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黑藻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植物材料,某同学在研究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体积的浓度为0、0.1%、0.5%的 NaHCO3溶液(NaHCO3溶液能释放CO2)分别装入A、B、C三个烧杯中,再放入等量的生长状况一致的黑藻。然后将烧杯置于光照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检测三个烧杯中的溶解氧浓度。从0min开始采集,每2min采集一次数据,连续采集6次,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制作黑藻幼嫩小叶临时装片观察该结构需要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再盖上盖玻片。
(2)据图可知,黑藻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最多时的NaHCO3溶液浓度为_____
(3)若从第10min开始将A烧杯置于黑暗环境(其它条件不变),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溶解氧将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_____
2020-08-26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某植物处于适宜且相对稳定的环境中,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设计了如图5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装置中的红墨水滴每移动1个单位,装置内的氧气增加或减少1克。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时,烧杯中应加入_____(填“清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将装置置于_____条件下并将开关关闭,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移动,原因是_____。红墨水滴移动了2个单位,可以计算出该植物1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了_____克氧气。
(2)另取相同装置,置于和(1)相同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某种化学试剂,使装置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相对稳定,将装置置于充足光照条件下使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将开关_____,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移动,移动了10个单位。
(3)结合(1)、(2)可计算出该植物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克氧气。
2020-05-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某种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二比装置一内的______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含量高,原因是装置二中的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能释放该气体。请写出该生理活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从光照后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进行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则从装置______中取的叶片不会变蓝,原因是该装置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
2020-06-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综合应用
请分析如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为验证绿叶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班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同学们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经过一系列操作,滴加碘液并冲洗后实验结果如甲图所示。请你判断,制造了有机物的是_____部分。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乙图是盛夏晴朗的一天,某绿色植物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你分析并解读:
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大,是由于清晨随着太阳冉冉升起,光照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光合作用随之逐渐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降低,是由于随着光照强度和气温的进一步增高,部分气孔逐渐缩小或闭合,光合作用随之逐渐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a点和g点:表明夜间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请你解释其原因_____
(3)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_____
(4)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以及维持碳﹣氧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作用,请你说出几个方面。(至少答出三方面)_____
2020-01-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进行如下操作:在广口瓶内盛放少量澄清石灰水,再在瓶内的烧杯内盛放半杯清水,插上一株新鲜的绿色植物,然后塞上瓶塞,并用凡士林密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个实验必须在_____的环境下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_____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说明_____
(3)若将装置移至阳光下一段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碘酒处理,结果发现叶片_____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_____
(4)该实验,要不要设置对照组?_____
2020-05-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
(2)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3)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能复燃。则证明A叶片能进行_____产生氧气,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_____
(4)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该生理过程的实质是_____
(5)实验结束后,打开塑料袋,发现它们的内壁都附着许多水珠。这些水珠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_____散失的,该生理过程的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叶片是由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020-05-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世界粮食问题依旧十分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困扰着人类。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提高粮食产量显得意义重大,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食品”,下面是对玉米各种生理活动的探究过程,请分析作答:
(1)每粒玉米都是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2)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

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将胚乳全部切掉

将胚乳切掉一半

不做处理


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纤弱,第3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如图二所示。
①将该装置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后,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
(5)图三是单株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D点相比,E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___(结构)进出叶片,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放在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___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乙图装置___内的叶片会变蓝色。 
(4)如果将乙图b装置中的蒸馏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必须放在___环境中。 甲图中夜间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9 . 图中甲、乙、丙是放在阳光下的大小一样、密封的玻璃装置,甲、乙、丙中各放一盆相同发育阶段、生长良好的花,乙、丙中各放一只同样年龄、相同性别和体质的小白鼠。据图回答:     
                                                     
(1)图______中的小白鼠比另一只生活的时间长,因为此图中的植物通过______产生了_____,从而使这只小白鼠能够正常呼吸。
(2)图______中的花比另一盆花生活的时间短,因为这盆花把密罩内的_____用尽,植物体就不能进行________了。
2020-03-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绥滨农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如图是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在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三角烧瓶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石灰水,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

(1)在此图中,甲装置用于检测___气体,在实验中起___作用。乙装置用于检测___气体,在实验中起___作用。
(2)实验时用口含住A处,反复进行吸气和呼气,观察到两个烧瓶中石灰水的变化情况是:甲烧瓶中的石灰水___;乙烧瓶中的石灰水___
(3)本实验的假设是:___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
2019-10-3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