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将另一支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C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_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C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如果在图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当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蜡烛A位置不变,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位置_______(选填“向左”“不变”或“向右”);
(5)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细心的同学发现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竖直安装。“不竖直安装”是为了_______
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第一小组找到如图甲所示的两种器材,器材a是平面镜,器材b是在薄玻璃板的一面贴上几条镜面纸的自制教具,应选择器材__________(写出器材的字母符号即可)做实验,选择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小组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同学们发现蜡烛B从__________(填“A侧”或者“B侧”)看去总能与__________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3)在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时,小明在第一次实验中测出物距为,像距为。为了得到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普遍规律,你对他接下来的操作建议是__________
(4)实验后,同学们想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选用了下列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B.
C.D.
2024-01-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如图1-甲是小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不用平面镜而用透明薄玻璃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小芳应在_________(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待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
(4)如图1-乙所示,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ABC对应的位置,测量三次对应的物距与像距,发现像距始终_______________物距;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____图是实验现象。
4 .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
①在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______放置(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找到___________的位置;
②图乙是他们多次记录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
③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透过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看到玻璃板内蜡烛A的像。
2024-01-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物理试卷
5 . 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她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完全相同”的目的是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玻璃板。小红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调节实验装置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中,她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会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4-01-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6 .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1)实验时为了便于在桌面上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必须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像;
(3)当把蜡烛放在A2时,在A2'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若在A2'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4)将蜡烛放在A3点完成实验后,将玻璃板前的蜡烛沿A3' A3直线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2cm,此时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4-01-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如图甲所示,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
(3)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连接了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__________的关系。该实验中,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9 . 聪聪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利用白纸、刻度尺、火柴、两只相同的蜡烛、薄玻璃板等实验器材完成该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在蜡烛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像;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关系;
(3)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蜡烛A,小敏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在蜡烛B侧观察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小红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10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去观察。
(4)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选题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5)某同学在实际实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点燃蜡烛的高度(cm)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镜后蜡烛的高度(cm)
110121012
214101410
3188188
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