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美食,是北方人的发明。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到4℃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1.00g/cm3),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放在浓汤里煮过的冻豆腐是非常好吃的,因为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冻豆腐具有孔隙多、营养丰富、热量少等特点,不会造成明显的饥饿感。

(1)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____________形成的(物态变化);
(2)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质量_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时存放最不安全,有胀破的危险
D.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4)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B.C.D.

2 . 小宇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乙所示是冰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则图线AB时段的冰呈______态,图线______点时冰刚刚开始熔化,图线______点时冰全部熔化成液态,图线BC段物质呈______态。冰熔化特点是______
(2)小明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未 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正确/不正确)。冰未被加热也熔化是它从______中吸热导致的。
2023-12-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振兴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_____
(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____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分钟;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022-10-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四校联考物理试题
4 .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冻豆腐的秘密

水在0oC-4oC之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oC时,水的密度最大(1.0g/cm3),当降到0oC继续放热时,结成冰的体积比4oC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从4oC吸热升温时,它的体积也要增大一点。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oC以下继续放热时,里面的水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这就是冻豆腐的形成过程,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


(1)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____形成的。水凝固过程中需要______热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新鲜豆腐的内部无数的小孔里充满了液态的水
C.将空瓶子在4oC时装满水,拧紧瓶盖后存放在冰箱里最安全,没有胀破的危险
D.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可以吸收饭菜的味道,是美味的食品
(3)将新鲜豆腐切成方块进行冷冻后,取出来观察其形状,与下面最相符的是______
A.
B.
C.
D.
(4)8oC的水在降温至-10oC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2022-04-15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3月份月考物理测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明安装实验装置的顺序是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小明采用“水浴法”的目的是使试管内的冰________;实验时选用________(选填“大”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些;
(3)由实验数据绘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试管内的冰全部熔化用时________min;
(4)小红把冰放入烧杯中,不用酒精灯加热,如图丙所示,观察到: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认为冰熔化时不需要吸收热量。你认为:小红的观点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1-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6 . 寒冷的冬天,太原市突降大雪,最低气温﹣2℃。为保障交通安全,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快速熔化。小亮思考后提出猜想:加盐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为验证猜想,小亮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探究。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
(1)通过实验可验证小亮的猜想是 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通过所学的知识判断,加盐后冰块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理由是 ___________
(3)细心的小亮还发现,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于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两块厚度相同的冰块,把完全相同的两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冰块上的钢丝陷入到冰块中,乙冰块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冰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冰的熔点 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
7 .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丙是利用图乙实验装置实验时绘制的冰熔化图像。

(1)为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由____________
(2)为使冰块受热均匀,除了采用水浴法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
(3)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块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______
(4)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和观察物质______的变化。图丙中______段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是______
(5)图甲所示的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进行该实验是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小华观察发现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还发现冰熔化时试管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形成的;
(6)小华同学接着将图乙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蜡,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该表格中除时间和温度栏目外还缺少一个应记录的栏目是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7)某学习小组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且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戊所示,其中图______(选填“a”或“b”)能反映石蜡的熔化特点;
(8)实验结论:①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是______
2023-01-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如图,小梦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小组应选用______(甲/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如图丙所示,是小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__(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_______min;
(3)另一小组把冰放入试管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们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们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____
2022-12-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检测物理试题
9 . 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冰粒,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准备实验时,他们在烧杯中装适量质量相等的冰颗粒,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颗粒______;冰颗粒应适当得______(大一些/小一些);
(2)他们设计了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并将记录的数据和现象填入表中,并画出对应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甲、乙所示),表格中“××”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_;实验可得到冰的熔点______℃;
时间/min
温度/℃
××
(3)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__(正确/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图______(甲/乙)。
2022-09-1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四十一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 . 宝鸡市1月3日突降大雪,最低气温,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熔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融熔化,小明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冰面受到的压力,冰雪就可能在低于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时熔化。
为验证他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证明猜想A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通过比较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力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说明猜想B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