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速度变化的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不变的运动称作“匀速直线运动”、快慢改变的运动称作“变速直线运动”。他们决定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情况。他们在玻璃管中装入液体,并在管中留一个气泡,观察并记录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前,先将玻璃管有气泡的一端向下倾斜,让气泡在玻璃管中向上缓慢运动,气泡运动过程中保持玻璃管的倾角不变。玻璃管旁放一把刻度尺,用秒表记录气泡通过某一位置的时间,用记号笔在玻璃管上标出此时气泡的位置。该小组同学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图(a)、(b)所示,请分析他们的实验数据,判断气泡的运动情况。


①分析比较图(a)中的相关数据可得:物体沿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物体在做______运动。
②分析比较图(b)中的相关数据可得:物体沿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2021-11-12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九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物理实验室中常用打点计时器记录时间,如图甲、乙所示,为用该打点计时器分别测量甲、乙两个物体运动时所打出的两条纸带,则:
(1)甲图中,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间隔是______秒;
(2)甲物体从AC所用的时间______乙物体从DF所用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从乙图中,可判断物体在做______运动,理由:______
2021-10-27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叫打点计时器,它是实验室里测量______的工具。图B的甲乙两纸带中,甲纸带上从A点到D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_秒。甲纸带上A点到F点之间的时间间隔______乙纸带上A点到F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判断,乙纸带在拉动时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
4 . 细心的小明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落到地面,“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老师告诉他,从高空下落的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匀速直线下落,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小明为研究在相同环境下,球形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v与球的半径r和质量m的关系,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小球编号12345
小球的质量m(×10-3千克)254540
小球的半径r(×10-2米)0.50.51.520.5
小球的收尾速度v(米/秒)16404020

①通过比较1号和2号小球可以得出结论:在相同环境下,_________
②4号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最大阻力为___________牛;
③小明想探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的半径是否有关,5号小球的质量应是______千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a)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毫米,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厘米。如图(b)所示是_____(填写仪器的名称)。甲、乙两位同学用该测量工具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c)、(d)所示,其中图(c)纸带中从A点到D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秒,通过比较可以知道____同学拉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
2020-01-1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松江区世泽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在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情况时,某小组同学用玩具车、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先用甲小车进行实验,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纸带撕成如图A、B所示的两段,他们应选用_____纸带上的数据进行研究,因为该纸带表示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然后他们再用小车乙重复刚才的实验,发现小车乙比小车甲运动得快,并把两次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的两表中。
             
表一:小车甲
序号时间/秒路程/厘米
10.12
20.24
30.48

表二:小车乙
序号时间/秒路程/厘米
40.14
50.28
60.312

(1)分析比较序号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运动路程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就运动得越快。
(2)分析比较序号1与4(或2与5)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19-12-28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虹口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a)所示,打点计时器是用来测量______ 的工具,每隔__________秒在纸带上打一个点.甲、乙两位同学用该测量工具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b)、(c)所示,其中图(b)纸带中从A点到H点经历的时间为______秒,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__________ 同学拉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
8 . 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某同学用该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有6个点,如图所示,A-F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秒.图中从A点到C点与从D点到F点所用时间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该纸带拉的______(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019-10-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署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9 . 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各有不同,善于观察的他们想探究“水平抛出物体的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生活中的感受,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实验室借来能控制速度的弹射器、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得到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小球质量:10克
实验序号抛出点离地高度h(米)水平抛出的速度v(米/秒)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L(米)
1210.64
2221.28
3242.56
4443.61
5622.21

表二     小球质量: 20克
实验序号抛出点离地高度h(米)水平抛出的速度v(米/秒)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L(米)
6210.64
7321.56
8511.01
9822.56
101045.71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的数据进行分析.
(2)小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中的数据,得出初步结论:当抛出点离地高度h相同时,___________
(3)小亮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9中的数据,得出初步结论:水平抛出物体的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L与抛出点离地高度h无关.请你判断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数据中的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L与水平抛出的速度v的比值,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和小亮发现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L与水平抛出的速度v的比值就是物体的落地时间,为了验证上一题的结论,他们调整实验器材继续实验,他们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表三
实验序号抛出点离地高度h(米)水平抛出的速度v(米/秒)落地时间t(秒)
11/
12/
13/
14/
15/

(           )
10 .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在恒定水平拉力作用下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质量不同的物体甲和乙()、光滑的水平面、速度传感器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保持拉力F不变,并用速度传感器分别测出了物体拉力作用前的速度v0、拉力作用后的速度vt及拉力作用的时间t,其实验数据记录于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物体甲
实验序号时间t(秒)速度v0(米/秒)速度vt(米/秒)
12.00.00.6
23.00.00.9
33.00.21.1
44.00.01.2
54.00.31.5

表二 物体乙
实验序号时间t(秒)速度v0(米/秒)速度vt(米/秒)
61.50.20.5
72.00.00.4
82.00.20.6
93.00.20.8
104.00.31.1

(1)分析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光滑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在恒定水平拉力作用下,拉力作用时间t相同时,速度变化量和v0_____关.(选填“有”或“无”)
(2)分析实验序号1与7(或3与9或5与10)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恒定水平拉力作用下,__________
(3)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光滑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在恒定水平拉力作用下___
2019-08-10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