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B.C→B→AC.C→A→BD.B→A→C
10-11高一下·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52次组卷 | 93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形成各种侵蚀、堆积形态,包括沟谷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左图示意河流流域,下右图为冲积扇示意图。



(1)指出河流地貌中冲积扇、峡谷、三角洲从上游到下游的分布顺序。
(2)描述冲积扇地貌的特点。
(3)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的程海,位于云南省永胜县(如下图所示),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平均水深72m ,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1690年前后程海水位开始下降,逐渐成为封闭型湖泊。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3.6mm,蒸发量为2169 mm。目前,程海水面面积多年稳定在75.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5.7m 。

(1)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的自然原因。
(2)程海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倍,但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试解释原因。
(3)根据现今气候条件,预测程海未来自然演化的趋势。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3.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6 . 半城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村民就业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康社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下图表示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演化情况。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康杜村由阶段一到阶段三的可用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的转化趋势为(       
A.劳动力-房产-耕地B.劳动力-耕地-房产
C.耕地-房产-劳动力D.耕地-劳动力-房产
2.能正确表示康杜村居民就业方式的是(       
A.甲—农民       乙—工人       丙—房东     丁—店主
B.甲—农民       乙—店主       丙—房东     丁—工人
C.甲—工人       乙—农民       丙—店主     丁—房东
D.甲—工人       乙—房东       丙—农民     丁—店主
3.2001年后,康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       
A.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B.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C.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7 . 虚拟耕地资源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需要投入的实际耕地资源。对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生态要素流动格局进行分析,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在空间上呈现出“北耕南运”格局,并根据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的正负值确定区域农业生态补偿支付、受偿的区域,得出受偿区域为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支付区域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图示意全国及区域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流动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镇化进程快,耕地占用面积大②人口数量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③耕地资源退化严重,粮食产量低④退耕还湿力度大,耕地资源大幅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支付、受偿区域耕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A.地广人稀,人均占有率高B.耕地过度利用,撂荒现象严重
C.土壤肥沃,耕地产出率高D.耕地分布分散,机械化水平低

8 . 杭州千岛湖配水工程全长约113km,全线采用隧洞输水。千岛湖为国家一级饮用水水源地,最大水量相当于三千多个西湖的水量。该工程年配水量可达9.78亿m3(约相当于68个西湖的水量),能够供应杭州城区日常生活用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工程建设的原因有(     
①杭州降水丰富,但特殊地貌使地表水缺乏
②杭州经济发达、城市化迅速推进,需水量大
③千岛湖水质较好,水量丰富,可供水量稳定
④千岛湖环境承载力大,工程建设对其没有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该工程运营后,会(     
A.缓解杭州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B.引发沿线土壤盐碱化问题
C.导致千岛湖生物多样性锐减D.引起钱塘江河口盐度升高

9 . 下图是赞比西河水系略图。赞比西河位于非洲东部热带草原气候区,流域内年降水量空间差异显著,中下游河段宽窄相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河段宽窄相间的自然因素是(     
A.气温B.地形C.降水D.植被
2.位于两个宽谷之间的M河段,自西向东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是(     
A.流量减小B.流速变慢C.含沙量增大D.丰水期变短
3.赞比西河流域年降水量在空间上的递减趋势是(     
A.东南向西北B.西北向东南C.东北向西南D.西南向东北
2024-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10 . 2023年末,我国人口为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6481万人,占61.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人,占21.1%。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材料中的人口结构现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人口红利依然存在B.性别比失衡
C.人口素质高D.环境承载力高
2.结合目前的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下列最合理的应对措施(     
A.提升人口素质,释放人才红利B.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升出生率
C.加大医疗投入,延长寿命D.完善户籍管理,接纳移民
2024-05-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