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8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将茶色玻璃板M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A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应该移动蜡烛B,人要在_________蜡烛(选填“A”或“B”)一侧观察,直到手中蜡烛与另一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实验中选择大小相同两根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4)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刚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处,然后______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小刚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5)如图乙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乙所示箭头方向转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2024-03-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24-03-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大学城四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3 . (1)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实验室光线应该较______(选填“亮”或“暗”)一些;
②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______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发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小凤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①实验时,应让弹簧测力计拉着A物体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
②由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鸣设计了如图2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小鸣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024-03-0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帮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学与练( 苏科版) 第八章 力 第3节 摩擦力
4 . 实验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小宇先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
②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移动蜡烛、凸透镜及光屏位置到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是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③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___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实验二:小红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选三只大小相同的棋子,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将棋子__________(选填“B”或“C”)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可以使图案重合。实验过程中发现棋子A成的像不够清晰,小红同学想到两种方案:方案一,用手电筒照射A的像;方案二,用手电筒照射棋子A,你认为 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效果更好。
2024-03-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明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A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_____次反射、___________次折射形成的,若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_cm;
(4)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2024-03-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小明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如图乙,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找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三次实验后,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沿原玻璃板位置对折白纸,像与物对应点重合,说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3)利用玻璃板和平面镜都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在它们的表面发生_____后进入人眼。经观察对比后发现在玻璃板中成的像稍暗些,其原因是_____
(4)把架在支架上的玻璃板放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若玻璃板没有与白纸垂直,则所画的直线能否代表平面镜的位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如果要使像更清楚,可以在_____(选填“物”或“像”)一侧铺上黑纸。
2024-03-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为了观察清晰,实验应在__________(强光/弱光)环境中进行;
(2)如图乙是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得出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这样得出结论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3)小明将一块不透明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前后的1、2、3位置,如图丙所示,当挡板位于______(填位置序号)位置时,人眼不能看到物体A的像;
(4)如图丁所示,玻璃板原来沿直线 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
(5)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戊所示,若发现________________,说明B是反射面;
(6)若图己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平面镜沿 MN截成两半,并分别在同一平面内左右移一段距离(一半向左,一半向右移动),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2024-03-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能够确定____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只棋子A,可以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出现棋子A的像,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用大小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__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如果棋子B与看到的像重合,则B所在位置即为____________的位置;并可以初步判断像和物的____________相同。
9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明进行探究时,选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小明先点燃一支蜡烛 A 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蜡烛 B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 直至看上去与A 的像完全重合,记下像的位置;
(3)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像;
(4)实验过了一段时间,蜡烛 A 变短,则蜡烛 A 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5)小明同学实验的记录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实验记录写出两条平面镜的成像规律:①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核心素养检测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完成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
(2)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光屏上将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前面点燃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三次实验都发现测出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比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4)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慢慢提动,蜡烛A的像会_________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