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社会调查]

调查名称:荒漠化的治理

调查资料: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古代这里水草丰美,风光宜人,后来经历气候变化、战乱更迭和不合理的开垦,形成茫茫大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也使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的位置。


调查思考:


(1)简述历史上毛乌素沙漠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2)列举榆林市实现“绿进沙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随着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12-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孝义中学、文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持续3年的拉尼娜结束。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拉尼娜发生时会在赤道太平洋西部形成“暖池”(高温海水聚集区)。研究发现,拉尼娜现象会影响秘鲁鳀鱼的生长。该鱼类主要分布在东南太平洋的秘鲁沿海一带,喜冷水环境,以浮游生物为食。下图示意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及暖池位置。

(1)运用风带和洋流的知识,简述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过程。
(2)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推测甲、乙沿岸地区易发的气象灾害,并解释理由。
(3)有人认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有利于提高秘鲁鳀鱼的产量。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5-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左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下图右为峰丛峰林地貌演化模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右中地表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________等,地下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____等。
(2)图左对应图右的阶段____(填序号),描述图左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____
(3)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     )(双向选择题)。
A.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
C.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D.土层比较厚,土壤肥力较高
(4)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2022-02-2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里有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如左图),其湖面海拔774米,湖岸四周是高崖峭壁,湖泊深度和储水量皆位居世界第二。


右图是裂谷带上某地一年内正午日影变化示意图。某位旅游者选择图中①~②时段赴该地旅游。


(1)据图描述该时段当地昼夜长短变化过程。
(2)描述该旅游者在当地可能观赏到的植被景观特点。

有学者指出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


(3)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试从板块构造或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理由。
2022-01-18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为主,工业生产落后,科技水平低,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依赖进口。下图示意坦桑尼亚概况。



(1)简述坦桑尼亚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简析制约坦桑尼亚工业发展的因素。
(3)有观点认为“工业化是坦桑尼亚实现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也有观点认为“坦桑尼亚应保护环境,拒绝工业化”。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北部水域水浅,南部水域水深。里海盛产鲟鱼、鲑鱼、鲈鱼等多种鱼类,渔业资源发达,天然捕捞业发展历史悠久。同时,里海沿岸地区和湖底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二战以来,里海油气资源开采和加工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大。近十几年来,受油气资源开采与加工、过度捕捞、水质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下图示意里海主要油气田分布及周边地区简图。



(1)分析里海北部水域盐度远低于南部水域的原因。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里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针对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有人提出沿岸国家应利用天然水域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12-08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
7 . 下面第一幅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第二幅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至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简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10-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县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陨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米,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简述该陨石坑形成至今的地貌演变过程。
(2)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3)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4)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开发岫岩陨石坑。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12-09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东汉时期,新疆就已经有棉花种植。新疆农业部门2020年数据显示其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2020/2021年度新疆棉产量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棉花。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作为“中国棉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新疆区域图。

(1)分析阿克苏地区成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
(2)说出阿克苏地区成为“中国棉都”的社会经济条件。
(3)针对我国棉花进口量大,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