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7 道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1 . 默写。
(1)“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3)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吉林师范大学附属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
2 .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这一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名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冬天登临长白山天池,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寒风感染,面都如刀削针刺,冷彻心肺的空气使人全身打战,现代人麻木的神经到了这里会被提升与唤醒。站在中国北方的雪山屋脊,天,是比别的季节蓝得更深沉了。苍天下,十六峰,峰峰如剑,直指苍qióng寰宇中,九霄的风严酷而又凶猛,但意想内的所有的积雹全都扫进空旷的天然。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摄氏(      )②苍qióng(      )
(2)“冬天登临长白山天池”中“天池”一词与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冷彻心肺的空气使人全身打战B.站在中国北方的雪山屋脊
C.九霄的风严酷而又凶猛D.天,是比别的季节得更深沉了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A.拟人   夸张B.比喻   排比C.反问   拟人D.夸张   设问
2024-04-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名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但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在开学初举办“重温快乐时光,分享寒假收获”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下列成语与本次活动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A.欣喜若狂B.笑逐颜开C.索然无味D.喜出望外

(2)同学们假期生活丰富多彩,且收获颇丰。请仿照下面韩梅梅同学的文字,写出你的感受。
韩梅梅:我利用假期走亲访友,加深了亲情和友情,让我更加懂得了亲情、友情的可贵。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活将邀请每位学生的家长出席,但你的家长因要参加朋友聚会而不想参与主题班会,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
2024-04-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名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在青春的路上,我们应该积极地迎接每一次的改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想那些消极的事情,经管好自己。②相信你渴望的总会出现,心中永远充满温暖的力量。③虽然这条路上荆棘满布、坎坷不断,________仍然要相信,你等待的美好未来它也在等你。④青春像一首歌,揍响你奋斗的乐章。⑤所以,千万不要世俗,更不要物欲横流,勇敢地改变自己,享受美好的青春。

(1)“坎坷”中“坷”的读音是: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第③句横线处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
(4)文中④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荆棘满布”一词的比喻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朋友”和“伙伴”的内涵jié然不同,不可 A (一视同仁     混为一谈),伙伴只是阶段性的陪伴或合作,朋友则如冬日暖阳,温暖着你。朋友的作用更在于互相砥砺,共同成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之间,也会有分,因为君子和而不同。朋友一定要以诚相待,以善相奖,以直相规,以力相帮。不能一切都依赖朋友,不要把责任推到朋友身上,更不要对朋友 B (咄咄逼人       相敬如宾)。以朋友关系而对他人提出许多无尽的要求,这是不智,也是不德。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ié(     )然不同                    ②分qí(     )
(2)填入A、B两处的词语分别是______(从括号内选择)
(3)修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中“作用”是名词,“砥砺”是动词。
B.因为“陪伴”和“奉陪”是同义词,所以选段中的“陪伴”可以换用为“奉陪”。
C.汉语中很多的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如“朱”,原指一种赤心的树木,后来引申指红色,如“近朱者赤”,这个义项是通过引申产生的,称为“引申义”。
2024-04-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升华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缊,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③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④毛主席曾强调:人民,               人民,               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_____改为 _____
(3)第④句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____________
(4)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
(5)第②句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学校举办了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签名之寓】
请将下面的文字作为你的微信签名,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2)【活动二:话题辩论】
朋友圈里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
(3)【活动三:趣味互动】
元旦将至,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元旦写的上联,请你与微信好友互动,写出下联。
上联:吉星高照迎新岁
下联:
2024-04-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学校开展“爱粮节约,厉行节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班级准备举办“节约粮食”的宣讲活动,请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在活动过程中,小星同学说道:“现在我们的粮食充足,衣食无忧,节不节约已经不重要了。”作为他的同桌,你该怎样劝说他呢?(不少于40字)
(3)下面是盼盼同学在参加完活动后写的一段感想,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以节约粮食为荣、销张浪费为耻的愿望。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爱粮节粮的优秀传统关德。在餐厅吃饭要做到不多点、不剩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一定要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爱教节粮的浓厚氛围。

①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朗读画波浪线句子时,应采用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激情昂扬     平缓抒情)。
2024-04-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八中学、白山市第九中学、白山市第十六中学、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其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攫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


【注释】①[狸]狸猫。②[弗]不。③[从者攫(huò)其入之所以鸡]随从用鸡作诱饵,在狸猫进入的地方放置了捕兽木笼。④[絷(zhí)]拘禁。这里指被关进木笼。⑤[缧(léi)]捆绑,拘禁。
1.甲文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去”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帮助推测词义,补全积累卡。下列选项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①前往   ②说不过去
B.①失去   ②大江东去
C.①离开   ②相去无几
D.①到   ②念去去
3.叹词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或表示呼唤应答的词,如哼、啊、哈哈、哎哟等,用以表达愤怒、高兴、痛苦、恐惧等感情。在朗读表演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我们可以在课文中加入恰当的叹词。请加入朗读小组,完成小题。
下面两位同学朗读的处理方式和理由,最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甲】朗读:啊?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理由:屠户此刻已经将骨头扔尽,而两狼仍紧追不舍,不由心生疑惑。
【乙】朗读: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理由:两狼如此狡猾,却还是败在了屠户的手里,真是好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甲文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夜 有 狸 取 其 鸡 追 之 弗 及。
7.下文中的“狸”和课文中的“狼”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其具体表现。
2024-03-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