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平均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小明在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时,做了测量“气泡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40cm两端封闭的直玻璃管,管内注满水,内留一个小气泡。
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实验中,同学们从某一位置A开始用停表计时,每隔2s在玻璃管上标出气泡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气泡经过各位置的路程,并将数据填入表-1中。
表-1

位置

A

B

C

D

E

F

G

路程/cm

0

3.0

7.0

12.0

17.0

22.0

27.0

时间/s

0

2

4

6

8

10

12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气泡在AG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m/s;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出气泡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气泡运动过快导致时间测量不是很准确,那么如何改变气泡的运动快慢,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想到液体中的气泡比水中气泡的上升速度慢很多,于是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跟玻璃管内液体粘度有关。
小明使用盐水和两种粘度不同的液体(液体1的粘度小于液体2,两种液体粘度均大于盐水,三者密度相同)进行了探究,测出气泡经过CG段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
表-2

气泡长度1cm

气泡长度2cm

气泡长度3cm

实验序号

液体种类

上升所需时间/s

实验序号

液体种类

上升所需时间/s

实验序号

液体种类

上升所需时间/s

1

盐水

5.5

4

盐水

4.7

7

盐水

3.9

2

液体1

10.1

5

液体1

8.5

8

液体1

6.9

3

液体2

12.4

6

液体2

11.2

9

液体2

10.0

①分析___________三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液体粘度相同,气泡长度越长,气泡运动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②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气泡长度相同,液体粘度越大,气泡运动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近些年来,部分不法商贩将用糖勾兑稀释后粘度大的果汁装进正品鲜榨果汁的瓶子中卖给消费者。结合本次实验结论,我们在区分二者的时候,可以将瓶身倒转,其中,气泡上升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是鲜榨果汁,另一种则是经过稀释后用糖勾兑的果汁;
(5)在一个寒冷早晨,小华在重复小明的实验时发现气泡运动比小明记录的要慢,于是小华据此提出了猜想三:液体中气泡的运动快慢还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2024-05-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中考七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乙所示是某同学复习力与运动时做的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①图中AB段的距离____cm。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___cm/s;
②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
③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①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③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结论的得出与牛顿的方法相同的是______
A.真空不能传声       B.凸透镜成像规律
C.二力平衡的条件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024-05-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3 . 如图-1,是小组同学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的实验方案示意图。

(1)以普通A4纸为原材料,分别裁出两组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1号和2号半径相同,锥角不同;1号和3号锥角相同,半径不同),将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应该选择如图______(选填“2”或“3”)中的位置开始释放;
(2)甲乙两组同学分别测得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
表一

纸锥编号

1

0.8

9

80

0.85

0.94

2

0.8

9

40

0.83

0.96

3

0.8

4.5

80

0.84

0.95

表二

纸锥编号

1

1.7

9

80

1.27

1.34

2

1.7

9

40

1.03

1.65

3

1.7

4.5

80

1.25

1.36

①甲组同学根据表一数据得出: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与纸锥半径和锥角均无关这一错误结论,结合表一和表二分析,甲组同学总结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因为______
②结合表一和表二可初步得出: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与纸锥的半径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明发现,充气热盾外形与纸锥相似,结合实验结论可推理:为了减缓下降速度,应该选用锥角较______的充气热盾;
(4)小华根据伽利略斜塔实验结论“两个不同的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这一知识,提出猜想: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还与纸锥的质量有关。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表三   普通A4纸制成的1号纸锥的不同质量的实验数据(

m

2m

3m

4m

5m

6m

7m

8m

9m

10m

11m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69

1.21

1.04

0.93

0.85

0.77

0.75

0.71

0.70

0.69

0.69

1.00

1.40

1.63

1.83

2.00

2.21

2.30

2.39

2.43

2.46

2.46

由数据可知:当质量到达某一确定的数值后不同纸锥的下落速度趋于相等,此时不同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只与______有关;
表四杂志油印纸制成不同规格的纸锥的实验数据(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27

1.00

0.86

0.75

0.70

0.67

0.64

0.63

0.63

1.34

1.70

1.98

2.27

2.43

2.54

2.66

2.70

2.70

(5)参照表四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新猜想,并简单陈述事实依据。
猜想: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还可能与纸张的______有关,事实依据:______
2024-04-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某同学模仿伽利略“探究摆球质量,摆动幅度、摆线长度对摆动周期的影响”实验,现有如下实验器材:较长的细线一根,已知质量的铁球两个,铁架台、夹子各一.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结果.
实验次数摆球质量
(克)
摆动幅度
(度)
摆线长度
(厘米)
摆动次数所用时间
(秒)
周期
(秒)
 
 
 
 

完成表中第列.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摆动周期与________无关.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当摆线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一定时,摆动周期跟________无关.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可得,摆动周期与摆线长度________.(选填“无关”“有关”)
综合分析得结论:________
在研究影响摆动周期因素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叫作________
2018-09-11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检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