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98 道试题
1 . 下面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
B.千钧一发 垂涎三尺 人声鼎沸 怒发冲冠——四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上述文化常识表述正确。
D.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了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文学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文学创作要想和时代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就要关注正在发生的时代变化。我们评判一部作品并不单纯从文学技巧【甲】表现手法的角度,而更看重文学提供的对于现实生活独特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看法以及新的表达。发扬乡村题材写作的优秀传统,塑造新人,书写新史诗,需要作家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tuò新视野。让生命中的文学时刻发出光亮,照耀这个时代充满生机的文学生活【乙】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评(       )          ②开tuò(       )
(2)语段【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顿号   【乙】问号B.【甲】冒号   【乙】省略号
C.【甲】顿号   【乙】句号D.【甲】分号   【乙】句号

(3)语段中“文学生活”的短语类型是(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4)请提炼出语段中画线句的句子主干。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白城市育人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 【乙】 【丙】 【丁】 。一棵槐树,挺秀葳蕤A】一片槐树,蔚然成林。

大槐树颇具魅力,冬日的雪中或寒风里,它依然挺拔屹立。枝条萧疏遒劲,足以让不惧凛冽北风的寒鸦和喜鹊停歇、筑巢。春天,它的枝叶紧随连、杏花、桃花、迎春花的脚步迅速变绿,叶叶细密,枝枝厚实,可谓生意盎然。夏日村口的大槐树下,浓荫蔽日河水潺潺。老人们在树底下乘凉,聊天,喝茶,看风景。妇女们在河边浣衣、纳鞋底。繁密的枝叶间开着淡淡的白色碎花,散发出如丝如缕的幽香。②这幽香仿佛也是白色的,梦幻一般。有时,闲聊的妇女们不知说了什么,笑声很响。大槐树上的鸟儿,不一会就振翅高飞,很快便消声匿迹了。笑声过后,安静了,一会儿,说话声又响起了,像河中深水处(回旋/激荡)的波浪那样有规律。【B河岸浅水处的几片树叶如小船晃悠,荡起几丝涟漪。距离大槐树几十米的河段,豁然开朗阳光灿烂,一条河分两半,一半温热一半清凉。河的上游燕子飞掠,荞麦田里蝴蝶翩跹。③麻雀叽喳,斑鸠藏荫,喜鹊立枝,它们在大槐树的庇护下酣畅聚会。【C村里有些人家,尽管门前的槐树不是很大,他们还是常浇水,常修剪,槐树枝叶便变得十分翠绿。枝叶呈团状、叠状、伞状、梭状,有的槐树下垂的枝条柔软,颇有杨柳的(风姿/风度)。早晨人们给枝条泼几盆水,空气(便/却)一下凉爽了,还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和树叶的生涩味。秋日,北方的天空比其他季节更湛蓝,更阔大;槐叶变黄,凋落满地蔌蔌作响。碧空映衬着黄色的槐叶,天地色泽明晰,令人(心旷神怡/心悦诚服)。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连(qíáo)     浓荫蔽日             挺秀葳蕤
B.飞掠                    豁然开朗            蝴蝶翩(qiān)
C.湛蓝                    消声匿迹             萧疏遒(jìng)
D.(huàn)衣     蔌蔌作响             生意盎然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旋       风度              心旷神怡B.激荡       风度       便       心悦诚服
C.回旋       风姿       便       心旷神怡D.激荡       风姿              心悦诚服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丁】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故乡,很适合槐树生长     
②长大移种的时候,砍得只剩树头和老根,随便放几天也没事
③栽树,浇水,一个星期就发芽;几年后,树冠硕大浓密,可遮阴乘凉
④树苗成活率高,清秀深绿,郁郁芊芊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②③
4.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河水潺潺”“阳光灿烂”“色彩明晰”三个短语的结构是相同的。
B.填写在【A】处最恰当的标点符号应为分号。
C.【B】处画线句子的主干是:树叶荡起涟漪。
D.【C】处画线句子使用“尽管……还是……”的关联词,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5.下面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句①运用拟人,把大槐树在寒冷冬季依然屹立的坚韧和魅力充分表现出来。
B.句②运用通感手法,通过视觉来写槐花的香气,让无形的香气变得具体形象。
C.句③采用比喻,写出鸟儿在大槐树这个地方自由自在的情态。
D.选文多用四字词语,且长句与短句结合,节奏分明,富有韵律。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文人墨客在诗文中常常驰骋想象,小文以“想象”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
(1)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想象让思绪穿越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①________________”;想象让豪情连接宇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令诗人沉浸他日团聚的情境,“何当共剪西窗烛,③________________”;想象助词人再现壮美的梦中奇景,“天接云涛连晓雾,④______________”。“怒而飞,⑤_______________”,是庄子对大鹏的瑰丽想象;“芳草鲜美,⑥_______________”,是陶渊明对心中桃源的真切描画。
(2)看了这个辑录之后,老师对一处的标点有疑惑,请你解疑:中间的停顿为什么其他地方都用的是分号,只有第④句相应的地方却用的是句号。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仙桃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来自各个行业、领域的获奖者们,精神催人奋进,事迹令人动容。学校借此开展“学习榜样,薪火相传”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部分   榜样力量

生命因温暖而进发力量,人生因激励而勇毅向前。纵览2023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当选者,从潜心研究风洞技术五十载奋斗一生绽芳华的老科学家俞鸿儒,到“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的特教老师刘玲利从暴雨之中逆行而上、转移受灾群众千余人的社区干部孟二梅,到带领平均年龄34岁的团队、破解了十几项世界级难题的大国工匠张连钢尽管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不同,但他们始终不忘他们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初心、鞠躬尽粹而不舍、砥砺前行,用行动诠释和定义着平凡中的不平凡也是时代的风向标。他们是时代的揩模,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

1.文稿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发(bìng)       而不舍(qiè)       揩模       鞠躬尽瘁
B. 发(bèng)       而不含(qì)       揩模       鞠躬尽粹
C. 发(bèng)       而不舍(qiè)       楷模       鞠躬尽瘁
D. 发(bìng)       而不舍(qì)       楷模       鞠躬尽粹
2.文稿中①②③两处填入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

第二部分   榜样事迹

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是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成长与诞生。

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用于航空航天等试验的大型科学装置,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当之无愧。这一装置所运用的“爆轰动高焓激波风洞技术”的理论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

俞老今年96岁,沥尽心血研究风洞技术已经50年。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他独辟蹊径,慷慨淋滴。如今,俞老依然提携后辈,他的不耻下问,也点亮了无数新星。

3.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存在问题,请你结合语境修改4.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之无愧B.沥尽心血C.慷慨淋漓D.不耻下问

第三部分   学习感悟

从抗美援朝一战成名,到新时代上高原、跨远洋,不同的任务,相同的使命。

十八大以来,飞行二大队深刻领悟统帅号令,结合使命任务,对接实战要求,锻造出制衡强敌的过硬本领,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快速成长为我军一支重要的空中战略性进攻力量,先后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被所在战区评为备战打仗先进典型,被空军授予集体一等功。

在飞行二大队,队员们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航迹和里程,解锁着未曾到达的区域和距离。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

5.下面是一位同学撰写的一副对联,有几处词语需要进一步推敲。根据材料内容,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常怀使命兴华夏;下联:激情豪迈,
A.①壮志凌云       ②不忘初心续辉煌B.①壮志凌云       ②不忘初心终梦圆
C.①凌云壮志       ②不忘初心续辉煌D.①凌云壮志       ②不忘初心终梦圆
6.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本学期我们学过唐朝________(填作者)写的《陋室铭》。本次活动中,学校征集以“学习榜样,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座右铭①,请你拟写一则,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注】①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东城区五中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春联的句式结构多样变化多端,广泛吸收了诗词骈赋文等各种文体的形式。文学修辞的运用,也拓宽了春联创作思维。新时代,新征程,谁开步快______;大目标,大变局,我争春勤______”,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充分表达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主人翁的创业自豪感。在句式的安排上,有些春联还作变格处理,我们不能将其看作是违律,而应视为一种突破与创新

(1)请在第①句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如脱兔              B.似耕牛
(3)第④句加点的“突破与创新”在短语类型上属于______短语。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
7 . 小语写出了以下读书感言,请你帮助他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①书卷气是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智慧源泉。②它不仅能丈量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但昭示着全体人民的精神厚度。③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可以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④所以,去阅读□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来一场心灵的旅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2)依次填入语段第③④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虚构”。
B.这里的三个人:你、我、他,都必须去。
C.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D.春天到了,凤凰广场上桃花啊、杏花啊、梨花啊,都开满了枝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辰龙年春节脚步临近,神州大地喜庆氛围越来越浓。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展现春节传统文化的底     ),而且加大新国潮文化精粹的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确保群众欢度文明祥和春节。

让群众过好年,“精神食粮”不可或缺。④不仅春节是民众阖家团圆的时刻,更是人们休闲放松、尽享精神文化大餐的契机。⑤各地在积极营造欢欢喜喜过大年氛围的同时,也要将民俗与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家国情与中国梦有机融合,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更为接续奋进积精神能量。⑥_______的文化滋养、______的精神力量、______的信心保障,将为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前行提供不竭动能。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底(     )                    (2)积xù(     )
2.下列有关语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中“喜庆氛围”是偏正短语。
B.②句“确保群众欢度文明祥和春节”中,“确保”和“欢度”是动词,“群众”和“春节”是名词,“文明”和“祥和”是形容词。
C.②句中的“不仅……而且……”与④句中的“不仅……更……”同属于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D.③句中“精神食粮”一处的引号表示引用某人的话。
3.依次填入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大、丰润、有力B.有力、强大、丰润
C.丰润、有力、强大D.丰润、强大、有力
4.④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0 . 学校开展“生活处处皆语文”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路名,不仅是城市的环境要素,也是城市的文化标识。云南昆明的金碧路,既蕴金马碧鸡的当地典故,也合乎金碧交辉的天象奇观;走进江苏南京的乌衣巷,会让人想起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名句;北京的百花深处胡同、河南洛阳瀍河回族区的勒马听风街,都让无数网友赞叹诗情画意”……这些路名,根植深厚的文化,穿越漫长的历史,展现着一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乙】道路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宝。于社会生活,路名是坐标,是方位□于文化建设,路名是记忆,是传承。城市的路名,是导航上纵横交错的回家之路,也是心灵中源远流长的归乡之路,不仅能带着我们回到亮着灯光、飘着饭香的小家,也能带着我们回到历史之河、传统之脉的家园。路名串联起空间与时间,对接着历史与生活,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份精神的底色。

【活动一   思路名】
1.(1)对比辨别是学习多音字的好方法。请你给甲、乙两个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蕴 ②宝

(2)学习标点能更好地梳理文章含义。乙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标点是______。
2.很多路名在命名上取自典籍,寓意深厚,起到人文教化的作用。你们学校最近建设了一条道路,请你根据积累的关于自强不息的古代名言,为其命名,并做命名阐述。
道路名称:______
命名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写体验】
3.2024年伊始,马面裙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张曼来到服饰博物馆“打卡”,了解与马面裙相关的介绍。参观完毕后,请你帮张曼在留言簿写一句参观感受,表达对马面裙的认识。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起源于宋朝的旋裙,是一种便于女子骑乘出行的裙式。由马面和褶裥组成,裙子的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相叠。襕(裙底及膝盖位置饰以各种纹样的宽边)的长度随流行趋势而不断变化。襴的纹饰多样,寓意丰富。马面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节用、惜物”“器以藏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等精神观念。

留言簿:马面裙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令人惊叹。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