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75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透明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1)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________放置在白纸上。
(2)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适当位置,从各个方向观察到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记录在实验数据表格中。
(3)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记录在实验数据表格中。
(4)经过多次探究得到下表格中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
u/cm5.508.1010.2012.0015.1016.20
v/cm5.508.1010.2012.0015.1016.20
2024-06-0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北京房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该选用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从而避免重影对实验的影响;
(2)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其所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玻璃板背面放置一本物理书,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玻璃板上蜡烛A的像;
(4)如图乙所示,为了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眼睛应在______(选填“a”或“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5)当小组其他同学进行实验时,无论将蜡烛B摆在哪个位置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如图1,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实验室有3mm和5mm两种厚度的玻璃板,应选取______mm的玻璃板实验效果会更好;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一支与蜡烛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白纸上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4)接下来的步骤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步骤(3)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5)若保持蜡烛A静止,将玻璃板向蜡烛A靠近时,则蜡烛A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会通过平面镜成像在图2乙中______位置。
2024-06-0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照镜子时,镜中就会出现你的像,像与物体的关系是什么?小聪在家庭实验室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了一块平面镜,镜前放了一支点燃的蜡烛。
(1)他发现无法确定像的位置,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
(2)上面的问题解决后,小聪把一支温度计的感温泡放在烛火像的位置一段时间,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像不是______的聚集,他又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也无法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3)然后又把一个与A等大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________即可探究出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在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小聪发现像距和物距总是有一点差距,除了误差的因素外,实际上也有光通过玻璃板时发生______的影响。
2024-06-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思路】
(1)选择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2)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中的像。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______(选填“A”或“B”选项)
A.当它的底部与像在白纸上的位置重叠时,就确定了像的位置;再观察它与像是否完全重合;
B.当看上去它与像完全重合时,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______立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按照【实验思路】找到像。

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u/cm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cm
16.46.4
211.011.1
315.515.5


(2)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实验都发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
(3)分别在白纸上量出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录在上表中。
【实验结论】
分析上述实验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______
【实验交流】
(1)由实验中“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实验都发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这一信息,还可初步得出:像的大小______(选填“随”或“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同学们在讨论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时,某同学说:夜晚在湖边散步时,看到了平静的湖面上呈现出“明月挂枝头”的情景。则水中的“明月”和“树枝”到水面距离较近的是______
2024-06-02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甲,兴趣小组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探究。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应从蜡烛_______(选填“A”或“B”)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像。改善像有“重影”的办法是选用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
(2)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动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次数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5.02

5.01

2

6.25

6.25

3

8.05

8.05

4

9.00

9.00

5

10.01

10.0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像到平面镜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
(4)完成实验后,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3cm”“仍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
2024-06-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中考模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7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多角度观察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再做多次实验。

(1)该实验利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____,能比较________
(2)若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小亮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2cm,该硬币的像应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2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2cm”)
2024-06-01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中考统练物理试题(七)
8 . (1)如图甲所示,小明利用天平测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_g;
(2)如图乙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取两支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蜡烛。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白纸上怎么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图丙是“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从结构上看,调节好的压强计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探头处在水面下的深度时,它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g

2024-06-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多校中考联考理综物理试题
9 . 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如图a所示,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水平桌面上,他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点燃A蜡烛。在水平桌面上移动B蜡烛,使B 蜡烛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___,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2)完成图a所示的实验探究之后,小明用图b的实验装置也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请你评价采用图b方式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
2024-06-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10 .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步骤

实验中,小雨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各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清晰的像。他发现:蜡烛在________点成像最大,在________点得不到像。

表格

物距u

像的大小

像的倒正

像的虚实


   

缩小

倒立

实像

放大

倒立

实像

放大

正立

虚像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器材

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玻璃板。

   

方法

用蜡烛b与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从而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这里运用的是________法。

现象结论

移走蜡烛b,在此位置换上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像。
(3)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过程步骤

如图,相同环境下,在两块铁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过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__的那滴酒精先变干了。

   

方法

上述过程中滴等量的酒精,运用的是________法。

结论

上述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液体的________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2024-05-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