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积物DNA是沉积物中生物的遗传物质,表土DNA浓度变化与气候、河流、植被及当地农牧活动有关。沉积物DNA在流域范围内的地表过程有两个主要来源:生物来源;河流输移和保存。布哈河流域被研究学家视为研究表土DNA地表过程的理想地理位置。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盆地西北部,注入青海湖,快尔玛乡、吉尔孟乡为干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布哈河上游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主要以草甸为主;中游区域河谷中植被覆盖率最高,常见低矮灌木丛,夏季牧民常在此进行散养放牧;下游植被覆盖度较高,以农耕和畜牧交互利用方式为主,表土有机质含量高。某研学小组对布哈河流域表土DNA浓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图1所示),绘制了布哈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表土的颗粒组成及表土DNA平均浓度图(图2、图3所示)。

(1)说明布哈河流域为研究表土DNA地表过程理想位置的原因。
(2)描述布哈河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表土颗粒组成及变化特征。
(3)分析布哈河干流中游表土DNA含量高的原因
(4)推测布哈河干流下游表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2024-04-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65万年前,阴山大断裂活动频繁,山前地带沉降形成较大的盆地,后经黄河汇入,形成古大湖,淹没了盆地大部分。随新构造运动,盆地内河湖系统发生转化,之后黄河不断改道,最终形成平坦的后套平原。图1为后套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黄河古河道(乌加河)浅层沉积物剖面图。

(1)指出后套盆地转化为平原的物质来源。
(2)推测盆地内黄河改道的总体方向,说明理由。
(3)与古河床沉积物相比;说出边滩沉积物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4-04-22更新 | 532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伴随着中生代——新生代活跃的构造作用,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地貌格局经历重大转变,呈现“跷跷板”式的演变特征。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的地貌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经历“跷跷板”式演变的原因是(     
A.西部地壳抬升、东部剥蚀下降B.西部张裂上升、东部剥蚀下降
C.西部岩浆喷发、东部断裂下降D.西部堆积升高、东部断裂下降
2.古近纪以来,百色盆地至玉林盆地一线(     
A.河流流向不变B.气候趋于湿润C.海拔高度增加D.内流区面积增大
3.推测百色、南宁盆地形成演变过程中沉积作用的变化是(     
A.持续增强B.先增强后减弱C.持续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
2024-03-27更新 | 114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4 .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地。下图示意河流阶地形成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阶地属于(     
A.河流堆积地貌B.喀斯特地貌C.河流侵蚀地貌D.风沙侵蚀地貌
2.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三个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丙--甲--乙
3.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靠近河流,取水方便②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③地势较高,空气质量优④冬暖夏凉,气候适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2-2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黄河晋陕蒙大峡谷的核心地段,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交界处,老牛湾河谷两岸壁立万仞,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景观,被称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黄河在这一段之前和之后都是浑浊奔涌的,但这一段河水却是平静清澈的。下图示意老牛湾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老牛湾附近地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河谷剖面呈“V”形
B.河谷沿岸泥沙主要来自冰川堆积
C.地下溶洞广泛发育
D.流水溶蚀作用使沿岸河道多弯曲
2.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泥沙沉积区,最符合老牛湾附近甲、乙两侧河谷剖面的是(     
A.B.
C.D.
3.老牛湾处河水较为清澈,主要原因是(     
A.沿岸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B.峡谷地区的水流速度快,泥沙携带至下游
C.河水流速平缓,泥沙在该段沉积作用明显
D.景区人为清理,保持旅游地观赏性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盆地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带,是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史上经历了“湖泊形成—黄河贯通—湖泊消失—湿地形成”的自然演变(如左图所示)。研究表明,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湖水外泄后,黄河在古湖底形成一个巨大的U形弯曲,贯通了上游长达910千米、面积约86050平方千米的流域,水系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盆地内形成了总面积达4900平方千米的沼泽湿地景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功能将发生较大改变。右图为某考察队拍摄的若尔盖盆地内黄河玛曲段台地沉积物剖面图。

(1)说明若尔盖古湖泊的形成过程。
(2)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说明其判断依据。
(3)与贯通前相比,简述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后其水系特征的变化。
(4)推测未来若尔盖湿地面积的变化,并解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4-02-06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对应甲、乙、丙、丁四处正确的是(     
A.甲—河漫滩B.乙—牛轭湖C.丙—冲积扇D.丁—V形谷
2.有关图中①②③④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可以建设油气井B.②处宜修建大型水库
C.③处交通建设成本低D.④处宜修建公路隧道
2024-01-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山顶有终年积雪,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在祁连山北麓冲积扇附近的泉水广泛分布,发育了一条条河流,形成多处绿洲,是哺育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材料二:祁连山绿洲分布图

(1)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成泉的过程。
(2)据所学的知识,试从海拔、沉积物、地下水方面比较冲积扇扇顶到扇缘的差别。
(3)祁连山西南侧是青藏高原,东北侧是绿洲广泛分布的河西走廊,分析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数量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023-12-29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9 .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自南向地中海北流入地中海,全长6670km。下图为尼罗河在埃及段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貌是(     
A.冲积扇B.三角洲C.河漫滩D.海滩
2.图中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甲地貌长时间的影响是(     
A.扩大速度加快B.地形变平坦C.海拔上升加快D.范围逐渐缩小
2023-12-28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坡,流经汉中盆地,是长江重要的支流。地质历史时期秦岭曾多次间歌性抬升,促使汉江干流南移,北侧支流水系发生明显变化。秦岭南麓发育有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冲积扇。图为汉中盆地水系、地形分布。



(1)推测汉中至城固段汉江的河道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分析秦岭拾升对汉江北岸支流水系特征的影响。
(3)与秦岭南麓相比,分析大巴山北麓冲积扇数量少、规模小的主要原因。
2023-12-2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