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某中学地理小区小组计划在暑假分组各选择某一地质公园开展地理研学旅行。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同学们发现有一类地质公园中的地貌名称为我国率先命名,其地貌景观描述为“顶平、坡陡、麓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列景观素描图中,与此描述最接近的是____
A.B.C.D.

(2)化石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的一把重要钥匙,有的小组尤其对化石感兴趣。下列地质公园中能发现大量海洋动物化石的是(     )(单选)
A.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B.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C.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D.山东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3)有的小组计划考察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发现我国云贵高原是考察喀斯特地貌地质公园的首选区域。原因是该地为____气候(填气候名称),高温多雨,加之____(单选:A石灰岩B.玄武岩)可溶性岩层发育完善,流水的____(单选:A下蚀B.溶蚀C.侧蚀)、堆积作用充分,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4)有的小组在查阅我国甘肃张掖雅丹地貌的相关资料时发现,该地貌所在地区昼夜温差大,尽管所处沙漠地区,但岩石的缝隙中有时会含有水。气温的变化和岩石缝隙内的水会促使岩石加速破裂,结合下图,判断其过程是(     )(单选)

A.结冰的水摧毁温暖的岩石B.水把岩石冻结在一起
C.结冰的水在岩石缝隙中膨胀D.冰让岩石的表面光滑

(5)有的小组选择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想进一步了解河流地貌。查询资料时发现了三峡的景观照片(下图),据此可推断该地表形态的成因有(     )(单选)

①流水堆积②流水侵蚀③向斜成山④背斜成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安徽黄山闻名遐迩,曾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赞叹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同学们发现黄山“雄、险、秀、奇”的景观与其山体特点密切相关。黄山岩石属于____(单选:A沉积岩B.花岗岩C.变质岩),构造地貌属于____(单选: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
(7)同学们发现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世界首位。地质公园的保护对象属于____(单选:A自然生态系统类B.野生生物类C.自然遗迹类)。阐述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意义____
2024-04-21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上海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属大别山革命老区,山地丘陵广布,生态环境良好。大别山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所产蔬菜7~9月占比较大。皖金猕猴桃适应性强,温而不涝、夏季阴凉、冬季温暖、土壤微酸性的地区适合种植,安徽大别山区是皖金猕猴桃的主要种植区。大别山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其腹地部分地区农产品常年滞销。

材料二:下图为金县地理简图和大别山腹地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大别山成为南方重要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A.气温年较差小B.夏季气温较低C.夏季降水充沛D.冬季温和多雨
(2)近年来大别山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
A.地形B.气候C.市场D.劳动力
(3)某中学7月7日至7月13日在大别山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当地____
A.正午物体影长逐渐变短B.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变长
C.日落的方向位于西北方D.日出地方时晚于上午6时
(4)天堂寨风景区的白马大峡谷处于里南河的上游,形成该地峡谷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5)梅山水库通过改变____(填水循环环节)的时空分布,有效减少了洪涝和干旱等灾害。梅山水库建成后,库区小气候发生的变化包括:气温日较差____(选填“A.增大”或“B.减小”),气温年较差____(选填“A.增大”或“B.减小”),湿度____(选填“A.增大”或“B.减小”)。
(6)为快速了解梅山水库实时水域面积,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
A.RSB.GNSSC.GISD.ChatGPT
(7)简述大别山区种植皖金猕猴桃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
(8)解释大别山腹地部分地区农产品常年滞销的原因。____
2024-04-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我国地貌类型丰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4张特征鲜明的景观照片,进行学习讨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填写字母代码,辨别景观图片中的地貌在地图上的对应位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片①的地貌是在(1)_____(A.流水 B.风力) 侵蚀作用下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其中,长条形的高地,称为(2)____(A.塬 B.墚C.峁); 孤立的土丘,称为(3)____(A.塬 B.堺 C.峁);范围广阔而平坦的区域,称为(4)___(A.塬B.墚C.峁)。   
(3)图片②的地貌,与云南路南石林、重庆武隆天坑岩石类型相同,都是_____岩,地貌名称为_______
(4)以下具体的地貌名称,全部出现在地表的一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孤峰、溶洞、落水洞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5)图片③的地貌,其形成主要由受(1)____(A.冰川 B.风力)(2)____(A.侵蚀 B. 堆积)。
(6)为了正确区分图片④中凹岸和凸岸,理解流水对河岸的不同作用,同学们动手尝试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以下为实验准备及相关过程。

【实验器材】

泡沫盒、湿润泥沙、引水槽、饮料水瓶、3面小旗

【实验步骤】

①在塑料泡沫盒内铺一层厚5cm泥沙,浸湿后压实,再将表面处理平整。

②在泡沫盒正对河流的两端挖洞,一端可利用引水槽注水,另一端可用于排水。将注水口一侧盒子稍微抬高,形成自流所需的坡度。

③在河道弯曲处的两岸不同位置,插上3面小旗,拍照记录河道的形状。

④用泥沙塑造出一条弯曲的河流,保证该河道两岸高度、坡度一致。

⑤用饮料水瓶在一端开始持续注水,观察流水冲刷下,小旗倒下的情况,拍照记录河道的变化。

以上实验步骤只有①、⑤排序正确,请将其它3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排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模拟实验过程,判断图2中的结果是        
A.甲、丙处是凹岸,小旗会倒B.乙、丙处是凹岸,小旗会倒
C.只有甲处是凹岸,小旗会倒D.乙、丙处是凸岸,小旗会倒
2024-04-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因素,流水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材料1:长江上游自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称为金沙江,全长3479公里,落差5100米,占长江干流总落差的95%,水能蕴藏量十分丰富。在金沙江上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相当于 2.4个三峡水电站。

材料2:虎跳峡位于金沙江上游,江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所挟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可借助江中礁石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

(1)从流水作用的角度分析虎跳峡景观的形成原因。
(2)分析金沙江开发水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3)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建成后,江水的流速____,向中下游输送的泥沙____,有可能 ____ (加剧/减轻) 长江中游的洪涝灾害,长江三角洲的扩张速度____
2024-04-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流域
构成
时段
白尼罗河青尼罗河
全年3260
洪水期1068
枯水期8317

(1)尼罗河主要有两条主要的支流,尼罗河主要径流量来自____河,主要补给形式为____补给。尼罗河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根据7月和1月的风向解释成因____
(2)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在“尼罗河下游某河谷剖面图”所示的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简析“尼罗河下游某河谷剖面图”中丁地与丙地的形成过程,并判断两地沉积物形成时间的早晚。
(4)尼罗河地区下游土壤肥沃,这是因为尼罗河上游支流青尼罗河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气候类型属于____气候,____季草类枯萎凋落,导致土壤积累大量的____,当青尼罗河流域发生暴雨时,雨水冲刷地表,大量泥沙进入河流,被带到下游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
(5)埃及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简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024-04-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练习地理试题(1)
6 . 位于长江上游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发挥综合效益的第一年。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共同构成,全程跨越1800千米,沿线经过重庆等重要城市。该能源走廊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1)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A.地势落差大B.位于人口稠密区C.河流水量充沛D.国家政策支持

(2)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梯级电站的建成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水循环______环节的影响。(单选)
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

(3)重庆市作为该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最大的城市,其对周边区域起主要辐射带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重庆与周边地区相比______。(单选)
A.气候条件优越B.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资源储备丰富D.人口数量最多

(4)图中所示长江干流河段主要受流水______(单选:A.侵蚀B.堆积)作用,多发育形成______(单选:A.冲积扇B.峡谷)。当长江到达中游地区后,侧蚀作用增强,表现在______(单选:A.凹岸B.凸岸)不断被侵蚀,河道弯曲明显。
(5)图中清洁能源走廊所在区域与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同在长江经济带内,请就两区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简述长江上游清洁能源走廊建成后对我国能源、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的积极意义。
2024-04-03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某中学研学小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长江流域开展了“云端”研学。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全长6300余千米,自西向东横跨多个地形区。“长江第一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河流下切侵蚀强烈。云贵高原也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指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

(1)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这里还是一片茫茫大海。今天在青藏高原上仍可以看到该时期之前的_____(选择:A笔石;B恐龙;C鲸)等海洋生物的化石。青藏高原形成于_____代(填地质年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2)请根据图1中的信息,用“→”在图中标出长江的流向。
(3)简析图1所处的长江河段下切侵蚀强烈的原因。
(4)研学小组学生绘制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变示意图。据图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5)研学小组经过研究发现,长江荆江河段之所以形成典型的曲流景观,是因为长江流出三峡后,地势变得_____,流速_____,河流的_____,作用增强,河流不断侵蚀河岸、拓宽河床,从而使河道发生弯曲。受此河流地貌形态影响,这里也成为_____灾害的多发区,当地防灾减灾的压力较大。
(6)图3是形成于长江入海口处的河口三角洲地貌,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征。
2024-03-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8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完成了以下地理模拟实验,下表为实验准备及相关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实验器材肥皂、小刀、水管、自来水、直尺、盛水器皿
实验步骤①将肥皂的一端用小刀切成平面,将其竖立在盛水器皿中,模拟山峰
②缓慢打开水龙头,使水流在距离肥皂10厘米处放水
③在肥皂底部的侧面用小刀划三道横线,模拟不同时期岩石层和岩石裂缝
④使水管连接好自来水,模拟河流
⑤观察三条划痕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结果肥皂底部被水冲刷后,划痕痕迹变模糊

(1)在上表实验步骤中的5个环节中,除了①、⑤环节排序正确外,其它3个环节排序有误,请你选出最佳排序是____。
A.④②③B.②④③C.③②④D.③④②

(2)上述模拟实验反映的是外力作用中____对某类地貌形态形成的作用。在真实自然环境中,请你例举出主要受该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具体地貌名称____
2024-03-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1 新题型:地理实践出“真知”-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图中,符合长江三峡形态特征的是(     )(单项选择)
A.B.
C.D.
2024-02-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2 岩石圈与人类-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10 . 下图为刚果河水系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刚果河水系特征。
(2)综合分析刚果河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2024-02-0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09 河流特征与“水利”、“水害”-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