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低垂之果

陆勇强

①在杭州远郊,有一处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曰龙门古镇。镇内居民大都姓孙,为孙权的后裔。一千多年后,这里已难觅帝王遗风。这里的居民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平平淡淡地生活。在江南众多古镇之中,龙门古镇没被彻底商业化,算是笃定的那种。

②一个家族往往遵循着“盛极而衰”“衰久必兴”的规律,以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轮回,演绎人间的荣耀和落寞,于是有了喜怒和哀乐。

③有人把这一切称为“低垂之果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等到果子全部被采摘完后,树枝又恢复如初,我们就很难直接够到树枝了,需要等待下一个年份丰收之时。

④用“低垂之果理论”来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要让一棵果树在一个时间轮回中再结出丰硕的果实,除了风调雨顺,还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它需要时间来酿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来的必然会来。

⑤我的家族光耀于元末明初,族人因抵抗张士诚得到明太祖的册封,盛极一时。此后两百余年,家道中落,未见名人达官。一直到清朝中后期,家族才再现文人,留下文名。直至现在,我的老家仍以这位留下文名的老祖宗作为村子的荣耀。

⑥“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⑦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也是如此。他当年发明了只有一个键和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这些年来,市场上有各种品牌、各种样式的智能手机,但都没有完全突破乔布斯当年的发明理念,所有手机厂商还在摘取他的“低垂之果”。

⑧我相信,我们的手机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个时间无法预知。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⑨人类社会的美妙就在于此,只要给予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摘自《读者》)

1.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低垂之果叙写作用表达所指
在龙门古镇孙权建立帝业
用“低垂之果”理论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
“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

2.请结合原文具体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
B.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
C.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D.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3.结合全文阅读,在第⑨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此”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024-01-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最恰当的选项是(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

A.沙漠的环境恶劣B.骆驼生活环境差C.骆驼适应能力强D.骆驼外形很特别
2023-1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六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本学期《开学第一课》以“语文学习”为主题,分为“预习准备”“单元读写”“名著阅读”三个篇章。语文赵老师、课代表小明作为嘉宾,与六年级同学们共上“第一课”
1.【预习准备】小明分享了他的一些预习方法,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A.预习《草原》时,朗读课文中表现草原风光的优美语句。
B.预习《古代诗歌三首》时,借助课后注释了解诗词内容。
C.预习《七律·长征》时,搜集有关资料,了解长征历史。
D.预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欣赏相关电影。
2.【单元读写】赵老师带领同学们关注各单元导语(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方法举例”概括第三单元的“导语摘录”。

导语摘录方法举例
第一单元关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圈划相关语句,归纳景物特征。
第二单元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勾画整体、刻画局部。


第三单元


________
读人生故事,要多融入情感体验;
读科普文章,要带着理性思考;
读古代诗歌,要关注体裁和情感表达方式。

3.【名著阅读】
(1)赵老师建议略读和精读相结合,读过《童年》的你认为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本书用第一人称叙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期间的童年生活。
B.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如乐观的“小茨冈”、执着的“好事情”。
C.第二章写外祖父打“我”,又探望“我”,从此一改专横残暴的性格。
D.主人公阿廖沙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
4.赵老师还给台下同学展示了读书笔记,请你帮忙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2023-11-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对台戏

曾颖

①那是1985年,我15岁,县里学电视节目搞起了歌咏比赛,那阵势像过节一般热闹。

②当时唱歌的主流是美声和民族唱法,通常是把话筒立在面前,男的穿中山装,女的穿大红裙,唱得字正腔圆,而拿着话筒边扭边唱流行歌曲会被看成是不正经的行为。

③就像所有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一样,那时的我和同学们都向往新鲜而活溃的事物。为了寻找一首新歌,可谓费尽心思。或在夜深人静时偷听电台,或跑到省城去买翻录带,或用录音机对着电视机录制嘈杂的歌曲。总之,那时的我们将“新”作为衡量一首歌的唯一标准。

④但担任歌咏比赛评委的爷爷奶奶们不这么认为。初赛那天,全班报名的14个人中有12个被淘汰了。最惨的一位同学上去一亮相,还没张嘴,就被吆喝下来了。因为他把村衣的下角绑在肚子上,自以为很酷,台下的评委却看着很不顺眼。

⑤同学们原本志在必得,以为可以凭新歌风光一把,不想被横空伸出的巴掌拍得满地找牙。顿时,所有失落变成义愤,我们感觉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干是决定要做点儿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不满,并证明我们的存在。

⑥同学中有人会弹吉他,通过弹吉他,又认识了会其他乐器的小哥们儿,他们同样在歌咏比赛的初赛和复赛中落马。很快,一支汇聚了吉他手、小提琴手和鼓手的乐队成立了。经过几天偷偷地排练,我们居然练成了好几首曲子。

⑦歌咏决赛仍在剧场举行。我们决定把我们的舞台放到剧场正对的街上。为了显示与剧场里那些穿中山装、大红裙的选手不一样,我们都搞了夸张且前卫的造型。有人故意把衬衣的袖子撕掉:有人用黑色和红色的颜料在衣服上拍出手印:有人把裤腿剪掉一截,用针线缝成帽子戴在头上。

⑧当剧场里的音乐响起时,我们这支穿着奇装异服的乐队,也开始演奏乐曲。很快就吸引了一大帮年轻人,而且圈子越扯越大,人越来越多。剧场里也陆续有人出来,加入我们的观众群,气氛很热烈。我们唱对台戏捣乱的目的,初步达成了。

⑨起初,大家还是按排练的乐曲唱歌,后来,开始接受点歌,其至人群中开始有人跳出来和我们一起唱。那一刻,我们发现,在平静小县城的各个角落,其实隐藏着那么多和我们一样渴望唱新歌、渴望过与以往完全不同生活的人。许多我们自以为新潮的歌,大家都会唱。每一曲都是以独唱开始,以合唱结束。

⑩那天的演唱,虽然歌声、乐器和技术都很粗糙,但我们第一次用一种破茧成蝶的勇气,向世人证明了我们的存在。那一年,我15岁,报纸和广播里正忧心忡忡地担心“70后”孩子们难当大任,就像现在很多人批评“90后”“00后”一样。但我们用稚zhuō的声音,表达了我们的存在。

⑪那天激动得有些跑调的演唱,成为我青春记忆中抹不去的注脚,每每于夜深人静时,悠然萦绕在我的梦中。

(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稚zhuō(     )
2.阅读文章第③一⑨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本文中的“费尽心思”和《竹节人》中的“挖空心思”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写出你的理解。
A.为了寻找一首新歌,可谓费尽心思。
B.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4.如果“10后”的你加入文中的这支乐队,会设计一个怎样“夸张且前卫的造型”?请为第⑦段补写一句话。
有人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把标题改为“对台戏”更简洁合适,你觉得呢?谈谈你的看法。
2023-11-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投降的绝不能是我

①父亲是一名老战士。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伟大战役。

②在一次剿匪中,父亲和战士们走散了。黄昏,父亲从一块巨石背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残匪。父亲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步枪指向了对方。

③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

④当时,父亲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疲惫奔波,他明白自己渐渐力不从心了。

⑤看上去匪徒的精神显然并不比父亲强多少:破烂的黄皮军装快要辨认不出颜色了,双目无光,惊恐的面部蜡黄蜡黄的,十足的惊弓之鸟。

⑥父亲端起枪,山一般的身躯矗立着,威严而坚毅的目光直逼匪徒。父亲不知道他已经咬破了自己的下嘴唇,两条血流濡湿了下巴。他的大脑中一片空白,但仍然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必须有一方投降,但投降的绝不能是我!

⑦半个小时慢慢过去,匪徒渐渐支撑不住了,端起的枪在颤抖,手在颤抖,双腿也在颤抖。突然,匪徒摔掉步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父亲连连求饶。

⑧父亲露出了微笑。他竭力控制自己,才没有晕厥。接着,父亲顺手扯来一根葛藤将匪徒双手反捆起来。他拿过匪徒的枪,才发现没有子弹。

⑨这时,父亲再也坚持不住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其实,父亲的枪里也没有子弹!

⑩八十年代初,父亲写回忆录时给我讲起了这个故事。后来,我慢慢咀嚼那段历史,才越来越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作者为什么用“惊弓之鸟”来形容匪徒?
3.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中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4.想一想,“我”听父亲讲故事明白了什么?给短文补一个结尾。
2023-10-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朵茉莉香

柴翠香

①窗外有鸟鸣声传来,生物钟准时敲醒我。醒了,却懒得睁眼。慵懒中飘来一股醉人的芳香,带着一份绵绵的紫薇,沁入我的五脏六腑,挑逗我敏感的嗅觉,心情随之明媚起来。不用寻找,也不必睁眼,就知道是窗台上那株茉莉开了。真好呀,我的茉莉正微笑着待我醒来。

②晨风晓露,茉莉盈盈绽放,绿叶、白花、郁香,这一株茉莉安置在砖红的花盆里,红白绿倒是搭配得无可挑剔,但总觉得那花盆有些俗气。叶儿绿莹莹的,像一把把反射着光泽的起了褶皱的小扇子,那乳白的花蕾晕染了些许淡淡的鹅黄,那些干净的、细小的花蕾点缀在淡绿色的叶子中间,有几个花蕾俏皮地微微笑着,摆出撩人心魄的含苞欲放的姿态。那一片片白色的、细长却丰满的花瓣,簇拥着细小的淡绿色花蕊,盛放着,妖烧着。淡雅中透出一丝贤淑,圣洁中透出一份文静。玲珑剔透的茉莉俏立枝头,如穿着雪白舞裙的公主,在微卷的绿叶中起舞着,薄如蝉翼的花瓣沉醉在自己的美丽里,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③今年春天,房里的花花草草陪我度过这段禁足在家的日子。此前的长寿花也是这样静静地开放,不疾不徐,一开就是一个月。一朵朵,一簇簇,就那么自顾自地美丽着。颜色如茉莉般纯白无二,只是长寿花味淡,多层花瓣,花期长;茉莉香浓,单层花瓣,不几天就不动声色地落幕了。

④树影摇曳,阳光细细碎碎地筛进我的房间,洒落在发梢眉间,洒落在我如春的心间。一念而深,深及而念,念及心中的喜欢,念及茉莉花开。它娇而不艳,淡淡的,素素的,静静地绽放于枝头。茉莉花会一朵朵、一簇簇次第盛开,在你为这花开花落而感到惋惜时,它却又在别的枝丫处冒出些许米粒大小的花骨朵,给人以希望,不几日又会芬芳满屋。只要温度适宜,茉莉就会一拔一拔地开着。洁白秀丽的花瓣,纤细而狭长,不卑不亢地伸展,吐露着,婀娜着,芬芳着,没有杂色,好像飞舞着的精灵不沾染半点尘埃。“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冰清玉洁的茉莉花,虽小巧玲珑,却如雪花般素净洁雅,在心底寂寂怒放。

⑤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茉莉花吧。一朵开了,便会有两朵,三朵……一一盛开。看的书,写的文,都沾满茉莉花的香气,舒心、淡雅而温暖。

(选自《参花(下)》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第③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长寿花和茉莉相比较,表达了像喜欢长寿花一样喜欢茉莉的感情。
B.在作者看来,长寿花的缺点是自顾自地美丽着,茉莉的缺点是不几天就不动声色地落幕了。
C.茉莉和长寿花一样,也是在房间内静悄悄地开放,不张扬,令人欣喜。
D.本段中有关长寿花花开、颜色、味道、花期等的叙述,是运用了插叙的方法。
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玲珑剔透的茉莉俏立枝头,如穿着雪白舞裙的公主,在微卷的绿叶中起舞着,薄如蝉翼的花瓣沉醉在自己的美丽里,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处引用词句的作用。
4.第②段和第④段都在写茉莉花,竟无重复之感,为什么?
2023-10-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眺望灯光

徐厚文

火车在黑夜中穿行。我疲倦地靠着窗,隐约间觉得有光线映入眼帘。我知道离我所住的那个城市不远了,便极力地眺望着那微弱的光,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

记得读初二那年,母亲突然生病住院,父亲整天陪护,家里只剩我一个人,有种说不出的自由感。(     )在这段日子里,家里不再有美味的晚餐,不再有笑声,            ,就连一个骂我的人都没有,于是我又陷入一片孤寂之中。

有天晚饭后,一股思念的感觉像火一般燃烧起来——我想见妈妈!这于我还是第一次。夜已深,我顾不上隆冬的寒冷,疯狂地向医院奔去……

我被值班护士挡在了门外,理由是病人已入睡。我沮丧地在医院的草坪上踱步。月亮的微光照着草坪,一片银白,给人一种冰凉的感觉。我猛地抬起头,但见草地尽头的病房大楼灯光星星点点。二楼的那扇窗透出浅浅的白光,窗台上有一株盛开的水仙,我知道那定是妈妈的病房。是啊!那是我亲手削的水仙,妈妈最喜欢水仙花的香味。透过那朦胧的灯光,我仿佛看见了妈妈的微笑,妈妈还没有睡,那她在干吗?一定在和爸爸聊天,或者仍在看那已经读过几遍的《红楼梦》,或许她也在惦记着我。妈妈在家时总想和我说说话,而我却常常不耐烦地称自己作业多,钻进自己房间。我明明看见她黯然的神色却视而不见,直到如今才体会到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啊!

望着那盏银白的灯,虽然是那么微弱却让人无法忽视,我的眼里溢满了泪花。我突然感到那盏淡淡的灯光显得无限明亮,照亮整个黑夜,照亮了我的心房。

⑥也许这就是生活。当许多东西在你身边时你并不在意,一旦失去了就格外想去珍惜。如果当初我在意妈妈的良苦用心,怎会在这小小的灯光面前变得如此脆弱,又怎会借那一缕灯光泄露无尽的感情。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遗失了对爱的感动,而那小小的灯光就好像一颗情感的启明星,让麻木的人找回了心灵的家园,催化了思念的感动!

⑦火车依然不停地向前行驶,渐渐地慢了下来,随着的一声响,我从回想中醒来。眺望着车窗外的灯光,虽然那灯光微不足道,但在黑夜里特别明亮,仿佛告诉我——到家了。

1.根据语境,第段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B.但是C.而且D.尽管
2.根据语境,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眺望灯光”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渴望,是全文的线索。
B.第段用“微弱”的光唤醒回忆,第⑦段用“明亮”的光表明要珍惜亲情的态度。
C.第段 “我沮丧地在医院的草坪上踱步”表达了看望母亲的犹豫不决。
D.第段“无限明亮”是内心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母爱和亲情。
2023-10-1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位育中学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今西方节日受到青年和青少年的热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年轻人大多认为,西方的一切事物是先进的,一切思想是时髦的,为了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所以就热衷于庆祝西方节日。

其二,图新鲜感,如今的孩子大都不愁吃喝,当他们过惯了以吃喝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后,寻找新鲜就成为首选。

其三,国家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程度不够,很多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名字和日期都很模糊,相反他们却很了解西方节日的名字、日期和寓意。


【材料二】

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同时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就不好对这些节日做出什么硬性规定。

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丝活力。

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

1.请结合材料一的分析,判断以下哪个理由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受到冷落,西方节日受到热捧”的原因。(     
A.节日本身的意义
B.猎奇从众的心理
C.相关节日的宣传
D.崇洋媚外的思想
2.结合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崇尚信仰自由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提倡过西方节日。
B.西方节日可以给我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乐趣,因此应该大力提倡。
C.对于西方节日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西方节日和我国传统节日没有冲突,不必太在意。
3.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节日,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一句古诗,并就如何大力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提出一条有效建议。
节日:
诗句:
建议:
2023-10-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有一次

梅子涵

①有一次,在一个小学讲作文,一个男孩子突然举手问:“你写作文的水平比我们高吗?”我有点意外。“我小时候写作文的水平不一定比你们高,但我现在写的是小说、散文。”“你写的不是作文,可为什么也经常写‘有一次’?我们写作文也都写‘有一次’一件事。”我笑起来,感觉他问的天真得像一个可爱的玩笑,可又让人觉得必须得思考思考,好像走在一条多年走惯的林荫道上,突然被人喝住、拦下,让你回答这是为什么,而且是一个小孩。他的声音是稚嫩的,可神情特别负责、正义

②“有一次”的确是小时候写记叙文就学会的。只需顺手写下,不用具体年月,特别省事。后来写小说、散文,也常这么顺手一下。虽然同样是“有一次”,但里面具体的景象、气息肯定超过童年,要细绵得多。我猜想他的意思是不是作家写作文怎么也和孩子一样,不高级。小孩都认为作家是高级的,虽然那认为也十分懵懂。

③不过我没有这样问。和童年交谈,不要急着弄清楚他们的意思,不要把他们弄得结结巴巴;在他们认为自己不高级的时候,一定不要赞同他们的认为;他们露出幼稚的马脚,我们也要宁可装作没有看见——拆穿不如欣赏。事实上,童年即使有许多的无知,也往往比长大之后成熟得沟壑交错要多很多的干净和滑稽。我越想这个小孩问的“有一次”,就越觉得可爱,并看见了些哲学的光线、思想的羽翼从隐隐的远处走近!

④于是我回答道:“可能我一直还在写作文吧,却以作家自居,以为自己是写小说写散文的了。大概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事情都是发生在‘有一次’的,就好像,有一次,我在一个小学里,有一个同学问我,你写的作文水平比我们高吗?我说,我写的是小说、散文,他又问,既然不是作文,为什么也经常会写‘有一次’呢?”大家哈哈大笑。童年齐声的哈哈大笑仿若最天籁的无伴奏合唱。我请他到台上来,说要送一本我写的新“作文”给他,看看是不是有水平。我在新“作文”上写了几个字:“送给‘有一次’的你,很多美好的‘有一次’会在你长大的路上!”

⑤其实“有一次”也全在我们的路上,只是我们没有总能看见。家中的光阴,学校的光阴,世界的光阴,都等着我们捧出一小束鲜艳,一星点善意。这个我们总是顺手写下顺口说出的三个字,一个特别简单的叙事代词、寻常方式,被一个小学生认真、天真地提出,居然就是一个大命题! 不能把童年看低了啊,我心想。

⑥离开的时候,那个男孩子站在教室窗口,一直目送我。我想,留下十年的期许,如果再相遇,我会记得他。

(文章有删改)

1.文章①——③段中,“我”对男孩提问的态度变化:____→重视→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
3.第①段划线句中作者分别用“稚嫩”与“负责、正义”来形容男孩,是否矛盾?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请说说理由。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孩子眼中作家写作都是高级的,是不该用“有一次”这类词语的。
B.男孩的提问让“我”感到是一个滑稽的玩笑,以至于懒得去拆穿他。
C.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很多美好的“有一次”等着我们去发现。
D.通过男孩的提问让“我”反思童年的纯粹和天真是不能小看的。
2023-10-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粉墨登场”“科班出身”“笔走龙蛇”“有板有眼”“曲终人散”都是和戏曲有关的词语。
B.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朗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出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长篇革命题材小说《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小白鸽等英雄的形象,鲜明生动。
2023-09-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16校联盟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