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6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3日,连接中国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中老电气化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老铁路玉磨段经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勐养子保护区。亚洲象的食量巨大,喜食竹类和禾本科植物。素有“森林生态博物馆”等美誉的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北缘,横断山脉南端。在修建友谊隧道时遭遇极大困难,该地地质复杂,围岩以泥岩、砂岩为主,富含岩盐和石膏,局部含盐量最高达80%以上。下图示意中老铁路局部线路分布。

(1)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说明友谊隧道附近地层岩盐形成的地质过程。
(3)从气候和地质等角度分析友谊隧道修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024-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内蒙古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材料二:贡格尔草原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其河曲地貌特别典型而密集,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中国最美的草原河曲地貌。南边乌兰布统草原的低山缓丘的阳坡上生长着茂盛的草甸,阴坡上生长着大片的白桦林,缓丘底部依然为茂盛的草甸。植被差异以山脊线为界,对比鲜明典型。下左图为“贡格尔草原的河曲地貌景观图”,右图为“乌兰布统低山缓丘的阴阳坡景观图”。

材料三:赤峰市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山坡地较多,北部平原开阔、丘陵起伏,沙地居多,全旗有2/3的耕地是旱地。土壤中富含硼、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农户采用施农家肥、轮作、套种、人工除草等古老的耕作方式。2013年5月24日,国家原质检总局批准对“敖汉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描述贡格尔草原河曲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乌兰布统低山缓丘阴阳坡植被差异的成因。
(3)分析敖汉小米深受市场青睐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北防护林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其建设以生态作用为主,兼具经济作用。根据林地部闭度及相关特征,将陕北防护林划分为不同林地类型,下表示意2018年陕北防护林不同林地类型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示意图(单位:万元)。

林地类型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价值
有林地(郁闭度>30%)452.09535.88652.82546.872187.66
灌木林(郁闭度>40%)1494.042552.351914.091599.067559.54
疏林地(郁闭度10%~30%)416.70984.20515.20431.372347.47
其他林地138.10489.36158.25166.29952.00

注:有林地为人工林和天然林,一般植株较高大;灌木林多为矮林和灌木,防风固沙作用显著;其他林地为未成林的人造林地,生态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1)判断表中经济作用较大的两类林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推测陕北防护林中灌木林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的原因。
(3)说明建设陕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
2024-05-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凉山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表起伏大,山脉多呈南

北走向,岭谷相间,山高林密,相对高差可达5653米。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28°N102°E)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海拔1510米。西昌古称邳都,境内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

材料二:20244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中国航天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西昌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

材料二:今年3月份以来,凉山州多次多地点发生森林大火,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有人认为森林大火会带来一些有限的有利影响。

材料四:下图为西昌及周边地形图(左图)和卫星发射基地图(右图)。

(1)分析西昌市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2)据材料分析西昌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
(3)凉山州森林大火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有人认为森林大火会带来一些有限的有利影响,试说明森林大火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024-05-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20242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海区的考察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寒、强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特别是下降风(从南极大陆内部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海域俯冲下来的强风)的影响较大,秦岭站主体设计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造型,采用模块化制作现场拼装建设方式。下左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模块化制作现场拼装建设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节省人工费用B.保护生态环境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能源消耗
2.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较少考虑的是(     
A.室内通风B.材料耐辐射C.墙体保温D.防积雪掩埋
3.下降风利于南极大陆沿海地区生物数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下降风(     
A.加快沿海空气流动,净化空气B.促进水体扰动,海水上泛
C.带来地表营养物质,饵料丰富D.加强水体流动,水质变好
2024-05-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云南元江山高谷深,是十分典型的干热河谷,其形成与局地气流运动有密切关系。当暖湿气流越过山顶后,在山坡做下沉运动,使河谷水热状况呈现出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形成“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如图所示)。其谷底干热的气候环境往往成为冬春季节诱发森林火灾的因子之一,对植被破坏极大,且当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种植业为主,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强度大,该地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V处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河谷荒漠B.亚热带硬叶林C.针叶林D.亚热带阔叶林
2.当地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人为诱发火灾,破坏植被B.气候干热,植被稀少
C.过度放牧,引起土地退化D.毁林开荒,过度开垦
3.当地治理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为(     
①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业   ②调整牲畜结构,增加山羊等畜种比重
③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就山势改为梯田   ④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2024-05-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高山雪线之下,稠密连片的草甸、灌丛之上,有一片接近荒芜的地带,这里充斥着岩块与碎石,这些大小不一的石头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因此人们称这种环境为“流石滩”。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夜间的严寒,白日的强辐射,以及终年不止的狂风,使流石滩上植被稀少,植被的形态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特征。流石滩上的植物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从外观上看,流石滩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有的植物覆盖上厚厚的绒毛。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1)推断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
(4)目前一些流石滩植物种群数量减少乃至濒危,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4-05-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2023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湿生植被)、羊草、针茅。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从2000年至2009年,呼伦湖体水位持续下降,与海拉尔河的连通一度中断,成为内陆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恢复湖区湿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利用地下水灌溉,减少对河水的利用
C.引河济湖退耕还草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芦苇盖度增加D.针茅高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   ②水质恶化   ③沙化加重   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9 . 2023104日,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的南洛纳克冰川湖突然溃决,湖水倾泻而下,冲毁下游大坝与桥梁,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研究人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本次灾难的成因,并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洛纳克冰川湖突然溃决的诱因最有可能是(     
A.暴雨冲刷B.冰川融化C.台风登陆D.气候变暖
2.以下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A.飞机遥感评估道路受损情况B.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避难所选址
C.全球卫星导航监测洪峰流速D.卫星遥感监测冰川湖面积变化
2024-05-21更新 | 7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前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决议草案,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中国深圳。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海岸线上,因树皮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遇到空气氧化变红,所以得名“红树”。红树林虽然面积不到全球热带森林的1%,却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也是生态服务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因此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之称,甚至有人将之称作“海洋生态系统的熊猫”。全球目前有341种受威胁物种以红树林为主要栖息地,而红树林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1)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红树林的生长环境。
(2)简述红树林的主要生态作用。
(3)请为保护红树林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24-05-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