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89 道试题

1 . 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北麓的内流盆地中,终年不结冰,风光独特,以“热湖”著称。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积超过6300km²,最深处达到702米。下图为伊塞克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风力侵蚀,洼地积水B.冰川侵蚀,洼地积水
C.岩浆喷出,山口积水D.地壳运动,断层陷落
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水湖,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B.咸水湖,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小
C.淡水湖,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D.淡水湖,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小
3.伊塞克湖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①湖泊水量大,升温幅度大②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
③湖水盐度高,不容易结冰④山地阻挡,冬季风影响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5-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雾是指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也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长江航道沿线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能见度低导致的衍生灾害每年都有发生。长江沿线大雾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1月,8月全航段雾很少出现。下图示意长江沿线大雾主要分布区域。

(1)指出影响图示长江沿线大雾形成的主要因素。
(2)说出图示长江大雾分布最多的河段,并说明理由。
(3)分析图示长江沿线大雾天气对航运威胁大的原因。
2024-05-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中的枯落物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有浸泡法和拟降水法两种方式用于测定其中浸泡法适用于枯落物中受水长时间浸泡或含水量饱和的情况,模拟降水则是通过模拟当地实际降水情况来测定枯落物的吸水性。某福建学习小组在当地A、B两处分别进行采样实验,分别测定A、B两处林下枯落物的吸水性,小组讨论后决定使用拟降水法。

说明A处在冬季时不适用浸泡法测定枯落物的自然原因。
2024-05-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塔什库尔干谷地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东部,由地震活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河流地貌产生了较大影响。距今约5.5万年,发生曲曼滑坡体堵江事件,曲曼古湖逐渐形成。距今约2.3万年前,曲曼滑坡体溃决,产生的洪峰流量约达49507m3/s。研究发现,塔什库尔干河下游河段较上游河段陡峭,尤其滑坡体决口处河段异常陡峭。图示意曲曼古湖。完成下面小题。

1.与曲曼古湖的河流相沉积物相比,湖相沉积物(     
A.厚度更小B.分选性更差C.粒径更小D.磨圆度更低
2.造成堰塞湖下游决口河段异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①滑坡体溃决后产生的洪水规模大,侵蚀作用强
②滑坡体溃决后,河流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增强
③滑坡体堵塞了河道,使河流溯源侵蚀作用增强
④下游河道两侧等高线密集,河岸山体高大陡峭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5 . 农牧交错带地处我国北方传统农业和畜牧业的过渡地带,主要包括由内蒙古高原东南部经辽西低山丘陵、冀北山地、晋陕北部地区向西延伸到甘青交界处的半农半牧区。农牧交错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由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时段退耕总面积/km2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
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退耕指数/%
2000—2010年14603.341730.7311.8512804.2187.684.76
2010—2020年33001.328115.6524.5924526.5874.329.28
2000—2020年36725.858785.2023.9227617.8475.2010.27

1.2000—202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退耕后主要转为(     
A.林地B.草地C.湿地D.沙地
2.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2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指数的变化反映出(     
A.生态退耕时空差异缩小B.人类活动挤占生态用地程度减弱
C.生态退耕受自然因素影响小D.生态退耕推进速度更快
2024-05-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流域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带。得益于流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汉江流域输沙量(输沙量与径流量、含沙量密切相关)发生了显著变化。新时代以来,汉江中上游被划定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其中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因此对该流域水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图左示意汉江流域,图右示意汉江皇庄站1957~2016年输沙量变化过程。

(1)据图右,简述汉江流域1957~2016年输沙量的变化规律。
(2)分析天然林防护工程的实施对输沙量的影响。
(3)除增加植被覆盖率外,请为进一步改善汉江水质提出可行性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克拉玛依市位于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西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所在地,生态环境脆弱。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克拉玛依市就开始了谋求城市转型之路的探索。1997年5月,额尔齐斯河至克拉玛依引水工程在克拉玛依市开工,至今已基本形成一条河、一片湿地、四片森林、六个湖泊的生态环境体系。在交通上,全市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克拉玛依市加快构建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加快数字经济、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下图为克拉玛依市部分区域图。

(1)简述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2)根据克拉玛依市发展历程,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说明克拉玛依市实施转型的优势条件。

8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环境问题治理工程措施。多年以后当地其拦砂坝、排导槽等作用明显降低。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     
A.黄土高原地区B.东北平原地区C.四川西北地区D.南方丘陵山区
2.近年来拦砂坝、排导槽作用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年久失修,功效减弱B.泥沙淤积,拦砂功能下降
C.地壳运动,导致断裂失效D.洪水冲击,拦阻功能降低
3.该工程防治的问题最可能是(     
A.土地沙漠化B.滑坡C.水土流失D.泥石流

9 . 南小河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近年来,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地下窑洞是该地民居的一大特色,主要分布在黄土塬顶,从上往下挖成深坑做院落,四壁挖洞为居所。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推测地下窑洞最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各地区治理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A.甲—水平沟B.乙—淤地坝C.丙—鱼鳞坑D.丁—梯田
3.该区域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气温D.光照
2024-05-2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

10 . 2023716日,历经十余年建设的引汉(江)济渭(河)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下图中左图示意该工程输水路线,下右图示意输水地形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渭河的含沙量比汉江大B.受长江干流水量的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都无结冰期D.都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出现汛期
2.该工程的影响(     
A.缓解了汉江流域旱涝灾害B.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C.增加了汉江下游生态用水D.根本解决渭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2024-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