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锁坝是横亘在河床位置,枯水期拦截阻挡河水,洪水时产生溢流的人工坝体。1999年冬季,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了提高松花江干流的通航能力,在河道某处设计修建了一座锁坝。下面为该河道示意图。

(1)在图中用□绘出锁坝合适位置并说出理由。
(2)推测锁坝修建以后汊道的演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 . 下图为我国新疆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图中B河横剖面为平直河段,专家曾在B河下游淤积的泥沙中发现了恐龙化石,经初步鉴定为白垩纪早期体型较小的跷脚龙留下的足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地区的相关分析,最合理的是(     
A.A山所在地区可以修建隧道
B.该地有大片的花岗岩存在,可以推断出地质时期变质作用显著
C.该地区淋溶作用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B河流向可能为西南流向东北
2.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现象或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侵入发生S2地层之前B.B河主要以地下水补给
C.该地区地层中可能含有哺乳动物化石D.K2时期水流速度较K1时期慢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重点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三峡水利枢2003年开始运行后,三峡大坝下游因水库放水排沙导致的河床粗化(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的过程)及水位变化等现象得到了持续关注。下图左为长江局部水系示意图”,下图右示意长江枝城水文站2004-2015年相同流量情况下河床水位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枝城附近河段多年来相同流量下河床水位变化数据,可推断三峡水库排沙主要是在(     
A.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B.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C.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D.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2.关于该河段河床粗化现象原因及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流速度加快,沉积物分选差造成的
B.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库拦蓄泥沙,河流含沙量小造成的
C.河床粗化现象到一定程度后,河道侵蚀会减弱
D.河床粗化现象将持续下去,直到河床基岩裸露
2024-06-03更新 | 2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支流,为贝加尔湖提供了50%的径流和65%的沉积物。色楞格河三角洲向贝加尔湖凸出,其面积季节变化较大。1987年以来,色楞格河径流量波动增加,但三角洲河汉里的湿地却呈现萎缩态势。图示意色楞格河流域。完成下面小题。

1.色楞格河三角洲明显向贝加尔湖凸出,这说明(     
A.色楞格河径流量大B.色楞格河河口较宽
C.贝加尔湖侵蚀较弱D.贝加尔湖水位较低
2.推测色楞格河三角洲扩张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1987年以来,色楞格河径流量增大反而导致三角洲湿地萎缩,主要因为(     
A.三角洲遭冲刷B.湿地淤积增强C.河口汊道合并D.湖水顶托减弱
2024-05-04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天津高考地理真题第3-4题原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被誉为“草原之肾”。近年来,呼伦湖面积有减小的趋势。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呼伦湖的面积变化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克鲁伦河拥有内蒙古数量最多、形态最美、保持时间持久的蛇曲形河流景观(图2)。辽阔的草原上,近于环形的弯曲河道在草原穿行。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呼伦贝尔草原蛇曲形河流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

2023年,H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2400万亩(1≈0.067公顷)。当地在主要粮油生产区,推进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耕地质量逐步提升,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高。

(3)说明H市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从呼伦湖北部出发,驾车约40分钟,就能到达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从商品贸易到物流产业,从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到综合保税区试运营,满洲里正在全力建设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全面打开草原丝绸之路的“北大门”。

(4)从城市建设发展角度,针对满洲里的上述发展定位提出措施。
2024-04-30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喀纳斯河发源于喀纳斯湖(阿尔泰山深山湖泊),河谷为多级U形谷。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喀纳斯河流域的冰川地貌进行考察发现:U形谷是冰川长期作用地表的结果,冰川规模和侵蚀能力决定了U形谷的形态,冰川的规模越大、侵蚀能力越强,冰川U形谷越宽。下表图示意喀纳斯河河谷台地。

材料二阿尔泰山区的喀纳斯河自喀纳斯湖流出后向东南方向流动,其河谷为两坡不对称的宽谷,其中泰加林仅分布在右岸山坡,且谷底分布稀疏。左岸多冰川搬运的大小混杂的颗粒物,称为冰川漂砾。冰川漂砾处没有现代冰川。下图示意喀纳斯河研究河段的横剖面。

(1)说明图中三级台地的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
(2)简析泰加林仅分布在喀纳斯河右岸山坡的主要原因。
(3)简述喀纳斯河左岸山脊和山坡上花岗岩冰川漂砾的形成过程。

7 . 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     
A.因流水堆积成山B.因地壳抬升成山
C.因流水下蚀成谷D.因地壳陷落成谷
2.该地区最后一次地壳抬升可能出现在(     
A.晚白垩纪B.晚侏罗纪
C.早侏罗纪D.中三叠纪
2024-04-21更新 | 394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

8 . 白垩纪时,陕北地区气候干旱、该地区形成中细粒径红色砂岩层.晚白垩纪-新近纪,该地区地壳抬升,峡谷发育,流水侵蚀形成壶穴,后在内外作用下壶穴演变为波浪峡谷,形成古丹霞地貌。第四纪时,风成黄土大量堆积于古丹霞地貌之上,最终发育成一片美丽的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下图示意陕北丹霞地貌不同地质时期的发育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陕北黄土覆盖型丹霞的主要岩石是由(     
A.地壳运动岩浆凝固而成B.黄土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波浪峡谷风化堆积而成D.风力搬运砂粒固结而成
2.由晚白垩纪-新近纪到第四纪的陕北丹霞地貌发育过程,可反映该区域经历了(     
A.流水多次向下侵蚀B.气候湿润程度增强C.风蚀地貌不断出现D.地层持续断裂下陷
2024-04-17更新 | 130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卷

9 . 马鞍山河段是长江下游典型的顺直分汉河段,河段内洲滩众多,消长频繁。2012—2016年马鞍山河段内洲滩此消彼长,洲滩的面积和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图示意2012—2016年某时段马鞍山河段的洲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马鞍山河段内洲滩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风力堆积B.地壳抬升C..侧向侵蚀D.泥沙沉积
2.推测2012—2016年江心洲左缘的变化情况是(     
A.向东生长B.向东崩退C.向西崩退D.向西生长
3.2012—2016年心滩可能(     
A.头冲(刷)尾淤(积),与下何家洲连为一体B.头淤(积)尾冲(刷),与下何家洲连为一体
C.头冲(刷)尾淤(积),与牛屯河边滩连为一体D.头淤(积)尾冲(刷),与牛屯河边滩连为一体
2024-04-09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5-6题原题及变式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易贡藏布江和帕隆藏布江地处断裂带上,区域峡谷深切,山高坡陡,高海拔地区多冰川,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并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发生后,易贡藏布江一帕隆藏布江河道形态变化明显,同时对川藏公路的正常通行带来严重干扰。有专家指出,减少泥石流影响,有两种方案,一是在现有河道构筑导流坝、拦石坝等,二是修建隧道避开泥石流影响。图示意易贡藏布江和帕隆藏布江的地理位置。

(1)分析该区域泥石流夏季多发的原因。
(2)说出该区域泥石流发生后易贡藏布江一帕隆藏布江河道形态可能发生的变化。
(3)与方案二相比,指出方案一的优点。
2024-03-29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17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