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就在秋天接过夏天接力棒的那一刻起,夏天,已经很知趣地,悄悄地退出季节的赛道。她将大自然这宽阔的赛场,交给秋天。任由秋天,挥洒地那早已积藏于胸,对大自然的长长的回馈。

那树上的绿叶,也在暗自为秋天加油!微风拂来,那些变黄的树叶,脱离了母体,轻盈地授向大地的怀抱。似乎,那些绿叶,急于伸出手,好想 a (A.挽救   B.挽留)她们,在母亲的怀抱里多呆一会儿。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再过几天,树上的这些绿叶,也会慢慢变黄,也会轻盈地,投入大地的怀抱。

而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只不过,我们早已 b (A.熟悉   B.习惯)了这种颜色之间的变幻,不再留意罢了!可是,你是否能够感受到(①)那些随风飘向大地的黄色,也是有生命的啊(②)她们,将经历漫长的寒冷,幻化成另一种方式再次积蓄力量,让大地上的生命焕发青春与灿烂。她们自己,也将和树木,一起迎来春,度过夏。


(1)请为横线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即可)
a_________       b 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处填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
(3)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2-03-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微距摄影:方寸间的大千世界》,完成下面小题。

微距摄影:方寸间的大千世界

许华飞

①纺织品的纹理、甲虫的翅膀、花瓣上晶莹的露水和露水里的倒影……每一个场景的内容都丰富多彩,形成一个独特完整的世界。例如,1826年尼埃普斯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窗外的屋顶》,从它开始,摄影对于物象更加真实描绘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在这样的尝试中,以往被忽略的“不可见的真实”也逐渐走入观者视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②微距摄影,指的是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例的摄影。通常的摄影作品,照片呈现的画面肯定要比实际物象小一些。大家肯定没有见过“一人高的人像照”或者“一幢楼大的建筑照片”。但是在微距摄影中,通过照相器材和拍摄客体之间的微小距离以及专门的拍摄设备,照片呈现出比真实物体更大的图像。由此,一些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忽略甚至是不可见的景象,得以呈现在观者面前。

③正因为微距摄影的特殊性,所以必须用到一些特殊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微距镜头”。它是以专门拍摄微小被摄物为主要目的的摄影镜头。这种镜头的分辨率很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度好。它的近摄全部操作都在镜头自身上进行,因此可在近摄至无限远之间连续调焦,进而能从近摄状态迅速调整至普通摄影状态,这就为摄影者交替进行近距摄影和普通摄影提供了方便。

④比起设备上的独特性,微距摄影更具个性的部分则是创作理念上独树一帜。一般来说,摄影作为记录客观世界的手段,创作手法上更侧重于“表现”。微距摄影的基本理念,则在于“发现”二字。由于画面的面积需要大于物体本身,微距摄影拍摄的都是非常小的物体。摄影者常常会在司空见惯的场域之中发掘不为人所知的细节。

⑤微距摄影的阅读体验更多姿多彩。仅仅是一滴水珠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就足以让人目眩神迷,惊叹于造物主的伟大。平常概念中的渺小和视界里的繁复瞬间在头脑中形成碰撞,颠覆了观察周遭的成见。在惊叹于发现一个瑰丽新世界的同时,观者也会不由自主陷入对现实与虚幻、宏大与渺小的思考和感动之中,也许这正是微距摄影独特的魅力所在吧。

⑥世界的丰富和内心的层次,其多姿多彩远非我们当下所能想象,而是需要留待今后继续发现。摄影原本就是应时代进步之运而生的艺术形式,技术和观念的不断进步给了摄影继续发展的广阔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距摄影在未来仍将带来更多的惊喜。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从选文看,什么是“微距摄影”?
2.写出第⑤段中加点词语“颠覆”在文中的含义。
3.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例如,1826年尼埃普斯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窗外的屋顶》,从它开始,摄影对于物象更加真实描绘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
(2)比起设备上的独特性,微距摄影更具个性的部分则是创作理念上独树一帜。(       )
4.微距摄影与普通摄影相比,有什么特点?
2022-03-1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     )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A.跑龙套B.打圆场C.唱白脸D.对台戏
2022-03-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1《京剧趣谈》同步练习
4 . 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京剧趣谈》一文通过描写马鞭的作用,说明了利用虚拟道具可以表演得十分好看。
B.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没有办法而为之,对京剧来说没有达到想要表现的效果。
C.文中对 “亮相”这一特色的描写使我们了解了京剧艺术有很多高妙之处。
D.演员亮相的动作各异,表现的情绪也就不同:打袖动作表现怒斥或不悦;反搭臂袖表现观望的;站抱肩袖表现不悦、畏寒的情绪;拂袖表现激愤……
2022-03-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1《京剧趣谈》同步练习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烙饼里的爱与温柔

肖遥

①在这个春天,我按要求尽量少出门,买不了馒头,就只能烙饼。开始我不得窍门,烙的是死面饼,后来竟然无师自通地烙出了金黄色的发面饼。这一定是缘于姥姥的熏陶。

②10岁那年的暑假,我在姥姥家,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开饭。那段时间,姥姥天天换着花样烙饼——烫面饼、发面饼、油旋饼、葱花饼、莱盒子、肉馅饼……多年后的今天,我回忆起来才明白,当时姥姥已经知道自己病了,知道给我们做饭的时间不多了,便使出浑身解数,那些各式各样的烙饼、煎饼、菜饼、肉饼,其实是她最后的创作。姥姥虽然不识字,但她的这个举动,令我在多年后仍然感到震撼:这种拼尽全力的绽放,有种壮丽的诗意,简直是一场用生命创作的行为艺术。我这样一个“口粗”的、懵懂混沌的小孩,在她作品的召唤、启迪下,意识到了人间烟火之美。她用爱和付出,述说着自己对世间的留恋和对家人的不舍。

③然而,这样的爱越浓烈,越有很多求全之毁和不虞之隙。母亲一家人都讷于言,有事不说,也许是不屑于说出来,也许觉得情绪外露是不体面的,也许是觉得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只能令自己的处境更加尴尬,于是忍着忍着就习惯了。总之,从姥姥,到舅舅,再到我妈,都不爱说话。这也使得姥姥对舅舅虽然颇多怨言,却从不当面说出口,只是偶尔把我当成“树洞”,抱怨舅舅跟他的同事有说有笑,对自己的亲娘反而冷着脸;抱怨舅舅在她这里从来待不到两分钟。“算了算了,还不如不来,反正来了也无话可说……”

④我从8岁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姥姥对舅舅的抱怨大多被我写进了日记。有一天,舅舅来到姥姥住的窑洞说事,母子俩待在一起不知该说啥的时候,不识字的姥姥没话找话,把我的日记本拿出来,递给舅舅说:“这孩子写作业用功得很,跟你小时候一样,你给孩子检查一下,看看写得好不好。”没想到姥姥竟然把我的日记拿给舅舅看,我尴尬得几乎要找条地缝钻进去,可一转念,又隐隐有所期盼,或许我的日记能改变些什么……之后便开学了,我离开了姥姥家,没有亲眼看到日记所起到的效果。再接下来,就听说姥姥被查出患病之后,舅舅像疯了似的,天天背着人哭。他冬天蹲在结冰的水沟里找蛤蟆一一据说蛤蟆是一味中药的药引子,能治好姥姥的病。那本我小时候的日记,记录了姥姥和舅舅年复一年住在一起,日日相见,相爱相杀,用很多极端方式才能表达和明了的感情。

⑤我现在才明白,那本日记谁也没有说服,舅身不会只因看到我的日记就自责愧疚,从此变得口吐莲花、斑衣戏彩;不识字的姥姥一辈子生活在她狭小的世界里,更没有机会变得乐观通达。那本日记只说服了我自己,提醒我在这个特殊时期,珍惜与父母子女日日相处的时光,不要变成让孩子惶恐的妈蚂、让老人畏惧的女儿。

⑥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去做饭吧,用生涩的厨艺、诚挚的美食,表达我们的深情。就像那些热腾腾出锅的烙饼,正是姥姥对我们无尽的爱与温柔。

(摘自《时代邮刊》2020年第4期)

1.通读全文,文章写了有关姥姥的哪几件事?
2.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种拼尽全力的绽放,有种壮丽的诗意,简直是一场用生命剑作的行为艺术。我这样一个“口粗”的、懵懂混沌的小孩,在她作品的召唤、启迪下,意识到了人间烟火之美。
3.第④段画线句中“要找条地缝钻进去”和“隐隐有所期盼”矛盾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4.你怎样理解第⑤段“不要变成让孩子惶恐的妈妈、让老人畏惧的女儿”这句话?
2022-03-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京剧是我国人民 的一种传统艺术,演员要具备 四项基本功,演唱、念白讲究 ,令人回味。”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喜闻乐见、唱念做打、活灵活现B.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C.喜闻乐见、唱念做打、字正腔圆D.粉墨登场、生旦净丑、字正腔圆
7 . 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     
A.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月光把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浪花照得雪亮
B.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改为感叹句:贝多芬弹得多么纯熟,感情多深啊!
C.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贝多芬决定为兄妹俩弹--首曲子。(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因为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所以他决定为兄妹俩弹一首曲子。
D.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改为转述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
8 . 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无能,不懂装懂。
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2022-03-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6课 《两小儿辩日》同步课时练习
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鏖战犹     
A.酒喝得很畅快B.尽兴,痛快
2022-03-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10课《竹节人》同步练习
10 . 《竹节人》一课中作者在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说明老师(     
A.不喜欢竹节人,讨厌竹节人扰乱课堂纪律。
B.故作严肃态收取竹节人,体现出老师对竹节人的喜欢。
C.是个没有爱心的人。
2022-03-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10课《竹节人》同步练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