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选取长势和重量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如表。
玉米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培养液
0.06%土壤浸出液
0.03%土壤浸出液
0.06%蒸馏水
【注】土壤浸出液是土壤加清水搅拌后过滤所得的液体,含有无机盐等。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主要原因是进行了______作用。
(2)甲的长势明显比乙更好,原因是甲玉米苗所在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____ (选填“高”或“低”) 。
(3)对照甲、丙的长势,____ 组的长势明显比较弱,说明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
(4)乙组和丙组不能做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在该探究活动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在青海,传统的老酸奶闻上去奶香味十足,吃一口酸甜美味,入口浓滑如丝,厚重如锦。一碗醇厚美味的酸奶,承载着青海人对家乡深深的爱恋。下列为甲、乙两同学制作酸奶的过程的主要步骤:
甲同学: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5℃);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乙同学: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不经冷却,直接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⑤冷藏或食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_____ (选填“甲”或“乙”) 同学能成功制作出酸奶。
(2)甲乙两同学均进行热处理(煮沸),热处理 (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原因是购买的酸奶中有____ (选填“乳酸菌”或“酵母菌”),这一过程称为______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有些病毒、细菌和真菌会使人患病。而手是多种病毒和细菌传播的重要媒介,做好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途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利用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设计完成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三个大小相同且已高温灭菌的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并编号为1、2、3;
第二步:在1号培养皿中按上没有清洗的手指印,在2号培养皿中按上_______手指印,3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第三步:将三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无菌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作答:
(1)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
(2)实验第一步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第二步空白处应补充的内容是_______
(4)设置3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
(5)该兴趣小组观察到1号培养皿中菌落较多,2号培养皿中菌落_______
(6)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4 . 我国民间有在家中用糯米自制米酒的习俗,制作米酒时往往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左右;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
(1)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这一步相当于培养微生物中哪一步骤?______________
(3)如果米酒不成功,有酸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东东想要将没有用完的糯米保存到明年,他设置了以下三种处理:
组别ABC
实验处理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中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中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6℃环境中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
①A组可与B组进行对照,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B组与C组进行对照,推测表格中的“?”处理论上应填___________
③根据本实验,请为东东保存糯米写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三片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5 .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 3 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对玉米幼苗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
(2)取三个装置中的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溶液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待叶片呈现黄白色后取出漂洗,滴加碘液。预测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玉米幼苗叶片会变成蓝色。
(3)如果想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可以选择上图中的两个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如果选择装置①和③两个实验设计,可以用来验证__________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装置③中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并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发现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混浊了,该现象说明植物的_____________作用生成了二氧化碳。
(6)在实验过程中向三个装置中各滴加几滴红墨水,试预测玉米幼苗叶片变红最快的是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024-04-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了一个模拟酸雨对植物影响的实验。
实验材料: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的pH=4的模拟酸雨、清水、若干用清水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培养皿两个。
(一)实验假设:
(1)模拟酸雨对大豆种子的___有影响。
(二)实验过程:
(2)取两个培养皿并分别编号A和B,在A培养皿里放入若干用清水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在B培养皿里放入___的用清水浸泡过的大豆种子。
(3)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喷洒一定量的___,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清水;将两个培养皿都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定时观察A、B两培养皿中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4)该实验变量是___
(5)实验中设计B培养皿的目的是___
(6)为何在培养皿中放入若干大豆种子,而不是1粒?___
(7)“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谈谈你的建议(写出1条即可):___
2024-04-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第二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为比较二者的不同,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同的两盆同种植物,在花盆上各放一杯澄清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如图所示)。傍晚,在塑料袋上各剪一个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发现A中木条燃烧得比B中更亮;且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的石灰水则变浑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木条燃烧得更亮,说明A袋中所含的氧气较多,据此可知在___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较高。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___
(2)B中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停止,___继续进行着,所以B袋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___
(3)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是通过叶表皮上的___(填序号)进出叶片的。
(4)实验结束后,该探究小组想要了解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叶中的。于是他们取了一段带叶的茎放在水里剪断,迅速将靠顶端的那一段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变红的结构是图C中的___(填序号)。
2024-01-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幼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里的粮食堆里。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在铁盘中铺上一层潮湿的面粉,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一侧盖玻璃板,将20只黄粉虫幼虫放在两侧中央,每隔2分钟记录纸板和玻璃板下黄粉虫的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___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形成对照。
(3)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光亮处没有黄粉虫或者黄粉虫数量很少。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在进行两种环境下最终黄粉虫数量统计时,要求取平均值,选取黄粉虫时需要选几十条而不选用几条,原因是________
9 .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探究活动。于是他们以金鱼藻(一种水生植物)为材料,用智能灯泡控制光色和光照强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取生长旺盛、大小基本一致的8株金鱼藻,分别放入盛满等量20℃清水的烧杯中,每个烧杯外壁都用锡箔纸包裹,留下观察窗(如图所示);
       
②用倒扣的漏斗将金鱼藻固定在漏斗内(防止金鱼藻浮到水面,不利于气泡的计数);
③智能灯泡固定在烧杯上方照射,与每个烧杯距离相同,给金鱼藻提供颜色不同、强度相同的光照;
④用计数器测得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作为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
实验结果如表:

光色

白色

红色

橙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蓝色

紫色

气泡生成速率(个/分钟)

13

32

28

23

11

12

18

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智能灯与每个烧杯距离相同,给金鱼藻提供强度相同的光照体现了对照实验的______原则。
(3)分析实验结果: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强度有影响,其中______色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2023-09-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如图是同学们制作的模型,该模型可以模拟人体呼吸,请回答问题:
   
(1)图中的B模拟的是呼吸系统中的______
(2)表示吸气状态的是图______,此时膈肌处于______状态。
(3)通过该模拟实验可以证明______(填字母)。
a.吸气导致胸廓增大;b.胸廓增大导致吸气
2023-09-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