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在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将其如图乙所示方式加热,得到图丙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2)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热,其中BC段,该物质处于______态。
(3)从图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者“非晶体”)
(4)在图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如果AB段该物质的比热容是1200J/(kg·℃),那么CD段该物质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2021-10-01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图中四个图像,能正确描述非晶体凝固的是
A.B.C.D.
2018-12-01更新 | 970次组卷 | 6卷引用:【区级联考】重庆市渝中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慧慧同学通过网络在家学习。慧慧发现打开电脑摄像头,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像,如果人距离摄像头越近,电脑屏幕上的像就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2)慧慧找来一个凸透镜和一把刻度尺,在院子里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到纸面的垂直距离,直到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慧慧举起凸透镜看远山,成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如图所示,图甲是慧慧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______,而且这样做,物质的温度上升比较______(选“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规律的图像。则如图丙所示的图像中可以反映此物质凝固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2021-02-18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一)
4 . 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若读数时俯视,读数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应选用颗粒_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要观察冰和蜡的状态;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42

44

48

53

59

64

70


(5)实验中蜡熔化变软变稀,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6)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知:第6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冰熔化持续了___________min,冰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022-11-0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京师实验学校等3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
5 . 这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大家都还记得吗?以下实验用到转换法的是(  )
A.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换用海波和石蜡进行多次实验
B.在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
C.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多次更换钩码数量和悬挂位置进行测量
D.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时,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2022-07-08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下面是我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研究的热学实验:

(1)小香同学所在实验小组想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冰熔化的特点,他们认为这个装置是可行的。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外界的空气温度__________冰的熔点(选填“高于”或“低于”);
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题图乙所示,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C点时的内能__________B点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国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并绘制出如图(2)题图乙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散失);
①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
②实验中,A、B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③如图乙所示,_____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④小国同学又发现在给初温为t0且质量相同的A和B加热相同的时间后,A的温度升高到t1,B的温度升高到t2;若A和B升高相同温度所需加热时间分别为TATB,则TA=__________(用t0t1t2TB表示);
⑤若将质量为100g的B液体,从20℃加热到60℃,吸收的热量是,则B的比热容等于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等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7 . 小花想知道家里洗手液的密度,带了一部分洗手液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花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才能使天平平衡。
(2)天平调节好后,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20g;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洗手液,测出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洗手液倒入量筒中,洗手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该洗手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一旁的小颖认为洗手液较粘稠,在倾倒时容易粘容器壁,所以上述操作会使测量得到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接着小花又利用实验室器材探究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
(3)由图丁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7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待试管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小花同学想继续用该装置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却发现试管内的水无法加热至沸腾,其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水同时在向空气散热多过吸热
B.试管内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
8 . 小田在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按照如图乙所示方式加热,得到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

(1)实验中需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一方面是比起酒精灯直接加热,这种方式可以让物质吸热较______(选填“快”或“慢”),方便实验观察;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物质受热均匀,且固体物质的颗粒______(选填“大”或“小”)一点效果更好;
(2)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其中BC段,该物质处于______态;
(3)在图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 如果 AB 段该物质的比热容是 1200 J/(kg·℃), 那么 CD 段该物质的比热容是______J/(kg·℃)。(不计热量损失和该物质的质量变化)
2023-11-0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定时训练(一)物理试题
9 .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cm。当烛焰在如图1乙所示位置时,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将蜡烛向右移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在“探究晶体(海波)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开始时温度计如图2所示,则海波的初始温度是 _____℃。海波熔化时吸热,但温度 _____。熔化完后,继续加热至沸腾,海波的沸腾图像应是图3中的图 _____
2023-03-2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潼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10 . (一)小江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小颗粒,目的是使固体小颗粒______
(2)图乙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3)图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二)小明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如图所示,光屏中央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还能成清晰、倒立、的实像;
(3)为了探究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小明保持蜡烛在图中的位置不变,应将凸透镜移动到______cm(填30~40、40~50或50~60)范围内进行观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