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那个星期天》中“我”对“第一次盼望”记忆深刻,却记不清具体是要去哪里,是因为(     
A.焦急的等待和一次次的失望让“我”忽略了想去的地方。
B.母亲一次次的拒绝让“我”伤心绝望,以至于“我”刻意回避了想去的地方。
C.“我”的第一次盼望让“我”深刻体会到母亲的辛劳,以至于忘却了最初的盼望。
D.“我”和母亲没有约定好要去哪里。
2 . 古人庆祝“腊八”是为了(     
A.庆祝丰收B.祭祀祖先
C.表达美好希望D.祈求团圆
3 . 董存瑞炸碉堡时遇到的困难不包括(     
A.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
B.炸药包不好放。
C.时间紧迫,大部队马上要冲上来。
D.自己很紧张、害怕。
2022-03-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1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同步课时练习
4 . 少小就离家,到了老大的时候才回来。作者到底干什么去了?(     
A.做官B.旅行C.考学
2022-03-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回乡偶书》同步课时练习
5 . 用最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下段文字的总起句。(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一是点画的美。古人曾形容“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让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二是用墨的美,书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轻、重,这让书法作品有了节奏与韵律的变化。三是结构的美。汉字笔画之间的穿插、组合、伸缩、呼应,千变万化,给书法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2022-03-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林海雪原》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分队在向威虎山匪窠开进途中,白鸽救了一个被杀伤的女人,并跟踪敌人发现了神河庙老道士,实际上是威虎山匪帮的情报员。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
B.杨子荣利用一撮毛不敢说出自己被俘经过的弱点,嘻笑怒骂,逼得一撮毛前言不搭后语,黔驴技穷。
C.杨子荣乔装成匪徒胡彪,只身打入虎穴,不仅取得了匪首的信任,巧妙地干掉曾被他俘获审讯过的土匪栾平,而且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全歼匪徒。
D.老奸巨猾、嗜血成性的座山雕,冷酷无情、凶狠残暴的许大马棒,顽固不化的马希山,道貌岸然、双手沾满鲜血的老特务宋宝森,这些人都是《林海雪原》中的反面人物。
2022-03-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龙口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小站

①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转瞬间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

②就在这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月台上几根漆成淡蓝色的木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③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月台左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早晨的报纸摘要。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正准备上车进城。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

④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rǎn

⑤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⑥小站上没有钟,也没有电铃。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地离开小站,继续自己的征途。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一尘不rǎn _____
(2)第③段画线句不宜改为“上面用字标明了安全无事故的记录”,理由是 _____
(3)第⑦段画线句写出小站 _____的特点,这个特点与喷泉、杏花的特点形成对比,突出小站“_____”。
(4)对第⑧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项是(     
A.这句话写出了这里的喷泉、杏花,使旅客们感到温暖。
B.这句话表达作者对工作人员全心服务旅客精神的赞美。
C.这句话主要是为了强调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春天。
D.这句话作为文章结尾,语言很抒情,直接点明了中心。
2022-03-05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十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等一只蝴蝶落到花朵上

①风和日丽,我带着女儿在乡间小路上悠闲散步。路两旁开满野花,五彩缤纷。一朵朵白色蒲公英轻轻摇晃着圆圆的小脑袋,跳着优雅的舞蹈。但除了野花还是野花,我无聊地刷起手机。

②忽然,女儿停下脚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等会儿再走好吗?”我说:“这小路除了野花,有什么可看?”女儿用手指着路边的草丛说:“看,那只蝴蝶多漂亮!我想等它落到花朵上。”女儿单纯美好、细致入微,我有点感动,收起手机。

③女儿张开双手,一路追着那只蝴蝶。那只彩色蝴蝶在低空款款飞翔,四处停驻,有时落在草叶上,有时落在路边石头上。想等它落到花朵上,不是一件易事。等了好久,蝴蝶依然在空中飞舞,丝毫没有落在花朵上的意思。我有点不耐烦,想拉着女儿走。但看到女儿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想:作为母亲,我难道不应该满足女儿的小小心愿吗?我停下脚步,陪她一起等。我们屏住呼吸,不敢惊扰那只自由飞翔的蝴蝶,静静地欣赏它轻快曼妙的舞蹈。

④就在这时,蝴蝶忽然缓缓降落,向一朵花靠近。看着它轻盈地落到一朵小花上,女儿瞪大眼睛,想拍手却不敢把手拍响。因为女儿,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蝴蝶采蜜!小家伙的鳞片艳丽无比,像五彩斑斓的舞衣。这小精灵伸出像弹簧一样细长的口器,插到花心深处,尽情吸食花蜜,轻轻扇了扇翅膀,似乎在说:“真甜!”

⑤可爱的小生命在花上停了大概10秒钟,又轻盈地飞走。女儿兴奋地挥手,冲蝴蝶说:“再见!”她唱着歌谣,蹦蹦跳跳向前走。像误闯秘境却全身而退的外来者,我心满意足

⑥我的朋友工作忙碌,却精心照料家里的昙花,昙花每年一般只开一次花,通常在晚上9—10点开花、凌晨4—5点凋谢。那天晚上,花要开了,她沏了茉莉花茶,放上轻音乐,静待花开,颇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心境。在皎洁的月光下,昙花轻轻颤动。然后,花筒慢慢翘起,外衣慢慢打开,洁白如雪的花朵惊艳绽放。水莲似的白色花瓣亲密相拥。朋友用视频拍下难得一见的时刻,在淡淡花香中沉沉睡去。美丽的昙花,让她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好心情。

⑦等一只蝴蝶落到花上,等一朵花深夜开放。如果你愿意停下脚步,静静等待,就能发现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 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路两旁风景 _____,表现出“我和女儿”散步时的状态和我们 _____的心情。
(2)阅读文章第②—④段内容,完成如表。

女儿的表现

“我”的情感

停下脚步,拉着我的手

(1)_____

指着蝴蝶,想等它落到花朵上

有点感动

张开双手,一路追着那只蝴蝶

(2)_____

充满期待

(3)_____

瞪大眼睛,想拍手却不敢拍响

(4)_____



(3)阅读第①—⑤段,概括第⑤段加点字“我心满足”的原因是 _____
(4)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⑦段横线填入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如果你愿意停下脚步,静静等待,就能发现   _____
(5)对于文章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小家伙”和“小精灵”两个称呼,包含着“我”对蝴蝶的强烈喜爱。
B.第②—⑤段是“我”的经历,故详写;第③段是“我朋友”的经历,故略写。
C.第⑥段写朋友“在淡淡花香中沉沉睡去”,主要是为了表现朋友的性格恬静。
D.第⑦段第一句话和第②—⑥段所写的两个事例,形成了写作顺序的一一照应。
2022-03-05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十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现代文阅读Ⅰ

给儿子打印象分

舒婷

①有一个小伙子,刚好18岁,正上高三。他中等智商,四肢健全,五官嘛,在他老爹老妈看来是蛮端正的。所谓敝帚自珍,敝儿也是如此。

②儿子的考试成绩总在十名左右。偶尔语文好一些,或者英语强一点,数学向来比不及格多不了多少;其余历史、地理、化学成绩跟股票一样升降很大,要看该任课老师是不是够犀利、够风度、够让人服气,最好有几分幽默感。

③儿子崇拜的球星、歌星、名将和喜欢的畅销书换的太快,惟一热爱不变的是麦当劳。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太多了,长跑,辩论赛,文艺演出,班刊社长,足球队长……每天不在操场上滚打到天黑是不肯离开的,回来一定浑身汗臭,45号大鞋满是泥污。节假日闭门不出,睡懒觉,放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上网玩游戏。

④生活上,儿子臭毛病很多,不叠被,不整理书桌,更不洗衣服,不洗臭袜子,整天问有什么好吃的,开口喊泡茶来、饭盛好,惟一自己动手的只有开冰箱和打电脑游戏。不过长途旅行,他是家中的全劳力,因为老爹老妈的颈椎腰椎肩周关节遭岁月风化,儿子便手提肩扛,嘴里咬着机票和身份证。同学中有领月薪、周薪的,儿子领日薪,从未超支,略有节余。压岁钱或生日红包统统自觉上缴,尚无经济头脑,不懂回扣。

⑤这个当儿子的,聒噪的很,插不上话急得挠头抓耳,满脸青春痘簇簇往下掉。放学回家,他兴高采烈跟我比划形容班级新闻和校园花絮,复述同学之间的小笑话,“砰”“蹦”“咔嚓”“咻”“轰隆”,无数象声词爆炸其中,为他的手舞足蹈虚张声势。他一回家,屋子里闹哄哄要满了出来,他一上学去,家便空荡荡的瘪成一张蜕壳。

⑥小时候,我坚决禁止他单独去海边游泳,(     )他气得大叫:“我恨你,妈妈!”不过等到小学五年级以后,我确认他的泳技已远非我所及,自然就放行无阻了。

⑦儿子慢慢长大。他知道自己资质一般,除了更加努力,别无骄人之处,可是不等于他就很努力了。比方周末是理科类的实验会考,不幸电视台每天都有施瓦辛格的动作片,儿子不但场场都看,还死活赶不走甲A和意甲的两场足球赛。

⑧后来,我想到自己也常有倦怠的时候,赖着不肯到电脑前面去工作。丈夫为了督促我,总是一起床就先把电脑打开,让五颜六色的三维管道在屏幕上张牙舞爪,我为逃脱它的捕捉使尽诡计。况且,施瓦辛格的片子我不也跟着全看了?

⑨儿子对小说一直不感兴趣,最近,我又怂恿儿子读阿城、陈村的散文随笔。这不仅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我发现儿子对语言的要求和我越来越接近,我终于明白了儿子对小说不感兴趣,它们离他的生活总有距离,因而他觉得不真实。也许要等到他上大学,才明白小说的经典性正是由于它的历史性。

1.根据上下文,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小时候,我坚决禁止他单独去海边游泳,(     )他气得大叫:“我恨你,妈妈!”不过等到小学五年级以后,我确认他的泳技已远非我所及,自然就放行无阻了。
A.然而B.即使C.宁可D.所以
2.文章第②—④段,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儿子,这三个方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表现。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4.对文章内容理解最全面、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许多不成熟,父母也没法教育。
B.父母要承认孩子的个别差异,要允许子女生活上产生错误,予以适当的宽容。
C.父母要尝试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
D.父母要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理解并允许儿子在考试期间坚持看电视的做法。
2022-03-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暖的雪书

①清晨出门,才惊喜地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地上积起了厚厚的一层。

②这几年,杭州难得下雪,即使下雪,落地就融化了。这场意外的大雪,立即引起了早起的人们一阵阵的惊呼。雪景很美,可是,一出门,我开始担心起来,路上的积雪已经冻结,很滑,不知道汽车还能不能开。开了几年车,还从没有在雪地上行驶过,我担心自己的技术和安全……

③小区外,停在室外的汽车上都堆积了厚厚的积雪,就像覆盖着一床厚实的棉絮。找到自己的小车,挡风玻璃上积上了一层厚雪,必须先将积雪铲掉。忽然发现在我的车前挡风玻璃上,有人在积雪上写了一个字,细细分辨,是个“慢”字。字写得歪歪扭扭,估计是用树枝写的。他是在提醒我吗?他会是谁呢?我的心里暖暖的。

④我发动了车子,打开暖气。趁预热的时间,将车上的积雪一点一点慢慢铲除。

⑤这时候,小区里陆续有人走出来。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惊呼:“谁在我的车上画画了?”回头一看,是停在我后面的一辆车。我好奇地走过去,只见她的前挡风玻璃上画着一幅画,是一座房子,还有一只高高的烟囱。女车主不解地看着画,这是什么意思啊?联想起我车上的那个“慢”字,我笑着对她说:“这是一座房子,一个家,画画的人可能是要提醒你小心开车吧。”女车主也笑了笑,对对,是得慢点。

⑥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字或者画,我突然很想知道。一辆辆车看过去,果然,每辆车的前挡风玻璃的积雪上,都被写上了字,诸如小心、慢、安等。有的车上画着一座房子,一颗心,一个孩童什么的;还有一辆车上,画着几个大大的惊叹号。

⑦这个人他是在提醒我们啊。

⑧大家就此议论开来,猜着那个写字画画的人,会是谁呢?我们的一位邻居?社区里的保安?晨练的老人?路过的行人?猜不透。大家恍然明白,是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提醒和问候,是大家的安全啊。一个有经验的老驾驶员告诉我们雪天开车的注意事项,大家听了直点头。这是我搬到这个小区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大家离得这么近,是大雪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啊。

⑨启动车子,缓慢地驶离小区。透过挡风玻璃,只见房屋、树上都积起了厚厚的一层雪,阳光照耀下的白雪世界,更加晶莹,更加明朗……

⑩车子慢慢前行,我突然想到了那句话:幸福就是用你的爱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这个初雪的清晨,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1.文章以“温暖的雪书”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小区外,停在室外的汽车上都堆积了厚厚的积雪,就像覆盖着一床厚实的棉絮”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短文中,没有写出在挡风玻璃上写字、画画的人是谁。有人认为这样写很好,也有人认为应该写出这个人是谁。这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请写出理由。
2022-02-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