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天气异常常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本大题中的选择题均为单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材料一:20217月中旬,德国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材料二:葡萄适合生长在南北纬38~53度的地区,喜光怕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阿尔河流域是全球葡萄种植的最北区域之一,也是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位于该流域的德尔瑙镇,人口约2千人,是此次洪水的重灾区。

(1)阿尔河沿岸的德尔瑙镇主要建于河流的(     
①凹岸②凸岸③河床④阶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图2所示的德尔瑙镇受灾照片,是图3中所标示的(     )处拍摄的。
A.甲B.乙C.丙D.丁
(3)除了洪涝灾害,强降雨在德尔瑙镇及周边区域还可能诱发(     
①咸潮②滑坡③风暴潮④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据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位于山脉的____坡,____条件较好。葡萄种植区土壤以砂土为主,其特点是____,适宜葡萄生长。影响德尔瑙镇葡萄酒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
(5)此次德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该国的____部,____河的支流沿岸。
(6)德尔瑙镇葡萄种植区受持续降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小,结合图2说明原因。
(7)将受灾区德尔瑙镇整体搬迁到图3中的A地区进行重建。你认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8)下图是德国洪涝发生期间的欧洲西部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请在图中用“H”标出1个高气压中心,用“L”标出2个低气压中心,并用箭头绘制P点的风向。应急管理部门在洪涝发生期特别关注天气形势的发展,你能从图中的哪些信息推测出德国即将迎来降雨?

2024-01-08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图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角a为12°,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位置,且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回答相关问题。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        月,太阳直射点位于        ,北京时间为        点。
(2)简述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3)请你在上图中画出这一天全球的昼夜分布状况。(标出晨昏线,太阳光线,夜半球,极昼极夜出现的纬度等)
(4)若此后一段时间a逐渐减小,简述上海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2019-11-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德国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材料二:葡萄适合生长在南北纬38—53度的地区,喜光怕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阿尔河流域是全球葡萄种植的最北区域之一,也是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位于该流域的德尔瑙镇,人口约2千人,是此次洪水的重灾区。

(1)此次德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该国的____部,____河的支流沿岸。
(2)阿尔河沿岸的德尔瑙镇主要建于河流的(     
①凹岸②凸岸③河床④阶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图2所示的德尔瑙镇受灾照片,是图3中所标示的甲、乙、丙、丁中的____处拍摄的。据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位于南坡,____(A.光热B.水分)条件较好。葡萄种植区土壤以砂土为主,其特点是____(A.蓄水能力强B.通气性好),适宜葡萄生长。
(4)影响德尔瑙镇葡萄酒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B.土地C.市场D.劳动力

(5)除了洪涝灾害,强降雨在德尔瑙镇及周边区域还可能诱发(     
①咸潮②滑坡③风暴潮④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图4是德国洪涝发生期间的等压线图。请在图中用“H”标出1个高气压中心,用“L”标出2个低气压中心,并用箭头绘制P点的风向。

(7)德尔瑙镇葡萄种植区受持续降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小,结合图2说明原因。
2023-11-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位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B)
4 . 图为11月30日02时和20时天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两张图中用“H”标出高气压中心,用“L”标出低气压中心,并用箭头绘制北京的风向。
(2)02时甲处气压约为_____百帕,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控制地区的天气状况_____
(3)关于甲处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近地面水平方向顺时针辐合②近地面水平方向逆时针辐合③近地面水平方向顺时针辐散④近地面水平方向逆时针辐散⑤中心气流上升⑥中心气流下沉
(4)20时下列区域上空最有可能出现逆温的是(     
A.北京B.西宁C.杭州
(5)比较20时西宁和杭州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6)简述该日02时至20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及其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2023-05-0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

5 . 天气异常常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德国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材料二:葡萄适合生长在南北纬38~53度的地区,喜光怕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阿尔河流域是全球葡萄种植的最北区域之一,也是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位于该流域的德尔瑙镇,人口约2千人,是此次洪水的重灾区。


(1)此次德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该国的____部,____河的支流沿岸。
(2)阿尔河沿岸的德尔瑙镇主要建于河流的(     )(单项选择)
①凹岸②凸岸③河床④阶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图2所示的德尔瑙镇受灾照片,是图3中所标示的甲、乙、丙、丁中的____处拍摄的。据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位于____(选择:A.南B.北)坡,____(选择:A.光热B.水分)条件较好。葡萄种植区土壤以砂土为主,其特点是____(选择:A.蓄水能力强B.通气性好),适宜葡萄生长。
(4)影响德尔瑙镇葡萄酒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单项选择)
A.原料B.土地C.市场D.劳动力
(5)除了洪涝灾害,强降雨在德尔瑙镇及周边区域还可能诱发(     )(单项选择)
①咸潮②滑坡③风暴潮④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下图是德国洪涝发生期间的等压线图。请在图中用“H”标出1个高气压中心,用“L”标出2个低气压中心,并用箭头绘制P点的风向。应急管理部门在洪涝发生期特别关注天气形势的发展,分析下图中的相关信息与发生洪涝之间的关联。

(7)德尔瑙镇葡萄种植区受持续降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小,结合图2说明原因。
(8)如果将受灾区德尔瑙镇整体搬迁到A地区进行重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6 . 地理学习中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将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以此帮助学习者感悟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关于“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1)实验设计与过程:
a、首先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要求实验材料的受力形变过程应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除已经准备的竹片外,也可以用____替代(任写一种填空)。
b、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示意图。__________

c、褶皱、断层和板块运动都是____(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作用的结果。
(2)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
C.海沟由板块张裂形成,属于生长边界
D.世界上的地震、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消亡边界

(3)兴趣小组成员结合板块运动知识绘制了部分板块边界示意图(下图)。甲、乙板块边界类型与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A.甲——大西洋、乙——喜马拉雅山脉B.甲——地中海、乙——安第斯山脉
C.甲——台湾岛、乙——落基山脉D.甲——冰岛、乙——马里亚纳海沟
2023-12-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7 . 寒假伊始,上海中学生小W和家人奔赴哈尔滨,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旅行。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热门旅游城市,拥有冰雪大世界、雪博会、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等众多景点,被誉为“冰城夏都”“音乐之城”。

(1)小W一家计划1月22日出发,临行前几天小W开始关注哈尔滨的天气状况。18日到22日影响哈尔滨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____。(单选)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2)小W乘坐G1204次列车从上海虹桥出发,一路向北,沿途观察到窗外树木逐渐变为一片凋零,这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单选)
A.由低纬向高纬的地带性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3)来到哈尔滨,小W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入夜时间比上海____(单选:A.早B.晚),试绘制太阳光照图来辅助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要求:画出晨昏线,并在图中标明“晨线”或“昏线”)。

(4)在雪地徒步活动中,小W自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小W面向____方向(单选)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5)小W利用手机APP记录并发布了自己的徒步轨迹。关于这一应用场景中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不定项选择)
A.获取途经地区的海拔变化,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B.获取行进途中的速度信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拍摄沿途景观照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D.在电子地图上叠加显示徒步轨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6)“冬天过后,这里就冷清下来了”,民宿老板的话引起了小W的思考。回到上海后,小W设计并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结合问卷结果,请你为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
2024-04-11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8 . 地表形态探索之旅

地理学习中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将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以此帮助学习者感悟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我校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关于“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1)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示意图

(2)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内力/外力)作用的结果。
(3)【判断】根据实验感悟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地貌形态断定地质构造:山地就是背斜,谷地就是向斜。(     )
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的,如科考队员在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
(4)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
C.海沟由板块张裂形成,属于生长边界D.世界上的地震、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生长边界
(5)兴趣小组成员结合板块运动知识绘制了部分板块边界示意图(下图)。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甲——冰岛、乙——安第斯山脉B.甲——台湾岛、乙——喜马拉雅山脉
C.甲——新西兰北岛、乙——乞力马扎罗山D.甲——斯里兰卡岛、乙——海岸山脉
(6)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A.⑦处附近可修建水库B.钟乳石处为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⑦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①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
(7)如图中,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____(填编号),判断理由是____

野外实习考察是学生认识自然,深化已学知识,提高学科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组成员在我国野外实践考察中绘制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


(8)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形。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图,在我国该地貌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区)。
(9)【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风力、流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侵蚀的现象。(     )
②形成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峁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
(10)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影响很大。有关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泊稳条件好,适合修建深水港口码头
B.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工程建设难题包括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
C.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所以林木更茂盛
D.坡度超过25°的山地适合发展梯田农业
2023-11-2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高校的徐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进行访问交流,图1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飞机准点起飞,较原计划提前17分钟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1)此次飞行时长为____,飞行方向大致是____
(2)飞机降落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
(3)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其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

在图2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



(4)A点的经度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____方向。
(5)在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画出昏线(在图上用文字标注出来),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描述此日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____
2022-10-08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6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10 . 地表形态探索之旅

地理学习中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将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以此帮助学习者感悟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我校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关于“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实验设计与过程:
(1)首先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要求实验材料的受力形变过程应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除已经准备的竹片外,也可以用__________替代。
(2)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示意图
   
知识运用:
(3)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_(地质作用力)作用的结果。
(4)【判断】根据实验感悟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地貌形态断定地质构造:山地就是背斜,谷地就是向斜。(     )
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的,如科考队员在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
(5)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
C.海沟由板块张裂形成,属于生长边界
D.世界上的地震、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生长边界
(6)兴趣小组成员结合板块运动知识绘制了部分板块边界示意图(下图)。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冰岛、乙——安第斯山脉
B.甲——台湾岛、乙——喜马拉雅山脉
C.甲——新西兰北岛、乙——乞力马扎罗山
D.甲——斯里兰卡岛、乙——海岸山脉
(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附近可修建水库
B.钟乳石处为丹霞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⑦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①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
(8)如图中,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________(填编号),判断理由是____

野外实习考察是学生认识自然,深化已学知识,提高学科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组成员在我国野外实践考察中绘制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


   
(9)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__”形。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在我国该地貌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形区)。
(10)【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风力、流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侵蚀的现象。(     )
②形成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峁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影响很大。


(11)有关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泊稳条件好,适合修建港口码头
B.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工程建设难题包括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
C.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所以林木更茂盛
D.坡度超过25°的山地适合发展梯田农业

人类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和塑造着地表形态。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诱发地质灾害。


(12)如图为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我国泥石流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13)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14)为减少当地泥石流危害,A地区可采取哪些工程措施防灾减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