答:

(1)⑧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__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⑧分解的有机物来源于消化系统,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被吸收进小肠绒毛的①_______内,汇合成肠静脉,这时血液的成分与进入小肠之前相比,氧气含量变_______,血液通过下腔静脉流到②中,②与【_______】之间有瓣膜存在,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3)⑧分解有机物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生成碳酸,当运输到丙处时,碳酸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作用进入⑥,经呼吸运动排出体外;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⑨_______内,通过滤过作用进入到⑩,形成原尿。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靖江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下列关于肺泡处气体交换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肺泡进入血液的是二氧化碳B.从血液进入肺泡的是氧气
C.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变少D.将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凤鸣路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人体肾脏形成的尿液会在膀胱内暂时储存,当尿量达到400~500mL时,产生的压力会刺激膀胱壁,进而引起排尿反射,促使逼尿肌收缩和括约肌舒张,完成排尿。成年人大多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资料2: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毒素,人在大量运动或食用了大量肉类食品后,血液中的肌酐含量会增加。肌酐可经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
资料3: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血糖的有效控制对糖尿病肾病预防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维持6.0~7.0mmol/L左右,其中合理控制血压,尤其是肾小球内高压,可控制糖尿病肾病发生。
(1)尿液的形成是_______(选填“连续不断的”或“间歇的”);成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_______(选“大脑”或“脊髓”)中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
(2)据资料2分析,为监测某病人的肾功能,需对其尿液进行取样化验,可通过检测________数值的变化来判断。若病人的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需借助透析装置对血液进行透析,滤过出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由此推测透析装置相当于肾单位中的_______(选填“肾小球”或“肾小管”)。
(3)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主要会增加肾单位中________(选填“肾小球”或“肾小管”)的负担。
(4)为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常服用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为靶向控制肾小球内高压,患者口服某种降压药物X后,药物成分将先出现在心脏__________,后经一系列过程运送至肾小球发挥作用,该运送过程至少涉及的动脉血管有 (多选)。
A.肺动脉B.主动脉C.肾动脉D.入球小动脉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错题再练2
8 . 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相关的器官,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A是_______,它是人体与外界进行_________的场所。
(2)器官B中的葡萄糖通过消化吸收过程进入血液,由下腔静脉送达心脏的_________,总共需经过________次心脏后才能通过物质交换进入组织细胞。
(3)C是形成尿液的器官________,形成尿液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生理过程③表示的是________作用。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错题再练2
9 . 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__。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________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运动方式多样,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蚯蚓主要依靠________和刚毛的协调配合完成蠕动。
(2)图二中,A、B为附着在蝗虫外骨骼内侧的肌肉,为完成跳跃提供动力。蝗虫起跳时,后足由弯曲变为完全伸展状态,此时肌肉B处于_________状态。
(3)图三中,家鸽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请列举两条保证家鸽飞行时能量供应的特征________
(4)图四为膝关节示意图,[7]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使肌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它属于________组织。
(5)运动强度过大会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导致[       ]________磨损,引起疼痛,医学上可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滑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应当被注射入[       ]________中。用护膝等护具紧实地包裹膝关节可避免关节受伤,护具与图中的[       ]________具有相似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