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6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读书习惯和人格有什么关系

①你喜欢读言情小说、科技文章还是传记文学?这可能不仅仅是随心的选择,而是与你的性格有关。研究表明,不同性格的人,偏好的阅读类型也不同,我们可能天生就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书更感兴趣。

②研究发现,漫威、DC粉可能比“追番”少女更开朗。喜欢读日本二次元漫画和漫画小现的人往往非常内向,较为保守,也比较随性散漫;而相比之下,喜欢读美式漫画的人更开放,也会外向一点。

③喜欢宗教题材、科幻小说、自我提升类和南美文学这四种读物的人,情绪通常比较稳定。其中,喜欢读宗教题材的人性格保守,但同时也非常有亲和力,偏外向;喜欢读科幻的小说的人则不同,他们要内向很多,但更具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④言情小说和青春文学爱好者可能真的比较情绪化,但喜欢读回忆录的人也是。

⑤喜欢读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咖们,最愿意去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另外,与喜欢读科幻小说的人相像的一点是,他们也比较内向,但可能喜欢和人争辩。

⑥福尔摩斯迷可能也具备侦探式的严谨认真。喜欢读推理小说的人,责任心较强、保守、情堵比较稳定,但是不太随和。虽然讽刺、幽默读物经常被分在一类,但其受众可能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喜欢读幽默内容的人比较外向,有一定的责任心,但喜欢讽刺文学的人则完全相反。

⑦另一项研究也指出,不同主题的文娱内容能够反映人们的不同性格。具体到书籍的选择,喜欢读言情小说、时尚杂志等大众读物的人,往往较有亲和力,性格温柔;而那些富有创意且聪慧的读者,可能比其他人更倾向于选择文艺审美类读物,比如诗歌、文学和人物传记。

⑧阅读类型不仅是我们人格的映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人格。

⑨阅读文艺作品,例如小说等虚构文学,可以为人格发展带来独特的、积极的改变,包括提高人们的共情能力和心智理论能力。

⑩虚构文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小说引导我们去探索书中角色的想法和感受,获得社会交往经验,提高我们的共情能力。

⑪虚构文学还会引起暂时的人格波动。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像是坐上了“情绪的过山车”,被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牵动着,和主角同悲同喜。这些情绪不再只是主人公的情绪,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的。而在人格系统不稳定的前提下,这些内在的、强烈的情绪体验就有可能让我们的人格结构发生改变。也就是说,阅读小说真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社会交往经验,并且影响我们的人格塑造。年轻时多读好的小说,是我们实现自我养育的途径。

⑫另一方面,选择阅读一些非虚构类型的内容,例如科普读物、哲学或学术文献,则会强化人们的逻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会让人变得更严谨、更善辩论。

1.下列关于阅读类型的选择与性格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欢日本二次元漫画和宗教题材书籍的人往往性格保守。
B.喜欢科幻小说和哲学类书籍的人往往性格内向。
C.喜欢读美式漫画和幽默读物的人往往性格外向。
D.喜欢自我提升类书籍和推理小说的人往往性格不太随和。
2.关于不同阅读类型对人们人格的影响,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小说可以提高人们的共情能力和心智理论能力。
B.阅读小说的时候,内在的强烈情绪体验有可能会改变人们人格结构。
C.阅读好的小说,对年轻人而言,是实现自我养育的途径。
D.阅读非虚构类读物会强化人们的逻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对文本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阅读类型的偏好可能是天生的。
B.喜欢不同类型书的人可能有相同的性格。
C.喜欢相同类型书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性格。
D.阅读类型可以改变人们的人格类型。
2024-03-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屋檐

余继聪

①晚饭后散步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雨,于是急忙奔走,到处找屋檐避雨,才发觉,原来偌大的城市里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避雨的屋檐……

②城里的房子,无论是三四十层的摩天大楼,还是五六层的平层房、两三层的小别墅,全都是齐齐上去的,没有伸出的飞边,更无瓦房那样的屋檐。有的房子虽可稍作避雨之处,但城里人在院子四周围满高高的铁栅栏,铁栅栏的大门也紧锁,完全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更让人不敢开门,叫门走进去避雨。

③在儿时的乡间,是根本不用为避雨发愁的,只要有人家,就会有屋檐,家家户户的大门、房子全都是飞檐翘角、飞边宽宽长长的。艰难行进、疲惫奔走于旅途中的人,只要隐隐看到前面有一院瓦房、一户人家,马上就会精神倍增,感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无论有多大风雨多么寒冷,只要有一院瓦房,就会有一片温暖的屋檐可以避风避雨,乘凉歇憩,就会有凉爽或者温热的一碗水喝。那时候很多乡村人家都是不锁院门的,主人不在家,你可以打开院门,在他家的屋檐下、门楼下避避风雨,或者乘乘凉,休憩休憩,你甚至可以自己进厨房里舀一瓢清凉的水喝。

④现在城市里的洋房、摩天大楼,都是没有一片屋檐,没有一条瓦沟头,没有一个墙洞墙缝的,鸟儿们无处栖身,无处筑巢做窝,孩子们更是少了乡间生活的诸多快乐了……

⑤儿时的乡间,屋檐下的瓦缝墙洞里,经常会有麻雀儿筑巢,做起温暖避风避雨的小窝。收割小麦的季节,稻场上晾晒满小麦蚕豆油菜籽,一窝窝嘴边黄黄的乳麻雀就会飞落下来,扑棱梭扑棱棱地在麦场上试飞。我们三五个淘气的小孩,常常会扛着一架长长的木梯,顺着一院院瓦房,把木梯搭在高墙上,去掏屋檐下墙洞里的麻雀窝,掏麻雀蛋下来烧吃。一个个屋檐,一院院瓦房,给过我们那时候的乡村孩子多少希冀和快乐啊!

⑥那时候,家家瓦房,户户屋瓦鳞次栉比,在像鱼鳞一样一排排高高低低起起落落的简瓦板瓦上,长满红绿红绿的瓦花(瓦松),在朝阳里夕阳里,都是显出红色,十分美丽。在一些上百年的古老瓦房上,瓦花可以长到两三尺高,密密麻麻、亭亭玉立在瓦房顶上,从屋脊上一直长到屋檐边,使得一院院古老的瓦房显得更加生机盎然、鲜活灵动。天晴的时候,我们这些小淘气鬼会从楼月台上爬上屋顶,踩在瓦楞上,去采摘一株株美丽的瓦花。

⑦雨季来时,枯枯地待在家里,欣赏雨水从瓦房屋檐边淌落,叮叮咚咚的,滴落在地面上,就像仙子们的一枚枚细细长长手指,在一架无边的硕大古琴上敲打弹奏一首首乡间古曲,在美丽无边的大地上织绣美丽的花朵。看得兴起,我们就会走到屋檐边,用小手接捧那些美丽的水滴、水线和仙子们的手指,猜想着是什么仙子在弹奏大地上的树木花草、河流山脉、庄稼屋瓦、万千乐器,想象着是什么仙子的一枚枚手指,那样温润白嫩,那样纤细修长、灵动迷人,猜想着一排排像琴键一样起起伏伏高低错落的屋瓦是谁的琴键……于是,我们把乡居的一个个枯燥乏味日子过得趣味横生、有滋有味。

⑧如果没有瓦房,没有屋檐,我们那些乡村孩子的童年将会是多么苍白乏味啊!

1.阅读①②段,说说人在城里为什么找不到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
2.阅读第③段,说说乡间人家瓦房的屋檐给予了过路人什么?
3.阅读⑤至⑦段,说说孩子们在乡间过着怎样的快乐生活,简要概括。
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4-03-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山海情》是一部反映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致富的电视剧,自播出后收视率不断辈升,在社交媒体上亦获得极佳口碑。它的成功,是创作主体基于“创作理念、内容表达”的全方位创新。究其根本,是创作主体对电视文化人民性需求的深切回应。

②《山海情》在文化立意方面,树立了“求专”“求真”的理念并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

③所谓“求专”,就是保证内容创作的专业水准。《山海情》仅剧本创作环节就能体现对这一理念的极致追求。在2020年初剧组启动时,编剧首次在故事发生地宁夏完成实地走访。后在疫情防控紧张期间,调研工作受到限制,但团队并没有通过“想象”补充剧情,而是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编剧与导演通过多次线上沟通对剧情细节进行推㪛、把控,以保证情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拍摄过程中,依然通过不断与亲历者交流 对剧本进行再完善。所谓“求真”,就是坚持讲真实故事。一方面,剧中诸多情节、人物形象都不是凭空设定,而是在真实的故事、人物原型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求真”的另一个方面是不回避现实矛盾。如扶贫干部形象也并非都是“高大全”,农民形象也并非都淳朴无华亦有狡黠自私的一面等。创作团队希望讲述一个“先让自己相信、才让观众相信”的故事。“求专”“求真”的文化立意使得《山海情》具有了较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保证了整个创作过程的高标准。

④贫瘠地区“再造江南”无疑是好的扶贫题材,但好的题材需要好的内容表达。在结构安排方面,《山海情》选取了当地扶贫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辅以简单背景介绍后就开始铺展剧情,既能保持剧情的连贯性,又不至于有跳脱感。始终把握住“扶贫”主线,以黄轩扮演的基层扶贫代表的工作贯穿起整个剧情。剧中人物众多,每个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也很多,但并没有对这些故事一一详细展开,而是把“支线”尽量削减,比如主角“马得福”的恋爱婚姻线,只用几个转场、几句话就侧面介绍清楚了,但展现给受众的印象并不突兀。如此主次分明、结构紧凑的安排,使得整个剧情的推进十分有力,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⑤《山海情》在细节打造方面下足了功夫,其细节打造是全方位的,包括制景、服装、台词等。剧中水花女儿的形象,也随着时间推移更换了几次演员,以确保人物形象的贴切。剧中的服饰也随着年代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换,时代感十足。另外极具因宁地方特色的方言也为本剧增色不少,营造了浓郁的地域亲切感。用细节还原真实的情境创新是此剧获得受众认可的重要因素。

⑥《山海情》的创新实践,可总结为“基于专业性基础上的人民性”。即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深刻洞察人民群众内容需求心理、接受方式的变化,并通过创新服务竭力满足这些需求和变化。这里需要对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影视创作专业性、人民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于专业性而言,创作主体首先要明白在深度融合时代,权威不等于专业。其次要明白专业的认可主体是受众,不是创作者的自我欣赏,应该与受众形成舆论上的同频共振,这就需要创作主体以内容为媒、增强作品的对话性。于人民性而言,需要创作主体对其有全方位的理解。人民性是我国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底色和特色优势。

(摘编自陈立敏《<山海情>创作理念深切回应人民需求》)

1.下列对电视剧《山海情》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山海情》是一部讲述脱贫致富路上真实故事的电视剧。
B.《山海情》始终把握住“扶贫”主线,展开故事情节。
C.《山海情》剧中人物众多,没有对具体人物故事详细展开。
D.《山海情》是一部讲述时代题材的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
2.下列关于《山海情》“求专”“求真”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剧本创作环节,导演与编剧进行多次交流,以保证剧本情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B.在剧本拍摄中,导演和编剧不断与演员进行交流,对剧本人物进行再完善。
C.剧本诸多情节、人物以真实故事、人物原型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没有凭空设定。
D.该剧不回避现实矛盾,在扶贫干部、农民形象塑造中也呈现了人物的缺点。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海情》真实展现了宁夏地区百姓在脱贫道路上的奋斗历程和精神。
B.《山海情》通过不断更换演员塑造不同时期人物形象来体现时代地域特征。
C.一部受观众喜欢的电视剧需要创作主体以内容为媒,增强作品与观众的对话性。
D.创作一部好的电视剧就需要创作主体对影视创作专业性、人民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2024-03-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最近在修整房子,要买一些黄砂和水泥。我住的房子没有电梯,九袋黄砂,七袋水泥,和老板讲好我出一百块钱费用,他找人搬上楼。一百块钱可以说很少,也可以说不少,这得看当时的心境和经济条件。刚刚买了房子,手头紧,觉得这一百块钱花得也挺心疼。我也曾在心里盘算,分包了自己扛上去,但因为水泥这东西不适宜分包,只好作罢。

2)星期六的上午十点多,三轮车把黄砂和水泥拉到楼下时,搬货的师傅也到了,师傅是骑着电动车来的,看起来约莫五十多岁,个子矮小,又瘦又黑,灰白相间、稀稀拉拉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前额和鼻子上也有一抹灰,看样子是擦汗时不小心沾上去的,给人一种辛劳感。

3)到了楼梯口,师傅停下,麻溜地锁好电动车,把绑在上面的一条扁担和两副钩子取了下来,又拿出一条已经用得看不出颜色的旧毛巾缠在一只手腕上。看到师傅的第一眼,我就在心里嘀咕,这么矮小瘦弱的个子,挑着两大袋重物上楼,上下好几趟,体力吃得消吗?我可是住在五楼。黄砂水泥共十六袋,一次挑两袋,得爬八次楼,上下共十六趟。况且师傅年纪不小了,我暗自有些担忧,怕发生什么意外,赖上我。

4)正想着,师傅已经麻溜地把黄砂水泥从三轮车上卸了下来。他用缠毛巾的手腕拂了一把眉毛上的汗珠,旋即弯下腰,非常专业地扎黄砂和水泥的袋口了。一切准备就绪,就像老鹰拎小鸡一样,挑着黄砂水泥上楼了。师傅虽然很瘦,但上楼时并没有被扁担压成虾米状,他的脊梁挺得直直的,步履很轻快。远远地,我能听到咚咚咚的脚步声和楼梯震动的回音。

5)几分钟过去,师傅一只手拿着空扁担下来了。看到师傅气息平稳,面不改色,我悬着的一颗心也落了下来。心不悬着了,我又开始盘算,师傅这活做得也还不赖,上下一趟就是十二多块钱,不用一个小时就能挣到一百块钱,如果一天接三个这样的活,一个月就是大几千块;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6)我在楼下边玩手机边等,第二趟下来,师傅有了明显的喘息声;第三趟,师傅上楼的脚步不再轻盈,两腿似乎灌了铅,楼梯间也传来了沉重的闷响;第四趟,师傅下来的时候,脸色通红,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裳,他正在用手腕上的毛巾擦拭额头冒出的大颗汗珠。看到师傅气喘吁吁,挥汗如雨,我连忙对师傅说:您歇会,我去买两瓶水来给您喝。听了我的话,师傅笑了起来:不歇,不歇,这算什么呀,才刚开始,我们天天这样,习惯了。

7)师傅转身上楼,我随即快步走向小区门口的超市买水。买完水回来,师傅还没有下来。我提着四瓶水,一级一级向五楼缓步攀爬,这楼梯的间距可真大呀,虽然我手里只拿了这么点东西,还要走走歇歇。天气太闷热,楼道间又不通风,我感觉憋闷,腾出一只手扶着楼梯把手,低头数着台阶而上。

8)在楼梯上,我看到了一滴滴氤氲成花型的水印。随着水印一路拾级而上,我在心里纳闷,这是哪里来的水印呢?这个疑问,在我遇到师傅的那一瞬间,有了答案。

9)我爬到四楼,师傅正下楼,他的脸上汗水如雨下,湿透的上衣裹着水泥粉末紧贴着皮肤。他一边走,一边擦拭额头和眼角的汗水。这汗水与我常见的汗水不同,以往所见的汗水是清亮的、干净的;师傅的汗水混合着水泥的粉尘变得浑浊不堪,像雨天泥洼地里溅起的泥浆,顺着他的脸颊汇聚到下巴处,又顺着下巴滚落在楼梯上。这一滴汗水,无声地砸在楼梯上,摔成了一朵花的样子;这水印,就是无数滴汗水刻在地上的花。

10)以前常听老人们说:在土里刨食的人不容易,每一粒粮食都是一滴汗水摔成八瓣换来的,做民工又何尝不是,他们挣的每一分钱都浸透着汗水。这一路滴落在楼梯上的汗水,像一颗颗石头重重地砸在我心上,砸得我心头一颤。我为之前盘算师傅赚这份钱容易而羞愧。

11)师傅见我拿着水上来,连忙说:谢谢,你人真好。我说:把最后两袋挑上来了,我给您结账。您可以顺便洗个手洗把脸,喝口水休息会,天气太热了。”“好嘞!师傅爽快地答道,一阵风似地下楼了。

12)不一会,楼梯又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这声音很沉重,稍烦,有一阵欢快的来电铃声传来,打破了脚步的沉闷,随着铃声越来越近,师傅跨门而入,终于完成了第八趟,我和师傅同时松了一口气。你接电话呀,我说。老婆打来的,把担子放下了再说,师傅大口喘着粗气。先去洗洗手脸吧。我指了指洗手间,不到三分钟,他出来了,边走边整理衣服,走到窗前停住了,清了清嗓子,拨通了电话。他声音很温和,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刚才挑黄砂时凝重的神情判若两人。挂断电话,他主动和我说起家里的境况。他在外打工挣钱,老婆在家照顾中风的妈和车祸瘫痪的弟弟,还要伺候上学的儿子和侄子。说完他用毛巾擦了一把脸,说:让你见笑了。

13)我拿出一百三十块钱递给他,他迟疑地望着我,连忙摆手说:给多了给多了,不是说好的一百块吗?”“拿着,这三十块钱就当我请你吃个盒饭。我把钱塞进他的手里。你真好!我总是碰到好人!师傅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接下了钱,小心翼翼地放进裤兜里,提着扁担转身离开了。

14)望着师傅被汗浸透的背影,他瘦小的个子在我眼里突然间变得高大起来。一个人之于社会,是微不足道的个体;于家庭,却是一座山。

15)他的肩膀挑起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滴落在楼梯上的汗水,是一朵朵盛开在尘埃里却洁净如玉的花。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我”对搬货师傅的情感和态度变化。
暗自担忧——____________ ——开始盘算——____________ ——觉得形象高大
2.选文第(7)段有什么作用?
3.请对选文第(10)段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4.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第(14)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5.简要概括搬货师傅的形象特点。
2024-03-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古籍中汲取文化财富

赵应云

①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善于从古籍典藏中汲取营养,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能推动中华文化持续繁荣,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②卷帙浩繁的古籍典藏,是我国5000多年历史中积累下的一座座文化山峦,记录着大量关于民族精神、国家治理、道德修养、人生哲理等经典论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它是凝聚文化共识的根脉,能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心灵上更深入地产生共鸣。它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筋骨,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它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的深层文化密码。它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在人类灿烂的文化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传承是创新的保障。古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今年,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从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古籍有效利用、推进古籍数字化、做好古籍普及传播等方面推动加快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作为一项惠及当代、泽被后世的文化工程,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必将使无数中华典籍焕发新的生命力。

④保护中华古籍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贴近时代、走进公众、服务社会。近年来,有关方面先后组织举办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走进典籍博物馆”“‘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拉近了社会公众与文史典籍之间的距离,既让人们亲近经典、了解经典、熟知经典,加深对经典和古籍的认知,也让经典和古籍以鲜活的面孔走进千家万户。《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古书复活记》等专题节目,让经典古籍走进电视观众的视野,让古老的中国故事从泛黄的旧纸页中走出来,通过荧屏得以广泛传播,赢得了观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⑤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古籍典藏浩如烟海。时代越是发展,我们越要善于在古籍中挖掘宝藏,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我们一定能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聚文化力量。

(2022年06月17日《人民日报》)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古籍典藏对中华民族文化而言有什么重要意义?
3.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A.选文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论述了国家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的力度。
C.第④段列举一系列文化活动,具体阐释了保护中华古籍的目的。
D.第⑤段向大家发出保护古籍的希望号召,并指明具体的措施方法。
2024-03-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古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病中无端极思成都忆得旧作录出自吟

(清)金圣叹

卜肆垂帘新雨霁,酒垆眠客乱花飞。

余生得到成都去,肯为妻儿一洒衣


【注释】①卜肆:行占卜的铺子。西汉道家学者严君平曾在成都卖卜,隐居不仕。②酒垆:酒店安置酒瓮的砌台。西汉才女卓文君曾放弃自己的优越生活,选择和文学家司马相如卖酒为生。③洒衣:(离别时)泪湿衣襟。
1.请联系诗歌前两句内容,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成都生活?
2.“肯为妻儿一洒衣”和标题中的哪个词语关系最密切?请联系作者的情感谈谈。
2024-03-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青羊宫的独角铜羊

①位于成都市西一环路内侧的青羊宫是成都市内建筑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一座道教宫观,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三清殿是青羊宫的主殿,独角青羊就是置于青羊官三清殿阶沿之上,它的放置地点就突出了青羊在青羊宫中的重要地位。

②独角青羊是青羊宫的标志性物件,而它并非主体建筑或陪饰建筑,只是主体建筑的一个小配件,怎么能在整个建筑群当中凸显出来呢?我们还注意到,独角青羊旁边还有一只双角铜羊,它却没有像独角青羊那样倍受关注,这又作何解释呢?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这与独角青羊的神圣化有关。

③独角青羊的来源富于传奇色彩。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里记载,老子在函谷关遇尹喜时,对他“潜传妙诀,音付微言,重为千日之期,再结一时之会”。成都本无青羊肆,至千日之期,“太清仙伯敕青帝之青童,化羊于蜀国;成紫云于紫府,降瑞于王宫”。于是在此建立宫观。青羊塑像和老子给尹喜说法时青帝的青童所化的青羊联系起来,更能营造出特殊的神秘气氛,而双角青羊是由成都张柯氏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于道光九年铸造的,将它安放在独角青羊旁可能和中国建筑的对称审美有关;但一直以来,双角青羊作为陪衬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绝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在独角青羊上。

④这只青羊以黄铜铸成,独角,长90厘米、高60厘米。它的造型奇特、为十二属相结合体。A.___________________。而双角青羊只是动物界普通物种的模型。独角青羊这种巧妙的造型,使得每个人都潜在地可以和独角青羊发生联系。因为在中国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属相,民间认为生肖属相和人的性情、流年时运是有关联的。这就为人们认可和接受独角青羊背后所带有的神冬性做好了铺垫。

③独角青羊因其神异而形成摸青羊的习俗。B. ___________________。民间传说,只要一摸羊肚、羊头,头痛、肚痛便即刻免除。这在民间传播得非常广泛且带有神秘色彩,这种习俗延续至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独角青羊自然成为导游和游客娱乐的道具。由于抚摸的人越来越多,已将它摸得透亮如赤金。而双角青羊并没有得到宫观艺术的其他形式的垂怜,更不用说由此而形成某种习俗。

⑥据《成都志》记载,独角青羊在明末献乱失去后,遂宁张鹏翮于雍正元年在京师市集购得,而又使其重返青羊宫,遂宁的地方志对生于斯的张鹏翮不乏溢美之词。为人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康熙褒奖他为“天下第一等人”。逝世后,雍正两次御制祭文悼念,追加少保,谥文端,诏祀贤良祠。据记载,张鹏翮酷爱金石古铭,他的金石知识无疑有助于其鉴别青羊的来历,虽不能完全证明那就是青羊宫失去的那只青羊,但可确定为有一定年代的古物,也为独角青羊增加了历史内涵,使之染上了地方圣贤的魅力和神韵。令独角青羊富有历史感的还有南宋左丞相贾似道等,众多历史人物进入独角青羊的叙事当中,所蕴含的神圣性也随之传播得更广泛。

⑦总而言之,都是青羊宫的独角青羊从普通的青铜塑像走向神圣的道教圣物,是使其在整个建筑群当中凸显出来的原因。

1.独角青羊为什么能“神圣化”?请联系全文内容在第⑦段画线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加点词“绝大多数”能否删去?请简要分析。
但一直以来,双角青羊作为陪衬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绝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在独角青羊上。
3.下列这段文字如果要放在上文文段A、B处,你认为放在哪处比较合适?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张鹏翮的曾孙张问陶曾作诗云:“石坛风乱礼寒星,仿佛云车槛外停,常为吾家神故物,铜羊一角瘦通灵。”诗人自注“铜羊为先文端故物,自京移归、施干青羊宫,今甚灵异”。

2024-03-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第一枪

朱士元

①“看来还要再挖得深一点儿。”李铁甲对站在坑里挖土的几名队员说。

②“好!”队员们齐声应道。

③又是三锹深的土被挖了上来。李铁甲走到跟前一看说:“行,就这样。”

④半夜里,他们在这三岔路口挖这个坑干什么呢?而且还挖得又大又深。

⑤白天,李铁甲得到情报,说明天有一辆鬼子的汽车,要从于圩炮楼里将一批武器弹药和粮食棉布送到淮浦城里的鬼子驻地。得到这个情报以后,李铁甲心想,这可是个好机会,将车拦截下来,夺得武器弹药,可以补充到六塘游击队里,壮大六塘游击队的实力。拿定主意以后,六塘游击队大队长李铁甲让人叫来几名骨干队员商议此事。听了李大队长的话后,几名队员都皱起了眉头。打鬼子的活儿,都还没干过,听说鬼子特别厉害。看出大伙儿心思的李铁甲,开导说:“鬼子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身上也没长出三头六臂,没什么可怕的。”

⑥“队长,这个活儿我们可从来没干过啊,这——”杨长生欲言又止。

⑦“听说鬼子非常凶狠,就是八路和他们干起来也讨不了便宜啊。”毛大个子抢过杨长生的话头说。

⑧“是啊,队长,小打小敲还行,我们要是真的和鬼子打起来,能行吗?”赵小三有些担心地提醒道。

⑨“行,一定行!”大队长李铁甲斩钉截铁地说。

⑩“怎么个行法呀?”杨长生问。

⑪“我们只要周密计划,想出个好主意来,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⑫“队长,我们淮浦这地方的游击队还从来没有人敢打过鬼子呢。”

⑬“我们就是要打响这第一枪,唤起淮浦民众,一起来抗击日寇!”

⑭“好,我们听你的!”几名队员听了大队长的话后齐声道。

⑮坑挖好了,李铁甲让队员们在坑上方用细木棍担好,铺上苇席,又在上面铺上一层干土,进行了伪装,这样一点儿也看不出下面是个新挖的大坑。

⑯天近晌午,一辆汽车大摇大摆地从于圩方向开过来了。【甲】正值初秋,天气还不算热。此时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儿。这条路,自鬼子来了以后,就成了他们的专用通道,周围的老百姓很少走了。

⑰埋伏在路两旁的六塘游击队的队员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恨不得一下子冲出去将鬼子杀个精光。【乙】要不是在队长的鼓励和引领下,他们还真不敢打这小鬼子。有了李队长这根大柱子,他们的腰板都硬了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了。车子近了,近了。100米,50米,30米,10米,5米。【丙】轰,一声巨响,鬼子的汽车栽进了大坑里。押车的八个鬼子兵争着从车内向外爬,还毫无目的地向空中放起了枪。【丁】如同蛟龙出海的游击队员们,端起枪一齐向小鬼子射去,还没有一袋烟工夫,鬼子都倒了下去。前来接应的百姓们,抬的抬,扛的扛,将战利品全都运回了村子,分头收藏起来。这第一枪打得好啊,打得好啊!游击队员们欢呼雀跃,都夸赞李队长指挥得好。要说这第一枪还真是威震四方,鼓起了淮浦人民打击日寇的士气。那些鬼子呢,一次又一次来报复,每次都会留下几具尸体。李铁甲胆大心细,对付鬼子的手段一招又一招。他,被七里八乡的人们传得也越来越神奇了。

⑱自小死了父母的李铁甲,跟着叔叔到上海学铜匠的手艺。年轻时,他和上海的那些穷手艺人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到工人夜校去听讲课。那个夜校,可让李铁甲开了眼界,懂得好多道理,知道穷人要翻身就得团结起来闹革命。同来听课的比李铁甲长两岁的一个小伙子对李铁甲说:“想参军吗?”

⑲“当然想喽,有枪杆子才好打坏人啦。”李铁甲回答道。

⑳听说要去参军,李铁甲的叔叔先是不肯,后来同意了。

几经周折,李铁甲来到广州,加入叶挺的铁甲车队,后成了一名卫士。之后,他又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南昌起义后的起义军队南下广东失利后,李铁甲曾到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义军志士,但皆落空。深思之后,李铁甲回到了家乡淮浦组建起了六塘游击队。这支队伍在李铁甲的带领下神出鬼没,打得日本鬼子晕头转向,一直不敢擅自行动。自打有了这支六塘游击队后,淮浦的好多年轻人都加入进来,追随李铁甲打鬼子。

(有删改)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这时队员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A.【甲】B.【乙】C.【丙】D.【丁】
2.伏击前,李铁甲是如何打消队员们心中的疑虑、担心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
这第一枪打得好啊,打得好啊!
4.开篇写李铁甲等人深夜挖坑,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李铁甲是个怎样的英雄形象。
2024-03-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木牍教育】2022安徽省中考第二次模拟预考(大联考)原创试卷 语文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母亲做的面食

艾科

①小的时候母亲每次做饭之前,都会征询我和弟弟的意见,当我们兄弟俩掰着手指头想了半天,也说不清楚到底想吃什么时,母亲就会双手一拍道:“那就擀面条吃好啦!”闻听此言,我和弟弟严词抗议:“吃啥都行,就是不吃面条!”也不知道为啥,父母一天三顿面食,都宛若品尝山珍海味,我们兄弟俩却天生抗拒面条。

②为了勾起我和弟弟的胃口,母亲将普普通通的一瓢面,擀出细如粉丝的面条、宽若柳叶的面叶以及白绿相间的韭菜面皮,还会在面汤里面卧俩鸡蛋作为“诱饵”。逢年过节偶尔杀鸡,母亲则会将炒熟了的两根鸡腿单独保留,以备日后下面时,可以从腿肉上扯下几绺鸡丝,放到锅里打牙祭。但我和弟弟常常心照不宣把碗里的鸡丝捞出吃完之后,还是将寡味的面条和面汤弃之不理。母亲见我们糟蹋粮食,脱下布鞋就朝我们的屁股上打来。一番狂风暴雨般的责罚之后,我和弟弟乖乖地将各自碗里的面条吃得一干二净。

③酷夏时节,面的做法又有不同。我和弟弟会从井里压出清澈拔凉的井水,倒入干净的空瓷盆里,给母亲的清水面条降温,井水撤换三次,确保面条从外到里彻底清凉。母亲还会从菜园里面采摘些许苋菜和豆角,洗净后用开水清焯,加上陈醋、香油、蒜泥、黄瓜丝、葱花等食料,倒进凉了面的瓷盆里面搅匀,直至入味。在酷夏的燥热里吃上这样一碗清凉爽口、开胃提神的凉拌面条,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甲】

④农闲的时候,母亲心情大好,家里的面食会升级成饺子。儿时生活穷困,母亲舍不得买肉,吃的大多是素馅水饺,原料有韭菜、鸡蛋、馓子和粉丝。馓子是母亲狠心花一块钱从下乡货郎那里买的;粉丝是自家产的,纯手工;韭菜是从菜园里割来的,新鲜嫩绿;最后的土鸡蛋,则是从鸡窝里掏出的,余温尚存,再加上葱、姜、蒜、小茴香等各种食材,被母亲三下五除二地洗切斩剁后,一盆清香诱人的饺子馅就做好了。偶尔赶上家里炼油,饺子馅里再放点切碎了的香喷喷、油汪汪的猪油渣子,那就味道十足了。饺子馅调好之后,母亲一边擀饺子皮一边教我和弟弟包饺子。母亲向我们传授经验:“素馅饺子包成月牙形,肉馅饺子则要包成猫耳状。”母亲没有解释为什么,因为老祖宗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在她定下的家风里有一条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我和弟弟便硬着头皮将这般“真理”深深记在了心里,并用笨拙的小手,将水饺捏成奇形怪状的“面疙瘩”。【乙】

⑤母亲对于面食的改造,除了面条和水饺,还有馒头、包子、烙饼、煎饼、疙瘩汤、葱油饼、水烙馍等等多种形式。【丙】一瓢白面在她手里,总能做出花样频出的美食来,连我和弟弟都将做面食的每一道工序,熟记于心。但即便这样,离开父母去外地求学,乃至工作定居南方之后,除了可口的水饺之外,一切关于面食的餐饭我都几无兴致。

⑥直到在一个凉风瑟瑟的秋日周末,妻子出差在外,女儿去外地游学,我独自在家,饥肠辘辘时,准备下一碗清汤寡面充饥。我本来想规避煎炒烹炸的烦琐,但不知为何,凭着对母亲做面食的依稀记忆,我将面条捞出控干后,又起火炒了一盘青椒鸡蛋,并把青椒鸡蛋拌入控干后的筋道蓬松的无味面条里,一口气竟然吃了两大碗。【丁】吃着吃着,沉睡近二十年的味蕾突然苏醒,母亲做的面食的味道,悄然在胃腔里面生根发芽、抽枝散叶。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随着年岁增长,不管你是否家财万贯、为官一方,抑或远渡海外、声名远扬,骨子里难忘的美食,还是儿时故乡的味道。

⑦突然,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悄然掀起了我的衣角和刘海。我裹紧衣服放眼望去,天空之上有几片棉花一般的云朵,在城市的楼宇之间徘徊。在这静寂的一瞬间,我很想念日渐苍老的母亲,想念母亲做的乡间美食,想念愈发遥远的故乡。

选自2021年10月19日《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同样是面食,由于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与食材,吃起来,味道就与众不同了。

A.【甲】B.【乙】C.【丙】D.【丁】
2.阅读选文②~⑤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母亲做的面食

面食的特点

小时候

面条、面叶以及韭菜面皮细如粉丝、宽若柳叶、白绿相间

逢年过节

(1)________面条寡味

酷夏时节

凉拌面条(2)_______

农闲时候

水饺(3)________

3.请品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1)母亲还会从菜园里面采摘些许苋菜和豆角,洗净后用开水清焯,加上陈醋、香油、蒜泥、黄瓜丝、葱花等食料,倒进凉了面的瓷盆里面搅匀,直至入味。(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在这静寂的一瞬间,我很想念日渐苍老的母亲,想念母亲做的乡间美食,想念愈发遥远的故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选文第⑥段写“我”做青椒鸡蛋面并吃了两大碗,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
2024-03-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安徽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 语文(五)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10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巡夜老伯

陈建兴

①儿时的弄堂,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能看到一位老人一手摇铃,一手拿着铁皮喇叭,手臂上还戴着治保的红袖章,用沙哑的嗓子喊道:居民同志们,门窗要关好,炉子要封好,防火防盗,大家要注意……

②老伯姓郁,是一位退休工人,已有70多岁了,住在我家的后弄堂。他高高的颧骨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背有些驼,穿着一件褪了色的中山装,头上一顶工作帽却是崭新的。

③郁老伯巡夜,时常看到有职工下班回家开门后钥匙却插在了门上,他总是轻轻叩开居民家门,让人收掉钥匙。有时,屋里的人都睡了,久敲不开,他只好拔出钥匙,装进口袋,次日早早地上门把钥匙还给人家。天冷了,有人家将封好的煤球炉子拎到门外搭建的小棚子里,却忘了关掉炉门,煤球烧得很旺,铝壶里的水煮沸了又烧干,烧得通红,炉子边又堆着不少柴爿、柏油纸等易燃品,郁老伯就会叫:不好了,不好了,要着火啦。一边用棍棒之类的东西将铝壶从煤球炉子上挑下来,一边敲开人家的房门,大声提醒周边人家封好炉子,莫忘关掉炉门看到弄堂里暗黜黜的角角落落都要用手电筒照一照。有一次,他发现两个小孩躲在自家门口的灶披间里烧刨花取乐,旁边的行灶里还塞着不少废纸屑,惊得大声叫起来:小鬼,快出来!走上前几脚就踩灭了点燃的刨花。

④春节前夕,弄堂人家时常会做一些咸鸡、咸鸭、咸猪头、鱼干等腌制品,早晒出晚收回。时常有人家到了深夜,腌制品还忘在自家屋檐下未收进家去。郁老伯敲了半天还未见有人开门,一问邻居才知道走亲戚去了,无奈,只好问邻居借把丫杈头和一只篮子,将腌制品叉下来放到篮子里拎到居委会暂存。居民回家一看,东西没了,大惊失色,再一问,赶到居委会,从郁老伯手中拎回失而复得的腌制品,开心地笑道:嗬哟,这点东西没有了,哪能过年啦。

⑤我家对门的煤球店经常是排门板上好了,却忘了上锁,郁老伯就会敲开我家的门,让母亲去叫前弄堂的煤球店营业员邓阿姨来锁门。我自告奋勇,奔出家门去,直到胖胖的邓阿姨锁上门,郁老伯才摇着铃,再次扯开喉咙:邻居们,夜饭吃好,门窗关好,火烛小心……铃声响彻弄堂的夜空。

⑥落雨天,这铃声也不会停。郁老伯穿着一件很旧的雨披,一手摇铃,一手拿着铁皮喇叭。也有人经常为雨中的郁老伯打伞,送去温暖。一次,雨下得很大,郁老伯还在雨中呐喊,母亲拿出一把崭新的油布伞,让我去帮他撑伞。我跟着他兜完了里弄里十几条大大小小的弄堂,回家时,不少人家的灯已熄灭,我觉得已是很晚了,可郁老伯天天如此,十几年如一日,真是为弄堂人家操碎了心!我负责弄堂里几块黑板报的采编写工作,几年间,里弄干部不下十余次让我写郁老伯巡夜的好人好事。

⑦从我记事起到1976年去农场,几乎夜夜听到那熟悉的声音。至今,我仍然很是怀念夜幕下巡夜的那位老伯。

(节选自2021年12月17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一起又一起的火警苗子就是在郁老伯的巡夜中被扑灭了。
A.①②段之间B.②③段之间C.③④段之间D.④⑤段之间
2.请依据文章第③~⑤段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提醒居民拔钥匙,或是先拔下再归还→__________________→提醒煤球店营业员锁好门
3.请按要求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一边用棍棒之类的东西将铝壶从煤球炉子上挑下来,一边敲开人家的房门,大声提醒周边人家“封好炉子,莫忘关掉炉门”。(从加点词的角度)
(2)居民回家一看,东西没了,大惊失色,再一问,赶到居委会,从郁老伯手中拎回失而复得的腌制品,开心地笑道:“嗬哟,这点东西没有了,哪能过年啦。”(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4.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郁老伯和牧羊人有哪些共同的品质。
【链接材料】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节选自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2024-03-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安徽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 语文(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