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薜荔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具有瓮状的花序,花序顶部有一个3mm的孔道,孔道周围有许多苞片。花序内部具腔,内壁具花。雌株上的雌花序内只有雌花,而雄株上的雄花序内既有长在孔道周围的雄花,也有长在花序腔内部的瘿花。薜荔榕小蜂(以下简称“榕小峰”)是薜荔的专一传粉者。

每年5月,薜荔长出新的花序,雌蜂腹带数百个受精卵,身上裹携着薜荔的花粉,寻找新生的雄花序,若寻找正确,就会穿过苞片,钻入花序腔,将卵产于瘿花子房内。若“误入”雌花序,由于产卵器与雌花花柱长度不匹配,导致无法产卵,但是在寻找产卵场所的过程中,实现了为薜荔雌花传粉。
而被产卵的雄花序,其苞片孔道会闭合,卵孵化为幼虫后以瘿花胚珠内的液体为养料继续发育。
第二年5月,榕小蜂的蛹羽化为成虫,雄蜂和雌蜂在各自瘿花子房上咬一个洞,然后雄蜂从子房钻出,进入花序腔,寻找雌蜂所在的子房进行交配。
交配后,上一年的雄花也同步成熟了,花药开裂,苞片通道重新打开。雌蜂携带着大量虫卵,穿过密布的雄花和芭片孔道,钻出花序腔,继续寻找新生的雄花序……

薜荔“牺牲”癭花,繁育了榕小蜂的子代,而榕小蜂“牺牲”部分雌蜂和卵,实现了薜荔的传粉。二者之间这种紧密合作的关系至今已一亿多年,它们互为依存,繁衍生息。
(1)科研人员在对薜荔和薛荔榕小蜂的生命活动进行研究时,主要利用的是研究方法中的______法。
(2)薜荔榕小蜂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卵、幼虫、______和成虫四个阶段,因此属于______(完全/不完全)变态发育。
(3)薜荔榕小蜂具有以下特点,从适应观的角度分析,合理的是______
a.雌蜂体壁坚硬顺滑,利于钻行孔道b.雄蜂眼退化,适于花序腔黑暗环境
c.雄蜂附肢强壮,利于爬上瘿花交配d.雌蜂身体多绒毛,可携带大量花粉
(4)根据文中信息,举例说明薜荔花适应薛荔榕小蜂传粉的特点______(写出一例)。
(5)薜荔和薜荔榕小蜂虽然都有所付出,但却保证了各自物种的延续,这种合作关系是长期______的结果。
2022-12-2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迅猛,离不开航天员做出的巨大贡献。
(1)太空微重力环境会对人体运动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①无机物可以使骨坚硬,有机物可以使骨具有一定弹性。在微重力环境,骨中的钙会加速流失,使骨的______下降。
②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肌细胞会出现不同程度萎缩,造成______(肌腹/肌腱)变细,导致运动的动力不足。
(2)为保持运动机能正常,航天员需要进行多种锻炼,如“太空自行车”(图1)。
①图2是膝关节示意图,关节中的[1]______和[2]表面的关节软骨,以及关节囊分泌的______,保证蹬车动作灵活进行。
②锻炼时,航天员需握住舱顶支架以维持平衡。图3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拇指处主要肌肉,据图分析,在______系统的支配下,______收缩,牵引骨绕关节运动,产生抓握动作。

(3)此外,锻炼还有助于维持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进而保证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______。可见锻炼对航天员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2022-12-29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新疆长绒棉是棉花中的佼佼者
(1)棉花有盐渍地区“先锋植物”的称号,为了观察不同耐盐品种的棉花在实验条件下叶片结构的差异,某同学做了叶横切的临时装片如图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写编号);若显微镜下看到许多如图所示的A结构,则最可能原因是步骤______(写编号)操作不当导致。
(2)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横切显微图绘制成如图2所示,从图3中看,①④细胞排列十分紧密,属于______组织;②所示细胞属于______组织,细胞内含叶绿体;③中含有输导组织;因此从结构层次看,叶属于______
(3)比较不同品种棉花叶的输导组织完整度,结果如下:

输导组织不完整可能会妨碍______等物质的运输,进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或死亡,从结果看______品种耐盐碱的能力更强,依据是______
2022-12-10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绿眼虫是生活在水沟、池沼或溪流中的一种单细胞生物,将绿眼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眼虫靠眼点感受光线的变化,随时调整方向,趋向适宜的光线,这说明绿眼虫具有______这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2)绿眼虫在水中能自由运动,推测它与运动有关的结构是______
(3)绿眼虫能与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结构是______,多余的水和代谢废物通过______排出,与草履虫相比,其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4)条件适宜时,绿眼虫会大量繁殖,繁殖方式与草履虫相同,是______
(5)研究人员发现,当水中有机物污染严重、光线不足时,绿眼虫眼点退化、叶绿体消失,但仍能正常生活和繁殖。请你利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释上述现象______
2022-12-10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蚜虫的体长仅有几毫米,蚜虫太小了,所以蚜虫是微生物。( )
2022-11-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资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在我们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爷爷。文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于吸盘的东西,爬山虎之所以能够牢牢吸附在各种物体表面,其中的道理还要从吸盘独特的结构特征来说。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在接触物体前,爬山虎卷须的尖端是球茎状的,由大量的薄壁细胞组织组成一个中心区域即为吸盘,表面较为光滑。刚接触到物体时,吸盘内部的微孔会分泌大量粘性液体。且随着时间推移,黏液会逐渐变硬。同时,靠近接触点的吸盘表皮细胞将会疯狂伸长,而其他的表皮细胞则会保持背斜式地分开,以至于吸盘表面会根据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形成“咬合”。同时,吸盘粘附的过程中还会从微管及微孔中分泌粘性物质,增大“咬合”力度。
生活中不引人注目的爬山虎凭借自己不懈的攀爬占领了城市中的一片片高墙,也逐渐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1)文章第一段中,根据叶圣陶爷爷的描写,爬山虎属于(  )
A.乔木B.灌木C.藤本植物D.草本植物
(2)爬山虎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是___________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___________消失、出现丝状的___________等,随后细胞核一分为二,最后___________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一份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
(3)根据文中第二段内容,下列关于爬山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盘是由大量的薄壁细胞组织组成的一个中心区域
B.吸盘内分泌的黏液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硬
C.刚接触到物体时,靠近接触点的吸盘表皮细胞会伸长
D.吸盘会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脱落
2022-11-1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资料分析】芦芽山的小精灵——紫啸鸫
在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宁武县),研究人员观察到一种雀形目小鸟——紫啸鸫(dōng)(如图1)的一些生活景象。每年5月,进入繁殖季节的紫啸鸫夫妇会轮流育雏,每隔一段时间亲鸟就飞回来喂食(主要是天牛、象甲等森林害虫)。当鸟巢附近出现体型更大更凶悍的鸟——红嘴蓝鹊时,雄紫啸鸫会尖叫着冲向它,勇猛地发起战斗,直到红嘴蓝鹊逃离。

请你阅读资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内填图中序号):
(1)资料中所描述的紫啸鸫育维期间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紫啸鸫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鸟的呼吸系统示意图(图2),可以推测,紫啸鸫在飞行中,每一次吸气时,空气由气管进入[       ]_____________,并在此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另外还有一部分空气直接进入[       ]_____________,当呼气时,这部分空气第二次经过_____________时参与气体交换。这样,每次呼吸中可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保证了鸟在飞行中氧的供应。进入鸟肌肉细胞中的氧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紫啸鸫也不例外。请你试着说出紫啸鸫两个适于飞行的特征(呼吸系统的特征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资料可知,紫啸鸫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其他很多动物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你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科普阅读
杀手白蚁竟然可以帮助热带雨林抗旱?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白蚁曾经被认为是世界性害虫,它们不仅可以“吃掉”树木、家具、螺丝钉,甚至可以“吞下”一座房子。但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却十分欢迎这些小动物。研究表明,长期干旱使热带雨林中树木死亡率大大增加,然而干旱对白蚁丘(白蚁的巢穴)附近的植物幼苗的存活率影响却不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白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连续多年在旱季的热带雨林中进行实验。分别探究了干旱期间“白蚁的活动对植物幼苗存活率的影响”;“白蚁的活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白蚁的活动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
在2500平方米的热带雨林中随机选取8个区域。在其中的4个区域设置毒饵以便将白蚁驱除殆尽。另外4个区域未采取任何措施。

白蚁活动区1

白蚁活动区2

白蚁活动区3

白蚁活动区4

白蚁驱除区1

白蚁驱除区2

白蚁驱除区3

白蚁驱除区4


研究结果显示:
①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的植物幼苗的存活率比白蚁驱除区高出51%。
②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的5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比白蚁驱除区高36%。
③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白蚁的活性和数量较以往增加了一倍以上,落叶分解速率提升41%,这使得土壤营养成分更多样。
实际上,非洲的原住民很早以前就意识到白蚁丘上的土壤比一般土壤更肥沃。肥沃的土壤利于植物生长,进而可以供养更多能被蚁群捕食的昆虫,因此沿白蚁丘边缘生活的蚁群规模最大。这些白蚁丘就像热带草原的超级市场,同时也吸引了斑马、水牛、大羚羊等食草动物前来“购物”。
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年干旱将更加频繁,白蚁和白蚁丘在稳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或许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1)为了研究白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科学家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
(2)在该项研究中,热带雨林中设置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区域是为了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_作用。
(3)白蚁在该生态系统中既能捕食昆虫又能分解落叶,它们所扮演的角色是(  )
A.消费者B.分解者C.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4)根据实验结果,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的植物幼苗的存活率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提到的食草动物前来“购物”体现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关系和_____________关系。
(6)白蚁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因此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使其更加稳定利于抵御干旱。
(7)曾几何时,因白蚁巨大的破坏力,人们提出要将白蚁一网打尽,请判断这样做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7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
2021 年 12 月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可以复制的活体机器人,称为 Xenobots3.0。一个毫米级的生命体机器人。但是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也不是动物物种,而是一种活的可编程的有机体。它由超级计算机的进化算法设计,由 2020 年取自非洲爪蟾早期胚胎的 500 到 1000 个可以收缩和舒张的心脏细胞和提供更坚固结构的皮肤细胞构成,可以存活大约 7 天到 10 天。
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景,他们把足够多的Xenobots 放置在培养皿中,在显微镜下会看到它们会慢慢靠近并聚集起来, 最后会堆积起来并将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重新组合出新的 Xenobots,几天后这些新组装出来的 Xenobots 会变成和母体一模一样的 Xenobots,周而复始像地复制自己的副本一样,不断的自我繁殖。
生命体机器人是非常前沿且不成熟的技术,就像早期的计算机一样, 还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分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可能会被用于人体和外界环境中的许多任务,例如降解海洋中的微塑料颗粒、根系检查和再生医学等,但前提是要严格控制住活体机器人不让它突破人类的控制。

(1)非洲爪蟾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______开始的,通过______使细胞数量不断增多,此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细胞核中遗传物质 的载体——______,它会先精确______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2)非洲爪蟾早期胚胎的皮肤细胞与心脏细胞在______、结构和______有明显的不同,这是细胞______的结果。
(3)阅读文章后关于生命体机器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Xenobots 的诞生是生物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产物
B.Xenobots 的自我复制与干细胞的功能高度相关
C.Xenobots 的研究在未来医疗领域可能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D.Xenobots 的研究不需要担心任何伦理学的问题
10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屎壳郎,拯救澳大利亚!
屎壳郎,学名蜣螂。在平常人眼中它是一种不起眼的小昆虫,甚至有点名声不雅,但就是这样一种不起眼的昆虫,曾经在上个世纪挽救了澳大利亚的畜牧业。
1770年,欧洲拓荒者登上澳大利亚的土地,发现这里天然牧场众多,而且气候湿润,没有大型猛兽,心中顿时欢喜:这可是养牛的绝佳国度啊!于是几个移民商量,从本土引进奶牛。从此,澳洲奶牛群数量开始几何式暴增,畜牧业开始飞速发展,给这些移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0世纪60年代澳洲共有2600万头奶牛,家畜数量庞大,由于牛的数量猛增,粪便处理就成了个大问题。在无人工干预处理的情况下,类便有机物在自然中分解需耗时一个月。随着粪便腐烂,它们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其中的营养物质和细菌则会渗入水中。每个粪堆在一周之内约可繁殖和养活3000只苍蝇,使昆虫泛滥成灾;难以分解的牛粪还会遮挡阳光,严重影响了牧草的光合作用,导致大片牧草死亡,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环境卫生严重恶化。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产业研究组织针对日益严重的牛粪危机,专门发起了一项“澳洲屎壳郎项目”(AustrAliAnDungBeetleProject)。从外国引进43种屎壳郎品种,来解决澳洲的牛粪问题。这些引入的屎壳郎很快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不但消灭了牧场上众多的奶牛粪便,苍蝇的数目也下降了90%。
就是这种不起眼的小动物,拯救了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其大面积地清除垃圾的能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对草原的牧业经济影响甚大。因此赢得了“自然清道夫”的美誉。
(1)蜣螂是昆虫,属于___________动物。蜣螂蜕掉的“皮”是它体表的___________,蜣螂的身体和附肢___________
(2)在澳大利亚某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澳大利亚蜜罐蚂蚁、灰仓鼠、蛇、野兔、鹰以及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大袋鼠、袋獾等动物,其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写出包含鹰的最长的条食物链___________。欧洲拓荒者引入的奶牛与本土灰仓鼠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信息,粪便堆积带来的环境危害包括___________(写出1条)。
(4)蜣螂能够解决澳洲的牛粪问题,是因为其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者,能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牧草能够利用的___________,促进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5)20世纪60年代,澳洲因为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剧烈的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国提出了“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的理念,号召全民加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022-10-30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