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不要在细节上雕花

①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张趣图:有人在社交网络分享学习编程的笔记,一行行手抄代码,字迹清晰,排版工整,煞是认真。这让我想起我的学生年代。许多年前我还在念书的时候,班上有不少非常认真的同学,热衷于把课堂笔记做得非常漂亮、工整,有些甚至要用尺子对比着去写字。一年下来会写完好几本笔记本,满满当当,非常充实。

②相比之下,我算是个异类,因为我从来不做课堂笔记。我还记得有同学找我借笔记,听到我说“我不做笔记”时,脸上满是惊讶和不可思议——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可能觉得我是不想借,随便找个借口敷衍吧。

③当然,追求把笔记做得非常工整、美观,并不一定不好,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不过在我看来,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把精力放在“做笔记”上,那放在思考和消化上面的精力就必然会减少。比起前者,后者可能更重要。

④中文互联网把这种追求细节上的考究叫做“细节雕花”,我觉得挺贴切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热衷于去钻研和折腾一些很小的事情,却对一些更大的、更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比如:热衷于折腾工具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去培养一个真正有效、持久的好习惯;热衷于收藏和记录,囤积一大堆东西,但却从来不去翻阅它们;热衷于怎样把笔记做得更好看、更酷炫,但却忽略了,笔记的真正价值,是帮助自己消化知识。当你努力的方向偏了,投入再多的努力,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

⑤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追求细节上的完美,而是:当你在打磨细节时,不妨想一想:这些细节重要吗?它们的价值跟我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正比吗?除了这些细节,有没有其他更重要、优先级更高的事情,被我所忽略了?

⑥只有当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把一个系统搭建起来,你再去打磨细节,此时的打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你就只是在“细节雕花”而已。

⑦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已经做好了一个东西,再去打磨细节;而是我们企图通过“打磨细节”这件事,给自己一种安心感、舒适感,让自己感到“我是做了很多事情的”,从而心安理得地逃避。逃避什么呢?逃避去面对真正困难的事情,去面对必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去面对可能会失败的沮丧和挫败感。它的本质,其实依然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做一些绝对不会失败的事情,通过秩序的强化和细节的堆积来提高自信。秩序是有魔力的。通过对秩序的不断重复和强化,会让我们产生更强的控制感——我们会感到:仿佛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一切都有规律可循,能够被理解和解决。

⑧但真的是如此吗?不是的。你只是悄然用一个更熟悉、更容易的问题,替代了原本那个更复杂、更困难的问题而已。

1.作者为什么否定“细节雕花”?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细节雕花”让人们无法进行专注的独立思考。
B.“细节雕花”会分散人们做更重要事情的精力。
C.“细节雕花”让人们忽略更大、更重要的目标。
D.“细节雕花”使人们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2.人们为什么会热衷于“细节雕花”?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细节雕花”相对容易使人获得安心和舒适感。
B.“细节雕花”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C.“细节雕花”让人们暂时免于面对消极的感受。
D.“细节雕花”能通过解决简单问题给人们自信。
3.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该按怎样的步骤真正做好一件事。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让角儿”

   

“让角儿”是戏曲演出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多出现在几位名家在同一剧团或上演同一出戏的情况中。

在演一出大戏时,贯穿全剧的主要角色,在每一折中唱、念、做、打各有千秋。譬如,《四郎探母》这出戏中的主角杨四郎,共有《坐宫》《过关》《见弟》《见娘》《见四夫人》《回令》等多场戏。其中,有以唱功见长的,有以表演见长的,有以武功见长的,诸多名角如何分配这一个角色呢? 如果杨宝森、谭富英、马连良等三位名家参演,一般来讲,《坐宫》一折虽然有一个嘎调(高音),但相对于《见弟》《见娘》的多个高腔儿,显然更适合以韵味见长的杨先生,而嗓音高亢的谭先生唱《见弟》《见娘》更为合适,以做派见长的马先生演《回令》最为精彩。再如《群英会》《借东风》这两出戏,如果马连良先生自己挑班“马连良剧团”时,他要“前鲁肃后孔明”,因为《群英会》中鲁肃是第一主角。如果和谭富英这位名家同时参加演出,马先生就会把《群英会》中的鲁肃一角让给谭先生,自己饰演诸葛亮到底。

“让角儿”能                               ,更展现了“角儿”的艺德,最重要的是能让观众满意。

(有删改)

1.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补写结尾句,让文章内涵更深刻。(30字以内)
2.好的故事常常发人深省,使人读有所思,读有所获。阅读上文,你获得的最深感悟是什么? 请以此为观点,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写作提示:①观点明确;②论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00字。
2024-04-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宁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4·湖北武汉·一模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①我最近改变了自己关于智力的认识。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正常认知,指能够从记忆中提取知识的能力;第二种是元认知,指对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调节的能力。简言之,认知重在知道,元认知重在知道是否知道。两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其实意味着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很多时候则不是。

②比如,别人向你提问题,自己知道答案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但如果有人说出答案,立刻就能知道正确还是错误。这种情况下就是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传统教育中,智力是由正常认知能力评价的,比如考场上能够写出所有知道的答案,分数很高,人们通常认为他的智力水平高。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尽管实际生活中的他们也许和考场学霸同样聪明高效,但却不能同样容易地证明自己。

③可是,人生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系列的尝试、失败、再努力的过程,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基础。学习就是要知道原来不知道的,采取行动学会应该知道的,而这恰恰是元认知这种智力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

④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若是明确知道答案,即可放手去做;若是知道答案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可以做些调查研究;若是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也能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然后马上开始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会盲目自信或是自欺欺人。正是那些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人,才会做出最糟糕的决定。正常认知能力不好但元认知能力很出色的人,实际上蕴藏很大潜力。他们可能在学校表现平平,但面对挑战的时候,因为知晓自己的能力,所以会采取最佳措施。初看上去这样的人可能不够聪明,但因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他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学会最重要的东西。正常认知能力很好但元认知能力差的人却恰好相反。年轻时因为考场发挥出色常常得高分所以被认为有天赋,不幸的是元认知不够好。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知道,骄傲自大不肯虚心学习,不了解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看不起认知能力较低的人,最终不知不觉落在他人的后面,还不知道真正原因所在,煞是可悲。

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又如何把两者区别开来?知识实在太多,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掌握很小一部分,又何况我们普通人。而我们又很容易满足于有限的认知,将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求知欲。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

⑥最重要的智力是认识到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不知道是走向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可对于聪明人来说,这是最难学会的一课。我们已经习惯于正确,认为犯错误是可耻的,常因为看上去犯傻、掉价、没面子就拒绝承认自己的不知。这样的虚荣矫饰才是重大的弱点,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消除它,拥抱谦虚,才是真正智慧的标志。

(原文/沈畔阳,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对“元认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认知是一种了解并能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
B.元认知和正常认知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彼此分离。
C.元认知在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常常被人们忽略。
D.元认知与正常认知脱离的人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
2.下列对“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元认知会让人采取行动学会原来不知道的。
B.面对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
C.解决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帮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D.遭遇挑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让人根据自己能力采取最佳措施。
3.基于对智力的新认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抱有怎样的认知态度?依据⑤⑥段内容简要概括。
2024-04-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感受大运会的成都味道

①了解一个城市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视角解码成都魅力,无疑成了这个夏天很多人的选择。当国宝含量超高的开幕式沸腾了成都的夜,当吉祥物蓉宝可爱爆表吸引关注,当赛场上的挥汗如雨与火锅旁的酣畅淋漓撞了个满怀,成都凭借成功举办这一国际体育盛会,备受瞩目。88日,成都大运会闭幕,属于青春、属于拼搏的光芒仍在人们心中闪耀,成就梦想的热情仍在这座城市激荡。

②如果说美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开始,那么萦绕舌尖的味道则是读懂一座城市的关键。成都地处天府之国,更有满满人间市井,在成都开启专属于大运会的寻味之旅,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偏好的那款成都味道

③味道里的麻辣,是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川菜的辣,成就了名扬四海的成都小吃,也孕育了成都人性格里的热情似火。从为运动健儿加油鼓劲的一声声雄起,到成都学子为中外记者准备的一封封手写信,再到赛场间隙全体观众齐声合唱的民谣……这样的成都温度,不仅出现在比赛场馆、媒体中心,也蔓延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④走进街头巷尾,不论是马路上贴着欢迎来到成都的网约车,还是餐馆里热情的经营者,不论是一句句带着四川口音的问候,还是一张张真挚和善的笑脸,最是真情动人心。

⑤味道里的鲜香,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川菜始于麻辣,归于鲜香,正如大运会不只为了比赛竞技,更为让青年人有机会站上熠熠发光的舞台。以青春之名,共赴大运之约,圣火点燃的不仅是运动热情,更是青春的梦想与力量。

⑥参加本届大运会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都在赛场上拼尽全力。斐济代表团和列支敦士登代表团都只有一名参赛队员,纵是单枪匹马,也要一往无前。成都为青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而青年本身也成为活力成都的组成要素。从这个意义上看,成都成就梦想,正是成都与青年的一场双向奔赴

⑦味道里的甜糯,是文脉绵延的别样呈现。从甜腻腻的糖油果子,到糯叽叽的赖汤圆,再到几乎桌桌必点的火锅伴侣爽滑冰粉,成都味丰富多样,如同成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潮、本土与国际之间交融碰撞。

⑧成都大运会会徽中的太阳神鸟,让全球认识了古蜀文明;《吉祥天鼓》《康定情歌》等比赛音乐,让夺得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冠军的中国队别具风采。当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中医诊疗服务成为大运村里口口相传的神秘东方力量,当外国运动员吃着串串跳着广场舞沉浸式体验成都夜生活,巴蜀韵、民族风、中国味——这也是成都大运会向世界呈现的中国式浪漫

⑨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从历史中走来,成都吸引人们的,始终是包罗万象的多元滋味。又何止是成都。复合调味的火锅、北料南烹的炒菜、不拘一格的面食,千般风味汇集,造就了华夏大地一座座闻名遐迩的城市,也成就了千人千味、令人回味的中国印象

(邝西曦)来源:人民日报

1.大运会的“成都味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
2.有人认为第④段内容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要分析原因。
3.第⑦段说“‘成都味’丰富多样,如同成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潮、本土与国际之间交融碰撞”,请从以上三个“交融点”任选一个方面为这句话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024-02-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诊)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综艺节目以原创力带热海外传播

张凯滨

①《乘风2023》越南版近日在越南国家电视台VTV3台播出,首播即获得越南同时段综艺收视第一的成绩;《奔跑吧》“跑到”泰国,《中餐厅》“飘香”匈牙利,《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游学”沙特阿拉伯,这些综艺节目在外国录制期间,受到当地观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综艺节目出海进程稳步推进,已发展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用影视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明互鉴具有积极意义。

②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一部分综艺节目热衷于采取版权引进的形式进行制播。虽然这种节目生产模式拥有比较成熟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流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风险,获得较好市场反馈,但从长远来看,却容易使创作者形成“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惰性心理,不利于从业者原创能力的培养。

③有关部门注意到这个问题,纷纷从政策引导、创作生产上发力,助推中国原创综艺的发展。越来越多高品质原创综艺节目涌现出来。它们展现了当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为中国原创综艺节目对外传播提供了前提基础和可能性。

④国外引进中国原创节目一方进行本土化创作时,既要考虑自身市场需求,还要很好理解中国综艺节目的创作理念。而中国综艺节目制片方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引进节目IP一方的行业状况、发展理念,以及当地的社会文化特性、观众的欣赏诉求等。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综艺节目承载着丰富的符号元素,勾连中国与世界,实现中外文明互鉴。

⑤梳理近年来成功出海的案例我们还可以发现,它们常采用竞演的方式,展现参与者的人生故事,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参与者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互动,将情感这种国际传播的通用语言打造成看点和主题。如《我们的歌》让前辈歌手、中生代歌手、新生代歌手等不同代际的歌手合作,进行老歌新唱,表现前辈歌手、中生代歌手尝试新的音乐表达方式的过程,以及新生代歌手在摸索中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的过程,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对人生的思考。《这!就是街舞》,通过视觉色彩的搭配和动感音乐的调用,营造活跃的舞台氛围,将舞者的艺术情怀、人生故事、奋斗精神生动呈现。

⑥好内容想要触达更多海外受众,也需要积极探索一些路径。《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三季、第四季邀请拍摄地的青年参与录制,也收获了海外观众的好评。以他者视角切入中国故事讲述的方式,能有效对接外国观众的观赏诉求和欣赏品位,更容易使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理念润物无声地传播开来。

⑦国产综艺节目出海“航道”之所以越驶越宽、“航程”之所以越走越远,要归功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国产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应把握好时代给予的机遇,推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目品牌,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综艺节目出海进程稳步推进,打通了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的新渠道,实现文明互鉴。
B.采用引进版权的形式制播中国综艺节目,不能完全排除商业风险,还容易造成一些弊端。
C.国外引进中国原创节目进行本土化创作时,引进方与中国综艺节目制片方可实现双向交流。
D.时代赋予国产综艺节目更好出海的良机,制作团队应推出更多传播中国声音的高品质节目。
(2)助推国产原创综艺发展有何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国产原创节目能成功出海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4-02-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面小语同学《写给2035年》的一封信,完成各题。
亲爱的2035年:

①你好!遥想11年后,那时的我们已经20岁了。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变化最大的当属我们中国了。

②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丰富的早餐已经摆在桌上。你吃完早餐,机器人开始清洗碗筷,收拾屋子。傍晚下班归来,门顶上的智能人脸识别系统会自动开门,客厅、餐厅……所到之处的灯会自动亮起,桌上插着定时更新的鲜花,淡淡的花香伴着曼妙的乐曲,带走了一天的疲劳。 晚上,躺在床上,机器人会给你做全身按摩,直到你进入梦乡。

③家里这样,工作环境也是如此。在偌大的工厂里边,已经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人在忙碌了。只要发出相关指令代码,机器人几分钟就会制造出一台汽车,然后将线上的汽车转送到仓库。订单来了,系统会通过大数据比对,规划出一条最快捷的路线送至客户手中。

④科技改变着生活,更改变着中国。

2018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但外国人却瞧不起我们的中国制造。他们的嘲笑、他们的讽刺,到了2035年就会变成他们的惊讶。从2024年到2035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化。更多的中国年轻人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和超人的智慧,投入到航母事业中去,海外学子也纷纷回国支援。在无数个寒来暑往、无数个昼夜晨昏之后,许多难题被一一化解。终于,我们成功制造出属于自己的、领先国际的世界最大超级航母!伴随着人们的欢呼和盈眶的热泪,航母向蔚蓝的天空发射了一发胜利的礼炮! 到了2035年,我会选择当一名海军,我愿意乘坐着航母,去守护祖国的海疆。

⑥当然,其他的变化也不小哦。彼时,中国足球队严格管理,将大数据分析运用到每一个人的训练规划当中,科学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了整个团队的实力,并继续传承吃苦耐劳精神,刻苦训练,一步一个脚印。中国足球队接连在世界杯、奥运会中击败对手,站在了世界足坛的顶峰。整个运动场,五星红旗成了最漂亮的中国红,每一个摇旗呐喊的球迷此时此刻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国歌声响彻赛场上空。

2035年还有很多的变化,怎不让人期待呢!

小语

202411

1.作者充分发挥想象,描绘2035年中国科技在                        等领域的突破,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文中所展示的想象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但一定合乎生活的逻辑,请以文章第②段机器人早晚为人服务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3.小语写完这封信后想将它录制为音频文件上传班级群,他在最后一句朗读时应将重音放在哪个词语上拿不定主意,请你为他设计,并简要说明理由。
2035 年还有很多的变化,怎不让人期待呢!
2024-01-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一种生意经

①老夫妻手工做紫砂壶,开着一处小直播间,每天访客不超过百人,一周难得成交一单。老伯手艺很好,手更巧,有时候工具不趁手,自己可以立即现场做一样出来,做出来就可以用。因为是全手工,每把壶要价都很高,没有一把低于三千。

②直播时,老夫妻经常抱怨,说那些大直播间之所以生意火爆,是因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谎都敢撒,什么价都敢喊。每次最后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我们就是太老实,只有我们说实话,所以我们永远没法发财。

③我在那里买过几把壶,经常听他们叨叨,一边聊天讲笑,一边看着他们打泥条拍桶身搓壶钮。有天我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丧气话,就停下玩笑,认真对他们说:

④别人花两百元在直播间买一把大红袍全手工紫砂壶。你告诉他们大红袍泥在清代就已经绝迹,全手工壶哪怕学徒来做要价也不会低于八百元,这些是不是事实?是事实。那你觉得这些人要不要听?不要听。因为别人就是要大红袍、全手工、宜兴本山泥料,并且只愿意出两百元。所以大直播间主播说:来!我有大红袍全手工本山泥料紫砂壶,家人们,一九九上车!那一帮人一直苦等着这句话,于是蜂拥而至,一人抢一把走,欢欢喜喜,高高兴兴。

⑤你是真泥料,你是真手工,你不编造故事不说谎话,这很好,他们也都知道。可知道又怎样呢?他们不会花五千元买一把壶,何况买下来还没有任何故事可以和亲朋好友吹嘘夸耀。能告诉他们什么呢?有泥料神话吗?有工艺传说吗?有大师证书吗?你这里什么都没有,你只有手艺和诚实。

⑥你卖给他们的其实是事实、知识、真相,甚至都不是卖,而是赠送。但他们不想要,他们只会觉得受到严重伤害。你把幻梦悉数粉碎,让残酷事实就这么赤裸裸地出现在面前,让他们无法继续逃避,无法继续沉迷幻想,无法继续相信自己拥有上天眷顾,可以用199元买到传奇。

⑦别人大直播间赚钱,和你小直播间赚钱,根本就不是一种钱。那种钱你赚不到,同理,你这种钱别人也赚不到。你只会做壶,不会讲故事,也不研究顾客心理,那么你就收这笔手艺钱。别人怎么表演,别人怎么赚钱,和你无关。即便你想那么去做,你也根本没能力做到。所以,为什么要那么愤愤不平呢?

⑧拥有美德,美德本身就是犒赏。拥有手艺,手艺本身就是奖励。为什么一定要让美德和手艺换成很多钱才会开心?人们并不会为美德付费,人们去找商家,是去买东西来满足欲望。这世界上也有五万块钱一把的紫砂壶,却供不应求,人们趋之若鹜。真是因为手艺好,或者是手艺人道德感召?因为它能满足欲望。那帮随意就能掷出五万块钱的人也有欲望,也需要满足。同样,他们也不仅仅是买一把壶而已。

⑨有两种教育,一种来自大直播间,那里编造出一套神话传说作为知识传播。一种来自你这种人,来自师傅和徒弟之间口耳相传,来自经验和实践,它确保你能一直做出好物美物。无论你怎么讲授,无论你怎么强调事实,都没法打赢前一种教育,因为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前者。那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开心呢?为同行不开心,为顾客不开心,为他们不听不信而不开心。你有一小间直播室,你有百十个忠实客户,他们能听进去,他们懂得欣赏,他们不爱神话传说,他们认为你是预备役大师,他们欣赏这里每一把壶。这就是你的世界,你完全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开开心心做壶,高高兴兴聊天。的确是不大可能一夜暴富,的确是不大可能热闹火爆,但是茶不就是这么小口品么?日子不就是这么慢慢过么?心若是安于本位,哪里会自寻烦恼,觉得满世界都是敌人、坏人、蠢人?

1.读①②段,概括老夫妻经常抱怨的原因。
2.读④⑤段,对于购买者来说,大直播间低价紫砂壶的价值是什么?
3.读⑥~⑧段,作者为什么认为老夫妻不必愤愤不平?
4.读第⑨段,说说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人生心态。
2024-01-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篇文字中所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显然,《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日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一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改朝换代、国家灭亡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2024-01-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荣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别在聊天句尾加“哈”了

①语言的移风易俗,背后是价值观的迁变。就像群聊里越来越多的“收到”,代表了越来越多的人其实不想收到。而屏幕里如同尾行游戏的“哈”,则暗喻了某种普遍又诡异的新型社交心理。

②第一个在句尾加“哈”的人是谁已经无据可查,关于为什么要加这个“哈”也是众口不一。有人说是源于大湾区方言,有人说是南方省份的口语,甚至还有人说这个习惯其实是泰语。职场人士认为在句子结尾说“哈”,就掌握了与甲方沟通的心灵代码。办公室老手培养新人的第一步,就是往他的公关语言芯片里植入“啊呢哈噻呦”,其中“哈”是最精髓的,可以同时传达出尊敬与谦卑两种社畜(在公司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必备的品质。

③在这种新型社交心理下,“哈”仿佛无所不能。但一句话不加“哈”,影不影响意思呢?不影响。句尾的“哈”增加了语言的数量,却没能增加语言的质量。如果说它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那就是人们试图用这个“哈”消解对话的严肃感。在线上沟通时,说“好”,担心别人觉得你生硬,说“好的”又觉得情绪不到位,最后就成了“好的哈”“好的吧”“好的呀”。句尾加“哈”,可以说是十分鲜明的时代产物。

④在前网络时代,人们句末最爱用的语气助词还是“啊”。“啊”与“哈”的区别在于:“啊”往往代表了一种确定性,而“哈”却停留在一种尺度上的试探。也就是说,随着网络技术对人与人交往方式的改写,人们逐渐失去了社交的尺度。

⑤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社交刚刚被搬上网络,最心动的瞬间就是一天也不见得响上一次的QQ特别关注提示。而现在非工作时间微信一响,第一反应是啥呢?是恐惧和抵触。工作和生活、公域和私域、亲密和客气的界限统统被技术打破,我们被线上社交绑架了。社交聊天,都要消耗精力,精力有限的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微信好友,我们只能用一套聊天方法论来提高社交效率。

⑥句尾加个“哈”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发明,一个“哈”概括了社交诚意,一个“哈”也敷衍了社交规矩。

⑦其实,以“万物皆可+哈”为标志,代表我们正在越来越接近一个“脸谱时代”。我们近两年频频遭遇的各种社交怪象、汉语异变,正是人民群众线上捏脸谱的过程。这个“哈”,就是脸谱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线上社交的文字表意会越来越趋近于emoji(表情符号),指向为一种量化的、精准的情绪画像。

⑧“哈”的背后不是一个字,而是一张张情绪固定的脸。好处是快、容错率高。而坏处,也许是网上“哈”太多了,你在现实生活中反而笑不出来了。

⑨网络无疑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社交形象、表达权利和语言习惯。社交的边界,消失了。

⑩甲方让你快点干活,嘱咐你“辛苦了”;你又赔着笑让乙方加个班,现实中,面容僵硬的你此时有了三头六臂,聊天框里敲击出了各种开怀大笑的emoji以及热情洋溢的“哈”“好呢”等优美汉语。

⑪生活与工作越来越模糊了,凌晨2点睡觉和凌晨5点起床没啥区别了。只有那个“哈”,让你很清晰地意识到,又要干活了。

⑫一个社畜崩溃的时候,没有一个“哈”是无辜的。

(选文有删改)

1.作者认为句尾加上“哈”暗喻了一种新型社交心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可拉近与职场老手沟通的心灵距离。B.可同时传达自己尊敬与谦卑的品质。
C.可以消解与人对话的严肃感。D.是对对方在一种尺度上的试探。
2.人们在聊天时句尾加“哈”的社会原因,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代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人们逐渐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B.社交聊天需要耗费精力,人们需要用句尾加“哈”的聊天方式提高社交效率。
C.句尾加个“哈”是了不起的发明,既概括了社交诚意,也敷衍了社交规矩。
D.是脸谱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线上的社交文字表意指向为量化的、精准的情绪画像。
3.结合全文内容,句尾加“哈”揭示了网络时代人们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024-01-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下面是作家贾平凹的发言稿(节选)。请认真阅读,完成各题。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①几年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翻译就是世界文学。这话让我吃惊,可冷静一想,事情确实是这样的,没有翻译,从何谈世界文学呢?正是一批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出去,尤其是被翻译出去的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使世界才了解了和正在了解着中国文学。翻译的功德巨大啊!现在,中国的政府、中国的文学组织机构,中国作家对翻译的热情很高,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解读中国故事”,其希望和目的要让中国作家的作品更多地翻译出去,翻译得更好更准确更丰满。有幸参加这个大会,对于如何解读中国故事的话题上,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②解读中国故事,就是让人知道这是中国的故事,并从故事中能读到当今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能读出中国的气派、味道和意义。而当下的中国,作家是极其多,作品也是极其多,据有关资料报道,仅长篇小说,每年就印刷出版三千余部,在这些庞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里,怎么去识别哪些是有价值的作品,哪些是意义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译出去,哪些作品是需要下工夫做的重点翻译?别说翻译家,就是中国的文学专业人员也难以做到那么好。虽然对于一部作品的优劣高低鉴别那是自有一种标准和感觉的,好的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它会口口相传,产生出影响,但是当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读过,或无法从整体上来把握时,具体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读。

③我的意思是能多读些作品尽量去多读些作品,从而能从中国文学的整体上去把握和掌控,当把豆子平放在一个大盘里,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就自然都发现了。要了解孔子,不仅是读孔子,还有必要读老子,读荀子,读韩非子等等,这样更能了解孔子。在这种能整体把握当下中国文学的基础上,就可以求辩解: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它的文学与西方文学有什么不同?与东方别的国家的文学有什么不同?它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生活?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精神和气质?这些生活这些精神这些气质,在世界文学的格局里呈现了什么样的意义?

④这样,就可能遴选出一大批作品来,这些作品因作家的经历和个性不同,思想和审美不同,他们的故事和叙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态上,色彩上,声响上,味道上各异。如何进一步解读,途径之一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化。

⑤说到了解中国的文化。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包括艺术作品中,是有着相当多的中国文化的表现,但那都是明清以后的东西,而明清是中国社会的衰败期,不是中国社会的鼎盛和强劲期,那些拳、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是浅薄的零碎的表面的东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国文化一定要寻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比如中国文化中关于太阳历和阴阳五行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它的哲学观念的。比如中国的宗教有儒、释、道三种,道是讲天人合一,释是讲心的转化,儒是讲自身的修养和处世的中庸,这三教如何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构成和运行的。比如,除了儒释道外,中国民间又同时认为万物有灵,对王的敬畏,对自然界的阴阳的分辨。中国文化中这些元典的东西,核心根本的东西,才是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性格,它重整体,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关系,重秩序。能深入了解了这些,中国的社会也才能看得懂,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也才能搞明白。有了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性格、宗教和哲学,进而又影响和左右着中国人的审美,形成了它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

——节选自《美文》,有改动


(1)阅读上面文字,填写表格空缺处内容。
发言场合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
(在京医行)
发言者身份嘉宾
听众身份来自16个国家的30位汉学家、翻译家
讲话的核心话题“解读中国故事”即翻译家能较为理想地鉴别出中国作品的优劣高低。
发言思路①解读中国故事的目的:A______________
②如何解读中国故中B________C_______
(2)有同学说,以上讲话内容专业性强,但发言者把一些抽象的说法或术语解释得通俗易懂。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至少答两点)
(3)文章开头看似平常,实则有一定的设计用意。请说说你自己的理解。
2023-1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