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在春天的唱词

何蔚

①江汉平原的燕子比炊烟飞得远,炊烟只往一个方向飞,燕子可以飞往任何方向。

②六岁以前,父母带着我借住在一户张姓人家里。张家是黄陂人,一家三口,有三间红瓦房。户主张爹爹是生产队里的屠户,因此他家中总是若有若无地飘荡着几丝荤腥气。老家江沿湾是个大村湾,里头还套着几个小村湾。我们借住的张家在前湾,亦称黄陂湾,整齐的红瓦房里住着清一色的黄陂移民。因此,与我童年的乡音产生碰撞最多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汉阳土话,而是旁逸斜出的黄陂口音。

③一年之中,老家至少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可以看到燕子。它们在赭红色的屋顶上盘旋,那叫声听起来仿佛带着些许黄陂口音。隔壁刘家有个小妹,是我唯一的玩伴,她喜欢唱样板戏。刚听她用黄陂腔唱完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我就觉得那些燕子的叫声,至少被她抢走了一半,我也会扯起嗓子,用汉阳乡土调高唱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这时我才会觉得,燕子的另一半叫声被我夺了回来。

④张家屋前横着一条水沟,一排枫杨树,把我童年的视野圈定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由于少有玩伴,燕子就成了最能吸引我的事物。可我不明白:它们在这家做窝,在那家做窝,为什么不在张家做窝呢?

⑤六岁那年,我被送到爷爷、奶奶身边寄养。他们住在离黄陂湾不远的土墩上,那里有一栋青砖青瓦的老屋,屋顶上散发着久远的乡土气息。老屋有一间正房、一间厢房和一间后房,整栋屋子仅正面墙上有一扇小窗。

⑥年久失修的墙面有多处裂纹,墙头和瓦缝里摇曳着几株蒿草。老屋远不如张家的红瓦房宽敞,就连炊烟也显得格外蓬松,有时还会倒灌进来,呛得人直流眼泪。然而,就是这样一栋破旧的屋子,其大门右侧的墙壁上居然挂着一个完整的燕子窝!尽管燕子早已飞离,可这个空空的燕子窝还是让我兴奋不已,它弥补了我在张家盼望燕子做窝却始终得不到回应的失落。

⑦我很快就适应了老屋里的生活,春天也很快就搭着柳条上的暖风跟了过来。春风呵出来里的每一口暖气,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老屋。先是墙脚缝里的苔藓有了越来越明显的绿意,接着是后门口的桃树,每根枝上的花蕾都鼓起了腮帮子

⑧我不止一次站在板凳上隔窗眺望,幻想着借助木框去定格窗外,窥探门前的小树林里还有哪些树木正在蠢蠢欲动,而小树林呢,里头总会响起杂乱而又有趣的鸟鸣,让我的脑子一阵阵膨胀,好像随时会有什么新奇的事情蹦出来。

⑨老屋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呢,它还赐予了我好几个左邻右舍的小伙伴。我和他们用汉阳话互问互答,我从黄陂湾带来的孤独感很快被一扫而空。我能感觉到,我在老屋门前奔跑的速度,比我在张家门前要快许多。

⑩那一年,老屋又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燕子回来了!它们是吹着口哨,突然冲进屋里的。两只燕子同时落在去年的旧巢上,衔回了春风一样的歌谣:叽叽叽叽咕,叽叽叽叽哩……我正听得入迷,奶奶从厨房里走出来,笑眯眯地问我:你晓得燕子唱的是什么歌吗?唱的是——不吃你的谷,不吃你的米,只在你的屋里做窝……我认真听了几遍,越听越觉得像,越听越觉得奶奶说的正是燕子唱的。

⑪我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索性跑到屋外,在门前的苦楝树下手舞足蹈,模仿着燕子唱起来:不吃你的谷,不吃你的米,只在你的屋里做窝……那个春天,我把燕子的歌谣翻唱了不止一千遍。

⑫那是我在老屋度过的第一个春天,它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从那以后,凡是从燕子嘴里吐出的唱词,都可以被我随口翻译。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2024年3月,有删改)

1.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燕子的活动“我”的活动
六岁以前在赭红色的屋顶上盘旋,歌唱______
六岁那年______与小伙伴们用汉阳话互问互答
那一年______跑到屋外,模仿燕子唱起来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先是墙脚缝里的苔藓有了越来越明显的绿意,接着是后门口的桃树,每根枝上的花蕾都鼓起了腮帮子。
3.有人认为,删去第⑫段并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4.联系全文,说说本文以“燕子在春天的唱词”为题目的作用。
2024-05-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正月十一是宾阳的传统节日炮龙节,宾小阳参加了今年的炮龙节,并写下他的见闻感受,以下是摘录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立志青年】宾小阳在宾州古城制龙作坊,看到扎龙艺人别具匠心的设计,精巧绝伦的扎龙手法,赞不绝口。在那里,有一群青少年正专心致志地学习扎龙技艺,他们锲而不舍地用心做好每一道        )复的工序。交谈中得知他们立志要成为炮龙文化的传承人,接过先辈手中的火        ),担当起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为文化的传承和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自信青年】炮龙节当天,人潮涌动,炮声连连,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当晚,炮与龙共鸣狂欢,人与龙共舞共融,寄托着人们祈求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宾小阳注意到舞炮龙的多是青壮年,他们头戴竹帽、赤膊上阵,自信热情、充满活力。

【奋斗青年】炮龙节期间,被称为“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们有序地开展现场答疑、迎送宾客等工作。这群青年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微笑投入其中,为“百龙舞宾州”的活动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据统计,本届炮龙节吸引超过50万人左右的游客,旅游总收入高达八千多万元人民币。

1.阅读【立志青年】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 (       )   (2) 火jù(       )
2.【立志青年】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结合语境,解释【自信青年】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 洋溢       (2) 安居乐业
4.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与炮龙文化有关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
①佳节炮震千山醒          ②炮声隆隆胆气豪          ③盛世龙腾百业兴   
④壮男年年舞炮龙          ⑤人山人海如潮涌          ⑥炮竹声声齐向前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宾小阳在制龙作坊,看到扎龙艺人别具匠心的设计,精巧绝伦的扎龙手法,赞不绝口。
B.宾小阳注意到舞炮龙的多是青壮年,他们头戴竹帽、赤膊上阵,自信热情、充满活力。
C.炮龙节期间,被称为“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有序地开展现场答疑、迎送宾客等工作。
D.据统计,本届炮龙节吸引超过50万人左右的游客,旅游总收入高达八千多万元人民币。
2024-04-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豆瓣酱

杜建利

①周日,驱车带着妻儿回老家,还没进屋,一股浓郁的酱香味儿迎面扑来,一直渗透到我的心里。

②父亲做的豆瓣酱完全依照传统酿制,每道工序都是精心调制。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秋天,大豆收获后,父亲都会提前把豆子挑好。一个个圆溜溜、黄澄澄的豆粒,像一位位等待检阅的士兵,在父亲的手下走过,奈何父亲这位“将军”有一双“火眼金睛”,哪怕有一点点瑕疵的豆粒,都不能“入列”的。待来年出了正月,父亲便开始做酱了。

③父亲生火煮豆。水是家乡的水,柴是父亲捡来的柴,灶是老式的台灶。干干的柴在灶膛里燃烧。火焰映红了父亲满是皱纹的笑脸,也照亮了沧桑的岁月

④这时父亲在锅里撒上少许面粉,用漏勺把冒着热气的豆子捞出来,放进一个笸箩里。把豆子放凉后攥成团,放到太阳底下晾晒,然后再放进一个木箱子里,盖严后置于阴凉处,让其发酵。大约两周后,父亲将发酵后的豆酱捏碎。

⑤父亲把这些加工了的“豆子”放进缸里,再加入适量的水,用一块纱布盖在酱缸上,既透风又干净。缸土放个盖帘板,赶上雨天,还有两个铁板,都是父亲根据缸口的大小制作的。

⑥父亲手很巧,他用竹片制作了一个长近一米的竹勺子,专门用来舀酱的。父亲每次都是自己舀酱,怕我们盖不好盖子,进去飞虫或是灰尘,酱就会变味。

⑦一个月后,打开酱缸,香气扑鼻,诱人至极。

⑧父亲做的酱,色泽鲜亮,味道醇厚。好的东西总要大家一起分享。记得我上中学时,每次返校,父亲都会给我带一些酱,同宿舍的同学们都抢着吃。后来参加工作了,我又把父亲做的豆瓣酱带到单位,同大家一起品尝,同事们都说父亲做的豆瓣酱比买的好吃。

⑨父亲每年都做两大缸的豆瓣酱,除了我们姐弟三家爱吃,亲戚朋友也经常跟父亲“要酱”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鸡鸭鱼肉各种美食摆上饭桌,可我最爱吃的还是父亲做的豆瓣酱。父亲做的酱总也吃不腻,吃不厌。

⑩父亲常说:“小葱抹酱,越吃越壮。”我家有两个近一米高的缸,是父亲专门用来放酱的,父亲的酱足够我们吃上一年。他还在院子东面种了一片菜园,小葱、茄子、辣椒、生菜、豆角等,让我们蘸着酱吃。

⑪现在超市里酱的种类繁多,但我对父亲做的酱情有独钟。不仅是酱的味道好,更有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还有浓浓的家的味道。可谓豆瓣酱在口,温暖于心啊。

⑫如今,父亲已年逾古稀,依旧每年煮豆子做酱,虽苦虽累,乐此不疲。

⑬无论脚步走多远,父亲的豆瓣酱,是幸福、是亲情、是乡愁,牵引着儿女回家的路。

1.父亲做豆瓣酱工序较多,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填写另外两道工序。

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子。

火焰映红了父亲满是皱纹的笑脸,也照亮了沧桑的岁月。

3.请简要分析“豆瓣酱”在文中的作用。
4.课文《台阶》是李森祥先生的作品,他笔下的父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森祥先生笔下的父亲生活在上世纪物资匮乏人们温饱未解决的年代,而作者笔下的父亲是生活在物质资源丰富的当下,同样是农民但是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他们的形象有何异同?请你加以对比分析。
4 . 学青会的火炬传递到了南宁,小南同学作为火炬手拟写了发言稿,请你帮他修改润色以下部分。

有朋自远方来

【A】我是南宁市的一名学生小南,很侥幸作为火炬手,参与第一届学青运动会的火炬传递活动。

“给青春发一份请柬,邀约在美丽的山水间。”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学生,跟随火炬传递的步伐,在合浦共享了圣火采集的庄严盛况,在崇左同赏了花山岩画“小红人”粗奔放的舞姿,在桂林齐叹了山水冠绝天下的胜景在邕江之畔,我们终于将【B】 (友谊 友好)       的星星之火汇聚成青春的熊熊之光。

“给时代交出一份答卷,写下豪迈壮美诗篇”。【C】通过学青会的火炬传递,使体育精神和文化自信得到了弘扬。我们中学生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D】呼唤招引志趣相同的朋友与伙伴,以péng勃的精神传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

(1)请用正楷简体字将发言稿标题“有朋自远方来”写入田字格。   

(2)发言稿中的加点字“”应读①“______”,   “péng”应写作②“_____”。   
(3)A处画线句子表达不得体,应将①“______” 词改为②“______”。   
(4)B处括号中的 ①“_____”一词与“青春”都是②_____词(词性),填入横线处更为合适。
(5)C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6)将D 处画线部分替换为本学期所学的一个四字词语“       ”,可使语言更简洁。
2024-02-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前不久,来自广西南宁市的11位小砂糖橘赴东北研学引发全网关注。为了答谢东北老铁对11位小砂糖橘的暖心守护,1月5日南宁予以回礼:将3车砂糖橘和8车沃柑共计11车、近190吨水果发车送往哈尔滨,免费赠送东北老铁品尝。

没想到,1月6日,为了感谢广西砂糖橘,黑龙江省抚远市准备了10万盒优质抚远蔓越莓发往南宁,并表示,这个冬天,广西老表的蔓越莓自由,由东极抚远守护。与此同时,广西的不少景点已开始对东北老铁免费开放。


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形容?请把这个成语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2024-01-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①我曾在“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发现一首山歌:“今早走过藕塘边,莲藕开花白莲莲。哥想伸手摘一朵,不知哪朵是姻缘。”这是山歌还是田园诗?是禅偈还是情诗?浅白中不失禅意,不知出自哪位歌王或诗农之手。莲花,为什么是莲花,常常引人顿悟?

②顿悟,总是在精神上,鲜见在物质层面有超脱的感受。广西贵港崇尚寓意“以和为贵”的“荷文化”,有“荷城”美誉,那里的覃塘莲藕很好吃,很出名。贵港诗词协会出过一本诗集,请我写几句话,我考虑到“荷城”历史文化悠久,坐拥西山、南山等胜地,遂题下一联:“古刹名山藏高士;荷花秋水养诗人。”

③莲藕是养身的,只有荷花秋水才会养出超越人间烟火的诗人。

④爱莲之心,古已有之,何况今朝?

⑤最著名的当数北宋理学宗师周敦颐。这位中国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大儒,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但是我们谈起周敦颐,恐怕一时数不出他有多少光辉政绩,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不朽名篇《爱莲说》。《爱莲说》留给后人品味不已。南宁有一家著名的素菜馆,店名叫作“爱莲说”。我想,食客们趋之若鹜所消费的,自然不是莲藕,而是那种“香远益清”的爱莲文化。

⑥周敦颐爱莲简直是与生俱来、相随终老。他出生于广西贺州桂岭一个荷塘边,后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创办濂溪书院,还在书院内建造一座爱莲堂,堂前种植莲花,在那里写下千古绝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是一个骨子里的爱莲者,甚至是莲的化身。我由此感悟到,唯有骨子里爱着草木而不是浮于功利流俗或附庸风雅,才会得到那草木的清气和真谛而受益无穷。爱莲精神不仅是周敦颐本人的骨性,也成为周氏家族的传世之宝,成就了一个“爱莲旺族”:绍兴籍的鲁迅(周树人)是其第32世孙,周恩来则是其第33世孙。

⑦广西桂林灵川江头村,就绵延着“爱莲旺族”的重要一脉。历经数百年,周氏后裔爱莲传家,崇尚读书,增智博学,科第生辉,君子之风,香远益清。我2010年寻访了这个周氏后裔村落。只见江头村前大树荫翳,一湾溪流,清澈见底,游鱼自得,让人“到清凉地,生欢喜心”。浏览爱莲家祠、爱莲堂、爱莲书院、文渊楼、莲花池等明清古建筑群,如闻《爱莲说》清音绕梁。据《灵川县志》记载,从明末至民国,全村出仕宦160余人,有“四代翰林”“五代知县”之声誉。全村有论著者20余人,有著述24部,共32卷之多,这种现象在岭南甚至全国也属少有。

⑧莲之生命,长久得惊人。新闻报道称,两颗汉墓中挖出来的莲子,在精心培育下,奇迹般地长出了叶子,开出了花。莲花落了有莲蓬,莲蓬里面有莲子,莲子里面有莲心。著名学者叶嘉莹填词《浣溪沙》咏唱:“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秋犹待发华滋。”

⑨有个富有哲理的自然现象:荷花绽放过程中,首日开放小部分,第二天会以前一天的双倍速度开放,直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荷花到底是什么时候开了一半呢?多数会惯性地推断为第15天,然而并非如此。荷花是到第29天时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爆发性地开满另一半。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莲花定律),它意蕴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步冲刺是最关键的,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⑩钱财传家,多数富不过三代;思想传家,成就千百年名门望族。孔府如此,周家如此,爱莲家族,不发人深思乎?

(选自《自然心:草木哲思》,作者:甘草。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有删减)

1.请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爱莲说
地点/现象莲的表现莲的感悟
宜州、贵港唱山歌,写诗歌________
濂溪书院周敦颐撰写《爱莲说》骨子里爱着草木,得到草木的清气和真谛。
________周氏后裔爱莲传家崇尚读书,科第生辉,君子之风,香远益清。
莲花定律________最后一步冲刺是最关键的,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浏览爱莲家祠、爱莲堂、爱莲书院、文渊楼、莲花池等明清古建筑群,如闻《爱莲说》清音绕梁。
3.文章最后一段收尾有力,引人深思,请你谈谈它的作用
4.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莲”具有丰富的内涵,常让人想到美丽、优雅、高洁、素淡等词语,尤以北宋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最为有影响。本文也以“爱莲说”为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两篇文章标题的理解。
2023-12-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豌豆花开

①故乡的豌豆花又开了!

②在三月春寒料峭的绵绵细雨中,在唱着情歌款款掠过的燕语里,在孩子们手扯着长长丝线飞舞的风筝下,在一群嗡嗡作响的小生命的亲吻中,悄悄地无声无息地开放了,一如老母亲那张蜡黄的刻满岁月沧来的脸。

③豌豆花是故乡极其普通的一种花。她紫中带黑,极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其貌不扬。她没有油菜花那样的金光灿烂,馨香四溢,引来蜂飞蝶舞,招来八方游客,让故乡的油菜节美名远扬!她也没有梨花的白洁无瑕,让人遐想联翩,赞不绝口;更没有桃花的姹紫嫣红,你追我赶,竞相争艳。她可以说是大地母亲遗落下的最不起眼最让人不屑的一种花。她的花骨朵儿不大,一朵一朵,散淡地开放在那里:田埂上,渔塘边,有些农家空闲的宅基边上……大都是一些边边角角,零零星星的小块地上所种植。大面积种植的人并不是很多。

④然而,豌豆花虽然只生长在这些僻壤闲地中,她却并不落寞,她们依然开放着,依然吐着悠悠的清香,顽强而又倔强地生长着。

⑤记得小时候,我们放学回家时,只见路边的田地里长满了青翠欲滴的豌豆苗,豆荚已开始饱满,每一个见到的孩子,都馋得直流口水,都要跳到田里去,偷偷地摘几把开门红豆荚,放在书包里,边走边吃,直到回家。当然,少不了父母亲的一顿指责:瞧瞧这些孩子们,只知偷偷摸摸好吃好喝,长大了怎么成器?当然说归说,但因为各家各户的孩子们都有参与,况且是生产队集体种植,所以也就不予追究了。

⑥责任制实施后,种植豌豆的农户开始多起来了,母亲是个很仔细的人,她把门前水沟边的荒地全部收拾得平平整整,没有一颗杂草,全部种满了豌豆,房前屋后的隙地也不例外。豌豆荚还嫩的时候,每天摘了再掰开,用尖椒爆炒了端给我们吃。我们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连声叫好。

⑦母亲也不忘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盛些去,给他们尝尝鲜。因为母亲知道,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吃豌豆粒的。

⑧到了豌豆粒全部圆圆滚滚、硬硬明朗的时候,母亲便把豌豆荚全部收割了,搬到禾场上,用梿枷噼噼啪啪地一粒一粒打下来。汗水顺着她疲惫的脸颊滚落下来,母亲全然不顾,直到把豆粒打完为止!

⑨母条还是照例用瓢盛了豆粒,你家一瓢他家一碗地分送给乡邻们!只要在锅里炒上几把火。盛起来,想干吃就留几把,其它的就用水浸泡几分钟后,放了油盐下锅,炒作几下便可食用。豌豆成了人见人爱的可口菜。当然,母亲是照例不吃的。因为她牙不好,咬不动。所以只是看着我们吃。

⑩每每看到故乡的豌豆花开,我便想到母亲对我们的好,想到母亲独自一个人用梿枷拍打豌豆时的情形和艰辛。母亲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她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却懂得叫我们真诚老实做人,告诫我们为人处事不要华而不实,更不要浮夸浮躁,要学习豌豆花不追名不逐利,要学习豌豆粒硬朗坚实的品格。虽然是些小道理,但却照出母亲的心灵来。

⑪最让我对母亲肃然起敝的是这样一件事。一天,上面派人来到我家,给父亲送来五百块钱的慰问金!但母亲坚决不收,一定要退回去!原来,父亲是抗战老兵,身上有鬼子飞机炸的十多处伤口,每到变天就痛得要命。上面得知后,送来慰问金,但父亲觉得自己对革命贡献不大,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同时把组织上安排自己担任公职的通知也一并退还!父亲怕母亲反对自己的行为,但母亲坚决地说:你的一切行为我都支持,只要不是违法的事情。

⑫作为一个生活条件差,孩子多的老人,母亲没有因为家人是抗战英雄而自恃有功,向国家要这要那,而是体恤国家的难处,时时为国家着想!母亲虽然平凡,如这最不起眼的豌豆花一般,朴实,与世无争,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奉献着,但在儿女们心里,母亲才是最美丽最伟大的!

⑬如今,母亲已离我们驾鹤西去,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了。但每到豌豆花开的季节,对母亲的那份思念便会与日俱增,愈发浓烈。

1.“豌豆花是故乡极其普通的一种花”,有哪些具体表现?
2.请简要分析第⑩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请按要求赏析句子。
(1)当然,少不了父母亲的一顿指责:“瞧瞧这些孩子们,只知偷偷摸摸好吃好喝,长大了怎么成器?”(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2)母亲还是照例用瓢盛了豆粒,你家一瓢他家一碗地分送给乡邻们!(品味加点的词语)
4.文章题为“豌豆花开”,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写关于母亲的往事?
2023-12-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23年8月4日在福建厦门开幕。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内容涵盖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影视、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突出两岸互动、数字创新、产业发展、文旅消费、活动惠民等层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搭建的“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化旅游主题展馆亮相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展览内容融合图文、实物和LED等展示形式,立体地诠释了广西特色文旅资源和文旅产业发展成绩。

据介绍,广西展馆以“侗族风雨桥”为造型灵感,吸取月牙形桥拱、飞扬檐翼、宝塔亭尖等元素,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打造出简约现代与民族特色兼备的展馆造型。整座展馆由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夜游经济、文博创意四个区域组成,通过文旅融合的形式,挖掘广西山水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讲述广西文旅故事。


【材料二】

2023年9月13日,由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主办的“嗨购一季·乐享幸福”2023年幸福生活节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幸福生活节从9月13日启动持续到12月31日,活动期间将通过抖音、一键游广西、广旅乐享等新媒体平台发起热门话题,加大文旅产品供给,培育消费热点,将区内优质景区景点、酒店、旅游线路、名特优产品等进行线上营销,并开展大V实探、团购达人云剪辑、“72小时不停播”“万人短视频、直播团购福利”“抖音全民任务”等一系列矩阵活动,多措并举促消费,真正实现“引客入桂”,为“中国人游广西”助力,推动广西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迄今为止海峡两岸文博会规模最大的一届。
B.广西展馆有“侗族风雨桥”、月牙形桥拱、飞扬檐翼、宝塔亭尖等现代与民族兼备元素。
C.广西展馆由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夜游经济、文博创意四个区域组成。
D.幸福生活节将通过一系列矩阵活动,多措并举促消费,为“中国人游广西”助力。
2.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文博会规模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特点。
B.材料一加点词语“据介绍”表明广西展馆设计元素之说有依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和生动的特点。
C.两则材料都表明广西正在举全区之力,通过多个平台、多种形式发展广西文旅事业。
D.材料一侧重文旅融合,挖掘广西文化内涵;材料二侧重多措并举,推动广西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3.材料三是关于广西文旅的三个图标,请选出最适合材料一的图标,并说明理由。
2023-11-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名著与实践
(1)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从中汲取文化的养分,获得前行的力量,助我们登高行远。艾青的《鱼化石》写了一块被裹身岩层的鱼化石,当它重见天日后,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更不会跳跃。诗人由此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请围绕“生命与运动的关系”表达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
(2)朝阳中学即将举办“汲取经典力量,展现少年风采”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想要邀请著名的朗诵专家王老师到现场做评委,小孔自告奋勇写了邀请函,但是有三个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我校将举办“汲取经典力量,展现少年风采”的诗歌朗诵活动,久仰您在朗诵领域的杰出成就,特邀请您于下周五(9月15日)15:30在学校报告厅做该活动的评委,请您务必到来,谢谢!

2023年9月8日

朝阳中学办公室


(3)小孔同学为了参加此次比赛,打算朗读的朱湘的《少年歌》,但是朗诵规则不能少于两分钟,他仿照原诗增加了两小节内容,但是个别诗句他觉得不够满意,你可以帮助他吗?

少年歌

朱湘

我们是小羊,

跳跃过山坡同草场。

提起嗓子笑,

撒开腿来跑,

活泼是我们的主张。

我们是山泉,

白云中流下了高岸;

谁作泾的溷(hùn)?

流成渭的清,

_______

我们是新人,

我们要翻一阕新声。

来啊,搀起手,

少年歌在口,

_______

2023-10-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请为下列书籍选择相应的推荐语。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_______
《爱丽丝漫游奇境》_______
《汤姆•索亚历险记》_______
A.本书以梦幻的形式,将读者带入一系列离奇的故事中,情节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从表面看,作品荒诞不经,实际却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内涵,它是智慧与幻想完美结合的典范。
B.本书将瑞典美丽的自然风物与童话故事的神奇幻想巧妙地融为一体。作者用平易、清新的语言,将风、河流、城市等自然、人文景观巧妙地拟人化,让人读来不禁耳目一新可谓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儿童文字作即。
C.本书讲述了一个顽皮男孩惊险百出的成长历险记,是一部懵懂少年的成长之歌。海阔天空的梦想在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中闪烁着光芒正义的仲张、情感的力量,深深打动着孩子们的心。
2023-10-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