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议与启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运动者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们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请想象一下,当这种压力转换成一种愉悦,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当运动者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会是怎样的情景……

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强身健体的乐趣,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呢?

材料二:1941年元旦,毛泽东给延安保育院的小朋友题词:又学习,又玩耍。1941年秋,毛泽东为《解放日报》体育专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

②蔡元培先生早有藏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种子,使他们成为健康快乐的一代,他们才会成长为祖国建设的坚实栋梁。

③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王宗平院长认为:孩子们的体育锻炼需要强度。如果体育课无难度、无强度、无对抗、不出汗,就无法磨炼学生意志品质。

④全国人大代表叶仁苏建议:各地学校要开齐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的衔接和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更多运动技能。

(1)读完“材料二”,请你写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2)有人说:“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哪有时间锻炼身体?”请你针对此错误言论,合理使用以上两则材料予以反驳。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杨万里写道:“一山放出一山拦。”我们在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座山。人就是在翻山越岭、不断修行的过程中走向成熟。名著中的许多“山”也代表着人物的成长和突破。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印证了人生得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的哲理。请从下面和山有关的情节内容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这座“山”带给我们的成长哲理。
A.孙悟空过火焰山(《西游记》)
B.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水浒传》)
2024-05-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3 . 网上针对“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展开热议。请你先补全以下回目中空缺的人物,然后参与该主题的讨论,谈谈你从这一故事得到的启示。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______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_____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2024-05-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的片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

沈琼枝住在王府塘房子里,也同房主人娘子去烧香回来。沈琼枝自从来到南京挂了招牌,也有来求诗的,也有来买斗方的,也有来托刺绣的。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庄非熊却也顺路跟在后面,看见他走到王府塘那边去了。庄非熊心里有些疑惑,次日,来到杜少卿家,说:“这沈琼枝在王府塘,有恶少们去说混话,他就要怒骂起来。此人来路甚奇,少卿兄何不去看看?”杜少卿道:“我也听见这话。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我正要去问他。”

【片段二】

李大人道:“自老师去世之后,我常念诸位世兄。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杜少卿道:“大人垂爱,小侄岂不知?但小侄麋鹿之性,草野惯了,近又多病,还求大人另访。”李大人道:“世家子弟怎说得不肯做官?我访的不差,是要荐的!”杜少卿就不敢再说了。

有人说杜少卿和沈琼枝是泥淖社会中生出的一对并蒂莲。清波下满眼污泥,却仍有清新,给人以希望。请结合材料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从他们的身上获得什么启示?
2024-05-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经典常谈》中,作者多次提到了“孔子”,下面摘抄了几处书中关于孔子的内容,请你阅读并简要说明孔子的育人方法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启示。

①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那时要养成一个人才,必需学习这些。

(节选自《三礼第五》)

②(孔子)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

(节选自《<春秋>三传第六》)

③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

(节选自《诸子第十》)

④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

(节选自《诸子第十》)

2024-05-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班级举办了“激扬青春,吾辈自强”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小青找到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材料二:

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

1.请你分别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小青同学在活动中展示了下面的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中的运算公式并联系文字,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1.01365≈37.8
0.99365≈0.03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懈怠以至深渊

3.请结合学习与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2024-05-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格尔木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7 . 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解“家国”之义】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家”的含义,推测“国”的含义。

                       

(图1:“国”的字形)                                 (图2:“家”的字形)
【“國(国)”的注释】原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国)字。
【“家”的注释】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麻下摆“豕”(猪)祭拜,就是“家”。后引申为“住所”等义。
国:____________
家:在屋廊下祭祀祖先
(2)【明自身责任】请结合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应如何爱国。

材料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材料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

2024-05-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小明同学分享的是综合性学习中“天下国家”这个话题,以“爱国”为核心。他选了下面的材料。

山东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英雄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和奉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勇敢地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奋斗。这些英雄事迹不仅展示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爱国精神。

(1)品读这些感人故事,请你根据材料写出下联。
上联:为国为民,赤胆忠魂永铸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雄们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2024-05-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以下对话,完成各题。

小记者阿姨好请问您为什么选择红色旅游?

李华妈妈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能了解红色的历史与家人参观先辈故居能感受革命家的精神                       。所以,我们选择红色旅游。

小记者李华同学,这趟旅游,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华太多了除了那些英雄故事外,还有很多图画文字也触动了我。

小记者那你会如何记录这次旅行呢?

李华一路上我拍了很多照片,除此之外,我还要写一篇日记来纪念这次红色之旅。

1.仿照句子,在划线处填写上合适的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能了解红色的历史;与家人参观先辈故居,能感受革命家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采访过程中,小华提到要写一篇日记来纪念这次红色之旅,你会给他哪些写作建议。
2024-05-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班级举办“责重山岳 敢于担当”的主题班会,小华准备向同学们宣讲先进人物事迹,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丰富班会内容。
材料一:

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 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 60 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上,31岁老将徐梦桃带着钢钉出场,凭借完美一跳夺冠,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此前,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最终,她以女子决赛最高分108.61分夺冠,为祖国争光。

材料三:

“没有歌声的童年,是很寂寞的。”2004年,邓小岚来到河北马兰村义务支教,教授音乐,募集乐器,组建合唱团。十几年间,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而邓老师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如今,邓老师又“回到”了马兰村,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1.根据材料内容,概括三则材料中的人物具有哪种共同的精神品质?
2.请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在时代的浪潮中,你们犹如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我们愿传承精神,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3.请你结合班会材料内容,以委婉的口吻,为图中的中学生提出建议,使他们避免“躺平”,不负青春时光。

4.在此次主题班会活动中,小华就名著中人物的担当精神分享了自己的名著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他将此次活动的读书卡片补充完整。
(1)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序号,使名著情节和人物相符。
“责重山岳敢于担当”读书卡片
人物特点名著情节
毛泽东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_______
保尔刚强不屈, 奋斗不止 ________
①他的部下宁愿死在路上,不愿中途离开,并且在长征中有许多人加入补充他的队伍。最后,他到达了西藏的东部,始与朱德联合,已经只剩二万人左右了,大多数赤脚光腿,筋疲力尽。修养了几个月以后,他的部队又向甘肃出发。
②他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③他在完全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出《暴风雨所诞生的》。
(2)请从担当榜样中(毛泽东和保尔) 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写下你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
致敬的榜样是___________
我的感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