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两种辐射和两种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      )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数字②表示_______,③表示_______,太阳未升起时天空已发亮,该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作用有关(填“反射”或“散射”)。
(3)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④____   (增强或减弱),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____ (填数字)最相关。

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


(4)图中的网纱(左图)在冬季主要能够(     )
A.防太阳暴晒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D.防洪、防涝
(5)图中的熏烟(右图)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6)开发利用新能源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2023-12-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内力作用使地表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向平缓。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影响下,地球表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图1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褶曲为背斜构造。图2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



(1)图1中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④②①⑥B.⑤③④①②⑥C.②④③⑤⑥①D.②④③⑤①⑥

(2)图1中(     
A.Y岩体有明显的气孔B.F岩层因挤压质地紧密
C.断层左侧向南移动D.该处褶曲是受张力影响形成的

(3)以下山脉岩石与Y岩体属于一类的为(     
A.武夷山B.长白山C.泰山D.黄山

(4)图2中,从地质构造来看,甲地属于____,乙地属于____,丙地属于____
(5)图2中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地表的位置为____,理由为:____
(6)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说明图2甲乙丙中出现地形倒置的位置并解释形成过程。
(7)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红海、地中海面积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2024-01-1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   20214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月份之一。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约1.2℃。2019年和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并可能持续到2021年。图2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科学》杂志某年刊登了一项研究报告,警告说如果人类不采取必要措施,任由全球变暖按目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到2100年将有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图3示意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

图1                                                                                                         图2

图3

(1)在图1所示各项内容中,由于________(填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分析,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________
(2)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____________等。
(3)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4)碳循环就是碳元素在四个圈层之间发生的相互转换、运移的过程。碳汇是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是____
(5)简要分析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影响。
(6)结合材料三,分析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国际合作的原因。
2023-12-2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民办丰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昆仑山地区岩浆岩含钾较高,其北部察尔汗盐湖有丰富的钾、镁等资源。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钾肥生产基地,该基地通过对盐湖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的选矿方法来进行钾盐生产。近年来随着钾肥产量的逐年攀升,钾资源尤其是高品位钾资源卤水矿已被逐渐开发殆尽。

材料二:左图为察尔汗及周边地区略图,右图为察尔汗多年月平均气象要素图。

材料三:世界主要钾盐储量国、生产国和我国钾盐主要进口国表。

钾盐主要储量国储量
(亿吨)
储量世界
占比(%)
钾盐主要生产国年产量
(万吨)
年产量世界占比(%)我国主要进口国年进口量(万吨)年进口量占比(%)
俄罗斯49.138.2加拿大139932加拿大19140
加拿大32.625.4白俄罗斯72617俄罗斯9821
白俄罗斯

129

10.0俄罗斯70516白俄罗斯8919
中国3.22.5中国54112其他9320

材料四:图3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α为甲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

(1)根据材料二右图信息,简述察尔汗主要气候特征。
(2)指出格尔木河乙至甲河段含钾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该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3)指出钾盐生产对盐湖环境的不利影响。
(4)分析我国钾盐供应安全风险较高的原因。
(5)根据材料四所给的信息推导P日日落的方位为____,( A.西南B.西北)(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Q日日落的方位为____,(A.西南B.西北)(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这两日日出地方时数值的大小____,(A.Q日大于P日B.P日大于Q日)(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甲地P、Q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为____
2023-12-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020年2月,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有记录以来南极洲气温首次超过20℃。

材料2:我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我国林业快速发展,为全球减少碳排放作出积极贡献。

材料3: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光伏电站是中国首个治沙光伏项目,光伏治沙一边可以发展新能源,一边可以减少排放。

(1)南极气温破纪录的时候,有可能发生的是(     
A.北极海冰覆盖全年最少,太阳辐射增强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C.印度地区盛行西南风D.上海地区遭受寒潮影响
(2)南极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温带地区夏季延长,海岸侵蚀加剧B.马尔代夫陆地面积增加
C.高纬永久冻土变薄,高山林线下移D.北极航线通航时间缩短
(3)请将表示下列含义的代号分别填入图中相应框内,以完成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相互作用过程示意图。
①气温升高;②碳排放增多;③海水吸热升温;④温室效应增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4)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发展林业能够减少碳排放的原因______
(5)评价库布齐发展光伏产业的区位条件。

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奥运历史上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

(6)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     
A.政策支持B.市场需求C.资源禀赋D.技术支撑
(7)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的主要意义(     
①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②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③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从国家产业规划的角度,简述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______
2023-12-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10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6 .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过程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_____
2016-11-26更新 | 7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西什库31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地处北京市中心地带。西什库31文化创意产业园将老旧厂房拓展为文化空间,是老城区转型改造的成功代表。下图为西什库31发展变迁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从土地利用方式的角度说出“西什库31号”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原因。
(2)针对北京老城区存在的老旧四合院住房拥挤、基础设施管线老化、道路狭窄、停车难、老年人口比例高等问题,请为北京老城区环境改善、功能优化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二:近年来,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皆保持下降趋势,且向郊区集聚的趋势明显。2022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825.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万人,其中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海淀、丰台6个主要城区的常住人口较2011年较少108.7万人,其它郊区则增长了274.6万人,外来人口存在向郊区迁移的趋势。

材料三:京津冀地理位置相邻,但经济和城市发展差异明显,三地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北京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分散城市职能是一项重要举措、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京冀1980年、2012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3)根据材料二分析,近年来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向郊区集聚,最主要原因是郊区(     
A.就业机会更大B.居住成本更低C.环境质量更佳D.服务设施更全

(4)针对常住外来人口向郊区集聚的现状,北京应(     
A.大力发展以地铁为主的公共交通B.将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搬至郊区
C.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的商品房价格D.在中心城区新建更多的商品房

(5)为调控外来人口,北京下列产业中,适宜向相邻的河北转移的是(     
A.知识型、服务型产业B.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
C.污染较重的中小企业D.运输量大的重化工企业

(6)根据材料三,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找出1980~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差别:____
2024-01-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合格考试题
8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安琪酵母公司利用埃及当地的糖蜜资源,变废为宝,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酵母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完毕后做成有机肥料出售,副产品酵母细粉作为饲料产品低价出售,反哺当地农业种植、养殖业,是绿色循环经济的典范。


(1)影响埃及甲河和乙(红海)岸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土壤、地形B.水源、气候C.水源、水源D.水源、交通

(2)埃及人的传统服饰是阿拉伯长袍,肥袖宽腰,长垂及地。这种服饰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是(     
A.有丰富的石油资源B.靠近海洋,海风较大
C.太阳辐射强烈,多风沙D.气候湿热,蚊蝇较多

(3)甲河流域盛产长绒棉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光照充足B.气温年较差大C.雨热同期D.年降水量丰富

(4)近几十年来,甲河沿岸人口不断出现向东西两侧扩展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A.气候变暖B.战乱C.灌溉农业区的发展D.交通运输建设

(5)制糖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交通B.市场C.劳动力D.原料

(6)从经济、社会和生态角度,分析安琪酵母公司绿色生产的意义。
2024-01-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高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等级)试题
9 . 每年进入霜降时节后,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层林尽染。大漠、水泊、胡杨交织的人间奇景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来到新疆旅游。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新疆地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图1是 1960-2018 年天山中部博斯腾湖的水位年际变化,在延续了阶段②气候变化趋势下,阶段③④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图2为塔里木河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示意图。图3为水循环示意图。

(1)图3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填序号),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___(填序号)环节关系最密切。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___循环(水循环类型)。
(2)图2中甲乙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塔里木河下游土地荒漠化的关联图,将下列内容填入图中对应位置
(填字母)。

A.河流径流减少       B.用水量加大       C.水源减少       D.地下水位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下列各阶段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上游植被改善,湖泊水消耗量增加
B.②——冰川萎缩,高山冰雪融水量持续增加
C.③——灌溉用水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增加
D.④——乙河补给增加,水位上升
(5)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天山林线下降B.绿洲面积萎缩C.沙尘天气减少D.植物蒸腾量增大
(6)试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2023-12-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昌中学北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地球的演化

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古地质内容特别感兴趣,决定利用暑期前往云贵高原地区进行考察研究。地理小组在云南发现了一张化石照片(图1)并绘制了该地的地层剖面图(图2)。

(1)图1是( )动物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为( )代,该动物化石群反映了当时云南可能是____
A.寒冷的海洋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热的陆地环境
(2)关于地层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含化石的地层形成时间最晚       ②化石中的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进化
③不同时代的地层一定含有相同的化石       ④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越复杂
⑤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似的化石
(3)在图2中,对①~⑤5个地层由老到新排序为:____,一般先沉积的地层在____(上/下),从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来看,动植物演化呈现出由________转变的趋势。
2023-12-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