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成果,下面是其中三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介绍,请分析回答。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玻璃容器甲内放一只小白鼠,在另一密闭玻璃容器乙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观察小白鼠的存活情况。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照光后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待叶片变为黄白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并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80年,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从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菜豆种子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下进行实验B.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选取的是煮熟并冷却的菜豆种子D.产生的气体可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
3 . 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丰富多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注:“O2”代表氧气;“CO2”代表二氧化碳;“→”代表吸收或释放)
(1)图一中4幅图代表植物细胞中的两种能量转换器在进行着不同的生理活动。
①其中结构B代表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
②其中图____所示的生理过程最有利于植物本身快速的生长发育,并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测定氧气释放速率可用“叶圆片上浮法”(叶圆片制作方法: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
光合作用
实验原理:叶片内含有气体,放入水中,叶片上浮叶片下沉充满细胞间隙,叶片上浮。
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NaHCO3溶液能提供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可通过_____来调节其大小。
②为保持单一变量,中间盛水的玻璃柱的作用是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烧杯内的____产生影响。
③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可通过观测烧杯中单位时间内被抽去气体的圆形叶片上浮的____来衡量光合作用的强弱。
2021-07-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是为了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C.对照组中装置B中应换成煮熟的种子
D.若装置B中改用豆苗,则该装置一定要放在光照环境下
2021-07-21更新 | 19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___(结构)进出叶片。B过程可以拉动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把乙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_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1代表____,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___内的叶片会变蓝。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___环境中。
(4)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021-07-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同学在学习普利斯特利实验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不同密封的玻璃罩里,实验处理方案如下表所示,蜡烛最先熄灭的一组是(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1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绿色植物

光照

2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

光照

3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绿色植物

黑暗

4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

黑暗

A.1组B.2组C.3组D.4组
7 . 为探究绿萝的生理活动,选取生长状况相近的花斑叶绿萝多株,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密闭玻璃箱内进行水培,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

实验组

条件

二氧化碳的变化量

放置于黑暗处12小时

Q1

放置于阳光下12小时

Q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的白斑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B.Q1与植株所有细胞有关
C.Q1是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D.Q2是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量
2021-06-28更新 | 114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近年来衡阳某地新建了许多水果、蔬菜采摘园,到大棚里采摘草毒、蔬菜,既给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图一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二表示密闭大棚内一天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图三中a、b、c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的B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______(用图三中的字母回答)。
(2)图一中,CD段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受______(答一点即可)等因素的影响。
(3)一天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候是图二中的______(填字母)点。
(4)图三中的a过程能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其主要是在细胞中的______内进行。
(5)图四是某同学探究种子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
(6)根据图二的曲线判断植物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总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总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9 . 在透光塑料袋中放入小番茄后密封,放到见光温暖处24小时后,按压袋子排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改用不透光塑料袋,实验结果一致。以上实验说明小番茄呼吸作用
A.需要光照B.产生二氧化碳
C.产生氮气D.消耗氧气
2021-05-25更新 | 45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为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兴趣小组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测定该植物从密闭环境中每小时吸收与释放CO2(二氧化碳)的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高于25℃时,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开始减少
B.在5℃-35℃范围内,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C.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30℃相等
D.两曲线的交叉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