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慢慢时光

①很久前看过的伊朗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其中一些细节让人难以忘记。

②八岁的小男孩阿哈玛德,翻山又越岭,要把作业本还给隔壁村的内玛扎迪。他像无头苍蝇一样胡乱打听,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无数人。遇到一个做铁门的,他像片子里所有的成年人一样忙碌,对小男孩的燃眉之急完全无感。他絮絮叨叨地感慨自己的事业:“木门现在看起来好好的,两年里就会烂掉。”……“一扇铁门这么便宜,你就算多给我一百多块,也不够我买驴子的饲料呢。”又遇到另一个老匠人,是做木门的,简直就像在和前面做铁门的唱对台戏,也是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木门比铁门好。铁门一辈子都用不坏,一辈子有那么长吗?”……“我做的木门被送到城里去,但我到城里却找不到我做的木门,那个感觉就像我找不到我的外甥一样。”他们自然都没空理小男孩。小男孩在这个焦虑的夜晚,在这条山路上反复跑了几次,最后依然没有找到内玛扎迪的家。

③我看到那个情景,莫名地感到自己与这两个工匠很像。我们都很忙,很着急,很难从自己的那点事情里面跳出来,注意一下别的事。我所做的,也和做木门、做铁门的都差不多。我们仨的那种状态,有一种荒诞的诚挚。

④不知是不是这种夸大的忙碌,让我的生活总处在某种急躁之中,仿佛几分钟的时间都不容浪费。

⑤比如说喝茶就是这样。我虽然像每个潮州人一样很爱喝茶,但总觉得冲功夫茶太慢,所以总是冲一大杯放在写字台上。但如果忘了喝,茶冷了,我并不会去重新冲一杯,而是拿去微波炉中加热两分钟,同样是为了快。

⑥很多潮州人告诉我,喝茶时最享受的部分,并不是茶本身,而是冲茶的过程。喝茶,讲究的就是一个“慢”字。比如开水不能直接淋到茶叶上面,而是要顺着茶叶周围慢慢注入,这叫“不要撞破茶胆”。要用三个小杯轮流喝,每次都要洗杯。还有更讲究的,要用橄榄核来烧火,那样火苗不急不缓;装水的壶不能用瓷壶,要用陶壶,这样传热才慢。甚至取了水之后,还要放一放,沉淀下,感觉好像担心水跑了远路心跳太急,要让它平静一下心情似的。如果是用江水煮茶,就要用江中游的水。据说有人坐船到了中游,忘了取水,只好取了下游的水回来。结果回家一喝,觉得茶香尽失。从此他哪怕错过了中游,也要回头重新走一遍,一定要取中游的水。

⑦当时的我就会觉得,有这必要吗?真的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后来我才明白,真正味道上的区别尚在其次,更重要的就是这个“非必要”的行为本身。即便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对一件值得珍重的事,人们也常用“慢”来强调它的珍重。

⑧慢的好处可能就在于:时间很难被提前支取。任你是再急的急性子,都对此毫无办法。正因此,无论是痛苦还是喜悦,在时间的贮藏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酵。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说:“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遇到困扰,我们这些急性子都很想迅速解决,但事实上并不可能。任何人都无法把明天的早晨提前召唤过来,也无法提前召唤平静。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忍受——忍受艰涩的学习,困难的分析,枯燥的等待,等待时间的颗粒被切割到极细。只要有过被时光那样细腻地碾压过的经历,就会感受到,最后所获得的成就感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比拟和描述了。最大的收获,就是等待本身

⑨所以,我现在所理解的慢,不仅仅是茶道里,用陶壹、用沉淀过的水、反复洗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化的慢,也不是木门坏得更慢还是铁门坏得更慢。我所理解的慢,就是我们从生活里汲取的感悟,它一定要经历过那些蒙昧,要经过日和夜,无法飞渡。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能领略里尔克的话:“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忍耐的人们走来。”

1.第③段中,作者说“我们仨的那种状态,有一种荒诞的诚挚”。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说说这里的“荒诞的诚挚”指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2.第⑥段说,潮州人喝茶,讲究的是一个“慢”字。这种“慢”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们为什么要讲究“慢”?请根据第⑤~⑦段的内容概括作答。
3.读第⑧段,作者为什么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等待本身”?请概括作答。
4.“急性子”的人们如何才能“慢”下来并有所收获?请通读全文,概括作答。
2023-09-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双抢记忆

①上小学时,对暑假的期盼远不及寒假那般殷切。在我们童稚的眼中,暑假是一段喜忧参半的时光,喜的是每天早晨不必早早起床去上学,每天晚上也不必伏在桌子上写那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忧的是要在炎炎烈日下跟着父母下田干活。

②可是,不管我是喜抑或是忧,时间总是不紧不慢地流逝。吃过端午的杏儿,割完地里的麦子,阳光一日日的炽烈起来,知了的歌声一日日的嘹亮起来,暑假就如期而至了。

③我总是赶在暑假开始的时候,将所有的作业完成。每天吃完早饭我就搬出大小两把椅子,在门前的树荫下静静地写暑假作业。早晨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没有灼人的温度。偶尔来一阵风,吹动翻开的课本,也送来丝丝凉爽。

④这样轻松惬意的日子,在母亲“稻子快黄了”的絮叨里渐渐走近尾声。等到一个晴好的日子,让我忧心生畏的“双抢”就拉开了帷幕。

⑤母亲将割下的连着禾秆的稻穗用半人高的筐子一担担地挑回来,早晨的露水重,湿漉漉的稻穗更显沉重。身材矮小的母亲每一趟回来,额上都有豆大的汗珠,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我早早地给她凉好开水,等她回来端给她,我再忙不迭地将筐里的稻穗抱出来,摊在门前的空地上。母亲喝完水又挑着筐子去田里,我等稻秆上的露水晒干后,就取出连枷打稻子。连枷一次次举起又一次次落下,稻场上响起一声声单调的“嘭嘭嘭”的声音。一筐稻子没打完,我的额头上也如母亲一般渗出细密的汗珠了。

⑥割稻、打稻只是“双抢”中的第一抢——抢收,抢收之后还有第二抢一抢种。收割完早稻后还要插晚稻。母亲请人将收割后的田犁好耙平,然后将秧田里一尺来高的秧苗拔起来,扎成一把一把的,挑到耙好的田里,均匀地抛散开,开始插秧。夏日插秧可是一件顶苦的差事,脚下是被太阳晒得滚烫的水,头顶是火辣辣的日头,有的田里还会有吸血的蚂蟥,到了傍晚成群的蚊子轰炸机似的飞来。母亲一个人在偌大的田里弓着腰插秧,偶尔直起身子,看看那一行行碧绿的秧苗,捶捶酸痛的腰身。有时,邻近田里的人们插完了自家田里的秧也会过来帮忙。

⑦我虽不会插秧,但我也不曾歇息,那些打下来的稻谷要趁着天气晴好赶紧晒干。母亲出门劳动之前,会将头天晚上收回家的稻谷挑到门前的空地上。我用木锨将稻谷均匀地铺开,然后每隔一个小时冒着毒辣的日光去翻晒一次。

⑧可是六月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转瞬就乌云密布。满场的稻子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家。于是用木锨推,用扫把扫,用筲箕往家里收,忙得我大汗淋漓,气都喘不过来。在田里插秧的母亲往往也会跑回家一起收稻子。若是幸运,会在暴雨来临前将稻子收好,可有时稻子还没收好,雨点就啪啪啪地砸下来,刚晒干的稻子又被淋湿了。夏日温度高,如果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湿稻子不及时晒干就会发芽变质,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酒味,我们辛苦的收割、脱粒就白费力了。

⑨那些黄澄澄的稻子就在我的提心吊胆中慢慢晒干,收到谷仓里了。我那颗提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不再担心那倏忽而至的暴雨。

⑩匆匆流逝的时光带走了那一个个忙碌劳累的暑假,可是那些悠悠夏日留下的记忆却一直伴随着我,让我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日晒、雨打、风吹……

(选自“六尺巷文化”,有删改)


(1)作者围绕“双抢”,记叙了“记忆”中的哪些事情?请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母亲割稻挑稻;②____;③母亲一个人插秧;④____;⑤暴雨来临前收稻。
(2)结合文章大意,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的作用。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于是用木锨,用扫把,用筲箕往家里,忙得我大汗淋漓,气都喘不过来。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悠悠夏日留下的记忆”教会了“我”什么,从而“让我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日晒、雨打、风吹……”
2023-09-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学校文学社将编写一期主题为“博览茶韵”的期刊,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同学们、          

技艺篇

采茶是制茶的准备。不同生长条件的茶树,采摘需因地制宜;不同种类茶叶的加工,充满智慧的茶人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傲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其中12道工序的铁观音是最被人推崇的本题考查字形。           为茶中之王。泡茶则更是(míng fù qí shí)Ⅱ            的技艺。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倒入沸水放入小撮A.cuō B.zuō             茶叶随后将茶壶、茶杯沥干,看着在水中舒展的茶叶品着温润的茶汤,⑥闻着沁人心脾的茶香,甚是享受。除此之外,茶盘制作、紫砂茶具制作等与茶相关的传统技艺,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建造了传承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及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画波浪线句子的语序不当,请选择正确的语序(       
A.②①④⑤⑥③B.②①⑥④⑤③
C.③②①④⑥⑤D.③②①④⑤⑥
(3)画横线句存在语病,正确的表述应为                       
(4)编辑部的同学认为讲茶稿需要一个开头,应像演讲稿的开头那样吸引注意,激发兴趣。请你结合演讲单元的学习成果,总领下文内容,为讲茶稿加上一个能快速“抓住”听众的开头。
2023-09-2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经典阅读——《沙乡年鉴》圆桌会
请你参与圆桌讨论,补全对话。

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支配者自居。利奥波德一生持续思索人类与土地的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沙乡年鉴》,思考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乐:利奥波德认为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书中________________

小清:是的,野生生物在哺育我们的同时,也塑造了我们的文化。然而我们在用现代机械工具收获欢乐的同时,也毁掉了它的某些价值。

小乐:《沙乡年鉴》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永远也不能和土地和谐相处,就如我们的人民永远也得不到绝对的公正和自由。对于远大的抱负,重要的不是达成结局,而是力争的过程。要如何理解呢?

小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乐清市山海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类脑智能是受大脑神经运行机制和认知行为机制启发,以计算建模为手段,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的机器智能。类脑智能具备信息处理机制上类脑,认知行为表现上类人,智能水平上达到或超越人的特点。2018年8月,Gartner公司发布2018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公布了5大新兴技术趋势,其中类脑智能、神经芯片硬件和脑机接口作为重要技术趋势。

②类脑智能当前存在先结构后功能和先功能后结构两条发展思路。先结构后功能,主要指先研究清楚大脑生理结构,然后根据大脑运行机制研究如何实现大脑功能;先功能后结构,主要是先使用信息技术模仿大脑功能,在模仿过程中逐步探索大脑机制,然后相互反馈促进。两条发展思路各有千秋,功能和结构的任意发展突破都会推动类脑智能的极大发展,因此现阶段两条路线并行发展。

③类脑智能目前整体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脑机接口技术是类脑领域目前唯一产业化的领域。脑机接口技术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路,以“人脑”为中心,以脑信号为基础,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控制人机混合系统。脑机接口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瘫痪人士通过脑机设备控制机械臂完成相应动作,也可实现对多动症、癫痫等疾病采取神经反馈方式做对应的恢复训练;用于智能家居,实现意念控制开关灯、开关门、开关窗帘等,进一步控制家庭服务机器人。全球最受关注的脑机接口公司前十名多分布在北美和欧洲,我国产业界逐步推出产品,如科脑机、海天智能等公司研发生产出植入式脑微电极、脑控智能康复机器人等产品。

④关于类脑智能的未来发展,我们应加快构建全景战略视图,突出重点方向。从科研、技术和产业等多维度形成类脑智能体系化布局,并突出重点发展方向,具体围绕结构、器件、功能三个层面开展重点布局和超前部署。加大对基础工艺、算法、软件等的投入力度。我国长期以来在新算法、新结构、新原理的研究方面原创不足,制约类脑智能整体创新供给能力。因此,仍需持续加大对原始科研创新的重视力度,对关键基础工艺、算法、软件等加大支撑投入力度。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体系化创新。类脑智能体系涉及要素较多需要深化多方协同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实现体系化的创新。

(来源于中国信通院 CACT


材料二

①谷歌专家雷·库兹韦尔曾大胆预言,最迟到2019年,一台价值1000美元的电脑将达到一个人脑的计算能力。到2030年,价值1000美元的电脑将拥有相当于1000个人的大脑智能总和;到2050年,一台普通的电脑将拥有相当于10亿个人的大脑能量;到2060年其智能则将超越整个人类。

②人们会想,到了2050年,一台高端笔记本就顶10亿人的智能,人类在地球上还有价值么?

③凯文·凯利对未来人类命运和机器进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在访谈中阐释了互联网极客文化的特质,技术进化的方向。他认为有种原力推动进化,而人类只是技术发展进化中的一个工具。人类进化与技术进化的目的在于增加世界和宇宙的可能性,从宗教角度说,就是宇宙所谓的“意义”。

④凯文·凯利说人类只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微小的线索和环节,技术是另一个环节,也许会存在于后人类时代,当然它也源自于人类。那么,技术的力量强大到高于整个人类时,人类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⑤人类的体型和性格等物理特质近千年来都保持着不变,却在本世纪,将被人工智能、甚至大脑植入等新科技所改变。这将是历史的新一页。英国天文学家马丁。里斯爵士从宇宙全景的视角考察我们的星球和其未来,呼吁社会采取行动,否则本世纪将成为人类的最后一个世纪。

⑥马丁·里斯在《科学的眼界》一书中,呼吁在技术迅猛改变未来的当代,政府与公民都应强化科学“直觉”。这与凯文·凯利强调的“技术素养”类似,既有科技能力,又不能缺失人文关怀,否则未来的进化可能失控。科技的极速发展对宇宙漫长进化历程的改变不可逆,所以更需道德审视,需要对生命独一无二的美丽进行备份。

⑦换句大白话说,就是机器人们虽然强大,但也可能失控而不太靠谱,所以需要用人类作为地球上美丽生命的备份。但,机器人的智能可能在30-50年内就会远远超越入类,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届时人类作为一种古老的基因生命机器,可能扮演机器人的助手,或者干脆在大脑植入芯片,成为半机器人。

⑧到2050年,我们或我们的后代,都将融入机器人的世界,成为超级发达的机器智能世界的一部分。

(节选自杨静《新智元》)


材料三

①记者:很多人说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Elon Musk、比尔盖茨、霍金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担忧,您认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②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人工智能会不会反过来毁灭人类,确实不好现在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会对应地准备预防措施,就看到时候谁强过谁。就好比计算机病毒技术和条毒软件技术共进退那样。有朝一日,我们也许会面临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家电、汽车、飞机等闹点情绪,甚至是大罢工,但不会出现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人工智能以一边倒的优势横扫人类的场面。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未来如何去应对“它们”拟人化的要求、如罢工、休假,甚至作为所有机械的代表,进入人类的议会跟人类谈判等。

③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王飞跃:我对人工智能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个人觉得这是历史上人工智能发展最好的时期。人类即将进入一个以知识自动化为特征的崭新科技与生产时代,智能技术在其中会起到关键和核心的作用。为此,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不应再是只关注“高大上”的工作,而是应当从小处着手,讲究实效,面向社会民生,以“众包”形式,让社会普通大众的智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智能技术进入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角落,这才是人工智能真正的突破。我还相信,网络化、移动化,特别是手机化的智能技术一定会加快整个社会形态的转化,使我们更快地走向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开放社会。

④知乎用户: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将会取代大部分人类,甚至会取代人类。但是人类要灭亡也是顺应时代罢了。就像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我们,人工智能是我们的孩子,终将会成为历史的潮流。但是我们将来会不会保存记亿,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人工智能”呢?谁也说不准。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类脑智能是以计算建模为手段,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的机器智能;具备智能水平上达到或超越人的特点。
B.Gartner 公司发布数据显示,类脑智能、神经芯片硬件和脑机接口作为类脑领域的重要技术趋势,都已产业化。
C.先功能后结构,主要是先使用信息技术模仿大脑功能,然后根据大脑运行机制研究如何实现大脑功能。
D.脑机接口应用于医疗领域,可替代医生实现对多动症、癫痫等疾病采取神经反馈方式做对应的恢复训练。
(2)下列对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类脑智能的智能水平达到或超越人类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
B.人类的体型和性格也许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相应地改变。
C.人工智能有可能危害人类世界,一些科学家对此表达过担忧。
D.未来世界需要我们成为半机器人,从而融入机器人的世界。
(3)下列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大,我们应随时警惕他们横扫人类。
B.人工智能是否会毁灭人类,取决于人类如何发展和使用人工智能。
C.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人类的记忆也将随之消失。
D.只要我们准备好预防措施,就可以始终对人工智能保持乐观态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简要谈谈我们应如何发展人工智能。
2023-09-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落花,自古以来是众多文人的钟爱意象,他们用自己的心解读了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给落花的定义是奉献。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给落花的定义是伤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给落花的定义是闲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给落花的定义是坚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给落花的定义是离别。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王勃给落花的定义是思乡。

……


落花是否也曾飘入你的生活,触发你的情思?你会赋予落花怎样的定义呢?请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以“落花的定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注意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为写好本次征文,小语认真研读了《紫藤萝瀑布》《驿路梨花》,有以下发现
篇名花是否写作主体写花的篇幅和抒情主人公的关系
紫藤萝瀑布花以自身特征、品质等给人以启迪
驿路梨花花适时闪现,可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也可具备某种象征意义、象征某一类人等
你可以参考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方式,也可以自定其他方式。你还可以回顾本次研学活动,思考探究发现,学以致用!
2023-09-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材料一:

关于中学生志向

山西省四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分层次抽取了25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6份,其中男生127名,女生109名。以下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图表。


材料二:

关于加特林的帖文

我要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提到100米比赛,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有着闪电般速度的飞人博尔特。而在飞人的背后,有一位拼命追赶他的美国人——贾斯汀•加特林。

加特林在2001年被查出了服用禁药,因此被判禁赛两年。加特林立刻提起了上诉,称这是因为年幼时期患病而多年用药所致,国际田联调查后解除了禁赛令。

2004年加特林代表美国队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加特林以微弱优势赢得男子百米桂冠,赛后他说:“我要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2005年加特林赢得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100米赛冠军。2006年加特林又一次摔向地狱,他因被检查出服用增强药物而被国际田联禁赛8年,后来美国仲裁委员会认为加特林“认罪”态度较好,决定把禁赛期缩短为4年。不过,加特林还是错过了北京奥运会。这届奥运会的100米大战,人们见证的是飞人博尔特的崛起。之后,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2015年北京世锦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加特林先后4次与博尔特站在同一舞台上,但均输给了这个牙买加飞人。人们在为飞人欢呼的同时,也在议论已经34岁的加特林还在赛场上拼搏。他只是想证明自己,不靠药物他仍可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而战胜博尔特拿到冠军是他坚持的动力。

2017年在伦敦田径世锦赛上,加特林做到了。决赛中年龄最大的他以9秒92获得冠军,博尔特以9秒95获得季军。赛后,加特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面对博尔特,他单膝跪地,双手放在额前,膜拜这个星球最伟大的飞人。(博尔特创造的百米赛9秒58成绩记录目前尚无人打破)

来自百度网友“绿点浪”博客(有删改)


材料三:

关于加特林的采访

我只想一步一步、一场比赛接一场比赛地恢复状态,我参加的每场比赛都充满挑战,这提升了我的能力,也让我为下月开赛的世锦赛做好了准备。

2011710日加特林接受媒体采访

我爱田径,我爱跑步,我回来了,我可以做到更多。

2011年加特林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我夺冠真的只是为了我的粉丝、我的支持团队、我的同胞以及那些真正信任我的人——即使在我都不信任自己时,他们也一如既往地信任我。

2019年伦敦世锦赛加特林夺冠后接受媒体采访


(1)从材料一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2)以下是网友对材料二的跟帖,对此你有何评论?选择其中一位,结合材料发表你的看法。
A.“帐号已注销”:加特林,世界第五,很厉害了,敬佩。
Bsj3013”:博尔特退役后你可以叫嚣一下。
C.“下划线jelly”:药罐子!
(3)小文喜欢自嘲为“废柴少年”,做什么都无精打采的,他常说:“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劝他改变现状。
2023-09-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根据要求,完成两小题。
(1)阅读下面《水浒传》选段,结合整本书阅读体验,请分别概括杨志、林冲、宋江的梦想。
选段1

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

(第十二章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选段2

林冲见晁盖作事宽洪,疏财仗义,安顿各家老小在山,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未保。遂将心腹备细诉与晁盖道:“小人自从上山之后,欲要搬取妻子上山来。因见王伦心术不定,难以过活,一向蹉跎过了。流落东京,不知死活。”

(第二十章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选段3

宋江传令,教收起御酒,却请太尉居中而坐。众头领拜复起居。宋江进前称谢道:“宋江昨者西岳得识台颜,多感太尉恩厚,于天子左右力奏,救拔宋江等再见天日之光。铭心刻骨,不敢有忘。”

(第八十二章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2)同样努力拼搏,翟老汉的果园梦实现了,而《水浒传》中如林冲等好汉们的梦想却都破灭了。对此你有何认识思考?结合相关内容,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2023-09-21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第四小组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美食技艺,例如咸菜腌制技艺、年糕手工制作技艺等,这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充满着家乡的味道,而现在往往只能在乡村中看到,为此他们特意请来了甬派文艺频道特约作者朱碧云女士,为我们讲述老宁波人眼中的美食。

冬至:烟火老灶台

①晨起,冬青叶上沾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天气愈发的冷。一只老猫在院子的高墙上疾步而来,窄窄的墙体如一道T台,它回头张望,轻盈矫健的身姿倏地纵身跃下,跳到了靠墙的汰衣裳板上。

②汰衣裳板是父亲造房子用剩余的水泥石子和断砖砌成的。旁边打了一口井,村里的河埠头就少去了,家里日常的洗洗刷刷就靠着这口井。

③老猫引颈张望,四周没人,低头嗅了嗅汰衣裳板上的一刀猪肉。刚买来,上面还沾着鲜红的血。这是凌晨隔壁村的屠宰场刚杀的一头家猪。临近冬至,屠宰场的生意也闹猛起来,买肉的人络绎不绝。

④母亲拿着菜刀从屋里疾步赶来,厉声呵斥。老猫闻声遁逃。“幸好没叼走。”母亲庆幸道。

⑤井水冬暖夏凉。冬天的井水不像水缸里的天落水冰凉刺骨,打上一桶,倒入脸盆,入水,手感微温。母亲麻利地把洗好的猪肉切成块,把一刀猪板油切成了丁,放入大碗,说待会要熬猪油。

⑥一罐猪油,就跟豆腐乳一样是每家饭桌上必备的。早上母亲烧上一锅青菜年糕汤,往碗里舀一勺猪油,汤里浮着透明状的油脂,香喷喷的;中午若没空做菜,烧一锅白米饭也能将就对付。盛一碗米饭,挖一勺猪油,再倒上少许周巷酱油,一碗油滋滋的猪油酱油拌饭就做好了,三下五除二一扫而空,落肚,满足。

⑦开始熬猪油了。母亲把猪板油放进锅里焯水捞出。在锅中加一碗清水,将焯过水的猪板油放入开始大火煮,直到水分差不多熬干,猪油开始出油了,发出“嗤嗤”的声响。拿铁铲不停翻炒,沥出金黄透明的油水,锅底的猪油越来越多,白色的猪板油体积缩小,熬成金黄色,油也开始慢慢变成金黄色,散发扑鼻香味。拿沥勺一舀,捞出猪油渣,又香又酥脆,直勾人。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抓起一块丢进嘴里,这油滋滋的味道真是销魂。母亲把猪油灌入大搪瓷杯和陶罐里,说:“等凉透,这两罐猪油就从冬至吃到来年的开春。你拔好筷子,再去瞧瞧你爹爹,喊他们可以来吃饭了。”

⑧井台边水声哗哗,父亲在清洗刚从地里拔来的大头菜。大头菜,有的地方叫疙瘩菜,有的叫扁萝卜,中秋播种,冬天收获。它对环境要求不高,只要温度适宜,肥料适当,就能长得茵嫩根胖,是山里人家冬储酸菜的上等原料。

⑨一束暖阳下,父亲坐在板凳上开始整理大头菜。他切掉了绿色的叶子,再削去根须和疤斑,只剩下圆圆的青色的茎块,像一个个小孩子的头。块茎入盆,气味刺鼻。父亲说:“大头菜不可生食,只等烧煮或者腌制,才能有美酒一般醇香的风味。等会让你母亲烤大头菜吧!”每次烤大头菜,母亲都会加上芋艿一起烤,有时还放上几根切成段的年糕,加油,加糖,加酱油,用文火慢慢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烧煮,那些料味儿都烤进去了,年糕更鲜口,芋艿和大头菜糯糯的,软软的。

⑩宁波有一个风俗,每到冬至前一天,每家每户都要用大灶烤大头菜,火烧得旺旺的。冬至一早全家人吃大头菜烤年糕,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一年更比一年高。母亲用筷子戳了一段年糕递给我:“吃了这块年糕,今晚早点睡。今天是冬至,要过一个最长的夜,睏最长的觉。”闻到诱人香味,味蕾涌动,咽下一口水,轻咬一口,软糯鲜美。

⑪“冬至大如年,皇帝老倌要谢年。”母亲还在灶台忙活着,洗完大锅,又开始烧冬至祭祖的吃食。院子里还有一大堆吃不完的新鲜大头菜,父亲也不歇着,开始腌制大头菜。他跟其他人腌制不一样。待这些菜疙瘩晾晒到稍蔫后,阴干水气,刨成丝,撒盐,控水,再装入大布袋,扎紧袋口,有的则切成大片儿装在盆里搬到咸菜缸边。

⑫咸菜缸有两口,父亲上周在一口缸腌了雪里蕻,一口缸腌了大白菜。父亲打开缸盖,卤水已经渐渐多起来了,菜多半浸在盐卤里,那块被菜叶染成墨绿色的大石头如钟馗一般稳稳当当地坐在大缸里。搬开石头取出第一层咸菜,把装袋的大头菜丝儿和大头菜片儿一并扔进雪里蕻咸菜缸,再把方才取出的咸菜重新铺上。这缸就像是一个夹层的汉堡包。见我一脸纳闷样,父亲笑着说:“这缸雪里蕻刚腌制一周,开始入味,此时把大头菜丝和雪里蕻腌在一起,咸菜和大头菜根丝就会更鲜美。”说着又在缸里横卧几根竹条,用一块光滑的大石头压住,卤水淹没了竹竿。父亲盖上缸盖,拍了拍手说:“等过十天半个月,大头菜丝儿就可以捞出,待晒干就成了大头菜丝干,可以炖肉。过几天把东墙角种着的洋姜也挖了腌起来,这样可以吃到明年春上。”

⑬就这样,这两缸咸菜就成了全家人一年的主菜。家里没菜的时候,就从咸菜缸里取一棵咸菜,炒一道咸菜冬笋,再来几片大头菜片儿和酱毛芋艿淋上一点麻油下饭吃,清脆爽口,开胃下饭,那味儿真是绝了。

⑭昏暗的冬雨下着,房子亮起了灯。黄幽幽的光线被大灶台上的烟火吞没。清冷的冬至夜,卧室的灯光暖暖的,淡淡的,那个老灶台呀,又进了我的梦乡。


【注释】①汰衣裳板:洗衣服的板。②河埠头:河岸口,码头。③老倌(lǎo guān):形容年过半百的老头。④谢年:又称送年,是一种中国民间祭祀活动。
【冬至·食物】
1.作者将冬至日烟火老灶台前的美食描绘得细致入微,请根据原文补全表格。
食物
猪油(猪油渣)(1)________扑鼻销魂
大头菜食材绿色的叶子、青色的茎块气味刺鼻
烤大头菜诱人醇香、(2)______
咸菜墨绿色鲜美

【冬至·老猫】
2.文章既然写的是冬至日的美食,那么前面3段似乎与文章主体并无关联,作者为什么要提到老猫从高墙跳到汰衣裳板想来偷猪肉的情节呢?
【冬至·语言】
3.本文语言平淡家常,却又传神刻画出描绘对象的特点,请赏析划线句子。
开始熬猪油了。母亲把猪板油放进锅里焯水捞出。在锅中加一碗清水,将焯过水的猪板油放入开始大火煮,直到水分差不多熬干,猪油开始出油了,发出“嗤嗤”的声响。
【冬至·情感】
4.散文是体验历程的感悟,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文中虽然直接描写“我”的句子不多,但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思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以物体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请大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真挚的情思?

10 . 在纯文字文本时代,表情符号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文本交流范式,表情包则跳出了文本交流的框架,从简单的、抽象的象征符号表情,到多元的、具象的组合表情包,表情符号的发展无疑是一场即时交流的媒介革命。

材料一

(一)基于相似性的隐喻认知

经由声音的相似性,通过图像、图像+文字、不同文字符号的组合等方式完成心理状态的隐喻。如使用带有螃蟹的表情包来表达感谢之意。“蟹蟹—谢谢”的意义传达即为基于声音相似性的隐喻,由视觉模态的“螃蟹”形象隐喻地表达“感谢”的心理状态。

(二)模拟空间下的隐喻内涵

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限制了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接触,原本通过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能够传递的信息在虚拟环境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比起文字描述的“冰冷感”与“距离感”,以肢体动作为主体的表情包的使用缓解了远距离交流的不适感,甚至能够起到一张表情包代替千言万语的作用。如(1)      

(三)视觉表达中的共感觉隐喻

嗅觉、味觉用文字可以简单概括,而对于其感知,却可以通过各感官系统之间的“共同感觉”得以表达。表情包中由文字、图像、动态构成的视觉模态通过模拟嗅觉、味觉场景,绘声绘色地表达“气味”“味道”的感官体验。如(2)            

(四)抽象情感的具象化呈现

源域为文字或者图像,最终映射到目标域的情感,其主要表现为通过视觉模态将情感具象化。情绪、情感等内心世界的活动都属于抽象概念的知觉。通过视觉模态呈现的网络表情中,情感的具象化现象尤为明显。“破碎的心”也就意味着“情感的破碎”,表达“伤心”“悲伤”的情感内涵。

材料二

表情符号表达的内容可以更具象快速地进行情感表达,因而在社交网络的即时交流中极受青睞。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某种情感的具象表达大同小异,但是表情符号的使用和普及在不同情境中发展出不同的视觉叙事含义。

本来表示微笑和友好,但是在网络传播中逐渐被异化为“三分讥笑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的不友好表情符号,表达了网友内心“真不想搭理你,但又不想太尴尬”的含义。

这个“哭笑不得”的表情符号能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解读出不同的含义,可以用来表达大笑到流眼泪、哭笑不得、不好意思、窘迫尴尬等不同的意义。

材料三

①20世纪以来,视觉文化逐渐取代印刷文化,实现文化从语言文字到视觉图像的转型,即文化从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网络即时交流中表情符号和表情包的应用,契合了视觉文化潮流和地球村的媒介传媒环境。这种快速、准确、便捷的叙事表征方式无疑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图像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没有了地域、民族、语言的限制,更易被受众认知和把握。

②在微信社交舞台上,人们通过微信表情包这种象征性符码进行表演,扮演不同角色,塑造让自己和他人满意的自我形象。由于观众的职业、人生经历各有不同,在面对表演者时就会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所以为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要求,表演者会选择不同类型的表情包来进行演出。

③网络传播模式打破了大众传播模式中“自上而下”的单向度传播的藩篱,自由表达带来了数字公共领域的可能性。表情的发明契合人们对于网络即时交流文本中语图变革的期待,尤其是图文表情的广泛应用削弱了传统的纯文字地位,表情包的图文叙事和快速传播实现了“意见与表达的一致性”等多种增强话语可见性的传播潜能。最为常见的是以戏谑、调侃、自我矮化的话语建构达成对严肃、权威的主流话语的消解,例如以“葛优躺”为代表的“丧文化”表情包对抗主流“鸡汤”话语。

材料四

微信表情包的快速发展、视觉文化的崛起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图像时代对语言文字的挑战。然而,微信表情包的泛滥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语症。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度依靠微信表情包时,人们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会出现模式化的特点,对他人的回应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如今,微信表情包增强了人们对图像的依赖,形成了“能用图解决就不打字”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丧失的不仅是个人语言表达能力,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1.请在上文横线处选择恰当的例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A.“皱眉”“捂鼻”的动作通过表示令人不悦的身体感受,隐喻地指向“臭”的气味。“闭眼”“流口水”“漂浮”“气味环绕”描绘出令人愉悦的身体感受,最终指向“香”的气味。
B.“用手指戳脸”“拥抱”“摸头”等动态表情包通过对某一动作进行呈现,唤起信息接收者的认知中隶属于触觉域的某种感受,从而理解该动作的指向实际上为“亲昵”“安慰”的表达。
2.下图是一位妈妈和孩子的微信对话截图,请根据你对材料二的理解,对孩子所用的表情包进行解读。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青年文摘》公布的2022年度网络热门表情包中,“打工人”系列表情包以极高的热度占得一席,请结合材料三探究其爆火的原因。

4.学校正在举行“使用表情包究竟是降低了还是增强了人们的表达能力”的主题辩论赛,请写一段文字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合理,120字左右。
2023-09-2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