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0 道试题

1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B.C→B→AC.C→A→BD.B→A→C
2 . 阅读用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曲是指近似环形的、形如蛇行的弯曲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坦地区。当河床坡度减小后,河流的侧蚀作用增强,致使河道发生弯曲。延川县内的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蛇曲群。该地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方式、地壳升降运动、河岸岩性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河流沿峡谷穿行流淌。河道形态恰似“Q”字形。犹如嵌于山岩之间)河段及其景观图,图示河曲颈又称蛇曲颈。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蛇曲A举新建了一个村落,分析其选址的合理性。
(3)随着地壳运动逐渐趋稳,推测图示蛇曲河段的未来发育趋势。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西藏林芝地区等高线图及丹娘沙丘景观图。


材料二丹娘沙丘,位于西藏米林县丹娘乡境内,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高约百米、由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该沙丘有逐年“长高”的趋势。该地区年降水量约640毫米,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1)简述丹娘沙丘所在河段的河谷特征。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
(3)简述图中318国道总体分布特点及原因。
2023-12-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浑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问题。


   
1.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减少D.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实质是(     
A.大气逆辐射的增强B.太阳辐射的增强C.地面辐射的增强D.大气辐射的增强
5 .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____的过程,该过程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
(2)写出该过程中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________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等。
2023-0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和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下图为我国2000-2017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正相关
B.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负相关
C.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正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负相关
D.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负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正相关
2.有关我国2000-2017年的人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B.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在2010年最少
C.我国少儿抚养比在2012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
D.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
2023-01-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五中学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51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五中十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三位科学家:其中该奖的一半颁给了美国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他们的研究包括了大气中CO2的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为人类了解地球气候及人类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184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二,184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如何?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何变化?二者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相关性?
(2)导致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022-05-0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近年来,经过治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黄河含沙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材料二黄河流域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黄河在丙、乙处的堆积地貌示意图



(1)结合材料,说出甲地景观地貌名称,推测形成此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并说明依据。
(2)指出丙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年来,乙地貌扩展速度如何变化,简析原因。

10 .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了(     
A.A减小B.B减小C.C增大D.D增大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导致全球自然灾害增多②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③对农业没有影响
④会影响全球水循环⑤各国都应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工业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A.印刷B.电子C.钢铁D.纺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