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目前WiFi陷阱有两种:一是“设套”,主要是在宾馆、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搭建免费WiFi,记录用户在网上进行的所有操作;二是“进攻”,主要针对家庭WiFi,若WiFi密码强度不高,黑客破解WiFi,就可能对用户电脑进行远程控制。这警示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要(     
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正确使用互联网②拒绝使用WiFi,避免受到侵害
③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制裁网络黑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22更新 | 24次组卷 | 99卷引用:江西省寻乌县博豪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八年级某班开展以“珍惜美好生活,预防违法犯罪”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法治播报】小江同学播报了一则法治新闻。

2023年5月30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郝春荣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郝春荣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查扣在案的郝春荣受贿所得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1)这则新闻告诉我们哪些法治道理?

【以案释法】小西同学分享了一则维权案例。

准备离婚的何某因一时气愤,将相关诉讼材料制作成短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妻子刘某以何某侵犯其隐私权为由,一纸诉状将何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根据何某的过错情况,判决其离婚时赔偿妻子1万元。


(2)这一案例对我们有何警示?

【普法视频】老师播放了一则普法小视频。

13岁,小华(化名)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哥们儿”,受他们的影响,小华经常逃学、进网吧,屡教不改。

14岁,因为父母给的零花钱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消费需求,小华开始小偷小摸,还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

16岁,小华与几个小混混一起抢劫一辆出租车,并把出租车司机打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


(3)结合小华的经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犯罪。
例:预防犯罪,需要我们认清犯罪危害,珍惜美好生活。
①预防犯罪,需要们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2023-11-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16.6%。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是在社交平台口无遮拦,还是在舆论空间恶意中伤,一些具有诽谤性、污蔑性的图文视频,严重损害当事人的人格权益,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甚至酿成不少生命的悲剧。用法治方式铲除网络暴力,不仅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到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再到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国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的力度不断加大。

▲必须要认识到,网络暴力行为和现实中一样,都有可能构成侮辱,诽谤,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犯罪。信息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自由,但谁都没有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特权。网暴者不管是躲电脑、手机里面,还是藏在昵称、头像后面,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3-1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如下图所示,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135款违法违规App体现了(     )
   
①坚持依法管网、依法治网②公民隐私权不再受到侵犯
③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合法性④严禁各种App 网络上运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1-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014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①小王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忽然自动弹出一个黄色网页,网页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小谭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小云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023-11-20更新 | 161次组卷 | 131卷引用:江西省寻乌县博豪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两微一抖”已成为大众传播时代的社会符号,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型传播格局。部分用户在网络上的言行随心所欲,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限度。这要求公民(     
①健康上网,文明、理性发言
②集中整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问题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7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亵渎英烈零容忍。一名“网红”旅游博主在康西瓦烈士陵园拍摄的照片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照片中,该博主倚靠在戍边英雄墓碑旁,满脸笑容、大摆“俏皮”姿势,却配文“尊重”。随后,有关平台对涉事旅游博主账号进行永久封禁,公安局也就此事进行立案。

崇尚英雄需行动。英雄是肩负历史使命、解除民族危难的勇士,尊敬英雄是享受国家和平与富强生活的人们应有的最基础的感恩。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广泛的自由,但任何用玩笑抹黑英雄、用娱乐混淆历史的举动,不仅有违道德准则,还践踏了法律底线。

诋毁英雄有代价。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流量至上,以泛娱乐化的方式解构历史场所的严肃性,无疑是一种消解民族记忆、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诋毁、丑化英烈名誉,国家不可接受,人民也绝不容忍,其行为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8 . 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图漫画告诉我们(     

①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预防上当受骗
③正确认识网络危害,远离网络
④不使用网络,不玩网络游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关注新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方法。

2022年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黎佳佳,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端屎端尿,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工作,她把患重病的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1)“新时代好少年”黎佳佳“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科技大学近日发布消息,将根据食堂消费大数据,对在食堂消费次数多、平均消费额度低的2000余名学生发放餐补。无需申请,不公布名单,直接充入餐卡,这样的“隐形”资助让无数网友点赞。


(2)湖南科技大学“隐形资助”的暖心之举让我们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因染粉色头发、带着硕士录取通知书去看望久病在床的爷爷,而遭遇大规模网暴。网络上一些耸人听闻的“罪名”向她袭来,让这位原本元气满满的少女在与抑郁症抗争多日后,不堪网暴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3)避免悲剧再次上演,作为网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以下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网络的是(       
A.大二女生李某用自己的身份证和私照作抵押,从网贷公司贷款5000元
B.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赴郊外商议购买野战游戏装备
C.王某在收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的视频邮件后立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3-10-08更新 | 66次组卷 | 6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