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83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16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开通,至此,贵阳已经开通了3条地铁线,连接了贵阳的六大城区,贵阳的地铁线基本形成了一个网络。
1.下面是学生会收集的有关贵阳三号线开通的介绍,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       
①3号线作为一条串联了乌当、花果园、花溪等人口密集区的地铁线路,高峰期的客流不容小觑。
②庞大的客流量也为城市的流量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③此外,3号线还将黔灵山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花溪十字街等贵阳市著名旅游景点连成一线,进一步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出游选择。
④为了抓住商机,目前3号线沿线的地下商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如花果园站,新添站,做持续的内容输出的网红街、国风一条街。
⑤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贵阳市民的出行,也意味贵阳正式进入全地铁时代。
⑥下一步,贵阳市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多种交通设施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A.⑤①④②③⑥B.⑤①②④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下面是学生会对3号线开通的报道,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通行

学生会记者站 ①2023年12月16日14时,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开通运营。②开通首日,市民们争相打卡,纷纷为贵阳交通点赞。③3号线是贵阳市单程线路运营里程最长、客运量最大、智慧程度最高的地铁线路。④全网线路长度约118公里,运行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00公里左右。⑤运营时间为6:20-23:00,票价最低2元、最高9元。⑥3号线作为一条横贯贵阳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让贵阳从两条线路的“换乘时代”步入三条线路的“线网时代”。

3.学生会将向大家介绍使用“一应黔行”乘坐地铁的条件及方法,请整合下面流程图的内容,将下面的介绍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使用“一应黔行”乘坐地铁,首先要进入“一应黔行”客户端首页,___________,然后选择支付渠道进行充值,共有三种支付渠道,其中两种支付渠道都需要______进行支付,第三种支付渠道是充值储蓄账户(钱包)后进行支付,最后在进站时可选择不同的乘车方式,但最快捷的刷脸乘车需要______后才能使用。希望大家都能轻松快捷的乘坐地铁。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说明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考前焦虑其实是人之常情,从古至今都有人深陷其中。比如,唐代诗人朱庆馀在科举考试前写给张籍的行卷诗中,写道: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就将自己比作新娘,问描画的眉毛是否合适,借此比喻文章是否能符合考官的心意。忐忑不安的焦虑和紧张跃然纸上,与现代人考试前的心态并无两样。

②期末考试是对一个学期学习成效的检验,而且可能与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挂钩,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此,考生的焦虑心态主要来自于自我定位和外界期许,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不少人感叹,一上考场就双腿发软,条件反射已经刻进了DNA

③在期末季,每个焦虑的考生都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比如,有的平时学得不错,但一到考试就大脑一片空白;有的怕不过别人,只能每天挑灯夜战,力求尽善尽美;有的平时比较放飞自我,一到考试就只能赌考点、押考题,甚至到处打听小道消息;有的诉诸自我安慰,疯狂转发逢考必过表情包;还有的陷入焦虑漩涡,越复习越焦虑,越焦虑越想逃避,拿起手机一刷就是一整天,最后啥也没复习。

④除了孩子,家长和老师也难以躲过期末焦虑。往往一到期末考试月,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在孩子面前就会比较谨慎,在家不敢大声说话,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和状态。而在家长群里,早已讨论得热火朝天,各种期末试题、试卷轰炸,还有不少家长接龙求资源,看得潜水家长内心无比纠结。

⑤而老师的期末焦虑,不仅来自出卷子、改卷子,还来自绩效考核、年终总结等事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成绩也是对老师过去一学期工作的反馈,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老师还要面临来自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表面上情绪十分稳定的老师,内心可能比学生还要焦虑。

【材料二】

①“期末考试月的焦虑情绪,既是每个局中人的内心写照,也是社会心态的一个显影。理性看待、客观分析,是有效避免焦虑的一剂良方。

②首先,焦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压力加码、让事情变得愈加糟糕。许多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仅仅是稍稍歇了一口气后,马上就从卷高考投入到卷绩点中,为了总绩点提高一点点而疲于奔命。在焦虑情绪长期野蛮生长之下,很有可能积郁成心结、心病,忽视了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体察。

③其次,考前焦虑现象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动因,很多时候是无奈的选择。对于学生们来说,升学的压力、奖学金及荣誉的各类评比、身边同龄人的竞争等,都迫使自己主动或被动深陷这场焦虑大战当中,没有停下来喘息的机会。很多学生坦言,自己也知晓负面情绪的危害,也想摆脱过度焦虑的阴影,但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只能被裹挟着向前,越则越焦虑。

④解铃还需系铃人,如何减轻期末考试月的焦虑,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竞争和评价是教育的一部分,但过分以考试代替评价、以分数代表能力,导致从学生、家长到学校的普遍焦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只有重拾对知识纯粹的热爱和追寻,更加真切地认识人生与社会,不在内卷内耗的追逐中迷失自我,才能成长为一个更加鲜活完整的个体。

1.依据材料,下列关于期末考试焦虑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当代学生才存在期末考试焦虑的现象。
B.焦虑情绪完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C.家长和教师的期末焦虑只来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
D.社会文化背景、升学压力等因素加剧了考试焦虑现象。
2.根据材料一,分析期末考试焦虑对考生产生的多种心理表现,并说明这种焦虑可能源自哪些因素?
3.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从观念层面和社会行动上缓解“期末考试月”的焦虑现象,并阐述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中国娃》是一首kuài(     )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歌词“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儿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shù(     )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写出了亿万中国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早在原始社会,舞蹈就已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初见雏形。相较于诗歌,舞蹈能更直接地表达人类情感。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滋养着成千上万种舞蹈。截至目前,山东省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录入在册的传统舞蹈已有13项。按照山东传统舞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评定的年份划分来看 分别为 2006年3项 2008年7项 2011年2项 2021年1项。

材料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百姓。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商河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武场

鼓子秧歌舞者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老百姓喜爱。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环境随之发生变化的今天,能够掌握传统秧歌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民间艺人已寥若晨星,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进行。

材料三:

龙舞,也称舞龙,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根据龙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竹龙等;北方龙舞一般高大粗重,风格古朴刚劲;南方龙舞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龙舞从色彩上可分为黄、白、青、红、黑等,以黄龙最为尊贵。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铜梁龙舞系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其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套路丰富、动律谐趣,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造型夸张,服饰俭朴大方,参舞自由,群众参与性极强,体现了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和谐的精神。铜梁龙舞闻名于世的仅大蠕龙、火龙等少数品种,多数龙舞品种已处于濒危境地,亟待保护和拯救。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舞蹈相较诗歌表达情感更直接,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伴随人类的发展而逐渐成熟。
B.现存秧歌都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是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C.“歌以叙志,舞以宜情。”材料中提及的传统舞蹈,蕴含着绚烂的精神图景。
D.北方龙舞和南方龙舞跨越了地域界限,呈现出相同的风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材料一可知,我国丰富的民间舞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密不可分。
B.由材料二可知,商河鼓子秧歌源于北宋,至今仍流传着美好的传说。
C.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D.鼓子秧歌和龙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都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3.要想更好地保护非遗,就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说说保护材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观新闻时事

2024年4月12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完成在轨对接测试,为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讯服务支持。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一直怀抱着无限的遐想与强烈的探索意趣。现如今,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让古人笔下的种种幻想照进了现实,嫦娥奔月、祝融探火,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扑后继,以格物致知精益求精的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太空传奇。

随着探月事业继续深化发展,中国航天不断营造着场场宇宙级的浪漫。我们拥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万丈豪情,也深谙技术进步需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如此方能实现科技创新与自我超越的良性互动,在瞬息万变浮光掠影的世界里增强核心力量,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创造属于中国航天的时代荣耀。

1.文中加点词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浩瀚无(yín)B.遐想C.前扑后继D.深(ān)
2.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格物致知B.精益求精C.瞬息万变D.浮光掠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圆满取得成功,探月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B.随着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发展了探月事业。
C.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圆满取得成功,进一步发展了探月事业。
D.随着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取得圆满成功,探月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做新闻传播达人

4.学校打算在新一期校刊刊载此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限20字以内)
5.校刊要为此则新闻开辟一个新的版块,你认为“科技强国”和“科技创新”这两个名称哪个更为合适,请阐明理由。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材料一   

在餐厅,手机扫码即可点餐;在超市,自动收银柜台就能结账;在商场,虚拟试衣间等数字新场景越来越多,让逛街休闲更有乐趣……生活服务业作为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点餐、购票到打车,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明显,形成更多高品质和多样化供给,更好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服务消费占服务总消费额的比重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加快推动生活服务数字化,有利于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激发生活服务消费更大发展活力。

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比如,行业间、地区间、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据安全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升数字化水平要着眼线上支付、体验的消费端,也要瞄准供给端,从物流数字化、服务精准化、资源调配智能化等进行全链条改造,降低渠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打造竞争新优势。

(摘编自《加快推进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人民日报》2024年2月7日)

材料二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要突出创新驱动、聚焦民生福祉、着力补齐短板,激活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构建新格局,以数字+引领生活服务跑出加度。

我们应该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仍存在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人才支撑不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对此,要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运转有序的跨部门工作机制,联合公安、人社、医保、银行等单位,实现一批高频事项的一网通办。要推动数字设备适老化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开发适合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要建立校企人才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大学、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带动牵引作用,加快开设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专业或课程,积极与服务型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要制定公平竞争环境,激发数字信息行业创新创业热情,加快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打造数字生活服务社区和街区,进一步夯实生活服务高质量发展基础,让政策软件和设施硬件相辅相成共筑生活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局面。

(摘编自《引领生活服务跑出加“数”度》,“南方网评”2023年12月22日)

材料三   

近年来,安徽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逐年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服务业占GDP比重56%、上海为75.2%,中部地区的湖北省服务业占GDP比重54.68%,湖南、河南分别为53.12%、53.43%,均高于安徽。总的来说,安徽省的服务业迅速增长,发展势头较好,全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融合程度不深、集聚水平不高、经营主体不强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日前,《关于加快实施20项重大工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安徽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以推动融合化、集聚化、数字化、专业化、优质化为主要路径,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创新业态模式,提升辐射能级,打造特色品牌。

(摘自《“热辣滚烫”,服务业如何挑大梁》,《安徽日报》2024年2月26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服务业事关民生需求,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是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
B.正因为弥补了生活服务业数字化的一些短板,安徽省的服务业迅速增长,发展势头较好。
C.尽管我们在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付出很多努力,但现阶段我国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仍存在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D.加快推动“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有利于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激发生活服务消费更大发展活力。
2.材料一中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说安徽服务业如何挑大梁。
4.读了以上材料,说说当下我们要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拾荒二人转

周承强

①阳光小区是出了名的卫生小区,但令大伙都啧啧称赞的不是物业服务优,亦非业主素质高,倒是一对收旧人夫妇阚伯与阚妈。

②这对夫妇原本只是流浪到此的拾荒人。起初他们只能在小区门外拾些垃圾,连小区门都进不了,后来有位业主临时着急卖旧物,碰巧找了他们两位上门。结果阚伯阚妈不仅不苛扣业主所卖旧物的斤两,边收货还边提出各种收纳建议,说得业主直点头,临走他们又帮业主里里外外都打扫得清清爽爽。这位业主忍不住到业主群里夸赞了一通,阚伯与阚妈就这样在这小区里出了名,大家争着留下阚伯的手机号。东楼抛物,西楼花坛藏垃圾,这两位都会及时出现,收拾得干净妥当。物业公司倒也乐得多了两位不用发工资的编外员工,便干脆腾了两间闲置的储藏室给他们租住,只象征性地收点租金。阚伯阚妈这才算正式成了阳光小区的人。

③早期还没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小区里的垃圾扔得很随意,很多可回收垃圾因为与其他垃圾堆到一起都成了废弃物。阚伯看得心急,他们清理起来也很艰难,他与阚妈一商量,又去征得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同意,自己买了一批塑料桶,在小区十栋楼每栋楼前放一个,专门装可回收垃圾。桶上还刷了联系电话,可提供上门服务,随叫随到。小区从此多了一道风景线,早早就开始了垃圾分类活动。其实这一番操作,既提高了垃圾回收率,也省了分拣垃圾的时间,账算到最后,赚的还是阚伯阚妈。

④街道评选模范环境服务志愿者时,阚伯阚妈高中榜首。他们应邀承包了附近几条街的收旧业务,生意越发红火。旧物收多了,阚伯阚妈也识趣,跑到郊外工业园租了个仓库放货,这样也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两人整天骑着一辆三轮车,在城区与郊区两头跑,沿街遇到纸屑垃圾,他们比清洁工还收得快,倒是不亦乐乎。他们就好像社区干部一样,对这一片的环境十分熟悉,哪儿水管溢漏,哪儿下水道变味,事无巨细,样样关心。

⑤有一次他们路过郊区的森林公园,阚伯发现沟壑深处一片狼藉,有人在偷倒大量废塑胶。阚伯在旧报纸上见过,这些垃圾没有五百到一千年不会腐烂,是大面积污染的环境杀手。他当即去报告给了市生态环境局,竟助他们破了当地最大的废塑胶偷弃案。局里开表彰会,特意请阚伯披红挂彩地去受奖,但他一口拒绝了。

⑥但有回郊区一家小学聘他当校外辅导员,说要给学生们办个回收品科学日的活动,阚伯倒是欣然接受。他和阚妈高高兴兴地准备了三天,拉了一大三轮车的生活旧物到现场,扎扎实实地费了一上午口舌认真讲解,结束时还跟学生们玩起了垃圾分类游戏,教学生们自觉从身边做起。现场其乐融融,阚伯和阚妈就像在演科学试验二人转,连学校校长都特意来感谢他们二人,说活动相当成功。

⑦阚伯阚妈天天晚上在开发区仓库整理垃圾搞得很晚,有一段时间他们常闻到有种难以忍受的怪味,禁不住四处寻找怪味源头。最后发现,是附近一家鞋厂排出的化工气体,每至深夜味道尤浓。阚伯遂上门善意提醒厂里保安,请他转告老板要做好环保处理,可老板压根没理他,每至夜深仍情形照旧。忍无可忍的阚伯最后只好偷偷取证,并拨打了政府热线举报。后来发现,该厂老板是偷排老手,每次在线监测采样时,他就安排工人故意断开管线,让采样设施采集的全是户外的干净空气。这回阚伯带证举报,显然又立一功,市政府给他颁发了六万元环境举报奖。阚伯夫妻俩一商量,把钱捐给郊区小学做奖学金了。

⑧阚伯阚妈如今仍住在阳光小区,日日骑着三轮车出门到处转。但到了周末,总有一些小学生会跑去与他们同行拾荒,此时的阚伯阚妈就像领队的大队长,满脸骄傲。

(选自《羊城晚报》2024年3月6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出了名”“不是……倒是……”给读者以强烈的悬念感,急于了解这两个人物。
B.第②段介绍了阚伯与阚妈成为“小区人”的经历,属于插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C.小说第④~⑦段虽然主要写阚伯与阚妈对环保的热心,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D.小说不仅赞扬了阚伯与阚妈的善举,也通过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周围人的影响来深化主题。
2.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事件原因
阚伯与阚妈正式成为小区的人
帮助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
欣然接受小学聘请当校外辅导员热心环保,有责任心
周末总有一些小学生与他们同行拾荒

3.试分析小说的标题有何妙处。
4.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和阚妈高高兴兴地准备了三天,拉了一大三轮车的生活旧物到现场,扎扎实实地费了一上午口舌认真讲解。
5.读了这篇小说,相信大家会对阚伯阚妈肃然起敬,除此之外,还引发了你哪些方面的思考?请结合小说具体情节说说。
昨日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关于家乡“茶文化”的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常州溧阳茶的渊源,可从北宋说起。当时,毗陵知府周绛在歌颂故乡溧阳《招仙观》诗中有绿葬晚烟梅雨夏,朱藤余萼麦风开之句。元代溧阳教授仇远在《广教寺》诗中吟出了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20世纪90 年代,白茶开始在溧阳规模化生产。

②溧阳白茶,成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清爽醇厚。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则是灰绿色的球状。白茶舒展松散,这是因为白茶的制作工艺不炒不揉,自 然萎凋干燥而成,就像自然界中的树叶,落在地上,风吹日晒,兀自枯萎。

③白茶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独特,奥妙无穷。炒与揉,前者是杀青,后者是揉捻,除了白茶,大部分的茶都离不开这两道工序。其中揉捻有两重作用:一是破坏叶片组织,促使内含物质 渗出,增加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让化学反应更快速;二是造型,像卷曲如螺旋体的铁观音,紧细如钩的九曲红梅茶等,是不同揉捻手法对茶青的造型,

④当然,乌龙茶的制作也可以进行萎凋,在萎凋时为了促进发酵,让茶变得很香,会摇青、揉捻,不断地折腾,为的是让化学反应更快速、更猛烈。白茶它选择了一种自然的、缓慢的方式,水分散发、流动,变化一点点发生,它是一种柔和的美好。

⑤在同等原料下所制得的六大茶类中,白茶中的氨基酸、黄酮类和可溶性糖三类物质含量最高。也就难怪为什么白茶喝起来又鲜又甜。

⑥看到白茶,会想到万千自然枯萎的树叶,那是它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从白茶的萎凋工艺,我们依然能够感知到中国人骨子里对古老的田园牧歌的诗意想象,虽然很多人离开乡土走进了城市,但在内心深处仍然信奉植物中蕴含着来自自然的治愈力量。

1.文本一第2小节的解说语言准确生动,请举例分析。
2.小语同学分不清鸟龙茶和白茶,请结合以上材料,帮他指出两者的区别。
【文本二】

①唐开元之后,寺院普遍饮茶。唐代文人雅士多喜游佛寺,茶成为僧俗交往的媒介,在煎茶品 茗间玄谈悟道成了一种常态。茶除了可煮作茶粥食用,在茶水中增添盐、姜等调料在唐中期以前甚为流行,陆羽系统地改进了烹茶之法,使得烹茶更加精细,更具文人雅兴,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②唐代名茶以春茶为贵,每至出春茶时节,长江流域的文人墨客以当地新茶封绒之后寄赠亲友,或派专人或由驿递送达对方。对方收到新茶后,往往酬之茶诗。若交情特别深厚的朋友,还会气茶”“索茶。这种风雅的馈茶分甘的交往方式,体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情意重的旨趣。安史之乱后,湖州、常州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官方也开始在这两州举办茶会,茶诗唱和,交流相娱,并非单纯解渴,久之,把品茶提升至洗涤心灵与松弛精神的领域。

3.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本二介绍了“茶文化”的哪些内容?
【文本三】

一曲天然万古新。”“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白茶的美在众茶类之中是无以伦比的。当一芽鲜叶采撷成为原叶,她便摊晒于日光之下,静候在自然之中,等候着成茶中的萎凋与干燥。

②白茶的也如虚室生白”“留白一样。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出自《庄子•人间世》指一个人达到了清澈明朗的人生境界。而留白则通过一定的空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拥有更上一层楼的审美价值。品白茶,就像是自己经历返璞归真,回归本源,找到自我的过程。滋味恰如苏东坡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韵味其实悠长。喝白茶的人,也是最能找寻自己最初模样的人。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喝茶时总是过多的从年份、价格、产区来评判白茶,而对白茶本身反而关注甚少,更无法从这杯茶拥有一份真正的闲情雅致。

4.常州藤花旧馆曾是苏轼的晚年居住地,茶更是苏东坡历经人生困苦后的“清欢”。以下哪个诗句最不符合他当时的心境(       
A.炉煨楫柚雪煎茶,松竹环居耐岁华。B.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C.拨火煨霜芋,围炉咏雪诗。D.茶如玉叶浮新绿,盘似金檀落古香。
5.下列对三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1节引用诗句说明溧阳产茶历史悠久,但白茶规模化生产时间相对不长。
B.文本一中白茶制作工艺奥妙无穷,杀青和揉捻,大部分白茶都离不开这两道工序。
C.文本二中文人墨客把当地新茶寄赠亲友,附以茶诗,体现了君子间礼轻情意重的旨趣。
D.文本三告诉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喝茶要更多关注白茶本身的质地。
6.常州人爱茶懂茶,茶是常州的韵味。结合以上三则文本,请你分析茶能成为常州“韵味”的理由。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董有富的散文《与学校为邻》,完成下面小题。

临近退休,在城郊觅得一处住所。房子谈不上好,但适合年迈多病的父母亲生活。一百四十多平方米的小院,也让曾是农民的老伴有了用武之地。更妙的是前面与一所学校比邻,院墙外就是操场,无遮无拦,视野开阔。

丁零零……

③“同学们,现在下课!

④“老师,您辛苦了!

学校大喇叭响过后,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小学生,像一群花蝴蝶扑向操场,尽情奔跑、追逐、嬉戏,享受大课间的美好时光。老伴和正在小院赏花的几位邻居,被叽叽喳喳的喧闹声吸引,站到门前的台阶上观看,热闹的操场尽收眼底。有人问:天天如此,你不嫌吵吗?老伴摇摇头,说:看到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心情舒畅!

两年后,学校改为初中。每周一早晨举行升国旗仪式。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集中在操场上。嘹亮的国歌声响起,邻居们抱着小孩来到我门前的台阶,也跟着哼唱。接着是广播体操,随着《舞动青春》音乐节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生们动作整齐规范,很有气势。在大人臂弯里的孩子,看着看着,也不禁手舞足蹈。

操场上每天都有一两个班上体育课。学生们在环形塑胶跑道上跑两圈,老师扔一些球让他们自由活动。自从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课不再放羊。经常看到老师头戴遮阳帽、身背小喇叭,像个导游,带领学生锻炼。除了跑、跳基础训练外,重点围绕考试项目练习。跑步起跑很重要,尤其是短跑。我经常听到各就位,预备——的口令。练习立定跳远时,学生在白线后站成一横排,老师双手高高举起,做示范动作,学生挨个起跳。谁知第一个跳的男生,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动作不规范,跳了个墩屁股坐,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球类运动是操场上的主角。排球主要是练习垫球,没看到过比赛。偌大的足球场,偶尔有几个男生踢踢。玩得多的还是篮球。老师一宣布自由活动,篮球场就爆满,有的抢,有的传、有的投,有的进攻,有的防守,自由组合,尽情发挥,女生抢不到,就拿排球当足球,互相踢着玩。男生见球滚到跟前,飞起一脚,踢得又高又远。他们脚头没个准,一不小心球就飞到了我家院子里。老伴见了,乐此不彼地捡球、扔球,并眉飞色舞地讲给我听。有两次家里没人,事后几个学生找上门,爷爷奶奶不住喊,又鞠躬又感谢,取走越界的球。

一天下午,我正在三楼电脑上码字,忽然传来阵阵欢呼声。到南面阳台一看,学校两个班级篮球对抗赛正打得热火朝天。水泥球场离院墙只有丈把远,我居高临下看得真切。场上球员分别套着红、蓝背心,个个精神抖擞,劲头十足。两个班学生在球场两侧席地而坐,老师嘴含口哨执裁。每进一球,一个班的同学就鼓掌欢呼。

热烈的气氛令我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五十多年前,在安中求学,也曾是班上主力,在球场上左冲右突,飞奔跳跃。那时是砂石场地,跑起来尘土飞扬,一跌跟头,手掌或膝盖就破皮洇血。比赛前,体育老师手持类似库水瓢的工具,舀石灰粉画线,中规中矩,特别是开球中图,像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场地虽简陋,穿着也寒酸,但一旦上场就与眼前的小运动员一样,满场奔跑,激情四射……

⑪“下来帮忙!老伴的命令把我从穿越的时光中拉回。她正在院子里用竹竿搭瓜架,要我当助手。有了架子,黄瓜、丝瓜、南瓜等向上攀爬就有了阶梯。这些藤蔓植物生长很快,十来天工夫就满架黄花,累累青果。过了几天,它们又爬上围墙向外拓展。长长的丝瓜、圆圆的南瓜悬于墙外,常常引来学生们围观。尤其是城里的学生,他们见过、吃过,但没看到过吊在青藤上鲜活的瓜,我曾想把出墙的它们摘回来,老伴不同意,说:就由它们挂在那儿吧,让孩子们见识见识,长长知识。

小院的西南角植有一棵高大的香橼树,南侧的枝桠伸到院外,每年秋天挂满黄色的果实,像一个个小灯笼,很好看。有的学生以为是橘子,便拾起地上的水泥块、碎砖角往树上砸,有一次差点落到老伴头上。老伴吓了一跳,遂捡起用塑料袋装上,去找校长。门卫拦住气呼呼的老伴,一边安抚,一边联系。一会儿来了位办公室主任,主任接过沉甸甸的塑料袋,连声道歉,并承诺加强教育,以戒今后

老伴告状提醒了学校。校领导可能意识到,果真砸到人,那就出大事了。他们第二天便组织人员,清理围墙边的砖头瓦瓷等杂物。我们还看到,无论上体育课还是自由活动,学生都远离围墙。

一秋相安无事。

又到一年果黄时。几个学生找来长竹竿,试图打下果子,老伴听到动静,隔墙喊话:不要打,还没熟呢!有邻居出主意:用手机拍下这些讨厌的家伙,让老师教训教训。老伴认为,这些孩子并无恶意,仅是调皮而已,哪个孩子不调皮?

香橼熟透会自然脱落,老伴一一收起,一次,有竹竿探过墙头。老伴躲在墙根处,将事先装好香橼的网兜套在竹竿上,学生感觉竹竿有分量,收回后发现是香橼,又惊又喜,竹竿一次又一次探过墙头,香橼一个接一个被挑回,学生的惊呼一声接着一声。很快,学生人手一个香橼。“孩子们,香橼只能闻不能直接吃。”老伴猫在墙根处说。“排队!齐声——”“谢谢奶奶!”拿到香橼的孩子一个个开心而去。

搬入新居好多年了,老伴喜欢欣赏操场上热闹的场景,喜欢孩子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样子,喜欢和这些年轻的孩子交流;等到放长假,操场上静悄悄的时候,她会期待开学,期待再见到这些孩子,期待着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选自2024年4月26日《泰州晚报》6版)

1.文章主要写了老伴与孩子们友好相处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请给文章第⑧段画线句作批注。
(2)简要说说文章第⑯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小语同学说:“删去第⑩段,文章仍然是连贯的。”你赞同小语的说法吗?请联系原文具体分析。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沉 淀

①“我还管不了你了,我是你老子!”

②“你一年十个月在外头打工,一没管过我功课,二没管过我吃喝,一回来就数落不休,你倒是有理了?”

③就在父子俩用目光顶牛时,来家访的老师推门而入。老师心平气和地招呼学生:“我要跟你爸谈一谈,你先去做功课。”

④老师和孩子的父母一起去了门廊上,一面散漫交谈,一面将玉米棒子剥去包衣,一个一个用绳子串联起来。干着活儿,父亲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老师才建议说:“孩子正在叛逆期,千万不要跟他硬杠。你瞧,大家一同干活时,谈话的氛围才会变好。所以,我建议你可以拉着孩子做点吃食,最好是那种需要发酵或者沉淀的,费工费时的,让他看到细心、耐心还有责任心,怎么从手上长出来。这比你跟他说一万句大道理,可能都管用。”

⑤父亲陷入了沉思,隔了两天,他主动跟儿子搭话:“你奶奶一直在为给你做夜宵的事头疼,这次我回来,想多做一些橘香葛根粉,留着给你当夜宵。”父亲强调说,“所有的材料都在山里面,要爬山采摘小青柑,再掘挖野生葛根才能做得成,明天周六,你跟我一起进山去?”儿子有点吃惊,父亲竟没有唠叨他的功课和排名,犹豫片刻,终于点头。

⑥山里到处都是圆润的鸟鸣,像一把把彩色玻璃弹珠一样,被一双无形之手一股脑儿抛向天空。四伯娘背着大竹篓在前面带路,她解释说人工太贵,自家个头小点的青柑都没人摘,“你们不来,多半这些果子也烂在山里了” 。

⑦回到家,父亲削了趁手的小竹刀,示范给儿子看,怎样在一压一转间,将小青柑的果肉旋掉。成篮的小青柑果壳,要在溪水中漂洗数遍,将柑汁淘尽,然后,沥干水分,灌入绿豆。

⑧所有这些活计做起来可都太解压了,可以放空脑袋,什么都不想。父亲淡淡地解释了一句:“灌满绿豆,可以保证小青柑的壳在晾晒的过程中不会变形。”

⑨紧接着,父子俩再次出发,上山挖葛根。儿子吃惊地发现,每一枝葛根都要刨地九尺,才能挖出来。儿子与父亲轮流使用镢头,出了一身汗。

⑩挖回来的葛根,洗净表面的泥土,斩成小段,放入独木舟般的舂槽里,父子俩轮流上阵,从下午捣到黄昏,才将葛根舂碎,获得葛根的浆液与纤维。父亲将它们一股脑儿舀入一个大水缸中,又在水缸中注入清水。父亲将袖管挽起,反复在水中挤压,让葛根的粉浆从麻丝状的粗纤维中洗出。接着,他在另一个大水缸上搁一个竹匾,竹匾上铺白纱布,将葛根粉浆连同纤维一同舀入纱布中,他一丝不苟地拧转纱布包,使出浑身的力气,挤压出其中的粉浆,最后,将白布袋里的纤维倒出来。此时,儿子发现,葛根的纤维摸上去是刺手的,滑溜溜的黏浆不见了,这说明葛根粉已经全部滤出,一点也没有浪费。

⑪儿子不免感慨:“早知做葛根粉这么麻烦,不如上网去买。”

⑫父亲笑道:“网上买的葛根粉,哪如自家做的吃得放心,再说,这材料都是大山给的,咱们只是费了一点人工而已。”此时,水缸里的葛根粉浆还是灰褐色,别急,父亲说了,这是因为葛根粉浆中含有少量的纤维没有析出,而山上有贯众,这种药性植物的根富含胶质成分,可加速葛根纤维的析出。

⑬果然,捶打并过滤出贯众根的汁液,加入水缸里,搅拌,并沉淀一晚,缸底的葛根湿粉便脱胎换骨、雪白如玉,它再也不是从山里挖出来时,曲里拐弯、灰头土脸的模样。父亲探身巨缸,手持铲刀,把比豆腐还要丝光水滑的湿粉取出来,晒到七成干,准备装填小青柑。

⑭盛满葛根粉的小青柑,在连续的晴日下充分晒干,父亲也将返回城里的工地。临行前,父亲没有再检查儿子的作业,也没有对儿子的行为举止进行打压,他牢记老师的话:“如果教育孩子时,我们充满了怒气与质问,那就相当于不停地去搅动那一缸浑水,孩子的心永远定不下来。我们多给一点耐心,等他去沉淀,也许,某天,孩子就脱胎换骨。”

⑮家里的葛根粉小青柑,收在儿子的书房抽屉里。小青柑中的芬芳物质可预防葛根粉的氧化,同时使葛根粉拥有一种明亮的柑橘清香。父亲相信,在自己离开的日子里,儿子冲饮葛根粉,就能解除烦躁,脸上红肿的痘痘也能由此收敛。也许,在沸水冲粉的那一刻,儿子会想起自己与他一起,上山寻贯众、摘青柑的日子,想起他一把推开儿子,将山上的蛇挑落在灌木丛中的场景,想起父子俩挖出半筐葛根,躺在大山深处被清亮稠密的鸟鸣包围的日子。

⑯在那一刻,他们不再是管教与被管教、命令与反抗命令的关系,他们是两个山野中的赤子,不着一言就能明白对方的部分心思,那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情谊。多年父子,在那一刻,终于有了兄弟般的默契。

(作者明前茶,选自《青年文摘》2024年第7期,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描写父子激烈争吵的画面,富有情境,引人入胜。
B.第⑥段首句是景物描写,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进山后自由放松的心情。
C.加工后的小青柑果壳,之所以要灌入绿豆,是为了防止其晾晒过程中变形。
D.父亲精心制作葛粉小青柑,主要目的是治疗儿子脸上红肿的痘痘,体现了深沉的父爱。
2.文章第⑮段画线句连用三个“想起”,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3.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都很重要。请结合全文,分析主要人物“父亲”的形象及次要人物“老师”的作用。
4.本文标题“沉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分析。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