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72 道试题
1 . 如图甲是为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环卫工人在公路上撒盐场景。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冰熔化的实验。
(1)如图乙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冰熔化后继续加热,发现无论怎么加热,小烧杯中的水都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请设计一种可以使小烧杯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2024-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
2 .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高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2)闭合开关前,小高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偏转,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依据是 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将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则图像中AC两点电阻RARC大小关系为RA___________RC
(5)完成上述实验后,该小组的同学又利用图丁的电路,在MN间接入一个 ___________(填电子元件),还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___________
2024-04-1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
3 . 学习过《欧姆定律的应用》后,某班成立了3个实验小组进行未知电阻的测量。

(1)第1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甲,当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电压表指针立即发生较大偏转,电流表几乎没有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定涉及到____________两个元件的操作或连接的异常。排除故障后,重新正确操作,将滑片Р移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A.此时,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2)第2小组同学使用和第1组同学完全相同的器材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I-U图像如图丙,发现两个小组绘制的I-U图像不同,经过对比发现是由于______的连接位置不同造成的。结合第1、2两个实验小组获得的数据及图像信息可以推断,他们所使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V;
(3)第3小组同学经过研判发现:由于电流表实际是有很小的电阻,电压表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导致前两个小组同学测量结果并不精确。他们设计了新的电路,图丁为电路的一部分。当开关接c时,两表示数为3.9V和0.5A.当开关接d时,两表示数分别为4V和0.4A。此时,AB之间的电压为______V,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2024-03-06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4 . 小红利用小桌、海绵、钩码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实验中,她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______两图,可初步得到: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实验,小红发现坦克设计成履带的原因可用______两图实验所得结论解释;
(4)仅将丙图的海绵换成丁图的木板,则小桌对木板和海绵的压强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质量分布均匀的同一长方体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图戊),分别留下序号为①②③的三个半块保持原有位置静止。三个半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5 . 如图A是某湿地的地图,怎样知道它的面积S呢?小雨查资料得知测绘人员采用一种“称地图,算面积”的转换测算方法。他仿照这一方法找来一张质量、厚度均匀的长方形硬纸板,将湿地地图等比例地画在硬纸板上(如图B),并借助电子秤、刻度尺、剪刀,测量、算出了湿地地图的面积。请你帮他完成接下来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湿地地图面积的表达式(用已知量、测得量表示)

测量步骤______
表达式______
6 . 如图所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其中燃料的质量都为10g。

(1)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方法有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未画出)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3)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应该选用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并且应使液体a和液体b______相同;
(4)燃料1为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物理意义是______。经过实验,发现计算得出酒精的热值与课本数据不符合,原因是______
7 . 物理小组利用如图甲的实验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额定功率约为1W,电源电压恒为6V。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滑片右移灯泡变暗,导线不交叉)______
(3)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序号);
A.断开开关,更换小灯泡             
B.移动滑动变阻器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解决问题后,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______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小超测量三组实验数据,粗心的小超把三组数据随手写在草稿纸上(如图丙所示)而没有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请你帮助小超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5)同组的小明认为,无需测量小灯泡电压为2.5V时的相关数据,也能计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利用已经测量的数据,计算2V电压下灯泡的电阻R,再根据,计算小灯泡在2.5V下的额定功率,此方法计算出的额定功率与实际的额定功率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6)仅利用图甲中实验器材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
(7)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只用一只电表、增加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也可测量仅标有额定电压U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若电源电压未知)。如下四种方案,最可行的是______
A.B.C.D.

8 . 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3V,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其改正__________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__________。(保留两位数)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及计算的电阻值记录在右表中。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其中一个数据在读数时出现错误,正确的读数应该是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V

0.5

1.0

2.0

2.5

电流/A

0.08

0.12

1.10

/

电阻/Ω   

6.25

8.33

1.81


(4)进一步分析发现,每次测得的灯丝阻值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每次测得的灯丝阻值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对灯丝电阻产生了影响。

(5)小明准备只利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他增加了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o和两个开关,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请将定值电阻R0、灯泡和电流表的元件符号填入虚线框内使其能完成实验。则以下三处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9 .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某小组,利用图中装置,加热一定量的水,并记录加热时间和对应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从实验数据和现象可以得出:水沸腾过程要持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先升高,后不变”、“保持不变”);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19395979999999999
(2)小明和小红按图中装置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水,正确操作和记录数据,他们绘制了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却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回答出一个原因即可)。
10 .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30°

40°

45°

60°

反射角

30°

50°

45°

60°

(1)如图1,当入射光线EO逐渐靠近法线ON时,发现反射光线OF逐渐________法线ON
(2)如图2,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翻折,观察到纸板B________半部分的光线消失,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到四组数据记录在上面的表格中。
①表格中第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是错误的;
②改正数据后,分析可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