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93 道试题
1 . 生殖是人类繁殖后代的重要生命活动,后代的性别也在此过程中确定。同学们2人一组开展模拟活动,探究人类的性别决定。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
步骤二:取10个红色小球放入甲桶,5个红色小球和5个黑色小球放入乙桶。
步骤三:小组两位成员分别从甲、乙桶中各取一个小球,并记录两个小球的颜色组合。
步骤四:将取出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匀。
步骤五:按步骤三和四重复操作10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中,红色小球和黑色小球分别模拟性染色体______(顺序不能颠倒)。
(2)若从乙桶中摸出红色小球,后代的性别、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
(3)如表为活动数据记录表,结果表明两种组合的比例接近1:1,由此说明生男生女的概率是______的。
组别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10组总数
两个红球358455765452
一个红球和一个黑球752655345648
(4)步骤四中,将取出的小球再放回原来的小桶的目的是保证桶中两种小球的数量相等,以更好地控制______变量。摇匀的目的是保证下一次能够随机抽取,更符合真实情境。
(5)由实验可知,生男生女取决于______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人类的生殖是一种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今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六校联考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请阅读资料分析回答:

(1)人类战胜天花主要归功于___的问世,由此人类可以通过预防接种主动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这样的免疫作用属于__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2)青霉素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鼠疫的治疗。
(3)由资料可知,目前防控艾滋病的主要措施应以切断___为重点。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选填“有”或“无”)细胞结构。艾滋病病原体的遗传物质易发生改变,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___(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招三模生物试题
3 .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植物的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科研人员对扁豆植株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果实颜色为绿色的扁豆植株上,而在相邻的紫色扁豆植株上仅有少量。蚜虫为什么不选择紫色扁豆植株呢?
假设一:蚜虫对扁豆植株的选择与扁豆果实颜色的刺激有关。
实验一:
①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每个装置内均放入两棵生长状态相同的扁豆植株,一株为绿色扁豆植株,另一株为紫色扁豆植株。
③将甲、乙装置分别放在两种实验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
⑤实验重复3次。
(1)由于黑暗环境中蚜虫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步骤③的两种实验环境应分别是___
(2)实验结果:甲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绿色扁豆植株上,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也出现在绿色扁豆植株上,因此假设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进一步探究:是不是扁豆植株的某种成分影响了蚜虫的选择呢?经分析发现果实为紫色的扁豆植株中含有物质A,而果实为绿色的扁豆植株中没有,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假设二:蚜虫对扁豆植株的选择与物质A有关。
实验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摄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组别
项目
丙组丁组
人工饲液一定量10%蔗糖溶液?
物质A不加物质A
实验结果平均摄食频率1次/小时18次/小时
平均摄食时间0.2分钟/次1.5分钟/次

(3)实验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___,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___
(4)实验结论:大多数蚜虫不选择果实为紫色的扁豆植株是因其含有物质A。比较丙丁两组数据,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①丙组的平均摄食频率比丁组___;②___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招三模生物试题
4 .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光等进行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作用。
(2)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___,请写出该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在叶肉细胞中被利用的反应式:___
(3)若经过一昼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叶肉细胞内___(选填“有”或“无”)有机物的积累。
(4)夜晚通过控温系统降低温度,主要抑制植物的___(生理作用)。为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除采用合理灌溉、增施二氧化碳和夜晚降温外,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答出一项即可)。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招三模生物试题
5 . 阅读以下材料,应用所学生物知识回答问题。如图所示是利用奶牛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转基因技术最终能够在奶牛乳汁中提取出人类______,是因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将③中的细胞核取出,放入去核卵细胞中,再由融合细胞发育成为胚胎,这个技术要点和______技术很相似,“多莉”羊便是由此技术诞生的,“多莉”羊诞生的生殖方式是______(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将⑤胚胎植入奶牛A的子宫内,并通过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并一天天成长,最后产出能分泌含有人类血清白蛋白乳汁的小牛。
(4)上述过程中主要运用哪两项现代生物技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小肠的结构模型,根据同学们的制作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取两张A4纸、对折后裁成4份,其中三份用胶带拼接,并多次折叠,以模拟小肠的______;剩下一份不折叠作为小肠的外表面。
(2)同学们又取了废旧小毛巾剪成条后充当______粘贴在纸的褶皱部分,制成的模型如图2所示。
(3)小肠上皮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变成营养丰富的______血。
(4)如果要让此模型代表大肠的结构,需要去掉的图2的结构是______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李女士为了减肥,切除一段小肠。你认为这样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形成了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对我们的睡眠有影响吗?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某大学中选取了400名有睡前玩手机习惯的健康大学生,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甲组

乙组

人员分配

每组各200名学生

限制措施

睡前1h不限制使用手机

实验时间

4周

实验结果

(注:睡眠质量指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①请将上表中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处为______
②据实验结果可知,甲组比乙组入睡时间______,睡眠质量______
(2)研究发现,褪黑素是人体分泌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光信号),晚上(暗信号)分泌活跃,约80%的褪黑素是在夜间生成。下图表示暗信号条件下褪黑素分泌情况:

图中甲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据图分析,睡前使用手机会对睡眠造成影响的原因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约12000颗种子同时搭乘神舟十三号一起返回地球。图甲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乙—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回答:(请在[ ]填字母或数字,在      上填文字)

(1)“根深才能叶茂”,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甲中[____]细胞数量的增多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
(2)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_____]吸收的,再经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图乙中的[4]是由图丙中的[_____]发育来的,图乙中的[3]侧芽是由图丙中的[____]发育来的。
(4)种子在萌发初期,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图丁[______],若要让植物枝叶繁茂,应多施加含______的无机盐。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河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9 . 资料一:安阳市林州大峡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峡谷内植被覆盖率90%,森林覆盖率80%,有林木75科,450种,景区内还有千年榔榆、桑树、红豆杉、太行花等珍贵植物。2022年有摄影爱好者在大峡谷内还拍到了大型兽类山狍子。
资料二:在河南省2023年10月举行的第29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中,林州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被确定为野生动物放归地,放归了雀鹰、黑翅鸢、白鹭、貉等67只野生动物。
(1)文中划线部分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2)红豆杉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植物。
(3)山狍子在生殖发育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这一特点使其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4)黑翅鸢幼鸟和成鸟相比,羽毛的颜色暗淡许多,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5)大峡谷内多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的整体就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2024年3月14日,为迎接第19个世界肾脏日,河南省某医院开展了世界肾脏日健康知识分享活动,呼吁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认识。请完成下题。
Ⅰ、为普及肾脏知识,某校学生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并讲述了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相关内容。请据图帮他们完成讲解词:

(1)图中[①]______具有过滤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______(填序号和名称)中形成原尿。
(2)原尿流经______(填序号和名称)时,其中的部分物质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3)尿液形成后,随输尿管流入______暂存,当尿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尿液经______排出体外。
(4)人体排尿不但起到______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Ⅱ、在“肾脏健康知识分享”活动中,医生展示了健康人肾动脉中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以及尿液中的成分比较表(如下),请结合这些信息回答问题:

物质

血浆/(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的液体/(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8.00

0.03

0

0.10

0.10

0

0.03

0.03

1.80

90.00

98.00

96.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甲是______,物质乙是______
(6)慢性肾病的患者早期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中泡沫增多(尿中含有物质甲)等症状。这些症状最可能是患者肾单位中的______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加所致。
(7)正常成年人每天肾小囊中形成约180升液体,而最终排出的尿液约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______。若肾小管发生病变,则尿液中会出现物质______(填“甲”或“乙”)。
(8)尿液经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当作农家肥,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无机盐和物质______(填“甲”“乙”或“丙”)等。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