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 ________;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确定 ______
(2)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由此可得结论 ______
(3)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6.004.219.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6.004.229.00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_______
2023-10-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将玻璃板垂直纸面放置,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

(1)实验时应选用_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选填“位置”或“大小”)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选填“位置”或“大小”)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4)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B应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若无论怎么调节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可能是______
(5)本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3 . 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A'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实验中选用透明的 _____ (填“厚”或“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便于确定 _________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关系,利用上述器材该如何操作? ________
(3)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蜡烛A'的边缘画圆,测出蜡烛A到直线的距离u和蜡烛A'到直线的距离v的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u/cm

3.39

5.11

6.39

v/cm


5.22

6.51

如图2第1次实验测量的是蜡烛A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则v=_________cm,分析三次实验数据还可以发现玻璃板的厚度为 _________cm;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猜想,简述如何操作、判断。 _________
2023-09-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中选择平板玻璃而不选择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的平板玻璃,在较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3)实验中选取两个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应该在蜡烛______(A/B〉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进行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
5 .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_______。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2)小红想用家里的梳妆镜来实验,同桌小明告诉她不能用梳妆镜进行实验,因为_______
(3)小红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如图乙所示),观察到两个像,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她按照图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物体到镜面的距离)u/cm

4.2

5.0

6.8

10.0

像距(像到镜面的距离)v/cm

3.7

4.5

6.3

9.5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_________(选填“物距”或“像距”)测量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cm。
6 . 如图所示,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将茶色玻璃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观察到棋子A的像成在镜______(选填“前”或“后”);
(2)将与棋子A相同的棋子B放到棋子A像的位置,棋子B与棋子A的像______(选填“重合”或“不能重合”);
(3)放一张白卡纸到棋子B的位置,白卡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棋子A的像。记录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两个棋子到镜面的距离;
(4)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像和物的大小______,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_____
   
2023-09-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物理试题(A)
7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红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
      
(1)实验时,玻璃板要与水平面________放置,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3)小红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的1、2、3三幅图中图________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若图丙中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位置,如图丙所示,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M点的距离________(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保持不变”)。
2023-09-0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8 . (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①实验时,薄玻璃板需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图1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___________(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③将图1中A处的蜡烛沿直线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2)用如图2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
②熔化过程中试管中的碎冰逐渐变少,此过程碎冰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
③图2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
2023-08-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十一中、新乡十三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小欣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了如下器材:相同的两根蜡烛、平面镜、玻璃板、白纸。
(1)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应该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A.2mm厚的半透明玻璃
B.1mm厚的半透明玻璃
C.2mm厚的平面镜
D.1mm厚的平面镜
(2)如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蜡烛___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欣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4)在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时,小欣移开后面的蜡烛B,用白纸作为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然后_____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此时将___________(填“看到”或“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为了感受平面镜成像,小欣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她以0.2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经过3s后,小欣和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2023-07-1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泉州九中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10 . 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利用刻度尺是为了便于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
(2)选择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__ 关系;
(3)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______ (选填字母符号)。
A.“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
2023-06-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