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声音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5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D.“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2 . 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说明两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图乙中,公路两旁设置屏障,是从声音的产生环节防治噪声
C.图丙中,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图丁中,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反射来定位的
3 . 科技感,未来感是杭州亚运会一大亮点。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人的互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能区分机器人和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4 .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的响度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2023-12-19更新 | 115次组卷 | 8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地区江阴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5 .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逐渐抽出瓶内空气听声音的变化。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音色随着瓶内空气的减少而改变
B.声音的音调随着瓶内空气的减少而改变
C.该实验是探究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该实验是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
2023-12-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6 .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介绍问天实验舱的情况,演示毛细效应、水球变“懒”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洋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7 . 在2022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亮相开场节目《齐天乐》,并在空间站中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关于古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C.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古筝发出的声音以超声波的形式从空间站传回地球
2023-12-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2-13八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
单选题 | 容易(0.94) |
8 .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声的回音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2023-12-05更新 | 215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景山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的关于声现象的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扬声器旁的烛焰随着音乐“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B.乙图中,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能直接验证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中,观察到乒乓球会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运用转换法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丁图中,蝙蝠可以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10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不是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A.如图甲所示,敲击鼓面时,发现纸屑不断地跳动
B.如图乙所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面的碎纸屑不断地跳动
C.如图丙所示,随着空气的不断抽出,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
D.如图丁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