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法律护航,遵守规则】

同学们在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时,看到“网络保护”部分的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此引发了大家争议。



(1)请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对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同学们经过上述辩论,决定写一个关于中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倡议书。有同学初步写了下面内容:

关于中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倡议书
第一:①。我们应在班级签订承诺书,“言必行,行必果”,不偷偷把手机带入校园。
第二:利用手机上网要做到:②。
(2)请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倡议书中的内容。
2023-04-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2022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安全教育日。为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开展以 “国家安全教育和自我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八年级(2)班组织大家搜集有关安全方面的新闻素材,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和分享,小李给大家分享了这则新闻:为增强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凝聚各界力量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澳门特区政府与澳门中联办2022年继续合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另外,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中联办还面向全溴中学生举行“国家安全”主题征文比赛,广大学生踊跃参与。


(1)为什么要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和“国家安全”主题征文比赛。

活动二   围绕网络安全,小张在交流中提醒大家,我们有权利在微信朋友圈发表评论、转载文章,但必须把握好自身的定位,以下这几种消息千万别发:政治敏感话题不发;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军事资料不发;涉及国家机密的文件不发;来源不明、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视频不发;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微信朋友圈发表评论、转载文章时要注意什么。

活动三   活动中善讲故事的小吉给大家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陌生的微信用户主动联系政府公职人员唐某,自称记者,以需要新闻报道材料为由,表示如果其提供军工项目的照片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在这名境外间谍人员的指使下,唐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进入敏感区域,拍摄大量军工项目的照片并传到境外。短短几个月,唐某因此获利超过9万元。大家纷纷谴责唐某行为的同时,准备写举报材料揭发唐某。


(3)请你帮助他们填写表格。
提交相关部门或拨打举报电话
提交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法律依据

2023-02-2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网络生活新空间

材料暑假里,八年级(5)班的小明每天从早到晚机不离手:早起在床上看新闻、走路聊聊天、吃饭查资料、转发各种消息,睡前玩游戏。他还关其名日:我的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

(1)请选择恰当的情境选项,将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相应的位置。
情境:
A.网络我让我们的生活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B.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多彩。
D.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网络生活的利;____
网络生活的弊:____
(2)针对小明的暑期行为,八年级(6)班同学开展“争当网络文明使者”的活动,活动需要倡议书,请你帮忙完成倡议书的设计。
倡议书
做网络文明使者,我们的行动是:(至少三条)____
2024-04-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1)为学习和宣传材料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内容,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帮忙拟定一个活动主题。
【学习模范】

2022年3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以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冲天鹏翅阔”表达了对顾诵芬将毕生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心有大我,赤诚报国,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倾尽心血的无限敬仰。

顾诵芬对年轻人充满期待:“中国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记住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2)顾诵芬院士的期待启示我们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善用网络】

2022年8月2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在天津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怀进鹏指出,广大师生是网络空间的主力军,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创新者、维护者。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如何做一名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创新者、维护者?
2023-02-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有烦恼,让我们一起置身情境,感悟生活,健康成长。
情景一:星期六是小东的l4岁生日,几个要好的同学都要参加他的生日聚会,想到自己的家境并不宽裕,父母上班又忙,于是他婉言谢绝了。
情景二:放学后小东没有做值日就回家了。路上好朋友小林约他一起去网吧玩游戏,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去了。结果第二天没有交上作业,班主任了解事情的真相后,为了防微杜渐,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请你结合上述情景,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1)请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小东有哪些长处值得我们学习?
(3)小东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为什么?
(4)在班会讨论中,请你说说沉迷网络的危害。
(5)请你为正确使用网络出谋划策。
6 . 【盘点新法新规,传递法治声音】

材料一   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始实施,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防火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点提炼。(至少3点)

材料二   “叮咚、叮咚”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李强同学携带的手机发出了响亮的声音,破坏了课堂的纪律,影响了同学的学习,打乱了老师的讲课。老师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将手机上交保管,李强拒绝上交。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同学甲:老师真爱管闲事,我们的手机想带到哪就带到哪,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这是我们的权利。

同学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把它带进课堂来呀。因为……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网络保护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2)请结合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乙续写理由。(至少两个不同角度)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公民应怎样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2023-07-18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第3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奥运精神我领悟】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冠军语录感悟的道理
乒乓球运动员马龙说:“我的东京奥运会之旅圆满结束,无论单打冠军,还是团体金牌,都是我和我的队友、教练员,以及背后默默付出的陪练、队医、保障团队,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出来的荣耀勋章。”
击剑运动员孙一文说:“如果祖国需要我的话,我肯定很愿意继续站出来,为击剑事业作贡献。”
【行己有耻守底线】

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一跳惊天下”,全社会都在为她送上祝贺。然而,一些另有所图的人也伺机而动,企图收割这波流量,将全红婵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得一团糟。全红婵家人只好对乡亲们和正在直播的主播一遍遍地说:“小点声吧,家里的老人家已经被吵得两天没合眼了……”


(2)请你对这些网络直播者提出恰当的忠告。
【中华文化新传承】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身穿红衣白裤(裙)搭配的“开门红”礼服亮相。女士连衣裙牡丹图案,选取故宫明代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碗”上的纹样作为视觉来源,具有中国特有的美学品质和趣味。男式衬衣设计灵感来源于最具中国象征的五星国旗图案,体现中国奥运军团团结拼搏,为国家荣誉而战的精神风貌。男装纽扣以五角星为图案。女装纽扣为牡丹纹,源自战国时期的瓦当纹样,简洁大气。


(3)中国奥运军团“开门红”礼服的设计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全民健身共参与】

2021年8月8日是东京奥运会闭幕日,恰逢我国第13个“全民健身日”,主题是“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健身,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4)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项体育运动,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看设问
题号设问主体设问角度设问中的限定词
第1小问
第2小问
第3小问
第4小问
审材料
题号提示语/提示句
第1小问1.
2.
3.
第2小问1.
2
3.
第3小问1.
2.
3.
第4小问1.
2.
3.
列答案
题号列答案(概括性语言或书本知识点)
第1小问
第2小问
第3小问
第4小问
2023-09-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东京奥运会
8 . 【文明上网,快乐成长】

某校开展“铸牢网络保护防火墙”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小乐同学收集到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2023年3月以来,在地方政策扶持、管理服务支持、网络流量加持下,“淄博烧烤”使得这一文旅IP热度不减,“淄博烧烤”相关话题点击量超13.8亿次。借此热度,当地文旅局通过网络直播向网友介绍淄博烧烤等文旅资源,传播了淄博特色文化,展现淄博文化魅力。网络直播吸引大量游客,烧烤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淄博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月旅游总收入近44亿,同比增长65%。

材料二   “单场直播打赏超过百万,幕后有高人,营造虚假人设,年龄已经快到40岁……”,一夜爆火的“挖呀挖黄老师”在流量和质疑汹涌而来的压力下,选择了回避,但各种传闻愈演愈烈……近日她又与随州曾都区文旅局长解伟携手,为随州美好乡村生活节打call,转型公益,引起网友热议。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网络作用的角度分析"淄博烧烤"火爆的原因。
(2)请你思考: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挖呀挖黄老师”的一夜爆火和转型公益?

材料三   小明所在的班级打算在社区开展一次“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并向大家发出了如下倡议。

倡议书

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为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避免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我呼吁大家一起争做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四有好网民”我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XXX

2023.11.9

(3)请你将上面倡议书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023-12-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做新时代好网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10亿,其中20岁到39岁的网民达到了37.7%,19岁以下的占比15.6%,青少年网民数量达到全国网民总数的一半以上。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真正主力军。苏州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分小组开展“做新时代好网民”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

小组实践探究一   青少年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


(1)小组实践探究一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小组实践探究二   向青少年发出“做新时代好网民”的倡议

关于“做新时代好网民”的倡议书


第一,①________________。对网络上的信息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是否符合事实和因果关系)。
第二,传播网络正能量。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第三,④________________。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渲泄负面情绪等。
(2)请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倡议书中的内容。
10 . 走进社会,感悟生活

【畅所欲言】寒假期间,某中学为八年级学生设计寒假实践表:

寒假实践表

家人互帮互助: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劳动我在行:参加一次劳动体验。研学获新知:去陕西省博物馆进行探究活动。

对此,两位同学展开讨论:

参加这类活动只会耽误学习时间,毫无意义。

我不在意它有没有意义,我更在意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完成此次“实践作业”?


(1)你赞同小丽的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2)请你为小飞答疑解惑。

【新闻解读】某中学八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时政新闻分享活动,请你参与。

新闻

新闻解读

2022年7月13日,香洲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门通告,3名人员因散布“珠海封城”涉疫情虚假信息,分别被处以行政拘留和行政罚款处罚。该案例警示我们,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府”推动下,各地官员放下身段架子,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受各界群众好评。这体现的网络作用是(请用一句话总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表所缺内容。
2023-09-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