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燃烧的三角梅

徐光惠


ㅤㅤ①第一次邂逅三角梅,是在三十多年前,那年我16岁。那簇火红火红的三角梅,时时绽放在我心灵深处。
ㅤㅤ②初中毕业我没考上高中,去了一个偏远小镇复读。第一次离开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白天埋在书堆里,晚上躺在冰冷的床上,孤独如潮水般涌来,我整日郁郁寡欢。
ㅤㅤ③学校门口有个小卖部,除了卖日用品,还帮忙收发学生的信件。小卖部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个子瘦小,穿着朴素整洁,右腿走路不太利索。女人热情、随和,临走还笑着说:慢走!下次再来。
ㅤㅤ④我常去小卖部取信,偶尔也买点东西,和女人便熟识了。她家就在学校后面的半山坡上,丈夫是做木工的,有一个儿子,一家人原本生活得挺好。谁知几年前出了一场重大车祸,她和丈夫性命保住了,但丈夫从此瘫痪在床,她右腿落下了残疾。
ㅤㅤ⑤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看着躺在床上的丈夫,想到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她擦干眼泪去工地、饭馆找事做,但老板嫌她有残疾,都不肯留她,最后她找到校长,说尽好话才开了这家小卖部。小卖部收入微薄,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她就抽空帮人做鞋垫。
ㅤㅤ⑥一天,学校放了半天假,大部分学生都回家了,我离家远没回家。百无聊赖转到校门口,她正准备关门,看她腿脚不便,我就帮她一把,她感激地对我笑笑。食堂关门了,要不去我家吧。她突然说。去你家?我、我还是不去了。我感觉很突兀。去吧,没多远。她极力邀请,我点头答应了。
ㅤㅤ⑦她的脚一颠一颠的,肩膀也随之摇晃。路不算很难走,我跟在她身后,一步步往上。
你看,那就是我家。她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农房。大约二十分钟后,就到了她家。房子四周竹林环绕,清幽静谧,院落里整洁干净。
ㅤㅤ⑧突然,院墙上一片火红的花朵将我的眼睛点亮,远远望去,灿若云霞,让我怦然心动。走近细看,一人多高的墙上几乎看不见叶子,被稠密的花铺盖着。花瓣呈三角形,叶子的形状和脉络,似花又似叶,三角形的花朵铃铛一样缀满飘逸的枝条。枝条或上下盘旋,或左右缠绕,努力向四周伸展,柔韧地披垂下来,形成一道美丽的花瀑。
ㅤㅤ⑨花朵虽小却团团锦簇,层层叠叠密不透风,开得热烈奔放,毫无保留。在阳光的照射下,火红的花瓣愈加楚楚动人,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为简陋的院落增添了几许色彩。我从来没看见过如此美的花朵,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摄人心魄,蕴藏着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ㅤㅤ⑩这什么花啊?真漂亮。我问她。三角梅。三角梅,好奇特的名字,但并不像梅啊。刚栽时一尺来高,慢慢就爬满这墙了,这花好养,一年四季都开,花期也长,看着满墙红艳艳的花儿,心情自然就好起来,再难挨的日子也不觉得苦了。她笑着说,那笑容如三角梅一样动人。霎时,我感到一道光将我灰暗的心照亮,一股力量和勇气自心中升腾。从此,我爱上了三角梅。
ㅤㅤ⑪我不再胡思乱想,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第二年顺利考上高中,离开了那个学校,从此再也没见过她和那簇三角梅。
ㅤㅤ⑫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唯愿做一株三角梅,无论荣华还是困苦,都能勇敢面对,尽情燃烧生命的每一天。

(选自《春城晚报》有删改)


(1)文章围绕“三角梅”展开叙述,请梳理出“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_________——突兀意外——_________——乐观自信
(2)作者眼中的三角梅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3)品析语言。
ㅤㅤ刚栽时一尺来高,慢慢就爬满这墙了,这花好养,一年四季都开,花期也长,看着满墙红艳艳的花儿,心情自然就好起来,再难挨的日子也不觉得苦了。她笑着说,那笑容如三角梅一样动人。
(4)简要分析本文④⑤两段的作用。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划线句的理解。
2024-03-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张学鹏的《济世良医》,完成问题。

①在豫东平原上,黄河故道南岸,有一座虞城,城东街有个济世堂,坐诊的是一位老中医,姓郑,人称郑先生。老人七十有五,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有药到病除之术。虞城百姓有疑难杂症,手往东指:去找郑先生呀,保你药到病除。

②患者走进济世堂,落座后,郑先生对患者望闻问切,说:先给你拿三服药,不好再来。

③患者吃完三服药,很少再来。即使有的患者来吃回头药,郑先生望闻问切后,说:你的病已好,不用再吃药。

④患者听闻,向老先生三鞠躬,连声说:谢谢先生!欢天喜地而去。先生遇见老弱贫困的患者,也会开三服药,药费或减或免。虞城百姓亲切地称其为郑三服

⑤1944年春,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大举进攻中原,虞城沦陷。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因为济世堂专给病人治病,行善积德,日军没有对其骚扰,郑先生依然每天为人治病。不过,日军通过伪军传话,严禁给中国军人治病,否则格杀勿论。

⑥鬼子侵占虞城后过得并不安生,城外八路军带领游击队经常对日军进行攻击,巧妙伏击鬼子,精准清除汉奸。八路军的重拳出击,令日军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鬼子对八路军和队恨之入骨。

⑦一个仲夏之夜,一个风尘仆仆的小伙子敲开了济世堂的后门。郑先生一看是位陌生人,便将小伙子让进内室。

⑧小伙子说:我是北方人,来虞城做生意,不料这里靠近黄河故道,空气潮湿,加上水土不服,生了疥疮,奇痒难受,望先生救我。

⑨先生看了看小伙子的患处,又捏住小伙子的右手指看了看,先生说:A不单是你一人生了疥疮吧,你的伙计有很多吧

⑩小伙子点点头,说:疥疮传染快,得病的人比较多。

⑪小伙子又说:生逢乱世,活着不易,还望先生救我们。

⑫先生说:B这是我的本分,国难当头,我定会尽力做好我的本分

⑬先生又说:我这里药物有限,治不了那么多人。距此一百五千里外,芒砀山里有一个硫黄潭,那里常年水汽蒸腾,潭内多含硫黄,潭水有毒,鱼虾不生,牲畜不饮。你们可去那里洗澡,一天一次,一周疥疮可消除。

⑭先生还说:但那里已被日军占据,你们要多加小心。

⑮先生从药柜里拿出几盒药膏,说:回去先给病重的人涂上,我这里只有这么多了。小伙子拿出几块银圆,送给先生,先生辞而不受。

⑯先生说:C你们从北方来到中原,实属不易,若国人都能如此,倭寇岂敢猖狂

⑰小伙子千恩万谢,拜别先生,消失在夜幕里。

⑱翌日中午,一支百余人的八路军队伍悄悄向芒砀山开进,包围日军据点,全歼日军。队伍来到硫黄潭边,依次跳进硫黄潭里,洗了个痛快。

⑲十日后,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消除了疥疮之患,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奔赴抗日前线,与日军展开激战。

⑳也许是济世堂治疗的病人太多太杂,也许是汉奸告了密,八路军在硫黄潭洗好疥疮一事被鬼子知道,鬼子以私通八路为名,包围济世堂,封上大门,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㉑七日后,一支八路军队伍开始猛攻虞城,破城之后,将城内的日伪军全部歼灭,为郑先生报仇雪恨。

㉒新中国成立后,济世堂在虞城重新开业,招牌更大,房屋更宽。虞城百姓争相前去祝贺。在济世堂坐诊的是郑先生的儿子,郑先生儿子的医德医术与郑先生相比,毫不逊色。

㉓据当地县志记载:郑国忠,烈士,原济世堂中医先生,中共地下党员,济世堂是抗战时期党的地下联络站。郑国忠为打击日寇,消灭日伪,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㉔后来,有人问郑先生的儿子:你和你父亲,谁的医术更高明?

㉕儿子说:我流汗给人看病,只是个医生;父亲流血给人看病,父亲才是真正的‘济世良医’!

选自2021年10月18日《河源日报》

1.读完后,你觉得故事感人,准备向同桌图图推介此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图图刚读完文章的①至④小节,就迫不及待地与你交流探讨。
图图认为,对郑先生问诊过程的描述言简意赅,但不难看出“郑三服”这一称号当之无愧。你同意图图的观点,结合内容,从人物描写方法和描写角度两个方面来阐释理由。
3.“小伙夏夜求医”这一情节让你和图图感到事有蹊跷,你们决定分角色演读,加以探究。
你在演读“郑先生”的角色之前,重点分析了划线句子。
A句有何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两处“本分”的不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句用什么语气演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图在读到文章第②小节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济世堂是联络站,郑先生是中共地下党情报员。
a其实前文早有伏笔和暗示,请你找出两处并概括出来。
b请你分析作者这样设计故事情节的效果。
5.当你和图图读到文章结尾时,都陷入了沉思。试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并说说结尾的妙处。
2024-02-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刘鑫,在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脑瘫,说话、翻身、站立、行走,对他来说都异常艰难。为克服肢体上的障碍,他每天坚持完成30个引体向上、200个俯卧撑,在他的手指关节处,经常磨破出血的地方,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尽管身体上行动不便,但刘鑫的脑海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创造力。目前,他已经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拥有包括智能轮椅在内的十余项专利。


【材料二】

北京时间10月1日,2022女篮世界杯迎来最终决战。经过四节鏖战,实力更胜一筹的美国女篮凭借第三节建立起的领先优势,以83:61赢得比赛,中国女篮获得亚军。时隔28年再进世界杯(世锦赛)决赛,是近年中国女篮历经磨砺淬炼的最佳证明。


【材料三】

近段时间,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开启。一次次飞天逐梦,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探究发现的结果。
(2)女篮在2022世锦赛中表现出色,你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对队员李梦进行采访,请结合情境补全采访对话。
你:①_________
李梦:谢谢你。
你:②_________
李梦:我们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全体成员的努力,也积累了东京奥运会比赛的经验。
你:③__________
李梦:我想说之前经历的一切坎坷,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你。所以我之前经历了那么多,到今天能有这个成绩,我觉得我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值,而且我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自己变得更好,也是为了一步步地完成自己的梦想。
(3)根据【材料三】,补写相应内容。
京张高铁智能引领,神州大地涌现更多中国创造;北京冬奥盛会精彩纷呈,国际社会听到更多中国声音;……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24-02-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夏天的雨

文/刘江滨


ㅤㅤ①雨,一年四季都下,但雨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不同的性格,春雨温顺,夏雨暴烈,秋雨忧郁,冬雨冷酷。虽然空气聚而为云,沛然成雨,四季皆然,然而,我却觉得,雨是属于夏天的,只有夏天的雨才有雨的模样、雨的气势、雨的风格。如果比作一出戏,春雨是序幕,秋雨是尾声,只有夏雨才是惊心动魄的正剧,才是真正的下雨,轰轰烈烈,痛快淋漓,大气磅礴,雷霆万钧。
ㅤㅤ②夏天的天气,多酷热,闷热,烈日当空,晒得树叶打蔫,禾苗焦枯,狗吐出舌头呼哧带喘。蓝天上白云朵朵,像极了棉花棉絮,时快时慢在空中飘移。民谚云: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一阵雨。忽而,仿佛在白棉絮中泼了黑墨,白云变成乌云,渐积渐厚,瞬间飘到头顶上空,一不留神,一阵大雨哗哗而下,等你抱着脑袋跑到屋檐下,刚刚立定喘口气,却云散雨收了。真是来得疾去得快,刘禹锡诗云东边日出西边雨,就是说的这种情形。民谚又云:谁知哪片云彩能下雨?以此来譬喻运气的降临不可预知。阵雨过后,太阳又在当空灿烂。
ㅤㅤ③夏雨本就暴烈,如万箭齐发,直射地面,砸在屋顶、窗户、树叶上,发出砰砰、啪啪的巨大声响。如此,还犹嫌不够,借风作威,借雷作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地人间,一场大戏壮怀激烈,过足了瘾。其实,一场暴雨来临之前,已然是蓄足了势,做好了铺垫。乌云密布,天色如夜,黑云压城城欲摧,天空仿佛一口倒扣的锅。知了停止歌唱,燕子麻雀惊慌地掠地而飞,啾啾哀鸣,蜻蜓也失去了平日的悠闲,莽撞地胡飞乱翔。雨点还未落下,空气已是湿漉漉的了。一道闪电,撕破天幕,一声惊雷,天际滚动,欻欻,咔咔,像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大雨倾盆而下。立时,天地相接,一片白茫茫,水蒙蒙。房檐挂起水帘,树木化为竖琴,地面汇成小溪。苏轼诗云: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杨万里词曰: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做水银窝,泻清波。两位大诗人都以做喻,以做比,夏雨的形状动态,跃然纸上。
ㅤㅤ④夏天还有一种奇特的雨叫太阳雨。天空明明日头高悬,乾坤朗朗,却雨点子骤然掉下来,还没醒过神来,雨歇了,太阳没有眨眼,只是地面被打湿,爆出尘土热乎乎、潮乎乎的腥味,才确认刚刚下雨了。太阳雨是诗,句子短促,唯有惊叹;是小说,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是魔术,玩了个大大的障眼法。实际上,是那朵雨做的云飘到了太阳底下,挥洒了一下。
ㅤㅤ⑤夏天的雨还属于童年。可以光着脚跑到雨中撒欢而不怕淋湿,雨后可以看彩虹,采蘑菇,捉泥鳅,逮青蛙,村里水塘蓄满了水则可玩水游泳。夏天的雨,一如院落中的那只大瓮,储满了童年的记忆。
ㅤㅤ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是一句大家熟知的励志的话,这,只能是夏天的雨。

(选自《刘江滨作品集》)

1.文章写夏雨,为什么在第一段中写春雨、秋雨和冬雨?
2.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
3.第⑤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2-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科幻博士”鲜被提起 科幻却已生根发芽

姜振宇

①科幻文学看似冷门,但在国内已经是一门有发展潜质的专业。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在文学院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招收专攻科幻文学研究的博士生,其培养方案列于儿童文学与科幻文学方向。次年9月,已在北师大教了15年科幻课的吴岩教授,在该方向招收了第一位博士生,媒体将之称为“科幻博士”。

②这显然是一个讹称。当时学界就有观点认为,现当代文学已然是一个并不太宽泛的专业,其中再单列科幻门类,非但无必要,也是对二者的共同窄化。是一个切中肯綮的判断。如果只是将“科幻”作为一个高度专门化的文学研究方向,首先就限制了求学者和研究者自身的发挥空间,对最广大、最具社会影响的科幻文化活动,无疑是一种排斥。其次,这也意味着高校文学教育体系不过是将科幻视为与武侠、推理等诸多文学类型相并列的门类之一,但又何曾听说过什么“武侠博士”“推理博士”?

③从专业与时代的关联上看,科幻文学与科技发展往往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回溯历史,对于老欧洲的工业发源地来说,科幻意味着城市与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庄园和贵族的欣赏口味;对于美洲新大陆来说,科幻意味着原生性的“本土”文化正在建立。而在中国与一些后发现代化国家当中——刘慈欣与正在勃兴的中国科幻更像是百年来时代推演的结果,而非猝不及防的开端。

④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角落里的科幻终于走向了舞台中央,而是人们突然发现,科学技术与未来的图景,本就是构成舞台表演的题中应有之意。科幻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集体领跑,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幻作品进入中小学,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1999年之后逐步铺开;从《黑客帝国》《黑衣人》与《阿凡达》的风靡相适应,高校里的科幻社团、课程以及教师的科研日渐丰富。最具有社会标志性的,也许是2013年前后京津两地中高考的科幻题目;2014年中国科协开始勾画的科幻产业扶持政策;2019年的《流浪地球》的观影狂潮;2021年网络小说科幻题材的蔚然成风;2023年落地成都的世界科幻大会……

⑤这些略显生僻的“掌故”,是历代少年对历史与未来的幻想的凝聚。笔者所在的科幻专业,虽然圈子不大,但一直保持着与时代的关联,专业也具备较好的梯队建设。身为60后的吴岩、刘慈欣们,是中国的第一代科幻迷,他们的学生与读者很多,在专业上则横跨数十个方向。等到80后、90后的科幻学者相继登场,专业的科幻研究与教学,也在各处生根发芽。有趣的是,近几年“科幻博士”这个称呼已经鲜被提起,但每年凭借研究科幻特别是中国科幻,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研究者,却有数十位之多,他们分布在中文、外语、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中。国内每年由各个高校开设的“科幻课”,总数有六七十门,且有大量热心科幻的其他专业的教师,将科幻内容零散融入相关课程当中。一言以蔽之,眼下的科幻既有极为专业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且有跨学科、多领域发展的潜力。

⑥为何会有这样既专业又普遍的状态呢?脱不开去的,仍旧是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刘慈欣只有一个,但从刘慈欣和他的作品延伸开去的各种专业人士却很多:科幻作家、出版人、智库研究者、编剧、导演、游戏开发者、特效师、配音演员,等等。欧美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科幻文学繁荣景象,正在中国不断出现。

⑦读着刘慈欣的作品、看着《黑客帝国》和《流浪地球》长大的年轻人,具备了更浓厚的科学兴趣,具备了想象未来的能力。人类正在依靠科幻理解时代本身,而高校专业中的多元探索,则让我们更加理解科幻。外界眼中有些冷门的科幻专业,也在彰显着独特的魅力,在教学研究与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10-12《中国青年报》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中加点字“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通读全文,概括:为什么说在国内科幻是一门有发展潜质的专业?
2024-02-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碳中和与碳达峰总是一同出现。碳达峰即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拐点开始出现。但是人类总是要排放碳,实在减不掉的就吸收掉,当吸收总量等于排放量及实现排放等于没排放,就是碳中和。上述所说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这么说应该是先达峰后中和。我们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碳达峰,因为只有碳排放达到峰值,碳中和才有基础和前提。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到2030年才达峰,现在可以无限制排放,不是的。二氧化碳是一个长寿命的气体,它的寿命是百年级别的,如果现在还不刹车,到2030年踩一脚刹车,肯定要再延续十年才能达峰。


材料二:

歌德说过:“众生互惠而成”。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优势也不可能为所欲为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健康在于平衡,发展在于平衡,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材料三:

“轻罗小扇扑流萤”流萤的“流”字,将其隐隐约约、稍纵即逝、亦真亦幻的飘曳感、玲珑感、梦游感全勾画出来。如今不见流萤,实属古典之殇。

曾有一篇科普文章,称萤火虫比华南虎等明星更重要,因为它属于“指示物种”,意思是说,在自然界,它属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若其濒危,证明生态环境已极恶劣。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碳达峰即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拐点开始出现。只有碳排放达到峰值,碳中和才有基础和前提。
B.我们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那么在此期间可以无限制地进行碳排放。
C.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伤害了自然,那么自然也会伤害我们人类。这就验证了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的说法。
D.在自然界,如果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濒危,那么说明生态环境已极恶劣。
2.分析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生态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请你提两条可行的建议。
2024-01-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收割          

唐池子

①我的老家在长沙的乡下,在我小时候我们收割稻子没有收割机,每年收割稻子都是乡村一年中最辛劳的时光。割稻子和收稻子是两道程序。先割稻子,一把薄片的银镰子装在木手柄上,我们手小,大人的镰柄抓不牢,手还容易被银镰子割破,掌心也可能磨出一串蚕豆大的水泡,疼死人。好在父亲什么都会,为我们刨出迷你的杉木手柄,又小又轻,好像吴钩弯月。

②噢噢,割稻子大侠来了。左手抓一束稻秆,右手握银镰子割下,杀杀杀,割下的水稻一摞一摞等距离放置身后,排成平齐的一行。有时停下拭汗,转身回望自己身后黄金成堆,也有种怦然心动的欣喜。稻田里当然不会只有稻子,蚱蜢、蟋蟀、癞蛤蟆、纺织娘、水蜘蛛……有时还有那种皮肤水晶透明的四脚蛇——好家伙,因为你割了它们藏身的“森林”,它们傻得一动不动,呆呆抬头看你。蠢萌的家伙,你得挥着银镰子吓唬,它们才恋恋不舍地逃走。哈,都不知道谁怕谁!还有秆叶谷粒碰撞的沙沙沙,稻秆被银镰子切断的咔嚓,那迟迟不落的贴在天边的毛边红月亮,哦哦,所有这些都回来了,一起声色丰富,响在耳畔。

③割了稻子,然后打稻子。那台著名的打稻机,香樟木的,滚了桐油,是父亲亲手做的,因为小巧省力,一直是老家花湾的宠物。我家打完,流水席一样家家户户轮着借走,父亲总是乐呵呵与邻人分享自己的创造。

④父亲和那台打稻机成了世界的中心。父亲不到一米七的个子,身材结实,身手矫健,他的右脚踩在打稻机的踩杆上,踩下去松起来,身体也一上一下顺着节奏起伏着,我和弟弟同时给他一个人“喂禾”。“喂禾”就是把割下的“稻堆”抱给他,像接力赛一样,他接过,把稻秆前端的稻穗放在滚动的滚轮上,立即传来噼里啪啦的撞击声,那是脱下来的稻粒飞速撞在稻桶上的声音,像在下一场好大的金谷子暴雨。真好啊!真好啊!仿佛打稻机在喝彩在高赞。

⑤光脊背的父亲,每块结实的肌肉都紧绷,肌肤晒成古铜色,满背汗水如泉涌。头上、脸上沾着弹射出来的金色谷粒,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带芒的力神。

我的父亲啊,他那双有劲的脚板,像踩着天地的春雷,像踩着秋天的脊梁,像踩着我们一家人的希望。他哈哈笑着,声音洪亮,大声喊:“小山,毛毛,快喂我啊!加油,加油,我好饿啊,好饿啊!”他幽默呼唤的声音,伴着有力的踩踏的节奏,像伴着鼓点的将军正在挥旌指挥他的天下。我和毛毛,吐着舌头来回奔跑着,一头细汗抱着沉甸甸的“禾”,飞奔去“喂”父亲和他的打稻机,让他们一刻不停地“吃个饱”。

⑨那个时代,中国的每一粒稻子都是像父亲这样,用自己的力气踩脱下来的,每一粒稻子都沾着一家子合作劳耕的汗滴。真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烈日炎炎下异常的艰辛劳累,却成了现在回忆的微甜珍肴。那里没有孤独困惑,有的就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围拢父亲和他的打稻机,收获亲情的相濡以沫。

⑩也许正是儿时经历过那些辛苦的磨砺,才会在后来人生路上遭遇坎坷困难时,不会轻言放弃轻言艰难。那位一直鞭策鼓励呼唤着我们“加油啊”的将军,永远勇武如力神,活在我们心中。

(出自《文汇笔会》2021.11.16 有删改)

1.梳理出文中作为孩子的“我们”在收割季节所做的事情。
2.文中多次将父亲称为“力神”“将军”,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原因。
3.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⑥节画横线的句子。
4.第③节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5.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
2024-01-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完成小题。

中华传统文化yuán远流长。作为传统文化重要体的春节,________有张贴春联、鸣放爆竹、作拜年等民俗活动,________有剪纸、绘画、表演等传统技艺展示。举行这些活动绝不是________之为,也不是________传统,而是一种传承与发展。春节洋溢着的浓浓年味,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ǎi   B.zài   C.zài   D.zǎi   
(3)四处横线上,词语选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      雍容大雅   坚守B.不但          附庸风雅   墨守
C.如果      雍容大雅   墨守D.不是   就是   附庸风雅   坚守
(4)就春联的相关知识,你向正在写春联的张爷爷请教。下列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张爷爷,您书写的春联竟然和印刷的春联质量一样好,我想惠存一幅您的墨宝,可以吗?
B.张爷爷,您书写的这幅春联真是喜庆吉祥!能暂且搁笔喝点茶,说说传统春联的起源吗?
C.张爷爷,我帮您润笔磨墨,您一边写,一边给我讲讲春联的横批具体有什么作用,好吗?
D.张爷爷,春联是用来表达人们美好愿景的,能解释一下您这幅春联所表达的美好寓意吗?
(5)了解到春联的相关知识后,请你用“美卷、画图、似、大地、江山、祖国”中的词语为下面的春联对出下联。
上联:人民气魄如龙虎   下联:______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李小米的《故纸》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老王,认识他的人都这么喊他,他是我们这个城里一个70来岁的老爷子,人很普通,衣着深色发旧,眉骨凸起,头发花白,远远望去如撒了霜。

②老王在城里有一旧书屋,两万多册藏书是他大半辈子藏购的各类书籍。在媒体记者的报道中,老王的书屋是一个旧时光陈列馆。让我们去看看老王的书屋里有些啥:民国的教本,抗战时期的报纸,中国古代小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世界名著,某个老先生自费出版的古体诗词集,一个退休老奶奶戴着老花镜用毛笔誊写的家谱,一本被摩挲得起皱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③老王而今在书屋里低价出售这些旧书,有各路淘书者挑挑拣拣地购买,也有城市里的民工,东张西望中来到老王屋子里,靠在堆满旧书的墙边打个盹。每当淘书者离去,老王就要目送着他们消失在视野尽头。老王感叹说,他在这里等着有缘人的光顾,为的是让书的寿命,在他们那里能够更长寿一些。

④老王的书屋,是一个在故纸堆里顽强生长寂寞蔓延的角落。

⑤前不久,我去一家档案馆,看到了一些民国时期的老报纸。掀开报纸,粉尘呛鼻,故纸味扑面而来。纸张已泛黄,变得薄脆,但印刷的字体尚清晰。在那些民国时代上海出版的报刊上,我看到了宏大叙事,比如救国的硝烟,热血青年上街抗议的声浪。也有市井老墙下,鸡飞狗跳油烟滚滚热气腾腾的生活,在文字里被描述得活灵活现:某条马路上昨天出现劫匪,鸡瘟来袭,乡下王老五用土枪打死一头伤人的野猪,一对鸽子为亡人守灵……也有名目繁多的广告:布匹、咖啡厅、麻风药丸、航空机票、齿科,还有电影预告和置业声明。在一本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杂志上,还有一对新人醒目的婚庆广告,新郎姓马,新娘姓朱,竖排的繁体字写着千里姻缘,天作之合,施先生、许先生、黄先生、姚先生同贺,想来是这四位好友出的广告费。

这些老报纸,让我耳旁隐约传来当年那些奔跑在大街上的报童们稚嫩的声音:先生,本埠特大新闻,买一份吧,买一份吧!那些长衣长衫或西装革履绅士派头十足的先生,回过头来,施舍一般抛下钞票,买下一份报纸,坐着黄包车扬长而去。小时候,我在县城电影院看一部老电影,一个叫做三毛的流浪孩子,在街头叫卖报纸。一个穿旗袍的女子,爱怜地摸着三毛光溜溜的头,那个慈眉善目的女子,买下了三毛手头全部的报纸,还多给了他几张钞票。三毛仰着头望天,呆呆地不说话,不知道是感动来得太突然,还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在流浪求一口饭吃的途中,有那么多的人世炎凉,让这个幼童独自扛着。

⑦我的忘年交郑先生,是一个收藏旧书旧报的人。郑先生在城里先后搬了几次家,每一次屋里收藏的书报,都成为他首先要搬运的宝贝。我去他宅上拜访,满满一屋旧书老报,感觉一股股浓烈的旧时光味道扑鼻而来。在一张安卧在郑先生老宅里的老报纸上,我看到了一张老照片,一个穿西装的男子,目光深沉,正在海船上看一张报纸。那是郑先生的爷爷,在滚滚潮声中从新加坡回国了,因为他看到发行到新加坡的华文报纸上,有救国的呼声响入云霄。

⑧我陪同一位老者去城郊外一处废弃的院子,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一家著名报纸的报馆,一些当年如雷贯耳的人,就曾在那里进进出出。那时,报社还被称为报馆。可惜,现在除了几面斑驳的土墙,啥也没有了。留下的,只有我对当年老报馆的一点想象:灯火摇曳,报人们彻夜不眠,如同接生婆守候初生婴儿的到来。晨曦擦亮了天幕,当他们凝视着一沓沓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疲惫的面容被瞬间照亮。当年的报纸,已经成为一份份留存历史的草稿,而在那些故纸里,一些人沉重的呼吸声穿越迢迢时光而来,不时响起在怀旧者的耳畔。

(选自《新华日报》)

1.结合全文,完成下列关于内容和情感的填空。

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题目。
⑴第⑦段“在一张安卧在郑先生老宅里的老报纸上”一句中“安卧”有怎样的意蕴?
⑵第④段“老王的书屋,是一个在故纸堆里顽强生长寂寞蔓延的角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试体味文题“故纸”在表达上的作用。
4.阅读第⑥段划线部分以及下列链接材料,比较其在写作手法以及主旨上的相似之处
【链接材料】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老舍《骆驼祥子》)


写作手法相似处:__________
主旨相似处:__________
2024-01-0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综合性学习活动。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的辞世带给我们巨大的悲痛。他们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发人深思的话语。

吴孟超说: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袁隆平在回答记者三系法杂交稻你可以吃一辈子,为什么还要领衔后面的研究的问题时说: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


(1)【析材料】请你根据两位院士的话简析,两位院士在哪些方面值得被大家铭记?
(2)【话演讲】小明要参加学校“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请你以袁隆平院士的话为写作素材,帮小明写一段演讲稿的首段,并引用一句恰如其分的名言为演讲稿添彩。
(3)【微写作】网上有一首悼念诗作:“才落超级稻,又折杨柳刀。稻菽千千念,肝胆两昭昭。”这首诗写得好,既扣住他们各自的领域,赞扬他们的成就,又表现出他们至死不渝的科研精神和伟大品质。你能任选一位作为讴歌的对象,用现代诗的微诗歌形式表达其主旨吗?
2024-01-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