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河南气象部门提醒,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并发布两条气候趋势预测:

①2022年12月~2023年2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②2023年3~5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2023年3月16日~17日,河南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图为河南省地形简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省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河南预测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的理由。
(3)分析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给当地带来的好处。
2023-11-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和印度快速崛起,中印两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印度农业人口比重大,约2/3的人口仍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印度服务业增长迅速,制造业相对落后,但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于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目前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中心。下图示意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期间中印城镇化过程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城镇化率低于印度,印度工业化发展较快
B.中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工业及服务业快速发展
C.中国城镇化处于成熟阶段,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D.印度是农业国家,过度城镇化现象严重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城镇化增速趋缓,与中国差异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A.制造业发展不足B.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C.第三产业比重大D.农村剩余劳动力少
2023-03-21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和印度快速崛起,中印两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印度农业人口比重大,约2/3的人口仍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印度服务业增长迅速,制造业相对落后,但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于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目前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中心。如图示意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印城镇化过程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城镇化率低于印度,印度工业化发展较快
B.中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工业及服务业快速发展
C.中国城镇化处于成熟阶段,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D.印度是农业国家,虚假城镇化现象严重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城镇化增速趋缓,与中国差异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A.制造业发展不足B.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C.第三产业比重大D.农村剩余劳动力少
2023-05-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52次组卷 | 93卷引用: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测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

7 .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了(     
A.A减小B.B减小C.C增大D.D增大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导致全球自然灾害增多②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③对农业没有影响
④会影响全球水循环⑤各国都应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工业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A.印刷B.电子C.钢铁D.纺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水流速度呈变缓趋势B.河谷不断下切变深C.西北岸以侵蚀为主D.风力作用显著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下图为1949-2015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图。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呈现       趋势。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城市化水平呈现阶段性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3)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指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辟有人工航道,7000吨的海轮可直抵湖北岸的阿雷格里港。下图示意帕图斯湖位置。

(1)说明帕图斯湖东侧沙坝的形成过程。
(2)推测受沙坝影响,帕图斯湖湖水盐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评价沙坝的形成对阿雷格里港航运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