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9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仓颉于凤凰衔书台造字,中华文明开始被记;一代代古圣先贤的鼎立传承,让中华文明在辽阔又漫长的世界史上得以熠熠生辉。

②抬头,仰望华夏文明的长空,满天星,璀璨夺目。

文辞婉转,前后呼,语言整而多变,告诉我们做人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做事要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处事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的,是《礼记》。

④如敦厚长者弯腰告诉我们,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继而响亮地喊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醒历朝历代统治者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最后还不忘温和地叮嘱我们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是《孟子》。

⑤先秦诸子百家极富智慧,(     )的精神,(     )的视野,(     )的议论,(     )的文笔,颇具永凝练警拔的散文之美。每篇各有主题,寓道于事,智与趣味兼具。不管是传说还是寓言乃至神话,都根植于华夏古老文明之土壤的,是《列子》。

想象丰富奇特,构思精妙,文笔汪洋恣肆,瑰丽诡,意出尘外。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无边际,以至于鲁迅先生说其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更被誉为钳挝九流,括囊百氏的,是《庄子》。

⑦亲近经典古籍吧,数千年的中华智慧可以助你冲破局限,可以让你的心比脚走得更远,让你的心比现实更宽阔。长期浸染在书里,你的灵魂自会平添书的清香与雅致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记(zài)       敦厚       满天星(dōu)       璀璨夺目
B.整(chì)       社稷       前后呼(yìng)       侧隐之心
C.永(jùn)       婉转       瑰丽诡(jué)       鼎立传承
D.智(ruì)       浸染       无边际(màn)       仪态万方
2.依次填入文中第⑤段括号内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       宏阔       优美       精当
B.精当       优美       自由       宏阔
C.自由       宏阔       精当       优美
D.优美       宏阔       自由       精美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从汉语短语类型的角度判断,文中画横线的“中华文明”“古圣先贤”“想象丰富”“冲破局限”,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B.从汉语词性的角度判断,文中加点的词语“仰望”“文辞”“善良”“响亮”,依次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
C.从汉语句子成分的角度判断,第②段画线的“华夏文明”做了句子的状语,第⑦段画线的“数千年”做了句子的定语。
D.文中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你的灵魂自会平添书的清香与雅致”主干是“灵魂平添清香与雅致”。
昨日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钉子

厉周吉

①午后,狂风裹挟着乌云从西北方向飞奔而来,转眼间天地几乎全黑了下来。几个震耳欲聋的响雷过后,雨水从天空倾泻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风雨交加,仿佛不把小小的营房掀翻不肯罢休似的。

②地上的积水越来越多,很快汇成了一条条小河,等他们回来,还不知要等多久,我现在必须出发!丁梓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拿起铁锨,一头扎进风雨里。

③风大雨急,行走异常困难,平时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他走了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到达河边。

④河水暴涨,湍急的水流汹涌澎湃地奔流着。丁梓肌肉紧绷,心跳加速,顺着河岸,顶着风雨,一边查看水情一边艰难地朝下游走去。

⑤这条河从两座高山形成的山谷中流出,平日里,河水清浅,四季长流,极其温顺,是两国之间的界河。河水对河岸的日常冲刷不可避免,最可怕的是河水暴涨时,河流改道。努力避免河流改道是这个边境哨点的任务之一。

⑥然而,由于地势、土质等方面的原因,这段河流更容易改道。边境干旱少雨,战士们像盼望新年一样盼望雨水的到来。可是,等大雨降临,他们又害怕河水改道,于是对雨水的感情格外复杂。

河水汹涌澎湃,像快要脱缰的野马,准备随时冲出河岸的束缚。

⑧不好!前面河流拐弯处,河水已经冲出河岸。一股不大不小的水流径直朝前冲去。

⑨在这里,河流拐了个大大的弯后又在不远处转了回来,形成一个两三平方公里的河套。现在这股水越来越大,倘若不能阻止,河流很可能会改道!

⑩他用铁锨快速挖掘着河边的沙土,不停地向决口处丢去。两边水流较浅的地方慢慢被堵住,中间水流湍急,丢过去的沙土很快就被冲走了。由于挖得太久,他身边的沙土已经不能继续挖了,否则这地方又会形成一个大坑,进而吸引更多流水冲来。这可如何是好?

⑪情急之下,他跳进了水里,用身体和手中的铁锨阻挡着水流。受到阻挡的湍急水流,不停地冲击着两边的河岸与丁梓脚底的河沙,丁梓感觉脚底的河沙渐渐被掏空,身体一点点往下陷。虽然是夏季,河水依旧冰凉刺骨,身上的热量渐渐被带走,身体逐渐麻木。

⑫如果不迅速离开,很可能就再也出不去了。可是,如果离开,河水势必会改道。孰轻孰重,丁梓心中明白

⑬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即便自己陷进去,也无法阻挡河水改道。好在一团团风滚草随着水流漂下来,丁梓急忙用僵硬的胳膊将草拦了下来。借助草的阻挡,水流慢了下来。

⑭终于,风小了,雨也小了,河水温顺了。河流不可能改道了!

⑮丁梓长得高高瘦瘦,但是脑袋特别大,平日里战友们都喜欢叫他钉子

既然叫我钉子,那就让我当一枚守护祖国边疆的钉子吧!丁梓努力地挺直身体,伸长脖子,咬紧牙关。当冰冷的水流没过他的脑袋,他依旧仰头望天,脸上带着不屈的笑意。

⑰风停雨住,河水渐渐消退,当其他战士发现丁梓时,他只剩两只手还露在沙土外面,身体已经像一枚钉子,深深地钉进了祖国的边疆。在他钉入泥沙的地方,战友们用双手堆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因为他们明白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风大雨急,环境恶劣,暗示着河流一定会冲破河岸改道。
B.第⑤段交待了这条河的地理位置,凸显了战士们肩负的避免河流改道的责任之重。
C.战士们对雨水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有渴望,又有对雨水过盛致使河流改道的担忧。
D.小说围绕阻止河流改道的任务推动情节发展,叙事紧凑且充满曲折,感染力很强。
2.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补全丁梓阻止河流改道的经过。
拿起铁锨,扎进风雨→________________→快速挖沙,阻挡决口→______________→挺直身体,钉入泥沙
3.请自选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河水汹涌澎湃,像快要脱缰的野马,准备随时冲出河岸的束缚。
(2)丁梓努力地挺直身体,伸长脖子,咬紧牙关。
4.“明白”一词在第⑫段、第⑰段各出现一次,请解释其含义,并说说这两次出现在全文中的作用。
5.由于学生强烈推荐,学校编辑部打算将这篇文章收入校刊中,编辑部成员对是否保留原文最后一段产生了分歧,请你结合全文给出意见,并简述理由。
【原文结尾】

二十三年后,一名年近五十的中年妇女执意从内地来到这里定居下来。她一年四季在边境牧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位风华正茂的小伙,前来给其补充一些生活必需品。这名妇女是丁梓的妻子兰兰,那名小伙是他们的儿子丁石。丁石成绩优秀,高考后,他执意报考新疆的一所普通高校,并在毕业后留在了新疆工作。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黑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材料一:

①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积极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圈”,着力破解教育负担过重问题,让学生各展所长并得到积极正向评价,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②其中要点之一在于夯实“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学校教育主阵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积极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保障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和课间活动,注重劳动习惯养成;加快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着力解决好“小眼镜”“小胖墩”和“小焦虑”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摘编自《共建教育生态 共促学生成长》《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12日)

材料二:

①日前,深圳发布《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通知》,各区、各校将坚持“一区一策、一校一策”,积极响应。

②专项督导让“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落细。深圳要求,从2024年春季学期始,每学期新授课周内,各学校须严格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圳还将开展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监测,建立健全市、区两级体育课专项督导制度。

                              。深圳积极推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的工作。近三年来,深圳引进50多名冠军和退役运动员到学校任教。“我的体育老师是冠军”已是深圳很多中小学生引以为傲的现实。

                              。深圳引导中小学校加大新改扩建力度,做大运动场地。深圳还大力推进“体教融合”,促进更多体育场馆面向学校开放。

⑤深圳市教育局负责人说,深圳力争到2025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力争达到70%,学生近视率力争下降2%,每位学生熟练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

(摘编自《“每天一节体育课”如何落到实处》《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28日)

材料三:

①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总结推进会暨密云区劳动教育工作现场会召开。会上,北京市少年宫、东城区教委、密云区教委等7家单位分享了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

②北京市少年宫开发了29门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丰富孩子们的劳动体验;东城区将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课时、职业体验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密云区加强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和劳动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开发精品课程路线。这些做法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③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绍,未来北京将把劳动教育与中考改革、双减提质增效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结合。北京市还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实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并实施“劳动+”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实验教学、课后服务。

(摘编自《北京市中小学将实施“劳动+”课程》,人民网,2023年10月26日)

材料四:

①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会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剑萍调研发现;全社会和部分学校对美育重视不够,尤其学校美育资源不足,教师结构性缺编,美育专用教室不能满足需求;学校美育发展不均衡,有的地方和学校投入严重不足;美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缺乏评价标准引领,有的还存在一定程度功利化倾向,以比赛、评选、考级、升学为目标。

②在李剑萍看来,美育对孩子全面发展作用不容低估,要培养每个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兴趣,因此,完善中小学美育督导机制十分重要。

(摘编自《国政协委员李剑萍:完善中小学美育工作机制》《人民政协报》,2024年3月11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圈”,要点之一在于夯实“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学校教育主阵地。
B.深圳力争到2025年,全市每位学生初步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
C.北京市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落实劳动教育。
D.全国政协委员李剑萍先生认为完善中小学美育督导机制十分重要。
2.阅读材料二,给第③、④自然段各补充一个中心句。
3.请指出材料三第②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针对材料四中李剑萍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的“美育不足”问题,就如何完善中小学美育提出三条合理具体的建议。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4月安徽省蒙城县等2地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蒿子粑粑的爱

许晶

①雨过天晴,风光无限;千花百草,争相明媚。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想起故乡的蒿子粑粑,它又叫艾草粑粑

春天一到,艾草就开始认真地长、卖力地长,在菜地里、池塘边、河岸上、竹林间处处可见它的身影。那青绿色的艾草,宛如一个个精灵,透着生机、希望。我爱故乡、爱春天,总盼着故乡的春天和母亲做的蒿子粑粑。

③今年惊蛰一过,我又缠着母亲不停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蒿子粑粑了呢?母亲望着我,一脸笑容地说:你又嘴馋啦?我咯咯地笑着,连连点头。在母亲面前,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午饭过后,我兴奋地跟着母亲出门采摘蒿子。

④这天的阳光很温暖,照在身上暖暖的,我们寻到一处小竹林,里面的高子长得茂密、嫩绿、新鲜。母亲弯下腰,两手轻轻把一丛高子拨开,一手拂着一片,另一只手轻轻一掐,高子便摘断了。她的动作娴熟,一小会儿的工夫,母亲就摘了一大袋子。再看看我这边,我不由得笑了。 你怎么摘得这么快?我惊喜地问。母亲轻轻地答:你不经常做,没关系!我望向母亲的手,她不停地摘,不停地摘,我心里一阵酸楚。我才发现她的手已不再细嫩……母亲一边摘一边和我拉着家常,周围安安静静,空气里弥漫着一缕缕清香。

⑤回家后,母亲吩咐我装一盆清水,她把清理好的高子都放进清水里清洗。我要帮忙,她连连拒绝,说她一会儿就做好了。清洗好后,我们把蒿子放在竹篮里晾干水分。母亲又烧了一锅水,水烧好后,她把洗净的蒿子放进了沸腾的开水中,蒿子在里面打几个滚后就可以捞上来了。刚烫好的离子还很烫手,她似乎已经习惯了,把蒿子的水分用力拧干,揉成一团,再用刀剁碎。她不习惯用破壁机,说是太碎了,不好吃。我劝她,她总是不听,生怕做出来的味道不好。接下来是要炒了吗?我问。是的,还要放一点点盐,放糖也是可以的。母亲一边说,一边开始翻炒蒿子。炒好之后便是和面了,她把提前准备好的面粉端出来,放入炒香的蒿子,再慢慢地放水,最后开始揉,揉得又软又黏。揉好之后,母亲再放油煎,煎到两面有一层薄薄锅巴的时候,就可以盛出来吃了!

⑥母亲一边忙碌着,一边叮嘱我,我都一一记在心里。我想等母亲再老一点,我就做给她吃,只有现在学会了,以后才不至于拿不出手。

⑦母亲一刻也没停,看着煎好的粑粑,我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拿起一个放入嘴里,瞬间觉得幸福无比。蒿子粑粑又香又脆,味道好极了!

趁热吃才好吃,你在外面难得吃到,多吃点!

⑨蒿子粑粑的味道就是爱的味道,我感到温暖又知足。

(选自《学习强国》,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段开头画横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艾草在春天里努力生长的茂盛之景。
B.④段中“我心里一阵酸楚”,是感慨母亲不再年轻.心疼她那因劳动不再细嫩的双手。
C.文中母亲喜欢使用破壁机搅碎蒿子,因为破壁机能把蒿子搅得又碎又细,增添美味。
D.本文写妈妈带我采蒿做粑的经过,表现我对蒿子粑粑的喜爱和对母亲的感激敬佩之情。
2.文章第②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那青绿色的艾草,宛如一个个精灵,透着生机、希望。(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母亲弯下腰,两手轻轻把一丛蒿子拨开,一手拂着一片,另一只手轻轻一掐,蒿子便摘断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中“母亲”的人物形象特点。
5.文章以“蒿子粑粑的爱”为题有何妙处?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4月安徽省蒙城县等2地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六级春风追十里

杨云苏

①大伯是上海人,到北京念完大学就留下了,直到退休后离开,总共在北京生活了六十多年。因为早先北京的食材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很多南方大路货时蔬在北京的菜市场根本见不到。比如我们喜爱的春笋,在1992年春天的北京,是可遇不可求的。

②我们遇到的那一次,那真是,可歌可泣。我们的忠诚洒满了民院南路——魏公村——万寿寺这条路线,因为追赶一辆鸿载春笋的破卡车。

③那天大伯说今天吃简单点,去魏公村副食店买个松仁小肚儿,菜摊上买两把青菜,回来下个葱油面就行了。我们就顶着六级春风出了门。没想到刚走上民院南路,就看见一辆卡车,车斗满载着笋。大伯视力一向很好,明明看得清清楚楚,却偏问我:你可看见那是什么?不知道是激动,还是风太大,他声音听上去在颤。笋呐。我说。我那时刚从成都到北京念书,哪里稀罕笋。大伯不看我光看笋,自语道:格末好了。

④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风大,街上人少。我们是笋车唯一的顾客。大伯与小贩攀谈一番,得知是从江西用车皮运来的,昨天夜里刚到。又掐笋根,果然出汁水。他使劲克制自己的狂喜,但没什么用,小贩说了一个恼人的价格,他也笑眯眯的。然而刚要挑拣,小贩忽然朝着远处愣住,转身猛拍驾驶室,司机立刻甩了烟头发动起来。大爷回见,那边有人来了!他们撂下这句话就把车开跑了。大伯和我傻在原地,风把我们吹得没了人形。

⑤可恨那笋车开到丁字路口又停下,大约发现刚才情报有误。大伯登时发令:追。撒腿就跑。我只得跟在后面。然而我们哪里有速度?顶着风能小步子迈开就不错了。而且大伯那时已经六十岁,上半身发福,两条腿还是祖传的细腿,他跑起来真不忍心看,像鸟类里的大型涉禽。更狼狈的是,他一边跑一边跟迎面过来的三五个人点头打招呼,原来是遇见熟人。他们单位的宿舍就在民院南路上,同事极多,低头不见抬头见。大伯在他的学术领域里也是有分量的人物了,行止一向庄重严谨,他们发现他背地里竟然追着一辆无照经营的破卡车狂奔,就为了吃一口笋,会怎么想啊?……

我放慢步子拉开距离,装作跟这疯狂的老头儿并不认识

⑦我大伯是研究元史的学者,不知道是史学本身艰深,还是他研究透以后深感痛心,他脸上从来是肃穆的。我们子侄都怕他,我就算是与他最亲近的了,也唯唯诺诺,因为能感受到一个老派学者多年来在孤独和寂静中形成的学术精神,那是一股子倔强的狠劲儿。他就是靠这股子狠劲儿取得了研究成果。我感觉今天追笋车,我看到的也是这股子狠劲儿。

我料他们不会跑远,他们不敢上大路——你看吧。他大声说。

⑨大伯料事如神,等我们疾走到魏公村,笋车果然就在那里,但车子已经启动,因为被坐地户商贩们一齐轰赶。大伯跑不动了,眼睁睁看着笋车再次绝尘而去。我才懒得跑,所以很开心。别难过,我们肯定能追上。大伯说,一边弓腰扶膝喘气。他失态到这地步我也是头一次见。他们只能沿着高粱河走,顶多到那棵古银杏树那里就得掉头。说完他直起腰,再次出发。

⑩那时北京的三环路还没有全线竣工,但紫竹桥那边早已是通衢大道。我多希望笋车能拿出勇气,开上大路头也不回地离去,彻底断了大伯的这份儿痴心妄想。我边垂头走着偷偷地祷告,走到古银杏树那儿我乐了,笋车连根毛都看不见。可大伯仍不停,他沿着高粱河继续跋涉。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大都知道,春天里六级大风的神奇,它能把活人变成兵马俑,刚出土的。兵马俑假如能说话,我猜就是这副嘶哑、皲裂、干枯的声气——给我称十个。大伯说。我一抬头,他已经站在笋车边上,灰头土脸的,一笑脸上直掉渣。笋车停在小土路尽头,高粱河岸边,魏公村棚户区千家万户的总入口,万寿寺的山门外。我们赶到时已经不是唯一的顾客,拎着簸箕的老太太们吵吵嚷嚷的一下子围上去四五个。

⑪这辆满载春笋的破卡车停得非常稳当非常镇静,车轮下尘埃落定,仿佛四脚生根。司机的胳膊从驾驶室伸出来,松软地垂下,指间夹着一根烟,刚点的。车斗的四壁这时显现出坚毅,铜墙铁壁似的,完全忘了刚才亡命天涯时几乎散架。这破车像是一个颠沛流离大半辈子的人,在中年时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准确定位,踏实了,找好了立足点,他突破重重封锁运来的违规物资,包含着他的勇气他的智慧他的才华,他要卖给全人类。

我和大伯扛着沉重的大口袋正要往外挤,车上的小贩又叫住我们:大爷,您今儿受累了,我给您饶一根儿小的。他挑了一根短细的笋作为赠品塞进我们口袋,大伯红脸笑着,支支吾吾的,他们对视的一刹那,眼里都有知遇的恩情。大伯谢他知道疼人,他谢大伯这份难得的忠诚。

(《幸得诸君慰平生》)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大伯一路追赶笋车的故事。
民院南墙(发现笋车,谈价过程笋车跑了,大伯追赶)
魏公村((1)____
万寿寺((2)____
2.文中两次交代大伯的学者身份,有何用意?
3.本文用词富有特色。请从以下加点词中选择一个,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上的特点。
A.我们遇到的那一次,那真是,可歌可泣
B.车斗的四壁这时显现出坚毅,铜墙铁壁也似,完全忘了刚才亡命天涯时几乎散架。
4.联系全文,结合以下句中加点词谈谈你对文中“我”的这些行为的理解。
(1)我放慢步子拉开距离,装作跟这疯狂的老头儿并不认识
(2)我边垂头走着边偷偷地祷告,走到古银杏树那儿我了,笋车连根毛都看不见。
(3)我和大伯着沉重的大口袋正要往外……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文学社开展散文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甜醅子与乡愁

邵婷

①那些关于幼时的种种记忆,都已随着我的长大淡化成一帧一帧模糊的影像,只有那月光下飘荡着的馥郁甘甜的甜醇香味,始终萦绕在鼻尖,不曾散去。那些和萤火一同醉倒的夜晚,尤为深刻。

②甜醅,即甜醇子,又名酒醅子,以燕麦、莜麦或青稞为主要原料。姥姥制作甜子的手艺极佳,每逢端午来临,姥姥总要亲自把关,遵循传统。先拣去莜麦的瘦秕,再把莜麦放在姥爷亲手编制的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然后放进锅内煮八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依分量多少比例加入酒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

③接下来的几日,我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盆中羞于露面的甜酸,它好似那洞房花烛夜的娇羞新娘,在捂得严实的盖头下面酝酿着心意。两三天后,便可闻到四周萦绕着的清香酒味。甜醅能否发酵成功关键在于掌握温度,而揭盖时间却因季节不同,这就全凭酿造者的经验了。姥姥每次瞧见我小馋猫似的在酿造甜的盆子周围滴溜溜转,伸手抓起我的衣襟,嘴里念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等两天味道才正宗。我稍显失落,耷着脑袋答应了一声,转念想到两天后便能到口的美味,顿时笑逐颜开。清凉醇香早已入得心来,只要想想那令人齿颊生香的佳肴美馔,就已醉得不能自已。

④经过数日的等待,在我的注视下,姥姥将甜醅从热炕上请了下来,掀盖揭盆,甜醅酒的浓香率先从盆内溢出,钻出屋子,飘入邻家屋檐。这边还未饱食,就听到邻家大婶的喊声:她姥的甜醅子出炉了,娃娃子有福喽!

⑤低头瞧盆内,颗粒细长的莜麦,皮薄面多,洁白如玉,润滑甘美,漂浮在琼浆之上,仿佛未化的残雪,恰似初晒的井盐,轻轻盈盈,白白糯糯,看得人口水直流。甜醅柔软黏糯,口味独特,浸在舌尖,味美香醇,令人心头。

⑥甜醅虽甜,我最爱的却是甜酸发酵时反复生成的甜醅酒。盛一碗甜醅酒捧在手心,成了一种十足的诱惑,润入咽喉,让人荡气回肠。杜甫《客至》一诗中有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句子。醅,意即没有过滤的酒。加上一个甜字,大约就是这种没有过滤的酒是甜的,这也符合甜醅的特点:甘甜如饴,酒香醇厚,令人口舌生津。

⑦幼时的回忆里,甜醅酒总是与月光、夏夜、萤火等美好的景物融汇在一块儿,氤氳着香气,在心间起涟漪。白日里,姥姥姥爷在田塍地垄经受烈日的暴晒,汗如出浆,口渴难耐;到了夜里仍是酷暑未消,高大柳树间蝉声嘶鸣。这时,姥爷总会搬一把椅子放在屋檐下,手把蒲扇坐在椅子里,一下一下有规律地摇着。我们在屋檐下纳凉之时,桑竹无风,姥姥推开吱呀吱呀响的厨房门,舀一碗甜醅酒捧出。当甜醅酒一口一口饮下去,浑身上下立觉舒爽,通透无比。满天星光,夜色深沉,月光轻轻,如水似雾,从屋檐下,萤火虫在树林间游荡,酒香弥散。夜里,半梦半醒间闻得一丝清甜,耳边响着家人均匀的呼吸声,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⑧甜酪子,夏天食之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夏夜的蝉鸣散去,萧瑟的秋风匆匆,卷来苍白孤寂的冬日,二三友人围坐火炉旁,一句话,一句甜醅子,一口甜醅酒,胃暖心热,胜却人间无数珍馐。

⑨如今我回到陇上老家,最喜在家乡的小巷子里穿梭,邂逅无数售卖甜醅的摊点。在纤尘不染的玻璃罩里,青花大瓷盆里盛满晶莹的甜醇,甘甜爽口,滋润着人们的脾胃,也滋润着每一个恬淡的日子。一口清甜下肚,心里的苦楚,也会少几分。

(选自《西安日报》2023年12月22日)

1.文章围绕“甜醅子”回忆了往事,请完成下表。

   

2.散文语言富有美感。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读下面两个句子。
(1)盛一碗甜醅酒捧在手心,成了一种十足的诱惑,润入咽喉,让人荡气回肠。(从词语的角度赏析)
(2)一句体己话,一勺甜醅子,一口甜醅酒,胃暖心热,胜却人间无数珍馐。(句式从的角度赏析)
3.下列诗句最能表现“我”对“甜醅子”情感的一项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社员晓文在读了文章后深有感触,以“故乡的味道”为题,配图是纤尘不染的玻璃罩里,青花大瓷盆里盛满晶莹的甜醅,发了朋友圈。请你以“故乡的味道是萦绕在鼻尖的甜香味”为总起句,为他的配图写一段文字。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学校编辑部计划在公众号进行“好书推荐”活动宣传。阅读宣传稿,完成下列各题。

编者按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甲】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甲】。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心胸开阔、心境澄明。活动中,同学们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藉

好书推荐一: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跨越千里为京城递送新鲜荔枝,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善德要如何完成呢?一个平时看起来笨抽和胆小的人,如何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这本书人物丰满、高潮叠起。读者不仅能看到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能感受到事在人为的精神力量。

好书推荐二:杨绛《我们仨》

在杨绛先生平静又深情的一笔一画中,仿佛有什么东西悄悄靠近,攀上四肢,探入心房,然后骤然收缩,让人心房为之一颤,沁出满脸泪花。如何定义人生圆满【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失去?这些时常困扰我们的问题,或许可以在《我们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结语

席勒曾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人生海洋。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读▁▁,可以让我们徜徉于想象的世界,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读▁▁,可以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探寻古人的智慧与风采;读▁▁,可以让我们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暖与美好。

1.有同学想为本次活动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书”字的书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B.C.D.
2.编辑部成员对宣传稿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书藉”的意思是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应写成“书籍”。
B.“笨拙”中的“拙”字指“笨、迟钝”,应读作“zhuó”。
C.“叠起”的意思是一次接着一次地发生,应写成“迭起”。
D.“狭隘”中的“隘”字指“狭小、狭窄”,应读作“ài”。
3.同学们在“好书推荐”环节中踊跃发言。下列发言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推荐阅读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我们熟悉的《木兰诗》就选自这本书。
B.我读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书中有严而不厉的寿镜吾和善良有爱的长妈妈。
C.读完杨绛的《我们仨》,我对“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D.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都呈现了小人物的生活处境。
4.同学们为喜爱的作家拟写了小传,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作品家喻户晓,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更唤醒了沉睡而麻木的国人。
B.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地追求学术真理,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C.李白对满城笛声不以为然,于是有了千古名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D.杜甫在逃亡途中深刻认识到了贪官污吏对百姓的残害,他对此深恶痛绝,写下了很多愤慨之作。
5.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   “”   【乙】   B.【甲】   “”   【乙】   
C.【甲】   《》   【乙】   D.【甲】   《》   【乙】   
6.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长安的荔枝》后写的一副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长安映朝霞,小吏孤身寻
下联:古道烟尘遮,众生齐心守
A.①荔枝   ②未来   ③阳光   ④初心
B.①悠久   ②未来   ③皓月   ④初心
C.①荔枝   ②希望   ③皓月   ④善良
D.①悠久   ②希望   ③阳光   ④善良
7.根据“结语”的内容,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历史典籍   ②文学小说   ③小品散文
B.①文学小说   ②历史典籍   ③小品散文
C.①文学小说   ②小品散文   ③历史典籍
D.①小品散文   ②文学小说   ③历史典籍
8.“好书推荐”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开卷有益”有了更深的感悟。根据语境,在横线处仿写句子。
一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智慧的大门;
一本书像一艘小船,带我们驶向梦想的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小秋

①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了。

②更夫肖,当然姓肖,名字嘛,一个糟老头儿,也没人感兴趣。只是他又瘦又小,模样又滑稽,整天还嘻嘻哈哈的,跟谁都合得来,愣小子们没事既爱到收发室里跟他扯西湖;没空儿的,骑车路过门口就怪声撩一嗓子:小老头儿,肖干巴,你还活着呢?他一边哼着京戏,一边从窗户里伸出脑袋甩一句:龟孙子,老子好着呢!

当时谁也闹不清肖老头儿在厂子里究竟打多少年更了,只是每次换届,前任领导都对下任嘱咐:跟你说,肖干巴这人胆儿小、听话、脾气犟,还孤身一人,用这老光棍儿打更,那可是没的说。因此,厂里尽管后来设置了保安部门,而他打更的岗位依旧存在。

④收发室既是肖老头儿永久的,那就免不了有不轨的甜嘴客,常来强行招待他喝几杯二锅头,无非是为了能从厂里弄出点儿钢筋、角铁什么的去卖钱。客人劝了酒,看时机已然成熟,正欲采取计划中的无声行动时,肖老头儿却面带醉意而嬉皮笑脸地悄声说:别,千万别,说不定哪个当官的正瞧着咱呢!我怕呀!嘿嘿……嘿嘿……”总之他精于此道,甚至断案如神,所以不管明里暗里,就算是拼死拼活,也甭想私自把厂里的东西从更夫肖守着的大院里带走一丝一毫。

⑤厂院大,破烂也多,更夫肖长年累月地捡破烂。好点儿的,他扔回车间;废的积攒起来卖给废品站。这种人,差一分钱也要跟废品站计较,然后再把卖废品的钱款如数交给厂里。一段时间下来,厂里会根据他卖出废品的收据,让财务适当给他补个三元两元的小费。据说虽然更夫肖总把厂院内条条道路打扫得如同厅室,但领导们内心总认为肖老头儿的一切行动只不过是为了保住他打更的饭碗,于是也就从来不表扬他。

⑥忽一日,更夫肖生病住进了医院,愣小子们急了,纷纷去医院瞧他,可直到天黑他才一歪一歪地回到病房。他说自己去郊外给一个兵净了净碑,他恨自己当年曾误解过那个兵,只可惜那个兵就在解放这座城市的时候牺牲了。

⑦愣小子们个个听得入了迷,肖老头儿的目光也放出了异样的光彩,他说:我将来到了那边一定要给他赔个不是。

⑧可没俩月,更夫肖就死了,他从没跟人提及自己得了绝症。

⑨厂里想对得起这个孤老头儿,决定出钱为他办后事,不想众人发现了更夫肖留下的钱袋,里面有他的亲笔字:丧葬费2000元整,拜托交给殡葬所。这下子厂领导们都为难了。要知道,上星期肖老头儿在弥留之际还主动拿出了20万元存款,说必须要借给厂里搞设备更新,那可是他一生省吃俭用存下的血汗钱啊!如今他撒手人寰,又没儿没女没亲戚,借的钱咋还?还给谁?

⑩更夫肖火化后,几个派去的班组长发现骨灰里面竟然有6枚硬质铜章没被烧化。上面有模糊不清的字。

⑪更夫肖的追悼会是两个月后补办的。厂党委书记在悼词中说:经市武装部、档案局、史志办等部门多方查证,肖胜利同志为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在战场上共立过6次战功,和平时期他一贯⋯⋯书记哽咽,到场的市委领导也和几百名工人群众一起流下了眼泪。

⑫郊外,两座石碑,朝夕相映,巍然屹立。

⑬每年的清明节,烈士陵园里又多了一束束的鲜花。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塑造更夫肖的人物形象时,将开头处瘦小滑稽、胆儿小、听话的糟老头与结尾处崇高的英雄形象进行对比,欲扬先抑。
B.“碑”在文中多次出现,是故事的重要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第⑪段中的“6次战功”和第⑩段中的“6枚硬质铜章”相互照应,使得小说叙事情节更加严谨有致。
D.第⑦自然段“我将来到了那边一定要给他赔个不是”一句表明更夫肖已知自己身患绝症。
2.简析更夫肖的形象。
3.品味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⑨段中加点的词语。
厂里想对得起这个孤老头儿,决定出钱为他办后事,不想众人发现了更夫肖留下的钱袋,里面有他的亲笔字:“丧葬费2000元整,拜托交给殡葬所。”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
当时谁也闹不清肖老头儿在厂子里究竟打多少年更了,只是每次换届,前任领导都对下任嘱咐:“跟你说,肖干巴这人胆儿小、听话、脾气犟,还孤身一人,用这老光棍儿打更,那可是没的说。”
4.本文开头没有交代人物的名字和身份,而是结尾点明,用意何在?
5.有读者认为标题可以改为“更夫肖”,你认为哪个更好?请阐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2024年,簪花和英歌舞等民俗文化火爆出圈,为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同学们开展了“非遗”文化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卡一:

簪花

簪花也叫戴花、簪戴、插花,就是将鲜花或其材料制作的花朵戴在头上。簪花习俗源远流长,兴起于秦汉,繁盛于宋、元、明,至清朝逐渐式微。如今大火的泉州埽埔女簪花围,是对古代簪花的传承,又独具地域特色。姆埔簪花富有美感,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项花香四溢的习俗承载了渔家人的情感与记忆,体现着这里人民的勤劳质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①蝎埔: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个小渔村。
资料卡二:

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种融舞蹈、南举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舞蹈,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裢法、阵法,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英歌舞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来源多解释为搬演《水浒传》故事或当地习俗,形象上多模仿水浒一百单八将,象征着扬正压邪、吉祥平安,展现了团结协作、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激励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感受非遗】
1.请你给“乔”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汉字,填入下方括号内,用以形容两种非遗文化的风格。
簪花:(     )                    英歌舞:(     )
2.以下是某同学了解两种非遗文化后发表的感言,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将内容补充完整。(     

簪花盛放的_________是人间四时芳菲,_________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生命的眷恋与温存;英歌舞舞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它们_________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_________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汲取时代元素,在传承中创新。

A.不仅……还……   虽然……但是……B.虽然……但是……     之所以……是因为……
C.不仅……还……   之所以……是因为……D.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追溯非遗】
3.簪花习俗古已有之,下列古诗所写内容不属于簪花的一项是(     
A.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李白《宫中行乐词》)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C.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D.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苏轼《吉祥寺赏牡丹》)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活藤

王太生

①有一年,在皖南一座古桥下的乱石河滩上,发现一根长藤拽着一个拳头大小的西瓜。谁会在这石头滩上种西瓜呢,下雨涨水时,河滩怕是会被淹掉的。再看看四周,满是石头,没有一点绿植。想必是前一年有人坐在古桥上吃瓜,吐到溪流里的瓜籽被冲到了河滩上。水退时,它紧攥着鹅卵石缝隙中的一撮泥生了根,又把根附在上面,藤叶便一点一点地向附近游移,在这瘠薄的河滩上安了家。

②瓜棚豆架上,那一根根互相牵扯着的藤,都是活藤,它们与生活纠缠着。

③碧绿的丝瓜,爬得那么高,都爬到一棵泡桐树上去了。让它与地下的根须相连着的,正是那根藤。藤是脐带,在果实与根之间传递着讯息。藤活着,那只丝瓜就会不停地生长。藤老了,营养和水分供不上了,丝瓜也就老了,最后成了一根干瘪的老丝瓜。

④小葫芦后面,也跟着一根藤。我在老城巷子口,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搭一木架,上面舒展着葫芦叶,悬挂着一只只憨拙并带着喜气的小葫芦,木架下一片清凉。细看,这么一大堆叶子和小葫芦枝枝蔓蔓,拖泥带水,原来都源于墙角处一根悄悄攀缘而上的粗薄。那根藤在离开地面时里S形,悠然地盘旋着。

⑤明代画家徐渭自谓青藤老人。他住的地方——绍兴城里的那几间旧书屋,四周藤蔓缠绕,细雨淡烟中,那些藤蔓微微有呼吸。活藤自带草木的清气,想起他的两句诗:春风大众迷花雨,夜壑孤藤看佛灯。

⑥有些藤,看上去干枯凌乱,但它是活藤。吾乡老巷里的一株明代紫藤,移栽到了公园的湖心小岛上,一大堆藤压在木头花架上,远远望去呈褐色,了无生趣,但每年春天,它都会爆出一嘟噜一嘟噜紫色的花来。六百岁的古藤,依然活着。

⑦原先住过的地方,车库前有片空地,周边有邻居种些叶菜。一次,发现杂草丛中无缘无故地爬出几根粗壮的瓜藤,缠在了树枝上。藤上吊着一只小小的绿瓜,不知是什么瓜,藤叶硕大。又隔了些时日,心中好奇,拨开落叶一看,原来是一只冬瓜。于是,那年秋天,我吃了几日水煮冬瓜。还是在那片杂草丛里,发现几根山药藤,那不起眼的藤萝纤细、柔弱,触须挲着冬青树丛往旁边延展,细细的藤上,竟结了好些山药豆。这回,我没有把它们摘下,而是由着它们去生长。藤老、叶老时,成熟了的山药豆随风落到了地上。小小的豆,竟然砸出些许声响,极悦耳。

⑧天热时,常见农人进城卖瓜。本埠有一种香瓜,瓜色青绿,香气浓郁,一只只堆在农人的瓜车上。让人欣喜的是,这些色泽柔和、温润如玉的圆圆的小瓜,瓜蒂上都拖着一根青藤,从掐断处看,瓜是极新鲜的,显然刚摘下不久,藤上还缀着一两片叶子,湿润、饱满。突然想去乡下的田垄里摘瓜。田地里,那纵横交错的瓜藤,会温存地绊住你的衣衫和手。

⑨每一根水气盎然、充满活力的青藤,都牵连着或大或小的瓜果。它是植物的果实追本溯源的一条柔软的路。

(选自《扬子晚报》,2023831日)

1.评一评环境:西瓜藤生长的环境——河滩,有何特点(用文中一个原词概括)?文中哪些方面表现了这个特点?
2.析一析含义:文章描绘了几幅活藤画面,如丝瓜爬梧桐,又如藤蔓绕书房,再如香瓜拖青藤等。请你说说这些活藤的“活”有几层含义。
3.品一品特写:赏析文中对紫藤开花(见画线句)的特写,说说妙在何处。
它都会爆出一嘟噜一嘟噜紫色的花来。
4.辨一辨修订:文章发表时,编辑对原稿第⑧段末句进行了修订,对比辨别,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原句:那纵横交错的瓜藤,在田地里,会牵你的衣衫,束缚你的手脚,甚至将你绊倒。
修改句:田地里,那纵横交错的瓜藤,会温存地绊住你的衣衫和手。
5.谈一谈启迪:文章最后一段意味无穷,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迪。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