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8 道试题
1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______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跳棋子是为了______
(3)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棋子A距平板玻璃5cm,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则B与A相距______cm。
2024-03-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限时练习物理试卷
2 . 小明发现,晚上坐公交车时在车窗玻璃里看到另一个“自己”,而白天却看不清。结合平面镜成像知识,他思考以下问题:

(1)在车窗玻璃里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是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像;
(2)如图甲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__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
①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
②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_____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③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④多次改变蜡烛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3-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小丽将蜡烛A______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小阳调节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视线正对薄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马上把蜡烛B放在所看到“像”的位置,并在白纸上记录实验情况如图丙所示,其中MN是玻璃板的位置,a是点燃的蜡烛A所在位置,b是蜡烛B所在位置。小明根据实验记录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选填:选项前字母)。

A.确定像的位置时没有从多个方向观察
B.实验过程中没有使用平面镜
C.实验过程中没有点燃蜡烛
2024-03-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限时练习物理试卷
4 .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了玻璃板、手机膜(表面平整光滑且透明,能保护手机屏幕的钢化薄膜)、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选取两个相同的跳棋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在确定跳棋A像的位置时,在手机膜后的桌面上移动跳棋B,但无法做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因为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圈,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其中第1、2、3次实验使用手机膜完成,第4次实验更换为玻璃板完成: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

5.12

4.21

6.39

3.31

像距

5.15

4.23

6.41


①如图乙所示,第4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________
②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用________(选填“玻璃板”或“手机膜”)进行实验效果好;
(4)完成实验后,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手机膜向北方(远离A的方向)平行移动了,则A的像移动了________。他又将手机膜水平向东移动。此过程中对A的像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向东移动                 B.不移动                    C.向西移动                  D.向南移动
2024-03-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3cm。

(1)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B,观察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小明用5号电池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5号电池的像,请你想个办法能看清5号电池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照亮5号电池________;(选填“A”或“A的像”)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5号电池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5号电池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8m的人,站在镜前3m处,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板的右侧部分打碎了,左侧玻璃板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蜡烛A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左侧玻璃板成完整的像。
2024-03-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
6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薄木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1)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该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图甲中,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
(3)实验中,用薄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则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小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4)只将玻璃板沿所在位置向右平移出白纸,其它不变,则蜡烛A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024-03-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出现蜡烛的像;

(1)要完成这个试验,还需要___________;(选填“刻度尺”或“停表”)
(2)试验中,应该选用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3)某同学在实际实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

点燃蜡烛的高度(cm)

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

镜后蜡烛应有高度(cm)

1

10

12

10

12

2

14

10

14

10

3

18

8

18

8

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②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
2024-03-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凤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8 . 小宾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玻璃板、白纸、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
(2)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小宾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的1、2、3三幅图中,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生活中小车的挡风玻璃设计成______图所示的形状,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写出一条);
(4)调整装置后,小宾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5cm处,第二次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A与蜡烛B的间距为______cm;
(5)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运动(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2024-03-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小科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中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应选择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将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_,此时蜡烛B代替的是___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将蜡烛B移走,在原来蜡烛B所在位置放置一张白屏,应_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判断成像虚实;
(5)实验结束后,小科突发奇想将玻璃板沿中间竖直截成两部分,如图丙,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A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4-03-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份物理试卷
10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2024-03-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