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河流岸线是河流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带,主要由水向辐射带、水位变幅带、陆向辐射带三个区域组成。河流岸线具有净化河流水质、固岸防洪、调节流域微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社会功能(观光休闲)等生态服务功能。下图为典型河流岸线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发挥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植物是(     
A.湿生植物B.挺水植物C.浮叶植物D.沉水植物
2.河流岸线各类型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根系发达B.生命周期短C.能够胎生D.有通气组织
3.自然状态下,长江下游河段河流岸线变化较小的河岸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岸一水流速度慢B.北岸一沙洲面积广
C.南岸一岩性较坚硬D.南岸一汇入河流多
2024-05-05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喀纳斯河发源于喀纳斯湖(阿尔泰山深山湖泊),河谷为多级U形谷。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喀纳斯河流域的冰川地貌进行考察发现:U形谷是冰川长期作用地表的结果,冰川规模和侵蚀能力决定了U形谷的形态,冰川的规模越大、侵蚀能力越强,冰川U形谷越宽。下表图示意喀纳斯河河谷台地。

材料二阿尔泰山区的喀纳斯河自喀纳斯湖流出后向东南方向流动,其河谷为两坡不对称的宽谷,其中泰加林仅分布在右岸山坡,且谷底分布稀疏。左岸多冰川搬运的大小混杂的颗粒物,称为冰川漂砾。冰川漂砾处没有现代冰川。下图示意喀纳斯河研究河段的横剖面。

(1)说明图中三级台地的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
(2)简析泰加林仅分布在喀纳斯河右岸山坡的主要原因。
(3)简述喀纳斯河左岸山脊和山坡上花岗岩冰川漂砾的形成过程。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力间沟地处新疆天山腹地,河道呈东西走向,下切作用明显,发育有河流阶地,山坡季节性水流在谷地形成洪积扇。苏力间沟南岸多永久性冻土,北岸多季节性冻土。研究表明,苏力间沟谷地的流水地貌促进了冻土发育,而冻土发育影响了苏力间沟侵蚀方向,进而影响苏力间沟流水地貌与河谷地貌的演化。专家预测,随着气候变暖,苏力间沟冻土未来将会大幅退化。下图示意苏力间沟河谷地带地貌。

(1)分析苏力间沟河谷地带冻土发育的水源条件。
(2)说明苏力间沟南岸更有利于形成永久性冻土的原因。
(3)分析永久性冻土的分布对苏力间沟河谷地貌演变的影响。
2024-04-1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地理(五)(重庆专版)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沙浅滩位于长江口横沙岛东缘,其范围南到北槽北导堤,西到N23浅坝,属于长江口五大浅滩之一。20世纪5070年代,长兴岛和横沙岛形成,下游浅滩被冲开,形成北槽。1998年以来,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正式实施,专家认为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横沙浅滩淤积环境的形成。2000年之后,随着上游来沙减少,长江口悬浮泥沙量也减小。下图示意横沙浅滩的位置。

(1)简述早期长江口浅滩、沙洲快速扩张的原因。
(2)分析北槽航道治理工程对横沙浅滩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3)相较于甲地北槽段,从动力因素的角度,指出乙地水体的深浅,并说明原因。
2024-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地理(五)(重庆专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提契诺河地处意大利亚平宁山脉,其上游北岸受冰期、间冰期交替影响发育三级阶地,目前各阶地支离破碎。下图示意提契诺河上游阶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提契诺河每级阶地沉积物的形成时期(     
A.植被覆盖度高B.河流径流量小C.化学风化强烈D.河流下切增强
2.提契诺河的阶地仅发育在河流一侧,推测其主要取决于两岸的(     
①地形差异②岩性差异③水系特征差异④气候变化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北岸阶地支离破碎,说明其形成后经历了较强的(     
A.地壳隆升B.断裂位移C.流水侵蚀D.物理风化
2024-04-18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地理(五)(重庆专版)

6 . 河流阶地形成与地壳间歇性抬升相关。下图为流向曾发生过改向的某河流某一河段阶地标高示意图,T₁T₆表示阶地年龄从新到老,阶地标高与水面高程呈正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1.水面高程决定河流的流向,该河段流向发生改向的时期是(     
A.T1-T2B.T3-T4C.T4-T5D.T5-T6
2.造成该河流改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水位变化
2024-04-18更新 | 47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监测(二)地理试题

7 . 三角洲的岸线变化是判断流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图为2002、2022年某河口三角洲等深线分布图,①②③④分别为四个观测点。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丁字坝修建的目的是(     
A.阻挡泥沙北移B.减弱海浪侵蚀C.增强沿岸堆积D.打造人工海港
2.关于图中四个观测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年①点水下坡度最大B.2002年之后②点侵蚀显著
C.2022年③点海面流速最快D.2002年④点海域深度最浅
3.关于该区域方框内两段海岸线变迁差异的成因,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上游筑坝拦沙,泥沙来源少B.北侧流速较快,沉积作用弱
C.河口河道摆动,沉积差异大D.南侧风小浪低,侵蚀强度弱
2024-04-17更新 | 54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约200万年前,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常称为古松辽湖),西接大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地,面积约为青海湖的10倍,有松花江、嫩江、蛟流河等众多河流汇入。后因地壳运动,湖水外泄,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松辽平原。平原内有着巨厚的沉积地层,从平面上看,粘土层的粒度由外围向中心由粗变细;从剖面上看,粘土层下部细,上部略变粗。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吉林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草原和湿地是白城主要的原始生态类型。受多重因素影响,白城市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盐碱化日益加重。吉林省政府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启动实施的“西部治碱”工程,经过长期探索并形成了以品种选育、表土改良、排灌结合等为主要方式的“以稻治碱”治理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弱碱地优质稻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左图为白城及其周边区域简图,右图为白城气候资料。

(1)根据沉积物颗粒粗细的差异,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推测松辽平原巨厚沉积地层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
(2)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3)据图文信息推测白城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4)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以稻治碱”模式的作用原理。
2024-04-17更新 | 1188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平面的周期性涨落引起海水在水平方向上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形成潮流,潮流对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有重要作用。当潮汐接近沿岸浅水区时,潮汐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下图示意近岸不对称潮汐形成的沉积物.

(1)简述涨潮和退潮流速的差异及成因。
(2)说明潮汐沉积层中会出现沙层和泥层交替分布的原因,并指出涨潮时沉积的沙层比退潮时厚的原因。
2024-04-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深泓线指沿河流方向最大水深处的连线,沿深泓线附近河流流速一般较大. 近年来,随着上游植被恢复,珠江输沙量大幅减少,但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江干流沙口段近年却连续出现较严重的岸坡塌方险情,水利专家进行了多种治理方案的论证.下图是西江沙口段平面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容易出现岸坡塌方险情的地点是(     
A.甲B.乙
C.丙D.丁
2.近年来珠江输沙量减少,沙口段岸坡塌方威胁却在增大,是因为该段河床(     
A.冲刷在减弱B.淤积变明显
C.泥沙变更粗D.深泓线变深
3.针对本题组第1题中易发塌方险情河段的治理措施中,合理的是(     
A.甲处修建丁坝B.乙处修建横堤
C.担担沙左侧削滩D.丁处疏通河道
2024-04-10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