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跨城通勤是指工作日往返于不同城市工作和居住的行为。上海与周边城市的跨城通勤以单向流入上海为主。苏州是流入上海跨城通勤人口的主要居住地。

材料二下图是“苏州-上海跨城通勤人口主要居住地分布示意图”。

(1)简述跨城通勤上海的人口在苏州居住地的分布特点。
(2)简析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大的原因。
(3)有人说未来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还会扩大。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阐释理由。
2024-05-21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夏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青、甘交界处,是黄河一级支流,该流域的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下图示意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1)分析林地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2)指出湿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人建议减少甚至停止矿产的开采,你是否赞同?请说明观点及理由。
2023-09-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有时的人口移动只是暂时性的,有的具有永久性质。

材料二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不断,难民外涌,德国是近几年来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下图是难民移动示意图。


考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
(1)(易)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①每年春节的春运____
②退休老人冬季到海口居住____
③家乡在湖北的老何到云南昆明工作____
④家住云南的莫娜到美国旧金山出差____
⑤巴以冲突导致大量难民逃离家乡____
(2)(易)结合材料二,有关图中所示难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C.短距离的人口迁移D.居住地发生短暂改变

(3)(中)观点辨析:辨析下列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一个地区的人口机械增长率越高,则说明当地人口增加的数量越多。
正误:____,理由:____
②一个地区的人口机械增长率越高,则说明当地人口数量越多。
正误:____,理由:____

考点2人口迁移的影响
(4)(中)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可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大公共资源压力   ②改变当地人的宗教信仰   ③加剧当地人口老龄化
④降低当地人就业率   ⑤增大当地环境的压力   ⑥减轻当地交通拥堵
(5)(中)请就否赞同德国接收难民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点理由)。
2024-01-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1.2人口迁移-课堂例题 人教版必修二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济源市北部某村泉多水多,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农业生产。在古代,当地居民按“甲”、“米”等字的形状布局开沟,再盖瓦成渠,最后覆土种植,独创出“合瓦地”(图),在合瓦地上种植的大蒜,比当地其它蒜种成熟早,被誉为“济渎金蒜”。红蒜一般在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近几十年来,由于“合瓦地”年久失修、暗渠逐渐干涸,红蒜品质下降,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

(1)指出红蒜越冬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
(2)分析与该地其他区域对比,“合瓦地”上种植的红蒜成熟早的原因。
(3)对于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的行为,你是否赞同。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6 .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半岛所属板块名称,乙处海洋所属的边界类型。
(2)说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3)有人认为地中海在未来会消失,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积雪是指由降雪形成的覆盖在地球表面上的雪层,它是地面气温低于冰点的寒冷地区或寒冷季节的特殊自然景观和天气现象。季节性积雪是地表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北半球的冬季每年有40%的地表面积被积雪所覆盖,它对全球地表能量平衡、全球水循环以及气候变化都有重要影响。中国位于北半球,且疆域辽阔,每年冬春季节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雪发生,部分地区更是常年有积雪覆盖。因此,能否获得准确的长时间序列和连续的积雪变化信息对研究我国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机制等至关重要。下图(a)(b)分别为新疆和青藏高原各季节及年积雪面积统计图。


      


(1)据图示积雪状况推测2003年的气候异常事件并给出判断依据。
(2)比较新疆与青藏高原呈现最大积雪面积的大致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说出青藏高原比新疆积雪面积大的原因。
(4)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有害而无益。你对该观点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新疆东南部的阿牙克库木湖,位于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库木库里盆地东部低洼处。湖面面积约900km²,高程为3870m。阿牙克库木湖流域属于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内气候干旱寒冷,极端低温可达-37℃,几乎终年无夏,年降水量100~200mm,气候恶劣,周边大部分区域至今无人居住。受全球变暖影响,湖泊近年来变化显著。下图为1995-2015年阿牙克库木湖面积时空变化图。

   

(1)说明阿牙克库木湖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牙克库木湖东西两侧湖床的差异。
(3)有专家认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未来阿牙克库木湖的湖水水量将会下降,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的径流量在不同河段差异显著。在兰州水文站(图)以上,流域面积不足全流域的30%,却贡献了约60%的年径流量。随着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程的逐步实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黄河干流泥沙含量在近20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出现水少沙少的变化特点。



(1)指出兰州水文站以上黄河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
(2)分析黄土高原大规模植被恢复工程对该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3)有人指出,气候变暖能够增加黄河上游径流量。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2024-02-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第七大流动性沙漠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南岸,地势平坦。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后因过度放垦开荒,最终风沙肆虐、沙丘覆盖于河流淤积物上。受气候变暖影响,该地区近30年年降水总量有所增加(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和风频图)。1995年后,我国大力发展沙漠经济治理模式,沙柳沙障是在沙面上设置的一种方格状沙障,某科研团队对“流动沙丘”和“设置沙柳沙障的沙丘”进行了对比研究,(表2为流动沙丘和设置沙柳沙障沙丘蚀积强度变化数据。)2018年,亿利生态治理区荣膺“国家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注:蚀积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和时间风对沙地的作用,负数代表侵蚀,正数代表沉积


(1)分析历史时期,库布齐沙漠地区风力作用明显比流水作用弱的原因。
(2)通过图10,说明目前流动沙丘不同季节风沙移动的主要方向。
(3)结合表2试验数据,指出沙柳沙障重点设置的位置以及沙柳沙障在沙丘丘间地的合理设置方式。
(4)近些年来,库布齐沙漠地区绿化面积持续扩大,有人认为“沙漠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10-2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