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工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博格达峰北麓,上游接纳小冬沟、大冬沟、哈拉木萨克沟、马路沟、孜沿毡沟等支沟,并汇入天池。近30多年来,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三工河流域先后暴发了8次泥石流,每年约7万方以上泥沙汇入天池。下图示意三工河流域地理位置及综合治理泥石流的拦沙大坝、10级跌水(是一种将上游渠道水流自由跌落到下游的落差建筑物,根据落差大小,跌水可做成单级或多级)梯田景观。


   
(1)简述三工河流域泥石流多发的主要人为因素。
(2)简析泥石流对天山天池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危害。
(3)指出10级跌水梯田在天池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2023-06-06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新高考高三押题地理信息卷(二)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部雨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的脊线以北5~8个纬度。2020年5、6月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如图所示,受其影响,江南等地“入梅”偏早,梅雨期长,降水强度大,形成“暴力梅”。下图为“暴力梅”成因示意图。



(1)简述2020年夏季副热带高气压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华南沿海地区天气的影响。
(2)分析冷空气在“暴力梅”形成中的作用。
(3)分析“暴力梅”对当地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2023-03-23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工业空间布局的变化。美国的钢铁工业在19世纪初分布在匹兹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转移至杜鲁特20世纪中期,随着杜鲁特资源的减少,又转移到巴尔的摩和费城。下图示意美国钢铁工业的空间转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世纪初美国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B.燃料C.交通D.市场
2.关于美国钢铁工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匹兹堡—杜鲁特:产地距离消费中心更近
②从匹兹堡—杜鲁特:冶炼钢铁的耗煤量下降
③从杜鲁特—巴尔的摩和费城:杜鲁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从杜鲁特—巴尔的摩和费城:海运的发展便于进口资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央正式宣布将把海南岛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按照海南全岛3.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来算。将远超1000平方公里左右的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不足4000平方公里的迪拜,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

材料二:下图为海南岛示意图。

(1)简述海南岛将被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区位。
(2)推测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推进的主导产业类型。
(3)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海南的意义。
2023-05-08更新 | 57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前黄中学·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中学2023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

5 . 近年来我国滨海大气臭氧污染愈发严重。臭氧对人体伤害主要表现为强烈刺激呼吸道,造成一系列呼吸道疾病。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常见的中尺度环流,对沿海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海陆风将高浓度的O₃前体物NOx(氮氧化物,极不稳定)、VOCs(挥发性有机物)混合后经光化学反应(在光照的作用下而引起的化合、分解、氧化、还原等反应)生成O₃,再将其吹回岸上,导致沿海地区O₃出现明显升高,污染相对突出。图1、图2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对臭氧污染监测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珠三角臭氧污染较为严重时的海陆风风向及其出现时间为(     
A.海风,白天B.海风,夜晚
C.陆风,白天D.陆风,夜晚
2.秋季,珠三角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秋季珠三角地区工业生产废气排放臭氧较多
B.秋季昼夜温差小,海陆风扩散臭氧能力较弱
C.秋季云层厚,保温作用强,利于前体物合成臭氧
D.秋季降水较少、光照较强,利于前体物合成臭氧
2024-02-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完成以下内容。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________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____ 78 %)和____ 21 %),其次是________、甲烷和____等。
氮气: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
氧气: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种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过多会导致”____“。
(3)臭氧:位于____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__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其伤害,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一些列危害。
(4)水汽:影响____变化的重要因素,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023-10-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导学案

7 .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在农业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为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并容易对土壤造成污染与损害,某高校某教授提出用甘蔗渣、麦秆、芦苇浆做原料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并获得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则会在40多天后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指出普通地膜造成哪些主要危害,并分析使用“共混膜”的好处。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者分散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云南省某年滑坡灾害频次分布图(单位:次)。



(1)分析云南省滑坡灾害多发区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滑坡的危害。
(3)为应对滑坡灾害,说明当地可以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2023-02-0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泊。受风力作用影响,湖泊东部风成砂堆积区面积不断扩大。图中观测点(D1,D2和D3)地层剖面从上往下部依次有风成黄土、风成沙土、河相砾石,底部的河相砾石主要成分为花岗岩,与野牛山和青海南山南段的三叠纪碎屑岩岩性不吻合,花岗岩多出露在青海南山的中段(二郎剑—江西沟)和北段(布哈河河谷)以及日月山。青海湖周边区域的风向除受控于盛行风系以及季风的变化以外,还受到地貌、湖泊效应产生的湖陆风等因素影响。监测显示,江西沟与刚察县的风向季节变化较小。下图为青海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古青海湖通过东南部古倒淌河与黄河相通的理论依据。
(2)指出江西沟全年主导风向并分析其风向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
(3)简述风成砂堆积区的扩大对甲湖(沙岛湖)产生的影响。
(4)甲为沙岛湖,请你提出缓解沙岛湖附近风成砂堆积区危害的具体措施(至少三条)。

10 . 藏南谷地南岸某山坡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下图),该山坡植被由下至上依次出现亚高山草甸草原、亚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海拔4200米处的灌丛对物种繁育起到了庇护作用,草地物种数不降反升。据此完成问题。



1.海拔42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迅速减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A.热量减少B.光照增强
C.降水减少D.土层变薄
2.灌丛对亚高山灌丛草甸中草类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利于遮挡阳光
B.利于拦截水分
C.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D.利于防止牲畜啃食
2024-01-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